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比较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比较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比较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中生物易混知识点归纳1.脂质与类脂脂质 :包括脂肪、固醇和类脂,因此脂质概念范围大。类脂 :脂质的一种, 其概念的范围小。类脂包括磷脂、糖脂、脂蛋白、类固醇2.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纤维素 :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为一般动物所直接消化利用。维生素 :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维生素缺乏症。生物素 :维生素的一种,肝、肾、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较多。是微生物的生长因子。3.主要能源物质、贮能物质、能源物质与ATP主要能源物质:是指糖类物质,其中葡萄糖是所有生
2、物细胞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被称为重要的能源物质。贮能物质: 是指动植物脂肪,因为其CH键含量高,体积小,氧化释放能量多;其次植物体内的淀粉和动物体内的糖元(动物淀粉)被称为贮存能量的物质,因为淀粉容易被分解成葡萄糖用于供能。能源物质 :是指所有可以参与细胞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合成 ATP的物质,几乎所有的有机物包括脂质、蛋白质和DNA等都能氧化供能。有些无机物能被生物细胞氧化产生ATP ,如 NH3。ATP :具有两个高能磷酸键(释放能量大于20.92KJ /mol ), 所以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其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所释放的能量(30.54KJ/mol )可以被细胞直接利用,故ATP
3、被称为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4.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 C、H、O 、 N、P、S、K、Ca、Mg 。其中 N、P、S、K、Ca 、Mg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元素。 C是基本元素。主要元素 :指大量元素中的前6 种元素,即C、H、O 、N、P、S ,大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 。矿质元素 :指除了 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必需元素 :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它必需具备下列条件:第一,由于该元素的缺乏,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第二,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
4、以预防和恢复的:第三,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微量元素 :指生物体需要量少(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如 Fe、Mn 、Zn、Cu 、B、Mo ,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包括Cl、Ni 。5.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还原性糖 :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 - 碳原子上连有羟基的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或改良班氏试剂共热时产生砖红色Cu2O沉淀。非还原性糖 : 如蔗糖内没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基团,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6.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
5、胺试剂斐林试剂 :用于鉴定组织中还原性糖存在的试剂。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A液( 0.1g/ml的 NaOH 溶液)和B液( 0.05g/ml的 CuSO4溶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4-5 滴B液滴入 2ml A 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原理是还原性糖的基团CHO 与 Cu(OH)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双缩脲试剂 :用于鉴定组织中蛋白质存在的试剂。其包括 A液 (0.1g/ml 的 NaOH 溶液) 和 B液 (0.01g/ml的 CuSO4溶液)。在使用时要分别加入。先加A液,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再加B液,这样蛋白质(实际上是指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
6、)在碱性溶液中与 Cu2+反应生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二苯胺试剂 : 用于鉴定 DNA的试剂,与 DNA混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 分钟,冷却后呈蓝色。7. 血红蛋白与单细胞蛋白血红蛋白 :含铁的复合蛋白的一种。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的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单细胞蛋白 :微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们通过发酵获得大量的微生物菌体,这种微生物菌体就叫做单细胞蛋白。8. 细胞的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细胞的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一般只能放大几十倍至几百倍,一般在光学显微镜下只能看清细胞壁、细胞核及大型细胞器的轮廓和一些折光性强的形体、颗粒和水泡。即使再高倍的光学显微镜,像细胞膜
7、、内质网等生物膜系统和小型颗粒如中心体、核糖体等也无法看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内部结构,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等所有有形结构皆能看清楚。9. 原生质、原生质体与原生质层原生质 : 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主要由蛋白质、脂类、核酸等物质构成。原生质体 :是指去除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群体(一般是分生组织),又称共质体。去除细胞间质的动物组织也可以看成是原生质体(可制成细胞悬浮液)。原生质层 :是一种选
8、择透过性膜,只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它与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相比,缺少了细胞液和细胞核两部分。10. 赤道板与细胞板赤道板 :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赤道的位置。细胞板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的一层结构,随细胞分裂的进行,它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11生物膜与生物膜系统生物膜 :是指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穿插其中的生物特有的膜结构。生物膜系统 :是指真核细胞内全部有序的生物膜集合,即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联系的全部生物膜。12. 无土栽培与植物组织培养无土栽培:
9、 是以非土壤介质和人工配制的营养液代替土壤栽培植物的一种新方法,亦称为溶液培养法。培养液含有植株生长所需的全部矿质元素,且矿质元素呈游离状态,能及时补充植株所需的矿质营养,植物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无土栽培只是将种子或者幼苗培养成植株,无需在培养液中外加有机物等,这是与组织培养或细菌培养的不同之处。植物组织培养:是将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和芽,进而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该过程利用的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培养基中除了必需矿质元素外,还应该加入一些有机物(如蔗糖、甘氨酸等)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13. 叶绿体色素与花青素叶绿体色素:普遍存在于叶肉等绿色细胞
10、中,主要有两类共四种:叶绿素(叶绿素a 和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能溶于丙酮和酒精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可以用萃取法提取和层析法分离。 叶绿体色素具有吸收、传递和转化 (少数叶绿素a 分子)太阳光能(红光和蓝紫光)的作用。花青素 :是存在于植物液泡中的色素,是水溶性有机物质,颜色可以随着细胞液的PH变化而改变。花青素主要存在于花瓣和果实等表皮细胞里,具有吸引昆虫、动物传粉或传播种子等作用。14.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 :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玻璃纸等)。它往往只能让小分子物质透过,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透过,透过的依
11、据是分子或离子的大小。不具有选择性,不是生物膜。选择透过性膜:是指水分子能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生物膜。如细胞膜、液泡膜和原生质层。这些膜具有选择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膜上具有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当细胞死亡后,膜的选择透过性消失,说明它具有生物活性,所以说选择透过性膜是功能完善的一类半透膜。15. 载体与运载体载体 :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如细胞膜上的载体。运载体 :在遗传工程中,用于把外源基因运入受体细胞的运输工具,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
12、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16. 糖被与珠被糖被 :在细胞膜的外表,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功能,如:保护、润滑、细胞表面的识别。珠被 :植物胚珠组成部分之一,位于胚珠的表面,包被整个胚珠,具保护作用。胚珠形成种子时,珠被发育成种皮。17. 中心体与中心粒中心体 :动物和低等植物的一种细胞器,通常位于细胞核附近。每个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中心粒 :组成中心体。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因而细胞中有两组中心粒,在细胞分裂中一组中心粒的
