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第七单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下第七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第七单元.doc(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下第 七 单元 课题 20恐龙 第 1 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谜”“剑”“型”等7个生字,并学会恰当运用。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教学重点学会本课“谜”“剑”“型”等7个生字,并学会恰当运用。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教学准备【课前先学】一、生字新词我自学。1.圈一圈文中的生字。2.划一划文中的新词。二、初读课文我做主。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试着写写小标题。三、拓展资料我先行。搜集有关恐龙的图片、资料。把你知道的恐龙名字写一写 学情分析1.恐龙是学
2、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动物,但离我们年代久远,因此从课前收集资料开始,有意拉近学生与恐龙的距离,为课堂快速走进文本打下基础。2.生字“型”和形状的“形”是同音字,学生易混淆,因此课堂上要不仅要学会,还要精心设计运用练习,帮助学生正确区别。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走近恐龙世界1.谜语导入:(1)以学生喜欢的动物谜语导入。(2)那这节课,我们再去熟悉一种早已绝迹的爬行动物恐龙,齐读课题。2.质疑激趣:关于恐龙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字词过关,初探恐龙世界 (一)整体感知过渡:恐龙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大致
3、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恐龙?(二)顺畅阅读1.学习生字词。(1)学习一组词语:出示: y mn两亿年以前 到处漫游 遍及世界 m6500万年以前 神秘消失 未解之谜指名读,齐读。 这里的“亿”、“漫”、“谜”是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们呢?出示“漫”在字典里有五种解释,请学生选择。 体会自由自在,引读第一自然段。相机指导读准绿色通道里的字:沼 覆 。 再读词语,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用一二句话来介绍一下恐龙。(2)学习一组短语:出示: 雷鸣一般的轰响 一架移动的吊桥 利剑一样的尾刺 望而生畏的脸型锋利无比的匕首各种形式读。这几个生字哪一个容易写错,哪个同学来提醒大家?相机指导字形,理解词
4、义。预设:吊:记字形;图片引入,发现吊桥特点(长)。认识文中“吊桥”。剑:识记字形;书写生字。型:识记字形;书写生字;组词理解;学会运用。运用练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形 型 1.三角龙的外( )可真奇特! 2.妈妈今天去理发店换了个发( )。 3.学校走廊里挂着各种( )状的装饰画,有中国画,有版画,有漫画,类( )真多啊! 匕:识记字形;图片引入;理解词意。读读文中语句。相机认识绿色通道中的生字:猛、齿。再读短语,交流这些短语分别描绘了哪些恐龙。小结:学习了这组词组,让我们对各种恐龙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2. 顺读课文(1)过渡:刚才,我们结合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接下来请读读课文,思考:
5、课文围绕恐龙都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2)生生、师生交流,形成段落大意。三、顺清脉络,了解恐龙世界1.关注详细内容。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请你用上“课文先写,再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的句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小结:同学们,恐龙这篇说明文用六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恐龙六个方面的内容,但在描写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做到了有详有略,以后我们在习作中也要学习这种好的方法。四、品读课文,畅游恐龙世界过渡:文中着重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多,形态各异,那为什么以前恐龙的种类会那么多呢?让我们来学习第一段。(一)任务提示: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第一自然段有几句
6、话,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二)自主阅读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习情况。(三)交流共享1.指名说说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预设1: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样舒适的环境多适合恐龙的生活呀,你是从从哪里感受到的?(到处、大片大片、覆盖)预设2:数量多(1)从这句话中感受到恐龙的数量繁多,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2)地上走的,水中游的都是恐龙。除了恐龙的数量多,你还感受到什么?(3)图片引入,感受恐龙生活的惬意。(4)情境读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郁郁葱葱的树林里;水草丛生的小河畔。2.小结,观看视频:距我们已有两亿多年的恐龙,就是这样无拘无束地生活着。让我们一起走进恐龙生活的远古时期,跟着他们一起去漫游吧。五、总结课堂
