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初级中学生物考点专刊资料记忆版(苏科版).doc





《2017年度初级中学生物考点专刊资料记忆版(苏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度初级中学生物考点专刊资料记忆版(苏科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苏科版)专题一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和排泄。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2、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合作、竞争及共生等。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
2、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等。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环境影响生物:春江水暖鸭先知;葵花朵朵向太阳;春风又绿江南岸。3、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提出问题:水温发生变化,金鱼每分钟呼吸次数是否会受到影响?作出假设:金鱼生活在水中,它们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可能会随水温变化而发生变化。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4、显微镜的应用(7上P10-12)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便于用左眼观察,右眼同时画图。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镜筒上升时,眼睛注视目镜。转动细准焦螺旋,物像更清晰。需要强光时可选择凹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需要弱光时可选择平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小光圈。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越暗。玻片移动方向和物像所在方向一致。5、 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植物: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动物:擦、滴(生理盐水)、刮
4、、涂、盖、染、吸。6、生态系统(7上P38-39)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水、阳光、空气等)。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逐渐积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称为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最大的生态系统。7、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厚度大约20千米。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专题二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
5、和能量8、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六类: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人体内三大供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9、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种类缺乏症 种类缺乏症维生素A夜盲症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维生素B脚气病铁贫血症维生素C坏血病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10、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7上书P84图)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构成。消化腺由唾液腺、胃腺、肝脏(最大)、胰腺、肠腺等器官组成。 11、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7上P86解读示意图: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甘油和脂肪酸口腔糖
6、类开始消化的地方唾液淀粉酶胃蛋白质开始消化的地方胃蛋白酶小肠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消化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12、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胆汁里不含有消化酶,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促进作用。13、小肠_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因为:长:5 6米;大:内表面的皱襞和其表面的_小肠绒毛,大大增加小肠内表面积;多:有_肠_液、_胰_液和_胆汁_多种消化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多种消化酶;薄:小肠绒毛中有丰富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其中是与_消化_功能相适应的,是与_吸收_功能相适应的。14、合理膳
7、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食物多样、荤素搭配、饥饱适当、粗细结合,三餐合理。7上P81-82青少年饮食:足够量的糖类(维持生命活动)、适量的蛋白质(生长发育)、一定量的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早中晚三餐热能:30%、40%、30%。15、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16、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在叶绿体中进行) 光能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叶绿体17、天竺葵
8、光合作用的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消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对照实验: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目的:做_对照_实验,看看见光部位和不见光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目的:脱色,溶解_叶绿素_便于观察。染色:用碘液染色,用于检验是否产生淀粉。现象:叶片见光部分遇碘液变蓝,被黑纸遮盖的部分不变蓝。因为见光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淀粉遇碘变蓝,不见光部分因为无光不进行光合作用,没产生淀粉,因此不变蓝。结论:_光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18、绿色植物的生
9、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植物主要靠根吸水。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由茎(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韧皮部中)筛管运输到各处。19、 导管: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根尖的结构: 成熟区吸收水、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 伸长区使根尖伸长尖 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 根冠保护 根的生长一方面是由于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是由于伸长区细胞的伸长,增大了细胞体积。20、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瘪的,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因此人们常常给植
10、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21、呼吸作用:动、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称为呼吸作用(在线粒体中进行)。公式: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22、绿色植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23、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7上书P117)呼吸系统中
11、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4、肺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肺泡的数量多(3亿多个),表面积很大(100);肺泡壁极薄,表面湿润;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物质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吸气和呼气完成的。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膈肌收缩时,肌肉会缩短变粗,因而膈肌顶部是稍下降(而不是更上凸),使胸廓容积增大;膈肌舒张时,顶部回升,恢复原状,胸廓容积缩小。专题三 环境中的生物的统一性25、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植物和
