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 4.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 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 4.pdf(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 力学部分 ) 第一章力一、力1. 概念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 力是矢量 .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合成与分解遵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要完整地表达一个力,除了说明力的大小,还要指明力的方向4. 力的单位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名称是牛顿,符号N5. 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6. 力的三要素 :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通常用力的图示将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
2、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称为力的图示做力的图示时,先选定一个标度,再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按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将力的大小与标度比较确定线段的长度,最后加上箭头7. 力的测量 : 常用测力计来测量,一般用弹簧秤. 8. 力的分类:(1) 按性质命名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2) 按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 : 性质相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反之,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二、重力1. 重力与万有引力: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
3、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 2. 产生 : 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但重力不是万有引力. 3. 大小 :G=mg.一般不等于万有引力( 两极出外 ) ,通常情况下可近似认为两者相等. 4. 方向 : 竖直向下 . 说明: (1) 不能说成是垂直向下. 竖直向下是相对于水平面而言,垂直向下是相对于接触面而言. (2) 一般不指向地心( 赤道和两极除外). 5. 重心(1) 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 (2) 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 它的重
4、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如: 均匀直棒的重心在棒的几何中心上.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3) 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三、弹力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改变叫做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2. 定义 : 发生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形变而引起 . 例如 a 对 b 的弹力是由于A形变而引起 . 3. 产生条件 :(1)直接接触; (2) 发生形变 . 4. 弹力的方向支持面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受力物体. 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杆对物体的弹力
5、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4 页5. 弹力的大小 : (1) 与物体形变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 一般情况下弹力的大小需结合运动状态来计算;(2) 弹簧弹力大小的计算. 胡克定律 :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 跟弹簧的形变量x成正比,即 : F=kx.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N/m. 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因素( 材料、长度、截面) 确定,与F、x无关 . 说明 : 一根弹簧剪断成两根后,每根的劲度k都比原来的劲度大;两根弹簧串联后总劲度变小;两根弹簧并联后,总劲度变大. 四、摩擦力1
6、. 定义 :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处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 产生条件 : 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 两物体间有弹力是这两物体间有摩擦力的必要条件(没有弹力不可能有摩擦力). 3. 滑动摩擦力大小:滑动摩擦力Ff=FN;其中FN是压力, 为动摩擦因数,无单位 . 说明 : 在接触力中,必须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 只有滑动摩擦力才能用公式F=FN,其中的FN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G. 3动摩擦因数动摩擦因数 是两个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与这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压力的比值的
7、数值既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又跟接触面的情况(如粗糙程度等)有关在相同的压力下,动摩擦因数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4. 静摩擦力大小(1)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相对静止而又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接触面之间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静摩擦力(2) 必须明确,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用滑动摩擦定律Ff=FN计算,只有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其最大值一般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即Fm=FN静摩擦力 : 静摩擦力是一种被动力,与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有关. 求解静摩擦力的方法是用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即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 0 FfFm5.
8、 摩擦力方向摩擦力方向和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成任意角度.通常情况下摩擦力方向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作为动力),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作为阻力),可能和物体速度方向垂直(作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在特殊情况下,可能成任意角度. 6. 作用效果 : 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对物体来说,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7. 发生范围 : 滑动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但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但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 8. 规律方法总结(1) 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假设
9、法 : 即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会发生相对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原来的静止是有运动趋势的静止. 且假设接触面光滑后物体发生的相对运动方向即为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从而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 根据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应用力学规律判断. 如图所示物块A和 B在外力 F作用下一起沿水平面向右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若 A的质量为m ,则很容易确定A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为ma ,方向水平向右 . 在分析静摩擦力方向时,应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 如图所示,在力F 作用下, A、B两物体皆静止,试分析A所受的静摩擦力. F A B BAS F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10、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4 页F1F2 F O F1 F2 F O (2) 摩擦力大小计算分清摩擦力的种类: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由Ff=FN公式计算 . 最关键的是对相互挤压力FN的分析,它跟研究物体在垂直于接触面方向的力密切相关,也跟研究物体在该方向上的运动状态有关. 特别是后者, 最容易被人所忽视.注意FN变,则Ff也变的动态关系. 静摩擦力 : 最大静摩擦力是物体将发生相对运动这一临界状态时的摩擦力,它只在这一状态下才表现出来 . 它的数值跟正压力成正比,一般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都跟产生相对运动趋势
11、的外力密切相关,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无直接关系. 因而静摩擦力具有大小、方向的可变性,即静摩擦力是一种被动力,与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有关. 求解静摩擦力的方法是用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即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 0 FfFm五、物体受力分析1. 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 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 2. 按顺序找力必须是先
12、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接触力;接触力中必须先弹力,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 3. 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 4. 需要合成或分解时,必须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在解同一个问题时,分析了合力就不能再分析分力;分析了分力就不能再分析合力,千万不可重复. 六、力的合成与分解 1 、矢量和标量( 1) 矢量在物理学中, 有一些物理量, 要把它的性质完全地表达出来,除了说明其大小, 还要指明其方向 这种既要由大小、又要由方向来确定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如力、速度、电场强
13、度等(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如长度、时间、温度、能、电流等2. 合力、分力、力的合成( 1)某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互为逆运算( 3)当两个力没一直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如果它们的方向相同,则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和,方向与两个分力的方向相同;如果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则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差,方向与两分力中数值大的那个分力相同( 4)如果两个分力互成角度地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合力
