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地培训个体社会心理(下)PPT课件.ppt
《最新大地培训个体社会心理(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大地培训个体社会心理(下)PPT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地培训个体社会心理大地培训个体社会心理(下下)一、什么是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是由人的社会性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所产生的动机。也就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在诱因。 如:寻求伙伴 努力工作二、社会动机的特殊性 1、动机与需要相连 2、动机与意识相连 需要被主体意识到并能发动和维持他的活动时才会转化为动机。 3、动机与活动相连:犯罪动机与犯罪行为 4、动机的发展性:儿童动机简单 5、动机的强度 与需要体验的强度呈正相关 6、动机的清晰度:刘墉,赚点钱 7、动机的更替性 8、动机的复杂性三、社会动机系统 (一)、社会动机系统的统一性 1、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是统一的 2、心理的饱和和不饱和是统一的 银行职员
2、,重复一件工作饱和,改变活动情境。 (二)、社会动机系统实现的多种代偿性 1、消极的需要代偿满足:酸葡萄 2、积极的需要代偿满足 (三)、社会动机的社会实现性四、社会动机类型 (一)亲和动机 是指推动个体去与他人建立友好协作关系活动的内在动因.不是一般意义的建立友好关系。 影响因素: 1、外在压力 不安 亲和强度就越大 2、获得信息 3、完成任务 4、得到认可反馈 (二)成就动机 就是推动人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奋斗最终取得事业成功的内在动因。 1、是在后天的学习实践中学习获得的。 2、自律训练与成就动机成正相关 3、关注点滴进步与成就动机成正相关 影响因素: 1、可能风险的影响 如:摸奖 2、目
3、标价值的影响 如:考试 3、目标熟悉度的影响 如:唱歌 4、目标成败概率的影响。主要是主观成败概率 影响因素: (1)能力因素 (2)知识因素 (3)情境因素 (4)激励因素 (三)权利动机 就是推动人进行权力追求的内在动因。 强烈的权利动机影响个人认知、对社会的认知、信念、思维方式和情感定向。 如:饱尝贫困的职业人 (四)社会赞许动机 就是推动个体寻求希望得到他人及社会赞赏行为的内在动机。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巩固。(五)利他动机 是指推动人去进行以他人利益为重的活动的内部动因。特征: 1、自愿 2、以他人利益为重,不惜付出个人代价。 3、不期望回报 主观影响因素: 个人的修养、年龄、气质性
4、格、心境。客观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非典 社会因素:利他动机容易产生的条件: 1、旁观者的人数越少 2、旁观者熟悉的程度高 3、行为者与旁观者的身份、地位、年龄差异越大 第九章 社会行为 一、侵犯行为 侵犯者有目的、有意图的侵犯他人的一种攻击行为。 二、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 1、先天本能学说 胆汁质侵犯性强 男性侵犯性强 侵犯性行为应该以社会允许的形式发泄出来 2、挫折-侵犯说 挫折是导致侵犯的真正原因 什么是挫折? 挫折主要是感觉到需要没有满足 例:实验 被试打电话请人为慈善事业捐款 告知经常成功和不经常成功上次的故事:实验人员继续他们的实验,不过这一次他们改变了喷水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
5、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体 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C 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别的孔武有力 当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 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顿 不过他们错误估计了C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C海K了一顿 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 C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 A、B、D、E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 后来C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 A不想被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 B、D、E越发的快乐了起来 3、社会学习说 侵犯是后天模仿和强化
