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总结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土工程勘察总结报告.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目录目录 摘摘 要要 .I I ABSTRACTABSTRACT .IIII 1 1概述概述.1 1 1.1拟建工程概况 .1 1.2勘察目的和任务 .1 1.3勘察依据及技术标准 .2 1.4勘察等级 .3 1.5勘察工作布置、勘察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3 1.5.1勘察工作布置.3 1.5.2勘察方法.3 1.5.3勘察完成工作量.4 2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4 4 2.1自然地理、气象 .4 2.2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 .5 2.3场地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 .5 2.4场地岩土层分布及其性质 .5 2.5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7 2.5.1场地地表水特征.7 2.5.2场地地
2、下水特征.7 2.6特殊性岩土与不良地质作用 .7 2.6.1特殊性岩土.7 2.6.2不良地质作用.7 3 3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与确定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与确定.7 7 3.1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 .7 3.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11 4 4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1515 4.1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15 4.2场地地震效应 .15 4.2.1抗震设防烈度.15 4.2.2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16 4.2.3砂土液化判别.17 4.3岩土体工程性质评价 .17 4.4地基土及地基均匀性评价 .17 4.5场地水和地基土的腐蚀性评价 .18 4.6特殊性岩土及
3、不良地作用评价 .19 4.7拟建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19 5 5地基基础方案的分析论证地基基础方案的分析论证.1919 5.1基础类型 .19 5.2地基土强度及天然地基可行性分析 .20 5.2.1天然地基浅基础.20 5.2.2桩基础.24 5.3基础施工注意的问题 .26 6 6场地勘察费用计算场地勘察费用计算.2727 7 7结论及建议结论及建议.2929 7.1结 论 .29 7.2建 议 .30 致谢致谢 .313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3232 附录:附录: 附表附表 附表 1 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附表 2 地层统计表 附表 3 标贯试验成果统计表 附表 4 重型动力触探
4、测试成果统计表 附表 5 原位测试统计表 附表 6 主要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附表 7 土工试验成果表 附图附图 附图 1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附图 2 钻孔柱状图 附图 3 工程地质剖面图 1概述概述 1.1 拟建工程概况拟建工程概况 拟建的阳光西海岸合浦工业园生活配套小区项目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合浦工业园内, 拟建项目南侧为北海力港塑编公司用地,北侧为广西正堂药业公司用地,西邻规划路 和包装材料项目用地,东临 50m 宽的创业大道,距廉州湾海岸线约 1000m。拟建项目 总用地面积约 20 亩,建筑占地面积 13303.70,本次勘察仅对其中部分建筑物,拟建 建筑为 3 栋高层建筑物,各拟建建
5、筑物具体特性详见“拟建建筑物工程特性表”。 拟建建筑物工程特性表拟建建筑物工程特性表 表表 1.1-1 建筑物 名称 工程重 要性性 等级 抗震设 防类别 地上层 数 设计地坪 标高 (m) 地下 层数 (m) 群楼 层数 基础埋 深 (m) 基础 类型 5-2#住宅楼二级丙类1114.5无无待定待定 5-3#住宅楼二级丙类1114.5无无待定待定 5-5#住宅楼二级丙类1114.5无无待定待定 1.2 勘察目的和任务勘察目的和任务 本次勘察为一次性详细勘察,其目的为:详细查明建筑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工 程地质条件,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 拟建场地地 拟
6、建场地 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 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为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岩土工程资料和依据。本次岩土 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要求是: (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 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 治方案建议,并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3)查明建筑场地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征,分析评价地基的稳 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水位变幅,判定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
7、料的腐蚀性; (5).划分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分析地基抗震效应;查明有无可液化土层,评 定其液化的可能性; (6)对场地土的地震效应进行分析,判定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 (7)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和论证,提出经济合理的方案,提出持力层和基础 埋深的建议,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 形特征; (8)提出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监测检验工作方案提 出建议。 1.3 勘察依据勘察依据及技术标准及技术标准 本次勘察主要依据的勘察规范及技术标准为: 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2009 版;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
8、B 50007-2011) ; 3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4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 50123-1999) ; 5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 (GB 50585-2010) ; 6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 7行标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JGJ 72-2004) ; 8行标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02) ; 9行标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 ; 10行标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 (JGJ/T 87-2012) ; 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50223-2008) ; 12岩土工
