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专题复习.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专题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专题复习.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然地理专题复习专题一 地球运动规律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一 地球运动规律一、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要点一: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图中反映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由太阳和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颗行星及其卫星和彗星、冥王星、小行星等组成。太阳是其中心天体,八颗行星的运行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轨道接近正圆的近圆性运动的特征。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具体分析如下:要点二:太阳的年辐射总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分布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世界总体分布特征。受上述因素影响,世界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不
2、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1)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3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空间分布。(上图:右)特别提醒:太阳辐射强的地区,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原,虽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光照充足,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而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_层,B色球层和C_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C层的为_,B层的为_,其周期约为_年。(3)主要影响:扰动地球上空的_,影响地球上的_。扰乱地球磁场,产生“_”现象。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_的高空大气
3、,产生“_”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水旱灾害等。(1)日冕光球(2)黑子耀斑11(3)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磁暴两极地区极光特别提醒:(1)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和地球磁场的影响在白天较强。(2)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地区的夜晚。要点三: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1)两处不连续界面是C_,D_,在C界面上部为地球内部圈层_,C、D之间是_,D以内的圈层是_。(2)由图可知,A为_波,B为_波,A、B地震波在_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在2 900 km 处A、B的变化是A_,B_。(3)图中斜线部分和地壳共同组成岩石圈,
4、此处为_,是由_组成的。(4)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代码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性A_B_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1)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壳地幔地核(2)横(S)纵(P)莫霍界面完全消失传播速度突然下降(并改变行进方向)(3)上地幔顶部坚硬的岩石(4)横波较慢固体纵波较快2.地球的外部圈层。(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_和氮。(2)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_的圈层。(3)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_的总称,占有_的底部、_的全部和_的上部。(1)氧(2)连续但不规则 (3)生存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二、地球的运动1. 地球自转的特点:1
5、逆时针顺时针223时56分4秒24小时3递减角速度线速度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1昼夜交替。 (1)不发光自转(2)夜半球昼半球 (3)晨昏线 (4)太阳日(3)昼夜界线:AB线为_。(4)交替周期:1个_。 2.2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如图,同纬度的甲、乙相比,_相对位置偏东,_时刻较早。 (3)时区与区时。时区:全球划分为_个时区,每时区_。区时:每个时区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或_的地方时。(4)国际日界线:“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大致与_经线吻合。(1)乙乙(2)相同604小时2时(3)2415中央经线120E(4)1802
6、.3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产生原因:存在_。(2)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移,南半球向左偏移。补充1: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1晨昏线(圈)的主要特点。(1)晨昏线是平分地球的一个大圆。(2)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球球面上的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3)晨昏线平分赤道。(4)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春分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夹角为0;夏至日、冬至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2326,也可以说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如图所示。(5)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小时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补充2晨线与昏线的判断
7、方法。(1)自转法。顺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逆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昏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晨线。(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3)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补充3:地方时、区时计算:1地方时的计算。(1)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时间差(2)公式使用方法:公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点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点的西边,用减号(即东加西减)。两地时间差的计算:两地时间差4分钟/1两地经度差。若两地在0经线的同侧,则经度差为两地的经度数相减;若两地在0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第一章 行星 地球 专题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