6、的结果 暴力父亲和暴力孩子 电影电视 例:咬人的孩子 三、侵犯行为的控制 1、宣泄法 限度、学会宣泄 体育、游戏 2、妥协法(补充) 合理化 酸葡萄 恋爱失败 初恋成功不见的是好事 置换 “替罪羊” 推诿 错误归因为他人、天气等 升华 找工作不公平 认知干预从宏观上认知人生 3、移情法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4、社会干涉法 社会公正 全部不给玩具,没有挫折感。 网上的评论不公正 5、惩罚法 适度惩罚比过度惩罚有效。 惩罚与正强化配合使用。 二、利他行为 1、利他者的行为特点: (1)年龄 年龄越大利他行为越多 (2)性别 女性利他思想多,男性利他行为多 (3)认知 付出代价是有限度的 对受助者的状
7、况归因 (4)情感 责任感、内疚感、心境 2、被助者的特点 (1)年龄 老少是帮助的对象 让座 (2)性别 女性 (3)外表 漂亮 (4)困境在困境中的人容易获得帮助 3、环境特点 旁观者效应:责任分散 多数的忽略 从众心理 角色期待 低球效应 ”哪怕一分钱也可以“三、从众、服从和顺从行为 1、什么是从众? 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在认知、评价、判断及行为上与群体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现象。 2、从众的内在原因 参照心理 安全心理 需要心理 随和心理 3、从众的影响因素 群体规模 3-4与15人的从众效果是一样的。 群体的一致性 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中的个体地位 其他 女性、儿童、受教育程度
8、、信息 社会促进和社会惰化第十章 社会交往 一、人际交往的特点: 1、个体性 2、直接性 3、情感性1、生存的需要 依附行为:对付敌人的生存价值 实验:将受到严重/温和电击 - 2/3(1/5)结伴等候 希望获得别人的帮助,以共渡难关 事故后,有朋友及社会支持的受害者。2、避免寂寞 因需要同伴造成 只靠接近人群并不能解除寂寞 75%的大学生至少有时会感到寂寞;40%较严重 寂寞和孤独是生活的一部分 社会性隔离(social isolation)所致的寂寞 由于缺乏朋友造成。边缘感、枯燥无聊、无目标感 慌慌乱乱,急于寻求团体而加入(往往未果)情绪性隔离(emotional isolation)所
9、致的寂寞 因缺乏亲密关系而起。 (失恋) 人们需要维持彼此相知、相互关怀的深度关系 焦虑、空洞感、失落感、被抛弃感,易误解别人的好意。 解决:提高社会关系的品质,而不是数量。3、获得赞同的需要 朋友可以提高个人的自我价值(Rogers: need for approval) 害怕遭拒绝、不被喜欢(对团体的妥协) 自信不足的人易受影响 赞同增加自尊,但要付出代价(价值条件,worth condition) 修正自己(形象、信念),以符合别人4、社会比较或获得确认的需要 通过与别人的坦诚交谈以更多了解自己、更好处理问题。 Festinger, L. : Social Comparison Theo
10、ry 人们为了获得 回馈而交朋友,并由此减少不确定感。 与他人的经验比较,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判断 面对不确定时,人们需要社会比较: 了解有关的信息 了解别人的应对经验 了解有关的应付方法以及有关的事宜(离婚女人)5、个人成长的需要 友谊:帮助我们完成独立和自我实现的要求。 “互相接纳、彼 此探索了解 情感和经验”对个人成长极为重要 健全的友谊关系的四个特征: genuineness: 忠于自己的感觉,不否认、不隐瞒 warmth: 温暖地彼此接受,无任何附加条件;将对方视为有自己思想、感情、 经验的独立个体 empathy: 了解朋友的内心感受,并能交流 细心倾听对方的所言所感; 交流 朋友
11、会感到你是关心他/她的 self-disclosure: 彼此袒露的程度决定了朋友关系的深度 是否愿意冒被伤害的危险去信赖别人6、“如何克服寂寞” 改变寂寞者的特性 情境性寂寞:生活的戏剧性变化引发的暂时性经验(上大学) 长期性寂寞:自尊低,轻看自己。认为别人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 “并非只有完美的人才能交朋友!” 改善社交技巧 社交训练:关注别人的话题焦点;适度的自我袒露 建立朋友网 花心思交朋友,建立朋友网络 处理丧失亲友的情绪反应 作好独处时的安排 发展独处的技巧(reading or cooking, ect)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1、空间上的接近表现:物理距离越近,相遇并相互喜欢的可能性越
12、大 邻居 房屋的设计与集结方式会影响人们相识的机会 感觉上的距离:越过一户去找朋友会觉得太远原因:如果第一次接触很愉快,如果住得近,进一步交往并相 互喜欢的概率就很高; 两个人属于同一类别(邻居)时,更容易相互喜欢; 对某人有再次见面交谈的预期时,更容易喜欢对方; 多与人交往接触,会增加彼此的社会吸引力。2、美(漂亮)的是好的外表的吸引力是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特别是初识外表的吸引力是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特别是初识看照片或见面,外表漂亮者会被认为更可爱,更易成为约会对象;成人对儿童的评价也是这样:讨人爱的孩子,调皮会被找借口;否则就是“坏品质”;三岁的孩子就懂选择漂亮的同伴。为什么为什么外表有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大地 培训 个体 社会心理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