13、位置不变,另一组中心粒移向细胞另一极。这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18.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细胞液 :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水状液体,含有细胞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谢活动的产物,其成分有糖类、蛋白质、有机酸、色素、生物碱、无机盐等。细胞内液 :一般是指动物细胞内的液体,是相对细胞外液而言的。19.B 细胞、效应B细胞、 T细胞、效应T 细胞与记忆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骨髓中的一部分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B淋巴细胞,大部分很快死亡,一小部分在体内流动,受到抗原刺激后,开始
14、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 B细胞可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记忆细胞能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B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骨髓中的一部分造血干细胞随血液流入胸腺,在胸腺内发育成T 淋巴细胞,大部分很快死亡,一部分在体内流动,受抗原刺激后,开始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 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并释放淋巴因子,加强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则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T 细胞,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20. 原生生物
15、与原核生物原生生物 : 指体积微小、 单细胞或群体的真核生物,用鞭毛、纤毛或伪足运动。如草履虫、衣藻、变形虫等。原核生物 :指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它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较少,一般只有核糖体,如支原体、细菌、蓝藻和放线菌等。21.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分裂 :指细胞繁殖子代细胞的过程。单细胞生物以细胞分裂方式产生新个体,多细胞生物以细胞分裂方式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分化 : 指在个体发育中, 相同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产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是细胞中的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器官。结果细胞数目并没有增加。细胞分裂是细
16、胞分化的基础,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细胞的全能性: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这种特性称之。但在生物体内细胞并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22. 脱分化与再分化脱分化 :由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再分化 :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23. 细胞株与细胞系细胞株 :动物细胞培养中,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10 代左右就不容易传下去了,细胞的生长就会出现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但是有极少数的细
17、胞能够度过“危机”而继续传下去,这些存活的细胞一般能够传40-50 代, 这种传代细胞叫做细胞株。细胞系 :细胞株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当细胞株传至50 代以后又会出现“危机”,不能再传下去。但是有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并且带有癌变的特点,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24.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扩散 :一般是指自由扩散,是指水分子等其他物质的分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自由运动,如CO2、O2、H2O、胆固醇、甘油等物质。这种运动是自发的,不需要外界对它做功(不耗能的)。渗透 :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是扩散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水分子通过细
18、胞膜的方式可以说是自由扩散,又可以说是渗透。而CO2、 O2等物质的扩散只能是自由扩散而不能称为渗透。25. 层析液与解离液层析液 :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所用的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这样,几分钟以后,叶绿体中的色素就在扩散的过程中分离开来。解离液 :解离就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该药液称解离液,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所用的解离液是质量分数为15% 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 的酒精溶液的1:1 混合液。26.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19、光合速率 :光合作用的指标,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叶面积吸收CO2毫克数表示。光能利用率 :指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能量,占照射在同一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比率。提高的途径有延长光合时间、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光合作用效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中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含有的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值,提高的途径有光照强弱的控制,CO2的供应, 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27.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呼吸运动 :指胸腔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呼吸作用 :生物
20、体细胞中的有机物在细胞中经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或其他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也叫细胞呼吸或生物氧化。有氧呼吸 :细胞呼吸的一种类型,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出 CO2和 H2O, 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通常讲的呼吸作用即指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的一种类型。一般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28.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自养型与异养型:同化作用的两种类型,前者能把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满足自身的需要。根据合成有机物所利用的能源不
21、同,有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异养型没有这种本领,只能依赖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需氧型、厌氧型、兼性厌氧型:异化作用的三种类型。需氧型是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摄取氧气,进行有氧呼吸,维持生命活动。厌氧型是在缺氧条件下,依靠酶的作用,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获得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兼性厌氧型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以获得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29.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原代培养 :在动物细胞培养中,将动物的组织取出来后,先用胰蛋白酶等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再将该细胞悬浮液放入培养瓶中,在培养瓶中培养。这个过
22、程称为原代培养。也有人把第1 代细胞的培养与传10 代以内的细胞培养统称为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细胞在培养瓶中贴壁生长。随着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培养瓶中的细胞越来越多,需要定期地用胰蛋白酶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培养,这称为传代培养。30.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生长素 :一种植物激素,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IAA),是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产生;圆褐固氮菌也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可以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所以
23、生长素类似物可以用作除草剂。生长激素 :化学本质是一种蛋白质,是人或动物的重要激素。由脑垂体前叶分泌,能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如果人小时候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侏儒症。生长因子 :某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但自身又不能合成的微量有机物。主要是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是微生物的五大类营养要素之一。一些天然物质, 如酵母膏、蛋白胨、动植物组织提取液等可以提供。秋水仙素 :一种从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的生物碱,能诱发基因突变,在细胞有丝分裂时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31. 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和促性腺激素雌激素 :主要由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卵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比较 2022 年高 生物 混淆 知识点 比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