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历史成语故事及意义说明精选5则.docx
《2022年历史成语故事及意义说明精选5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历史成语故事及意义说明精选5则.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历史成语故事及意义说明精选5则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历史成语故事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超群的才智和历久弥新的语言文字。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成语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成语故事(一) 卖狗嫁女 卖狗嫁女: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 【出处】晋书原传。 【释义】用卖狗的钱嫁女儿,形容人特别节俭。 【历史典故】 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由于家境贫困,养成了勤俭朴实的习惯。等到他做官以后,原来可以享受生活,他依旧厌恶奢华,不愿搬进朝廷给他打算的官府,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 不久,吴隐之的女儿出嫁,人们猜想他这回肯定能好好操办一下。谁知结婚当日,吴家
2、仍旧冷冷清清。大将军谢石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日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你可别提了,我家主子太节俭了,小姐今日出嫁,主子昨天晚上才叮嘱打算。我还以为这回主子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子竟叫我今日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子气派啊!” 谢石的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以节俭出了名,看来真是名副其实。” 【成长心语】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意思就是: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勤俭是一种美德,还可以
3、让人避开因为贪心而招来祸害。任何事物都是来之不易的,假如轻易奢侈,则是在糟蹋他人的劳动成果,是一种对他人不敬重的行为;勤俭节约,则会让他人对你生出崇敬之情。 历史成语故事(二) 屈原发米 屈原发米:悯人为小爱,悯国为大爱 【出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释义】屈原把自家的大米送给贫苦的百姓。 【历史典故】 诗人屈原在幼年时期就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当时正逢连年饥荒,屈原家乡的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时有沿街乞讨、啃树皮、食埃土者,幼小的屈原见之不禁难过落泪。 一天,屈原家门前的大石头缝里突然流出了洁白的大米,百姓们见状,纷纷拿来碗瓢、布袋接米,将米背回了家。 不久,屈原的父亲便发觉家中粮仓中的大米越来
4、越少,他很是惊奇。 有一天夜里,他发觉屈原正从粮仓里往外背米,便将屈原叫住,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屈原把家里的米灌进了石缝里。 父亲没有责怪屈原,只是对他说:“咱家的米救不了多少穷人,假如你长大后做官,把楚国管理好,天下的穷人不就有饭吃了吗?” 自此屈原勤奋治学,成人后楚王得知他很有才能,便召他为官,管理国家大事。他为国、为民不遗余力,被后世之人称颂,真正做到了由小善转为大善。 【成长心语】 屈原的悲天悯人情怀早已流传千古。他自幼怜悯他人,此乃小爱,乃人之常情的爱;而他后来的爱国情怀,乃大爱。孟子曾经说:“存其心,养其性。”意思是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和善之性。我们生来便有一颗赤子之心,不沾俗尘,不染污
5、土。佛语云:“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为他人奉献善心,为社会造福祉,他人和社会必定会以善回报于你。 历史成语故事(三) 木人石心 木人石心:出淤泥而不染,以禅定的心净化诱惑 【出处】晋书隐逸传夏统。 【释义】本义为“木头人,石头心”,比方人全无感情,不为外物所动。 【历史典故】 晋朝有个名士叫夏统,会稽人,是位超凡脱俗的隐士。他多才善辩,很出名气。当时,很多人劝他出来做官,都被他拒绝了。 一次,他来到了京城洛陽,太尉贾充听说了,便想利用他的才学和名望来扩充自己的势力,于是就劝他到自己身边来任职,被他婉言谢绝。贾充不甘心,调来整齐的军队,装饰上华丽的车马,吹着洪亮的号角,从夏统面前走过。贾充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历 成语故事 意义 说明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