7、,暂别恐龙世界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恐龙这篇文章的大意,跟随着恐龙回到了他们生活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他们无拘无束的生活。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了解恐龙的不同种类形态,继续我们的恐龙探秘之旅。【板书】 20.恐龙生存环境 种类、形态 亲戚 食物 繁殖 消失【教后反思】三下第 七 单元 课题 20恐龙 第 2 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走近恐龙,能说出各种恐龙的名字,感受它们千奇百怪的形态。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学着复述课文的第二自然段。3.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试着用上说明方法介绍一种恐龙。教学重点能说出各种恐龙的名字,感受它们千奇百怪的形态,在此基础上能有感
8、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2.试着复述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教学准备【课前先学】1读恐龙,找外形特点名称外形特点2.搜集其他恐龙的资料。学情分析1.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恐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为后面的阅读感悟打下了基础。2.学生在预习中能知道课文中所介绍的恐龙的名字,初步感受到它们千奇百怪的形态。3.孩子第一次涉及说明方法,一开始并不了解,所以先由我带着孩子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明白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而接下来的几种恐龙,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品、读、说了。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奇妙的恐龙世界,一睹它们的
9、风采。一起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3.接下来就让我们乘着时光机,去看一看2亿年以前的恐龙吧。二、品读感悟(一)用心默读,整体感知种类多1.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呢?默读课文,用笔圈画出来。2小结:看来恐龙的种类还真多呀。(二)自主选择,探究恐龙形态奇1.体会形态奇特(1)提示任务: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就为我们介绍了其中的四种恐龙,大声读读课文第第2自然段,用“ ”划出这几种恐龙的外形特点。(2)自主阅读:学生大声读课文,并圈画关键词句。(3)展示交流:预设1:雷龙(1)学生读描写雷龙的句子,说说雷龙有什么特点?(2)小结:作者为了说明雷龙的重,就拿它和大象进行比较,这种
10、说明方法叫作比较。(3)雷龙这个庞然大物,不光身体重,它的脚步声也很大呢。看看课文时怎么说的?学生模仿打雷声,谈感受。课文把雷龙的踏步声比作雷鸣一般,这种方法叫做打比方。 (4)谁能用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雷龙是个庞然大物?(5)小结:孩子们看,作者用“作比较”和“打比方”这两种方法就把雷龙这个“庞然大物”,描写得栩栩如生。预设2:梁龙(1)学生读描写梁龙的句子,说说它有什么样的外形特点呢?(2)找词语谈感受:“20多米”(3)小结:可真长啊。作者一列数据就让我们很具体地感受到梁龙很长。谁来读读?(4)你还从哪看出梁龙很长呢? (出示“吊桥”的图片)(5)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梁龙的长。预设3:剑龙(
11、1)学生介绍,读句子。(2)它的外形真奇特呀,你觉得它奇特在哪? (3)再来读读这句话,看看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它的? (4)咱们男生一起读读这头长相奇特的剑龙吧。预设4:三角龙(1)三角龙着急了,还没有人介绍它呢?学生读句子。(2)三角龙又有什么特点呢?(3)如果看到这样的三角龙,你有什么感受?(害怕)看了让人感到害怕,这就是“望而生畏”。(4)谁能读好这只长相凶恶的三角龙。(5)“畏”是本课的生字,其实这个字是有来历的,你们看这就是最古老的“”字,看这个部分像巫师戴鬼面具,所扮演的鬼怪手持魔杖“卜”。咱们今天的竖提就是那根拐杖,有趣吗?看到戴着鬼面具的巫师,你有什么感受?(害怕)这就
12、是“畏”的意思。了解了“畏”字的来历和意思,我们再来观察这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怎样在田字格中写好它呢?跟着老师书写“畏”。(书写要求:田字居中一横长,竖提立稳捺舒展。)拿出练习纸,在上面仿影一个,描一个,再写一个。2.体会作者写法孩子们,这里的每一种龙都有不同的样子,每一种龙都长得那么奇怪。怪不得作者说(出示: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这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作者围绕中心句,介绍了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这四种恐龙,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形象。3.模仿练习说话其实远古时代的恐龙还远远不止这几种,你还知道哪些恐龙的名字?能用上刚才学到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一种吗?(出示:说一说:我为大
