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实验题归类与题解附精选高三生物实验试题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中生物实验题归类与题解附精选高三生物实验试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实验题归类与题解附精选高三生物实验试题 .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高中生物实验题归类与题解一、考试大纲能力要求: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 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 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二、20XX年江苏卷实验内容及20XX年内容比例1、20XX 年江苏卷实验内容知识要点题号赋分
2、及比例显微镜的使用26 17(11.3%)微生物培养技术22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40(3)酶的高效性实验及有关酶的实验设计42 2、20XX 年内容比例:生物学基本理论约 80% 实验约 20% 三、课本实验(一)课本显性实验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3、细胞质流动的观察4、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5、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6、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7、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8、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
3、分离9、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10、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11、设计实验,观察生长表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2、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13、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14、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15、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6、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7、观察 SO2对植物的影响(二)课本隐性实验1、细胞成分的离心提取2、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3、验证光合作用释放O24、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5、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6、验证 DNA 半保留复制的等速离心实验7、验证细胞膜流动性实验8、肺炎球菌转化实验9、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0、孟德尔杂交实验11、低倍镜的使用精选
4、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2、向光性实验13、DNA 杂交实验14、叶片脱色淀粉鉴定实验15、动物激素实验16、种子活性鉴定实验17、种子发芽率测定实验(三)课本实验复习要求1、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例 1:2、学会移花接木,灵活套用例 2: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基本单位例 3:制作酒酿四、探究性实验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提出设计并完分析数据提出问题假说成实验得出结论例 4:腐肉生蛆2、实验原则:(1)科学性原则例 5: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实验
5、(2)对照性原则例 6:补全对照组例 7:比较两组分析结论下表数据是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的树苗在不同溶液中的生长结果,其中受N、P 元素影响最大的树苗是()植物最初干重( g)2 个月后的干重(g)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只含水含 N、P 不含 K 含 N、K 不含 P 含 K、P 不含 N 含 N、P、K 甲0.038 0.077 0.47 0.75 0.079 0.48 乙0.056 0.082 0.084 0.65 0.091 0.68 丙0.044 0.063 0.06
6、5 0.71 0.68 0.72 丁0.083 0.12 0.81 0.13 0.14 0.83 A、甲B、乙C、丙D、丁(3)单一变量原则例 8:运用单一变量原则看懂图线3、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往往是解答实验题的难点,但只要理清思路, 找准方法和突破口, 也能化难为易。实验的设计可遵循以下思路和方法进行。(1)首先确定实验目的,并对其去粗取精,提炼要点(2)运用所学知识,找准实验原理,并要做到对原理理解透彻(3)根据实验原理, 对照实验目的, 通过初步分析, 在头脑中搜寻教材上或曾做过的实验模型,初步形成大致方案,实验设计大多与单因子变量和对照实验有关。(4)结合实验所给的条件,选取适当的方法(
7、简便性原则),开始草拟具体步骤方案,设计具体步骤后, 要顺藤摸瓜, 通过实验结果 (现象)的判断,分析综合得出实验结论。回归检验。看看自己设的实验是否存在科学性原则,紧扣实验原理来进行分析;是否有遗漏的地方;是否还有其它可能性存在,即检验实验的严密性、科学性问题。实验设计的检验过程最终应该对照实验原理,回归实验目的。例 9 (2000年生物高考上海卷) 根据下述条件设计一实验, 鉴别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并分析结果。一瓶 10%的蔗糖溶液,一瓶30%的蔗糖溶液, 250ml 烧杯 1 只、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1 只、刻度玻璃管1 支、细线 1 根、支架 1 个。(1)实验步骤:
8、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2)结果分析:解析 (1)了解题目要求。首先要明确题意,只有明确题意才能方向明确,少走弯路。本题的要求有二个:一是设计实验步骤,二是分析实验结果。(2)明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本实验的目的题目中已告知,即鉴别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实验只要求定性区别两瓶蔗糖溶液的浓度,不要求作具体的浓度测定。(3)分析实验原理。鉴别蔗糖溶液浓度的方法很多,如用化学方法直接测定蔗糖溶液的浓度,用物理方法通过测定不同蔗糖溶液的比重,用生物方法通过不同蔗糖溶
9、液的渗透性差异来确定等。原理不同设计方法显然不同。在分析实验原理时要充分利用实验所给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来解决。本题实验条件中给出的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告诉我们,所运用的原理是根据不同溶液的蔗糖溶液其渗透性不同,即:通过半透膜,水分总是从溶液浓度较低的一侧向溶液浓度较高的一侧渗透。(4)确定实验思路。这一步尤如做作文的构思,是建立实验设计的基本框架。运用半透膜来测定两组蔗糖溶液的浓度方法也可以是多样的,如可以设计两组或三组实验进行对照操作,但本题提供的器材只有一组,显然不可能设计成两组或三组实验,只能设计一组实验。这样,将两种蔗糖溶液分别置于半透膜两侧,就成了最佳选择。基本思路就是,将蔗糖溶液
