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地球的内部|苏教版(3).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地球的内部|苏教版(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地球的内部|苏教版(3).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 题3 地球的内部课 型实验课课 时1设计者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地球与宇宙”部分内容在整个小学科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加强这些内容的学习很有必要。一是有必要让学生知道有关地球和宇宙的真面目。从各种媒体以及低年级的教学中,学生早已熟悉地球、宇宙飞船、星球等词汇;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和弯弯的月亮是许多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它引发了儿童强烈的好奇与无限的遐想。但这种了解还是很肤浅的,有些概念也是完全错误的,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二是地球与宇宙的知识同生命世界、物质世界的知识相比较在教学上相对显得薄弱。过去有理论认为儿童无法理解描述地球、宇宙之大的数据的确切含义。例如,很少
2、有孩子真能知道100亿恒星到底是多少;宏观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使得儿童理解星球空间位置关系也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大尺度的、特别宏观的、远距离的东西,没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之前,要完成这些任务显得非常困难。近年来,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生动的图片、影像使这部分的教学变得容易了。许多国家都加重了小学科学课程中地球和宇宙部分的份量。三是可以帮助学生建构起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有关“地球和宇宙”的知识,不仅可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还可以使儿童了解人类为科学地了解宇宙所做的努力,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生存的意义,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物质的破坏,从而产生对地球物质怀抱感激之情
3、,树立保护人类唯一家园的意识,根据经验和理论,这种教育抓得越早越有成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这是苏教版六年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的第三课,在前两课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的形状与表面的情况,这节课是学习地球内部的构造,更重要的是学习体会科学家们探索地球内部的科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在学习方式上,努力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突出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老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在活动设计上,以游戏为引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及交流展示为主体,以动手做为探究的主要方式。学情分析对小学生来说,地球、宇宙是非常抽象的事物,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需要丰富的感性经验、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地球的内部苏教版3 六年级 上册 科学教案 2.3 地球 内部 苏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