14、的大小与方向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3.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说明 : 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力的合成和分解实际上是一种等效替代. 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 : 如果n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个力的合力为零. 在分析同一个问题时,合矢量和分矢量不能同时使用. 也就是说,在分析问题时,考虑了合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分矢量;考虑了分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合矢量.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15、- -第 3 页,共 34 页矢量的合成分解,一定要认真作图. 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分矢量和合矢量要画成带箭头的实线,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个边必须画成虚线. 各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一定要画得合理. 4用作图法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 l )用作图法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时,先选定一个标度,并用一点代表受力物体,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已知力和待求力的图示如求两力之合力,就从受力点作此二力的图示,以它们为邻边,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到一条过受力点的对角钱,则合力的大小由对角线的长度和选定的标度求出,合力的方向用合力与某一分力的夹角表示,可用量角器置出对角线与一条邻边间的角度如求一个力的分力,就从受力点先作这
16、个力的图示,以它为对角线,再根据其他条件作出平行四边形,得到过受力点的邻边,就可以求得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了( 2)当两个力互相垂直时,对应的力平行四边形为矩形,这时,两个力及其合力对应成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可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知识解直角三角形以求出力5. 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共点的两个力(F1、F2) 的合力 (F) 的大小,与它们的夹角( ) 有关; 越大,合力越小;越小,合力越大 .F1与 F2同向时合力最大;F1与 F2反向时合力最小,合力的取值范围是: F1-F2 FF1+F2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分力. 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
17、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 6. 力的分解(1)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也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个已知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分力,在力的分解过程中,常常要考虑到力实际产生的效果,这样才能使力的分解具有唯一性. 要使分力有唯一解,必须满足: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或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 注意 : 已知一个分力 (F2) 大小和另一个分力(F1) 的方向(F1与 F2的夹角为 ) ,则有三种可能: F2Fsin 时无解F2=Fsin 或 F2F 时有一组解Fsin F2 mg 超重物向上减速:mgTm
18、a Tm(ga) mg 失重物向下加速:mgTma Tm(ga) mg 超重注意: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取加速度的方向为正)超中失重现象与物体运动方向无关只取决于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常见的超重与失重现象:过桥、飞船上升、下降(超重),在轨道上运行(完全失重)等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4 页第三节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2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同时出现的,只要有力,这个力一定有反作用力,根据牛
19、顿第三定律,就可以知道它的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找到这个力的施力者,就可以知道反作用力的受力者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同的是大小和性质,而不是作用效果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的特点,极易混淆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将它们加以区别: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作用对象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力的性质一定是同性质的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力的效果分别对两个物体产生作用,对各物体的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求合力对同一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消,合力为零力的变化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同时变化可以独立地发生
20、变化4、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和功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个过程中(同一段时间或同一段位移)的总冲量一定为零,但作的总功可能为零、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这是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时间一定是相同的,而位移大小、方向都可能是不同的。第四节力学单位制1、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1)基本单位:被选定的几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 2)导出单位:利用物理公式所确定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推导出来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2、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 1) 在力学中, 选定长度、 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基本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 取米、千克、秒作基本单位 另外,若使用厘米克秒制,则取厘米、克、秒作为基本单位高
21、中物理中,还有电流、温度、物质的量等的单位安、开尔文、摩尔也是基本单位( 2)在力学中,如速度单位(米/ 秒) 、加速度单位(米/ 秒2) 、力的单位(牛)等均为导出单位( 3)在物理计算时,将所有的已知量都用同一种单位制的单位来表示,通过正确应用物理公式,所求量的单位就一定是这个单位制中的相应单位一切物理量的单位,都可以通过公式由基本单位组合而成,我们也可以通过单位与物理量是否相符,来检查所求结论是否有误。第五节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1、 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本规律,在处理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时完全适用,当速度接近光速时就不适用了;经典力学的规律一般也不适用于微
22、观粒子。2、 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观点,物体的质量是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的,在低速运动中,质量的增大十分微小,而当速度接近于光速时,质量将明显增大第四章物体的平衡第一节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物体的平衡状态及平衡条件( 1)共点力 : 几个力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或它们的作用线交于同一点(该点不一定在物体上),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4 页( 2)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3)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各个力(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即在平衡力
23、作用下,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2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 1)二力平衡:物体只受两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时,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三力平衡: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时,三力中任意二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多力平衡:物体在几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时,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三个以上共点力平衡:除如( 2) 、 (3)所述转化为二力平衡问题外,还可运用正交分解合成方法,即应用FX合=0,FY合=0 的平衡条件进行处理3. 平衡条件的推论(1) 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 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的一个力与余下的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2) 物
24、体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互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 (3) 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必构成封闭三角形,即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接,恰能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 可以用 正弦定理法如图所示的三角形中,有:4. 解题途径当物体在两个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这两个力一定等值反向;当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往往采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当物体在四个或四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往往采用正交分解法 . 第二节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1力臂、力矩( 1)从转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 2) 力和力臂的乘积叫做力矩力对物体的转动作用决定于力
25、矩的大小力矩的单位是牛顿 米, 简称牛米,符号是 Nm 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一节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1)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切线的方向( 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无论速度的大小变或不变,运动的速度总是变化的,故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这个合力总能产生一个改变速度方向的效果,物体就一定做曲线运动(2)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合力所产生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也不在同一直线上(3)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其受力条件及初始运动状态共同确定的物体运动的性质由加速度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 2022 年高 物理 会考 知识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