10、之一置于透析袋中,另一蔗糖溶液置于透析袋的外侧,通过观察渗透作用的进行情况来判断溶液的浓度。(5)设计实验步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有了思路,具体怎样操作?这就需要在确定思路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的设计。这一设计一定要充分利用题目中所给的实验条件,要思考题目中所给出的实验材料和试剂分别是起什么作用的?怎样运用?要注意:一是题目给出的实验试剂和材料都必须充分运用;二是除非题目条件允许,否则不能自己随意增加实验试剂和材料。本题的具体设计应为:(有下划线的为题中所给的实验试验和材料)4、
11、实验步骤的书写(1)准备步骤(2)实验步骤(3)培养、检查、观察、统计步骤5、实验结论的表述(1)现象分析结论(由特殊上升到一般的提炼归纳过程)例 10:(2)两种表述句式:A验证性实验:因为(现象)说明(分析原因)证明(结论)B探究性实验:如果(现象)那么说明(结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高三生物实验试题精选1、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某同学制订了下列实验方案:(1)实验目的 (略)(2)实验材料和用具(略)(3)实验方法和步骤:取 1 支试管,注入2ml 浆糊。
12、: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向试管内加入2ml 唾液。:往试管中滴加2 滴碘液。:将试管振荡后放十分钟。取出试管,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4)结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该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结论有没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并改正。答案;有三处错误:(1)未设立对照实验,步骤还应取1 支试管,往这支试管中加入2ml 清水;(2)步骤顺序颠倒,步骤应与步骤对调;(3)实验结论错误,本实验只能证明淀粉被水解,而不能证明水解产物是什么2、黄瓜花是单性花,雄花和雌花容易分辨。现在生物园里有几株黄瓜正在开花,为你提供必要的器具和药品,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证明:黄瓜子房发育成果实
13、需要种子提供的生长素。器具药品:透明纸袋、回形针、小纸牌、剪刀、镊子、毛笔、烧杯、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步骤一:选择一批发育正常,即将开放的黄瓜雌花,为每朵花套上透明纸袋,用回形针将纸袋固定好,然后,将这些雌花分为3 组,分别挂上1、2、3 的小纸牌。步骤二:答案;待纸袋中的雌花开放后,打开纸袋,将各组花作如下处理:1 组授以黄瓜的花粉,2 组在子房壁上涂抹适宜浓度的生长素,3 组不作任何处理,之后,都套上纸袋。结果预测:第一组雌花_结出有籽黄瓜_;第二组雌花_结出无籽黄瓜_;第三组雌花 _不结黄瓜 _。3、小明在做完“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后,突发奇想:动物细胞对离子的吸
14、收是否也有交换吸附的现象呢?请你利用上述实验的器材用品,以白色多细胞动物蝇蛆为实验对象,帮小明验证:动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是否有交换吸附的现象。(1)实验步骤:参考答案】(1)染色取 8 只大小相近的蝇蛆放入0.01%的亚甲基蓝溶液中染色2 分钟。(2)冲洗取出蝇蛆,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直到洗掉蝇蛆身上的浮色为止。(3)对照将 8 只蝇蛆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盛有蒸馏水及等量CaCl2溶液的小烧杯中,静置3 分钟。(2)预测实验结果:若 CaCl2溶液变蓝色,蒸馏水不变色,则证明了动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有交换吸附的现象;若 CaCl2溶液及蒸馏水都不变色,则表明动物细胞对离子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15、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吸收没有交换吸附的现象。4、给你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新鲜的 )、10%的盐酸、蔗糖、蒸馏水、显微镜、玻片、小刀、烧杯、吸水纸等材料用具。请从中选用部分器材,用最简单的方法,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1)你准备选用的实验材料和器具是_1)萝卜、蒸馏水、蔗糖、小刀、烧杯(2)操作过程是 (写出要点即可)。(2)配制浓蔗糖溶液,在两只萝卜上用小刀各挖一个大小相等的小洞,在两个洞中分别倒入蒸馏水和浓蔗糖溶液,观察。(3)过一段时间后,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注入浓蔗
16、糖溶液的萝卜,小洞液面降低,萝卜变硬;注入蒸馏水的萝卜,液面升高,萝卜变软。(4)实验结论是;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5、为检测光质 (不同波长的光 )对衣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现提供如下的材料:红、绿、白 3 种颜色的40 W 灯泡数个,试管数只、足量衣藻、pH 试纸、石蜡油、NaHCO3溶液。请你完成下图的实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实验开始步骤为:按图27 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放在20 的环境中进行实验。(1)写出后面的实验设计的主要步骤是:(2)请预测并简要分析上述实验结果:(3)在不改变实验方法和材料的情况下要提高实验效果就应_
17、 。6、下面是最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科学家弗莱明所进行的探索过程。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细菌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细菌没有生长。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假设: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然后观察使用这种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结论:说明:在实验室里培养细菌、真菌常用琼脂配制成凝胶,平铺在培养皿里作为培养基(图 29A) 。某细菌需要添加特殊培养液才能正常生长(图 29B)。请回答:(1)作为这一实验的下列假设中,最为恰当的是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C.青霉菌可能吞噬了细菌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