9、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CECS 99:2010) ; 1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0 年版) ; 14地方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BJ/T 45-002-2011) 。 1.4 勘察勘察等级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009 版) 、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 规范 (JGJ72-2004)及拟建工程性质和场地岩土特征,拟建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 勘察场地为冲积阶地地貌单元,地势起伏变化小, 地形地貌简单,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属三级场地(简单场地) ;地基岩土种类较多,分布均匀性一般,局部地段土层缺 失,地基等
10、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 。综合评定勘察等级为乙级,本次勘察阶段为详 细勘察阶段。 1.5 勘察工作布置、勘察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勘察工作布置、勘察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1.5.1 勘察工作布置勘察工作布置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009 版) 、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 规程 (JGJ72-2004)及对场地地质条件的初步分析,沿拟建建筑物的轮廓线及角点范 围布置孔位。孔距及孔深对高层住宅楼按桩基础的要求控制,高层建筑地段一般小于 24.0m。共布置 24 个钻孔,本次勘探钻孔实际孔深为:高层建筑区域钻孔深 20.0025.00m。其中技术孔占钻孔总数的 1/2 以
11、上,在技术孔中取土样或做原位测试。 测放勘探点 24 个,各勘探钻孔孔口坐标及高程根据场地北侧控制点 Y5(X=88875.803,Y=67709.906,H=14.858m) 、西侧 Y3(X=87074.521,Y=66843.165,H=16.476m)进行引测获得,控制点坐标系为 80 西 安坐标系,高程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1.5.2 勘察方法勘察方法 勘察方法手段主要是在收集附近已有资料、现场踏勘的基础上进行详细勘察,采 用野外踏勘、钻探、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探试验(N63.5) 、取土、水样及室内试验 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察,对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本次
12、勘察使 用 GY-100 型钻机,采用套管跟进及泥浆护壁取芯钻探工艺钻探。标准贯入试验使用导 向杆自动脱钩自由落锤法,锤的质量 63.5kg,落距 76cm。标准贯入器外径 51mm,内 径 35mm,记录贯入 30cm 的锤击数,标贯试验前清除孔底残土;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 验记录贯入 10cm 的锤击数。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击数均作为评价岩 土层力学特性的依据之一。 可硬塑黏性土样采用回转取土器采取,取土样品质量等级为级以上;采取扰 动土样直接从取芯管中凿取,取出后用袋装,贴上标签;地下水样采取洁净样瓶放置 钻孔一定深度采取水样。土工试验采用 Yisoft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进
13、行数据自动采集 及自动处理。取芯、取样、测试及编录均按有关规程要求进行。 各勘探孔在完成各项测试后均采用黏性土或原岩芯样对钻孔进行回填处理。 1.5.3 勘察完成工作量勘察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采用采用 GY-100 型 2 台,土层钻进方法为锤击钻进和泥浆护壁回转转进。 本次勘察野外作业工作于 2013 年 3 月 24 日开始至 2013 年 3 月 29 日结束,历时计 5 天。所完成的工作满足本次勘察质量要求,累计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见下表 1.5.3-1: 完成的勘探工作量统计表完成的勘探工作量统计表 表表 1.5.3-1 项 目工作量项 目工作量 测量放样(个)24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14、(m) 3.2 钻探孔(个)24室内常规试验(组)15 总进尺(m)548.7颗分试验(组)18 原状土试样(件)16波速试验(孔)3 扰动土试样(件)7封孔(个)24 标贯试验(次)37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气象自然地理、气象 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陲,北部湾东北岸(东经 10850-10947,北纬 20 26-2155) ,南北西三面环海,海岸线长度 106.93 公里,陆域宽阔,地势平坦,具有 丰富的旅游资源、海洋资源和土地资源。北海是我国十四个沿海最早开放城市之一, 与海南省隔海相望,邻近东南亚各国,云贵川诸省,处于大西南、海南及东南亚的中 枢位
15、置,地理位置优越。 北海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高温多雨,干湿分明,夏秋之间台 风暴雨较为频繁,年平均气温 22.6,极端最高气温 37.1,最低气温 2,每年 5-10 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 83%,至翌年 4 月为枯水季节,降水量占全年的 17%。年 平均降雨量 1548mm,最大 1774.6mm,最小 1160.4mm,蒸发量 1869.6mm,年平均相 对湿度 81%。夏秋两季常受台风影响,年影响 0-6 次,风力一般为 5-6 级,最大 12 级, 台风一般伴随有大雨,当碰上大潮时,形成风暴潮。常年主导风向为北向,频率 21%,次常风为南西向频率 16%,静风频为
16、12%,4-9 月为季风转换期,基本风压值 0.75kPa。 2.2 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 北海区域地质构造属南康盆地西隅,为沉降盆地,上覆地层由上而下主要为第四 系中更新统北海组(Q2b) ,下更新统湛江组(Q1z)和第三系地层。盆地基底主要为 志留系泥质砂岩、粉砂岩、砂岩等,局部地段为花岗岩侵入体。 北海地形由北东向南西拐弯呈反“L”型,是北、西、南三面环海的半岛,地形起伏 不大,主要分为三个地貌单元:一是凸起的基岩残丘,主要分布在西端冠头岭、中部 长青公园及东北面草花岭一带,标高一般大于 20m,最高是冠头岭 120m;二是开阔平 坦的冲、洪积滨海平原地貌,分布在北海中部
17、大部分地区,标高一般为 8-20m;三是 滨海堆积地貌,分布在沿海岸一带,标高一般小于 8m。 据记载,自从公元 220 年以来,北海市范围内从未发生过大于 6 级的地震,只有 在 1934 年 4 月 1 日的灵山县平山圩发生 6.75 级地震,波及北海市的地震烈度为 5 度; 在 1994 年北部湾坳陷区内的涠洲大断裂带(即涠洲岛)附近海域发生 6.4 级地震,波 及北海亦有震感。但北海市区历史上未曾发生过 6 级以上的地震。据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 (GB50011-2010)附录 A:北海市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为 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3 场地地
18、形地貌及周边环境场地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 拟建场地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工业园区内,地形地貌属于平坦的冲、洪积平原,地 势较平坦开阔。拟建场地现为空地,场地内杂草丛生,场地地面高程大致为 13.5115.87m。 勘察期间,拟建场地四周较开阔平坦,周边无重要建筑物,除 1-1#楼东侧有一栋 4F 建筑已基本建成。 根据野外调查,勘察期间场地控制线范围内未见有架空线路、地下管线及地下光 缆标识等对本工程有影响的地下埋藏物。 2.4 场地岩土层分布及其性质场地岩土层分布及其性质 根据地面地质调查,钻探揭露和试验等资料综合分析,场地地层岩性自上而下为 第四系表土(Q4pd) 、北海组(Q2b)含黏性土粗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岩土 工程 勘察 总结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