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复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两章》复习ppt.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名名,字,字,战国中期邹国,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著名的(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著名的、,孔子学说继承者,孔子学说继承者,。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发展为,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作品简介作品简介 孟子孟子是记载是记载孟子及其学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生言行的一部书,也是儒家重要的一部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经典之一。 孟子孟子是以是以记言记言为主的为主的,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辩,对后世的散文写
2、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刻的影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解释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字词,并翻译句子并翻译句子1 1天时天时不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 2三里三里之城之城,七里之,七里之郭郭,环,环而而攻攻之而之而不胜。不胜。3 3夫环夫环而而攻之,必有攻之,必有得得天时者矣,天时者矣,4 4然然而而不胜者,不胜者,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天时不如地利也。5 5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6 6兵革兵革非不非不坚利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也,米粟非不多也,7 7委委而而去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8 8域域民不民不以以封疆之界,封疆
3、之界,固国固国不不以以山溪之险,山溪之险,10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111得道得道者者多助多助,失道者寡助。,失道者寡助。1212寡助寡助之至之至,亲戚,亲戚畔畔之。之。1313多助多助之之至,天下顺至,天下顺之之。1414以以天下天下之之所顺,攻亲戚所顺,攻亲戚之之所所畔畔,151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天时不如地利也2、池池非不深也非不深也3、兵革兵革非不坚利也非不坚利也5、人和人和6、域域民民 7、固固国国 8、威威天下天下9、寡助寡助之之至至10、亲戚亲戚畔畔之之11、亲戚畔亲戚畔之之代词,这(就是)代词,这(就是
4、)护城河护城河武器装备,兵:兵器武器装备,兵:兵器 革:甲衣革:甲衣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巩固巩固威慑威慑到到通通“叛叛”,背叛,背叛他,指寡助之君他,指寡助之君一、解释一词多义:一、解释一词多义:域民不域民不以以封疆之界封疆之界以以牒为械牒为械三里三里之之城城环而攻环而攻之之而不胜而不胜多助多助之之至,天下顺之至,天下顺之地地利利不如人和不如人和兵革非不坚兵革非不坚利利也也以:凭借,靠以:凭借,靠以:把。用以:把。用之:的之:的之:代词,它之:代词,它之:到之:到利:有利利:有利利:锐利利:锐利课堂反馈练习:课堂反馈练习:1、本文的中心论
5、点是什么?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论点论点 分论点分论点进攻进攻防御防御类推类推域民域民固国固国威天下威天下战争中需要战争中需要“人和人和”治国需要治国需要“人和人和”结论结论得道者多助得道者多助顺之顺之失道者寡助失道者寡助畔之畔之论证论证施行施行“仁政仁政”反馈练习(反馈练习(2001年佛山市中考题)年佛山市中考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整篇课文给出作为文段)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整篇课文给出作为文段)1 1、选出与、选出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中中“之之”字用法字用法相同相同的一项的一项( )A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
6、B水陆草木之花水陆草木之花C C肉食者谋之:(这)件事肉食者谋之:(这)件事 D D两狼之并驱如故两狼之并驱如故2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错误的一项(的一项( )A A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兵器兵:兵器 B B寡助之至寡助之至 至:极点至:极点C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域:区域 D D亲戚畔之亲戚畔之 畔:通畔:通“叛叛”,背,背叛叛3 3、选出下列翻译、选出下列翻译正确正确的一项(的一项( )A A委而去之(萎靡不振地逃跑)委而去之(萎靡不振地逃跑) B B池非不深也(池塘不是不深)池非不深也(池塘不是不深)C C固国不以
7、山溪之险(巩固国都,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都,不能靠山河的险要)D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CD4 4、选出对文章分析内容分析、选出对文章分析内容分析错误错误的一项的一项( )( )A A孟子认为孟子认为“战必胜战必胜”的必要条件是的必要条件是“得道得道”。B”B”君子君子”是指文中所说的是指文中所说的“得道者得道者”。C C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D”D”得道者多助得道者多助”的的“道道”在文中指在文中指“施行仁政施行仁政”5 5、选出下面说
8、法、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的一项( )( )A A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B B第二部分设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第二部分设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C C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得道得道”的作用。的作用。D D画线的句子画线的句子(“(“域民不以域民不以威天下威天下”这三句)从反面这三句)从反面论证了论证了“人和人和”的重要的重要C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课复习课解释划线字词,并翻译句子解释划线字词,并翻译句子1、 舜舜发发于畎于畎( (
9、qunqun) )亩之中,亩之中,2 2、傅说、傅说( (yuyu) )举举于版筑之间,于版筑之间,3 3、胶鬲、胶鬲( (gg) )举于鱼盐之中,举于鱼盐之中,4 4、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5 5、故天将降大任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是人也,人也,6 6、必先、必先苦苦其心志,其心志,劳劳其筋骨。其筋骨。7 7、饿饿其体肤,其体肤,空乏空乏其身,其身,8 8、行、行拂拂( (ff) )乱其所为,乱其所为, 9 9、所以、所以动动心心忍忍( (rnrn) )性,性,1010、曾曾( (zngzng) )益益其所不能。其所不能。1111
10、、人、人恒恒过,然后能改,过,然后能改,1212、困于心,、困于心,衡衡于虑,而后于虑,而后作作,131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1414、入入则无法家则无法家拂拂(b(b) )士,士,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恒亡,亡,151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同同 ,解释为,解释为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同同 ,解释为,解释为 。 同同 ,解释为,解释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同同 ,解释为,解释
11、为 。 衡衡 横横 梗塞,指不顺梗塞,指不顺 曾曾 增增 增加增加 忍忍 韧韧 , 坚韧坚韧 拂拂 弼弼 辅弼辅弼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两个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面论证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1 1、本文的中心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2 2、作者开头列举的六位历史名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作者开头列举的六位历史名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 3、作者用名人的史实想说明什么?做什么论据?、作者用名人的史实想说明什么?做什么论据?4 4、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从结构上的作用?从结构上的作用?5 5、第一段所论证的观点?、第一段所论证的观点?6 6、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指的是什么?、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指的是什么?7 7、第二段论证方法?、第二段论证方法?8 8、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9 9、作者所摆出的事实论据是:、作者所摆出的事实论据是:1010、根据上述事例归纳的观点是:、根据上述事例归纳的观点是:1111、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1212、本文论证方法?、本文论证方法?内内容容理理解解 孟子孟子二章测试二章测试 朗读时停顿不当的
13、一项是(朗读时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必先苦其心志必先苦其心志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D 孟子孟子二章测试二章测试 2 2句中红色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句中红色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多助多助之至之至 到了极点到了极点 必先必先苦苦其心志其心志 使使痛苦痛苦 所以动心所以动心忍忍性性 坚韧坚韧 人则无法家人则无法家拂士拂士 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3 3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施行所以,(能施行“仁政仁政”的)的) 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行拂乱其所为行拂乱其所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不能得到的益处。增加他所不能得到的益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忧患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人委靡死亡。 C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