18、细菌繁殖的物质(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和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产生的,则应设计对照实验,其实验方法是 _ 。(3)若对照组实验结果为,则充分证明青霉素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7、取 4 株大小相同、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嫩枝,依图210 所示方法处理: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 , 其后每隔 4 ,记录各装置的质量。图 211(1)曲线代表A、B、C、D 中的哪两组装置的实验结果? _。为什么 ? (2) 曲 线
19、 、 分 别 代 表 哪 两 组 装 置 的 实 验 结果 ?_。比较图中显示的实验结果,指出该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中,哪一面气孔数量多 ?为什么 ? (3)若将装置A 放入玻璃钟罩内;暗室中。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有这种影响? 8、新鲜叶类蔬菜常残留有水溶性有机农药。人们一般认为:把蔬菜浸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即可大大减少蔬菜的农药残留量。对此,某研究机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 (一),取同一新鲜蔬菜样本各1000g,用不同方法处理,结果如下处理方法未作处理仅用纯净水冲洗1 分钟后浸入纯水 30 分钟后1000g 蔬菜农药残留量0.196mg 0.086mg 0.123mg 实验 (二 ),取同一
20、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 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所得数据可绘出如下曲线: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1)对实验 (一)结果的解释是:用纯净水冲洗1 分钟后, 蔬菜农药残留量比未作处理减少了半以上,这是因为而浸入纯水30 分钟后,蔬菜残留农药量反倒比仅用纯水冲洗1 分钟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多,这说明(2)从对实验 (二)曲线的分析中可知,从AB 点,植物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是而从 BC 点,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则是综合上述分析,可以说明,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可溶性有机农药的关系是(3)农业上常采用根外追肥(即向植物叶片喷洒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的方法,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根
21、据有关原理,根外追肥选择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效果最好?为什么?细胞液浓度A B 浸入纯水时间C 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9、为了研究种于萌发时所需的条件,某学生设计了三个实验装置(A 、B 和 C),放在阳光下,如右图所示:(1)以下两种情况,能否得出结论?如有的话,是什么结论?试作解释。只将装置A 和装置 B 的实验结果比较。只将装置B 和装置 C 的实验结果比较。(2)举出两项理由解释所研究的条件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3)装置 B 中种子的干重一星期后减少,试作解释。
22、10、现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 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免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d后, 向 A 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 B 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 组兔子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开始的4d 内三组兔子体内甲状腺放射量升降的原因是(2)第二次注射后,三组免子甲状腺放射量下降的速率不同,原因是11、 右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放入2个试管, 然后将 2 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 (温度用T表示 )环境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
23、温并记录凝乳所需的时间。通过实验记录在不同的温度下凝乳所需的时间,结果如右表:(1)为什么酶和乳汁混合之前在同一水浴环境中保温15 min, 实验结果更准确?(2)若将酶和乳汁直接放入同一试管内混合并保温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3)比较并解释装置B 和 D 的结果。(4)解释以下两种处理时实验结果有无什么变化。 将 装 置A内 混 合 物 加 温 至40 _。 将 装 置F内 混 合 物 冷 却 至40 _。(5)除了温度,再指出一种能影响酶活性的因素。_。12、 右图表示研究小型哺乳动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所有接头处均密封:(1)实验结束时, U 形管内有色水溶液的水平面怎样改变?解释你装置水
24、浴温度 () 凝乳时间 (min) A 10 不凝固B 20 7.0 C 30 4.0 D 40 1.5 E 50 4.0 F 60 不凝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5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回答。(2)B 瓶的作用是什么?_。(3)若给你提供一烧杯KOH 溶液, 描述并解释你将怎样在不用其他仪器的情况下,调整此实验装置,以证明小型哺乳动物吸收氧。13、下面为某校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试验记录表。请回答:项目水源水量水温水深孵化天数孵出蝌蚪数A 池水500mL 255cm 4 245 B 自
25、来水500mL 135cm 8 165 (1)分析 B 组孵化率低的原因有哪些?(2)如果 B 组的孵化温度改为25,再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孵化率?(3)从 A 组取出 30 只发育状态相同的小蝌蚪,再提供相同容积的玻璃缸几只、池水、蝌蚪、饲料和未经处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以及把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放在50的温水中处理10 分钟。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经处理后是否还有生物活性。14、取分别编号的锥形瓶4 个,各加入等量的清水,向3、4 号雏形瓶加入等量的河泥,再向2、3、4 号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在各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1 条金鱼,并加清水至各瓶液面位于同一高度,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中生物实验题归类与题解附精选高三生物实验试题 2022 年高 生物 实验 归类 题解 精选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