12、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地球上的生物(除病毒等生物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6、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叶绿体:能量转换器,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仅植物具有)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所有生物)细胞核:遗传信息库。液泡:内有细胞液,含有水、糖分等。细胞质:可流动,并与外界交换物质。27、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区别: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28、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
13、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29、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有关的。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核最先分成两份,然后是细胞质,最后是细胞膜和细胞壁)。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30、细胞分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组织是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P62)。3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A、植物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5)机械组织B、动物和人的主要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
14、织:神经组织:器官: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连合起来,共同完成一定功能。32、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八大)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六大)器官植物体33、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专题四 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3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是孢子繁殖,合称为孢子植物。种子植物能形成种子,更适应陆地环境。35、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常见的被
15、子植物: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36、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大气中90%的氧气来源于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应用:饵料、食用、中药材。危害:赤潮和水华。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茎、叶,根为假根。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应用:检测空气污染,水土保持。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应用:能源(煤和石油)、药用、饲料、肥料。37、哺乳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体腔被膈分为胸
16、腔和腹腔。家兔是哺乳动物,家兔消化管很长,盲肠粗大等特征都与它的植食性相适应。38、变温动物和恒温的区别:哺乳类和鸟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都是恒温动物。其他动物的体温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39、鱼类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软体动物特征:身体腹面有块状的肌肉足,靠贝壳保护身体。种类:鲍鱼、蜗牛。两栖类的主要特征:变态发育、幼体生活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有辅助呼吸作用;体温不恒定。鸟类的主要特征:身体覆盖羽毛,前肢变成翼,骨骼很薄,胸肌发达,可以驱
17、动两翼;血液循环系统发达,体温恒定;气囊内可贮存大量的空气,以辅助呼吸,又可散发体内的热量;消化系统发达,为飞行提供足够的能量。节肢动物(100多万种)主要有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和多足纲等。昆虫纲(蝗虫等)的主要特征:身体外具有坚韧的外骨骼,可以支撑身体和保护体内的各种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好适应陆地生活。蝗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3对足和2对翅。蝗虫的呼吸器官为气管。环节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等主要特征:生活在土壤中。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有体腔。蚯蚓依靠肌肉的收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来呼吸。有脑和
18、神经,因此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比较灵敏、准确。40、细菌和真菌的特点:细菌:个体微小,单细胞个体,体内没有成形细胞核,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放线菌:形态比细菌复杂些,但仍属于单细胞。在显微镜下,放线菌呈分枝丝状,我们把这些细丝一样的结构叫做菌丝,菌丝直径与细菌相似,菌丝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真菌:既有单细胞(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个体,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能产生孢子,孢子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匍枝根霉亦称黑面包霉,是一种常见的霉菌,由土壤或空气中都很容易分离得到。这种真菌的特征是具有细长菌丝,不分隔,孢子囊在直立菌丝顶端成球
19、状,孢子成熟时呈黑色营养方式为腐生;靠孢子来繁殖后代。青霉的直立菌丝内有横隔,顶端有扫帚状的结构,其上生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41、生物分类依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基本单位:种。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42、生物的学名用拉丁文表示,用双名法命名: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43、我国特有的部分珍稀植物:裸子植物:苏铁、 银杏 、银杉 、 红豆杉被子植物 :珙桐(中国鸽子树)我国特有的部分珍稀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中华鲟、达氏鲟
20、、白鲟、新疆大头鱼。两栖类:大鲵、青蛙。爬行类:扬子鳄、蛇。鸟类:丹顶鹤、褐马鸡、朱鹮。哺乳类:白鳍豚(水生)、大熊猫、金丝猴。44、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保护生物多样性: 根本措施: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效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45、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种类概念和功能管壁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
21、,管内血液流慢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46、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浆(形态):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A、红细胞:(形态)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两面凹的圆饼状。(数目最多)(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功能):有运输氧的功能。B白细胞:(形态):有细胞核(最大、最少)。功
22、能:防御和保护作用(特性):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C血小板(形态):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最小)。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47、心脏的结构和功能(8上P8图)结构名称特点或位置连接关系功 能心 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收缩,推动血液循环流动心腔心房左心房连通肺静脉保证动脉血和静脉血不相混合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心室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瓣膜房室瓣心房和心室间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心室流向动脉动脉瓣心室和动脉间48、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P17图)体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度 初级 低级 中学生物 考点 专刊 资料 记忆 苏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