13、家介绍的是 ,它 。)(三)贴近恐龙,了解生活习性1.联系恐龙食物,探究特点(1)刚才我们认识的四种恐龙都是食草恐龙,它们大多性格温驯。可怕的是还有一类什么恐龙? (2)看看课文中介绍的食肉恐龙是谁?指名读一读。(3)说说霸王龙有什么特点(4)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凶猛?(5)“猛”和“齿”是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写的时候有什么提醒吗?师范写,生书空。2.了解恐龙的亲戚(1)提示任务: 自由读第3自然段,圈出恐龙的亲戚,说说它们的特点。(2)自主阅读(3)展示交流预设1:鱼龙学生读句子。小结:怪不得人们叫它鱼龙呢,原来是因为它长得和海豚很像啊。预设2:翼龙学生介绍翼龙你知道它为什
14、么叫翼龙吗?小结:翼就是翅膀,原来鱼龙和翼龙的名字和它的长相有很大关系呢。分角色读一读:男生读鱼龙,女生读翼龙。3.了解恐龙的繁殖(1)刚才我们认识了恐龙的两种亲戚,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呀? (出示图片)(2)理解卵生:远古时代,小恐龙就是从这样的蛋里破壳而出的,用书上的词来说就是?(3)你知道还有什么动物也是卵生的吗? (四)猜测原因,激发探索兴趣1.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恐龙却突然神秘消失了,小朋友们猜猜是什么原因?2究竟是什么原因,科学家们也依然在研究中,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最后一段,看看它是怎么说的。(五)指导复述,培养表达能力1.今天我们学习了恐龙这篇课文,对恐龙有了许多了解。要是我们
15、能把它复述下来讲给别人听该多好啊,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着复述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复述可不是背诵课文哦。(出示:读课文记大意关键词加感受。)2.学生练习,指名说。三、检测完善1.课后作业:按照复述的方法,回家后把整篇课文复述给爸爸妈妈听。2. 推荐阅读:恐龙世界大百科、恐龙大世界【板书设计】 种类繁多 千奇百怪 雷龙 大 20.恐龙 梁龙长剑龙 有剑板和尾刺三角龙 长相凶恶【教后反思】三下第 七单元 课题 21槐乡五月 第 1 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只读不写的9个生字,并能理解由它们组成的词语。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
16、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只读不写的9个生字,并能理解由它们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与文本对话,感受槐乡飘香的五月。教学准备学情分析先学提纲、小黑板【先学提纲】一、生字新词我自学1.划一划: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2.查一查:查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3.练一练(1)我来写一写容易读错的字词: (2)再来写一写容易写错的字词: (3)比一比,再组词。炒( ) 拌( ) 挎( ) 吵( ) 伴( ) 跨( ) 二、初读课文我做主1.标一标:标出段落的序号。2.读一读:至少读课文三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想一想: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这篇
17、课文可借助挂图感知槐花的形象。引导学生赏读文中如同诗一样美妙的句子,让学生感悟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咀嚼,读出滋味来。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首拍手歌,想和老师一起唱一唱吗?出示拍手歌(见下),让学生与老师合作吟唱。五月到,五月到,槐乡的槐花飘清香。五月到,五月到,槐乡的蜜蜂把蜜酿。五月到,五月到,槐乡的人们把歌唱。五月到,五月到,槐乡的孩子用嘴尝。五月到,五月到,槐乡的清香传四方、传四方!2今天学习的课题就藏于其中,你能找到吗?3结合学生汇报板书课题,学生与老师共书写生字“
18、槐”,读课题。4给“槐”扩词,像图上所表现的那样,到处都是槐花,才可以称为槐乡,引导学生结合现在的感受再读课题。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一)出示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只读不写的9个生字,并能理解由它们组成的词语。(二)师简述目标(三)检测字词(1)出示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槐花 肩头 挎走 摆出 一顿饭 搅拌 咸津津 蒜泥 炒芝麻甜丝丝 香喷喷 白茫茫 白生生 喜盈盈 傻乎乎 A指名读生词。随机正音 蒜:平舌音 炒和芝是翘舌音B像白生生这类的词语读起来很上口,你还积累了哪些呢?(2)出示二类字及难读的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情况山山洼洼、嗡嗡嗡、酿蜜、醇香浸在、熏醉、陈醋、罐头、俊俏
19、(3)齐读词语(4)出示难读的句子。教师指导反复朗读。1.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指导:散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2.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5)学习写生字重点指导书写:挎:左窄右宽。槐:注意右下角的笔画。顿:写好左边的偏旁。(四)出示目标2: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师简述目标:学会了生字新词,就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那现在咱们就来读通课文,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大意。三、顺读课文(一)顺畅阅读第一自然段五月的槐乡是个怎样的地方?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迈着轻盈的脚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下第 单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