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主流思想的的演变演变u主流思想是什么?主流思想是什么?u它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u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u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第第 1 1 课课 第第 2 2 课课 第第 3 3、4 4 课课 先秦先秦产生和初步发展;产生和初步发展; 秦朝秦朝沉重打击;沉重打击; 汉朝汉朝成为正统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新发展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的演变百家百家争鸣争
2、鸣局面局面形成形成 春秋末春秋末孔子孔子创立儒学创立儒学战国战国孟子孟子、荀子荀子改造,改造,儒学成为诸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蔚然大宗 秦时秦时“焚焚书坑书坑儒儒”使儒使儒学遭学遭受打受打击击汉初汉初儒学儒学逐渐逐渐复苏复苏汉武帝时汉武帝时“罢罢黜百家,独尊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术”,使儒,使儒学成为封建社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会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主流思想魏晋隋唐时魏晋隋唐时期儒学吸取期儒学吸取佛、道精神,佛、道精神,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宋代宋代儒学儒学发展发展为为理理学学明代中明代中期期王阳王阳明明把把理理学学发展发展成为成为心心学学明末清初儒学十分
3、活明末清初儒学十分活跃,三大进步思想家跃,三大进步思想家批判和继承传统儒学,批判和继承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的新思想体系。第第 1课课重点与难点 识记:“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先秦时期儒、道、墨、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指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百家”是泛指,意为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数量多。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上主要分上主要分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4、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争鸣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对宇宙宇宙对对社会社会对对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1 1 “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含义:的含义:一、一、“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的出局面的出现现一、一、“百家争鸣百家争
5、鸣”局面的形成局面的形成1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含义:的含义: 2“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出现的社会原因: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济迅速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夫崛起(3)、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的)、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崛起,“士士”阶层的活跃阶层的活跃(4)、思想文化:)、思想文化:从从“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到到“学在民间学在民间”。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文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
6、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的。这也说明了:一定的思这也说明了: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造和构成的。一、一、“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局面的出现:3.3.主要学派和主要代表:主要学派和主要代表:1 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2 2)道家:老子、庄子)道家:老子、庄子3 3)墨家:墨子)墨家:墨子4 4)法家:韩非子)法家:韩非子 4、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历史
7、影响的历史影响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解 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 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 基础。基础。二、孔子和早期儒学二、孔子和早期儒学名丘,字仲尼名丘,字仲尼公元前公元前551前前479年年鲁国陬邑人鲁国陬邑人 今山东曲阜今山东曲阜被后人尊称为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万世师表表”、“至圣至圣”、“圣圣人人”2 2、孔子的贡献、孔子的贡献(1 1)思想:)思想: 思想核心:思想核心:“仁仁” ” ,就是就是“爱人爱人”“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已所
8、不欲,勿施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政治(政治(民本民本)思想:)思想:“为政以德为政以德” 伦理观上:伦理观上:“性相近也性相近也”创立儒家学派创立儒家学派思想核心:思想核心: 仁仁协调人际关系协调人际关系协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协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爱人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根本目的:根本目的: 礼礼代表奴隶主利益代表奴隶主利益维护西周的奴隶制统治秩序维护西周的奴隶制统治秩序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思想概括为“仁学仁学
9、”。在。在论语论语一书中,一书中,“仁仁”字的出现字的出现达达109109次之多,说明次之多,说明“仁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要的地位。 孔子认为孔子认为“仁仁”就是就是“爱人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克制自己,恢复“礼治礼治”,即,即“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推己;主张推己及人,即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勿施与人”。“爱人爱人”作为作为“仁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的适用性,由“爱人爱人”所推
10、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民众的精神,是“仁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永恒的价值。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讲“仁仁”“”“爱人爱人”是有阶级性的,是为统治者
11、服务的。但在当时是有阶级性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强调人道原则,具有很大的进的历史条件下,强调人道原则,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步意义。如何看待孔子的如何看待孔子的“仁仁”和和“德德” ? (1)主观目的:)主观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隶主的统治。(2 2)具有进步性:)具有进步性:A A、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发展。地位,促进生产发展。B B、有助于调解社会人、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定(3)(3)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2 2)教育上:)教育上:主张主张
12、“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实践:实践:创办私学创办私学.打破打破学在官府学在官府 此外:在此外: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态度与与学习学习方法方法方面孔子都提出许多对后世的教方面孔子都提出许多对后世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主张育产生深远影响的主张。(3 3)编订整理出)编订整理出“六经六经” : 诗诗礼礼书书易易乐乐春秋春秋子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孔子这段言论,你有什么感想?对孔子这段言论,你有什么感想?讲析:孔子这段言论概
13、括自己一生的经讲析:孔子这段言论概括自己一生的经历和他做人、处事、做学问的经验:历和他做人、处事、做学问的经验:十五岁时下决心学习;三十岁时建立起十五岁时下决心学习;三十岁时建立起自我;四十岁时成为智者,不再迷惑;自我;四十岁时成为智者,不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认同天命;六十岁时能听五十岁时懂得认同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却不违反礼制规矩。欲,却不违反礼制规矩。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完善自己的一生。孔庙 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全庙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是祭
14、祀孔子的地方。全庙南北长公里多,占地南北长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多间,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前后共前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 孔府孔府 位于孔庙东位于孔庙东侧,有侧,有“天天下第一家下第一家”之称,是孔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的典型建筑。 孔林孔林 孔子及家族专孔子及家族专用墓地。用墓地。 相传孔子死后,相传孔
15、子死后,他的学生从四方他的学生从四方带奇木异树来此带奇木异树来此种植种植20002000多年多年来不断增植,已来不断增植,已达达3 3万余株,为万余株,为我国最大的人工我国最大的人工园林,园林内栖园林,园林内栖息着多种禽鸟,息着多种禽鸟,为旅游观赏胜境。为旅游观赏胜境。孔子三千弟子手執竹簡漫漫歌頌孔子三千弟子手執竹簡漫漫歌頌 2孟子的思想:孟子的思想:二、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孔子和早期儒学 孟子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教书为主,也曾为主,也曾游说游说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形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