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幼教园保教学习知识与能力真命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5幼教园保教学习知识与能力真命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幼教园保教学习知识与能力真命题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上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以引起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 D.实验室实验法2.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 )。A.理智感 B.道德感C.美感 D.自主感3.幼儿如果能够认识到他们的性别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说明他已经具有( )。A.性别倾向性 B.性别差异性C.性别独特性 D.性别恒常性4.让脸上抹有红点的婴儿站在镜子前,观察其行为表现,这个实验测试的是婴
2、儿哪方面的发展?( )A.自我意识 B.防御意识C.性别意识 D.道德意识5.个体认识到他人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对其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推测和解释的能力称为( )。A.元认知 B.道德认知C.心理理论 D.认知理论6.儿童最早玩的游戏类型是( )。A.练习游戏 B.规则游戏C.象征性游戏 D.建构游戏7.实施幼儿园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A.教学活动 B.亲子活动C.阅读活动 D.日常生活8.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托幼园所工作人员接受健康检查的频率是( )。A.每月一次 B.半年一次C.每年一次 D.三年一次9.从科学知识取向转向儿童经验取向的代表性教育著作是( )。A.理想国 B.爱
3、弥儿C.大教学论 D.林哈德与葛笃德10.被黄蜂蛰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涂肥皂水 B.用温水冲洗C.涂食用醋 D.冷敷二、简答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15分)12.简述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要点及其目的。(15分)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13.幼儿园为什么要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9分)?应做哪些准备?(11分)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4.材料情境一:一天晩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妈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莉莉:我们动他就动。妈妈:是什么使他动起来的
4、呢?莉莉:是我们。妈妈:我们怎么使他动起来的呢?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他自己就走了。情境二:在幼儿园教学区活动中,老师给莉莉出示两排一样多的纽扣,莉莉认为一一对应排列的两排一样多。当老师把下面一排聚拢时,她就认为两排不一样多了(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处于思维发展的什么阶段(2分)?举例说明这个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及表现。(12分)(2)幼儿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有什么启示?(6分)15.材料:大班幼儿在玩积木时,出现了自发探究行为,其探究过程与结果如下图所示。(1)图中的幼儿在搭建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4分)(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能获得哪些学习经验?(10分)(3)该游戏中的材料
5、有什么特点(3分)?这些特点对幼儿的学习活动有什么影响?(3分)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共1题,30分)16.某幼儿园的院子里有几种高大的树,也有一些比较低矮的灌木。请你结合院子里的这些资源,设计一个题为“幼儿园的树木”的中班主题活动方案(含3个子活动),要求写出总目标,每个子活动的名称、目的和主要环节。2015上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一、单选题1.【解析】B。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心理研究的方法。在众多研究方法中,观察法仍然是使用最多的。2.【解析】B。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
6、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在掌握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产生的。看到同伴受欺负生气,看到同伴帮助他人赞同,是孩子评价别人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所以是道德感。幼儿时期,道德感已经初步发展。3.【解析】D。性别恒常性指能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性别,并认识到性别是固定不变的。幼儿的性别恒常性通常在6.7岁时完全获得。这也是幼儿性别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4.【解析】A。题干中描述的“点红实验”测试的是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领域的著名实验是考试中常考点,比如“视崖”等。5.【解析】C。心理理论是指个体认识到他人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对其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推测和解释的能力。这几个名词容易混淆,需要区别清楚。6.【
7、解析】A。练习性游戏是游戏发展的最初形式,儿童主要是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环境并与人交往。儿童游戏的类别也是考试中的常考点。7.【解析】D。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游戏活动都是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8.【解析】C。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托幼机构在岗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项目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这个文件考察点不多。9.【解析】B。从科学知识取向转向儿童经验取向是现代儿童教育的立场,该立场在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中初露端倪,在卢梭的爱弥儿(1762年)中孕育成型并诞生,在杜威的教育学中发育成熟。题干中的几本著作都需要了解清楚。10.【解析】A。二、简答题11.【答案】班杜拉的社
8、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性的理论。社会学习是个体为满足社会需要而掌握社会知识、经验和发展的过程。该理论主要提出两个要点:一是交互决定观。他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是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的。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性质。二是观察学习。这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和创造性观察学习。并将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具体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复制过程;(4)动机过程。12. 【答
9、案】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教师对于角色游戏的观察是多维度的,不同年龄班,角色游戏观察的观察要点和目的也不一样,具体表现为:(1)大班观察要点:游戏主题能否主动反映生活经验和人际关系,合理的按照自己的意愿计划游戏,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目的:培养儿童的独立性,鼓励儿童在游戏中的创造性。通过讲评让儿童相互学习,拓展思路,不断提高角色游戏水平。这也是角色游戏的高级水平。(2)中班观察要点:游戏主题是否稳定,有没有与别人交往的愿望,是否具备交往的技能,发生纠纷的情节和原因。目的:指导儿童学会并掌握交往技能和规范,促进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在游戏中解决简单的问题,引导幼儿分享游戏经验
10、。这是角色游戏的中级水平。(3)小班观察要点:游戏内容是否重复操作、摆弄玩具、主题单一、情节简单。目的: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会独立。这是角色游戏的初级水平。三、论述题13.【答案】(1)幼儿园要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的原因: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身心发展会发生变化: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是一个不断矛盾统一、变化发展的过程。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阶段会发生变化:虽然同属于基础教育,但这两个阶段在教育任务、内容、形式、方法、作息制度及常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过渡适应的过程。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衔接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入学后的适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教 教学 知识 能力 命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