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分数的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2014秋)(1).docx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分数的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2014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分数的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2014秋)(1).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设计人 王彩红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节新增课,旧版本只有练习。我想之所以增加这一节课的原因可能是想重点说明分数产生的另一种原因:度量。以前是平均分,现在从度量的角度揭示分数新的意义:将给定的长度等分,用其中的一份作为新的长度单位去量物体的长度,如果正好量完,由此可得到用分数表示的物体长度。更重要的是由此而引出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分数单位。有了这个概念,任何分数都可以看成以某分数单位为计数单位进行计数的结果。例如:5/6就是数了5个1/6所得到的结果。而且对后继知识的学习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能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加以灵活运用,许多困扰人们很久的很棘手的问题就会迎
2、刃而解。如:假分数、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抑或是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测量的方法)、甚至是分数乘除法,这个在我的设计中会有所体现,大家慢慢往下看。基于以上分析,我特制定了以下学习学目标和重难点二、学习目标:1、从度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2、让学生在测量活动中创造新单位,体会分数单位产生的必要性。3.结合制作“分数墙”的活动,认识分数单位。教学重点:从度量的角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教学难点:不够一个纸条长的部分怎么量。教学建议:抓住两点:1.把纸条变短2.变短后的与原来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条。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什么叫分数?分子表示什
3、么?分母表示什么?2.3/4这个分数表示什么?3.第一小组共有8人,男生有5人,女生有3人,你能找出里面的分数吗?(至少有4个,根据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找准单位“1”)分别表示什么?(二)新课1.故事激趣引入师:同学们听说过“郑人买履”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可不是讲语文,这里面包含着我们马上要学的数学知识呢?想一下,如果你是那个郑人,你会怎么办?生答师:同学们很聪明,知道自己创造出一把尺子来。这个故事的数学意义也就在于此,它告诉我们,当身边没有尺子时,可以就地取材选合适的物体当作尺子来测量。如故事中的鞋、脚、尺子。今天,老师就看同学们能不能用好这样的尺子。脑子是不是比郑人要灵活。2.操作活动(1)现
4、在我们就把纸条当作尺子来测量一下我们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你会吗?(会)没那么容易。有两个小朋友也来测量了,但他们量的结果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课件)一个测的结果1个纸条多一些,一个3个多一些,这是怎么回事?(单位不统一)单位统一结果就一样吗?好下面我们都用附页3中图1的纸条来测量,把测量结果用数据告诉我。我们看结果是否一样。(2)生操作、汇报、交流、发现问题、研究探索 汇报,发现问题(课件出示书上的问题图):多出的这一部分该怎么表示呢?这一部分不够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板书:分数)前面我们学过了根据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表示分数,今天我们要学一下分数的新意义。从测量的角度来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分数的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2014秋1 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5.2 分数 再认识 北师大 20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