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复习提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复习提纲 地理环境空间广阔,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困难。中学地理学习也不加深了,下面学习啦我为你整理了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复习提纲,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理版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章)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宇宙间的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各种物质通称为天体。 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图示 读图要求(必修P8图1-3):识别地球在八大绕日行星中的位置、运动方向、相邻行星的名称。 太阳系八大行星排列依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一般行星,
2、它位于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 八大行星共同运动特征:同向性(自西向东)、近圆性(运行轨道)、共面性(轨道平面)。 在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 4、一般而特别的行星地球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相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足够的水分。 缘由:(1)地球处于一个比较稳定和平安的宇宙环境之中;(2)距日远近相宜,有相宜的温度,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3)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适中的大气层,有以氮、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4)地球内部水汽的生成及外逸凝聚导致了液态水的存在。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辐射的特点: 太
3、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太阳辐射可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约50%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区。(教材P12图1-7 彩色光谱图) (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太阳辐射干脆为地球供应光热资源,维持着地表温度。 为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生物的活动和改变供应动力。 太阳辐射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供应能源,如煤炭、石油、水能等。 2.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外部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外部结构从里到外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太阳活动周期:11年 (2)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气候。,黑子数目多少与地球气候的改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一般来说,太阳活动极大年,地球上反常气候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大;太阳活动微小年,地球上气候相对比较平稳。 影响短波通讯:耀斑干扰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甚至中断。 影响地球磁场:当太阳活动剧烈时,太阳大气向外抛射大量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干扰,产生磁暴现象。 极光现象:太阳风导致地球高纬地区大气出现电离,产生极光。 地理版必修一复习提纲(其次章)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1、地壳的物质组成 地壳的物质组成 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矿物与岩
5、石的关系 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矿物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基本存在形式。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三大类岩石的成因 岩石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可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沉积岩是袒露在地表的岩石受到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而形成的;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存在化石两大特征。主要有砾岩、砂石、页岩、石灰岩等。 变质岩是原有岩石存在条件产生改变导致其结构、矿物成分随之改变而形成的;主要有片麻岩、石英岩、板岩等。 二、地球表面
6、形态 1、 地表形态改变的缘由 导致地表形态发生改变的力气主要来自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内力作用使地表凹凸起伏。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积累。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地球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岩石圈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板块之间呈现两种基本关系:相互挤压碰撞或彼此分别。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在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的
7、地带形成山脉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形成海沟、山脉和岛弧(太平洋中的深海沟、美洲西岸的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 在板块张裂地带形成裂谷(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3)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主要外力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海浪作用 三、大气环境 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 水汽:引起天气现象的改变 杂质:凝聚核 地理版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三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自然地
8、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地形、生物、土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靠、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详细表现为:A.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B.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变更;C.某一要素的改变,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肯定的影响。 2、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人类活动,其中成土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性状的作用
9、 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气候:干脆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生物: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亲密关联,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养分元素的富集具有重要作用。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安排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变更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变更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农业生产活动。人类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表现为:主动影响是
10、培育一些肥沃、高产的土壤,如水稻土;消极影响主要是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空间尺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2、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地区渐渐削减,导致热量从低纬向高纬地区削减,形成大体沿纬线方向延长(东西延长),沿纬度改变方向更替(南北更替)的自然带分布规律。以低纬、高纬地区最为典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热量条件。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形成大致沿
11、经线方向延长(南北延长),沿经度改变方向更替(东西更替)的经度地带分异规律。以亚洲大陆中纬地区最为典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 垂直分异规律:在肯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干湿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改变,形成了相应的由气候、植被、土壤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带,表现为随等高线延长(水平延长),从山麓到山顶更替(垂直更替)的现象。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改变。 拓展提示珠峰南坡自然带谱较北坡困难的成因:南坡朝向印度洋,夏季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且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较好。南坡的相对高度大,带谱较北坡困难。 地方性分异规律:在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岩性、土质、地貌部位等不同的条件下,自然带发生肯定改变的规律,它具有重复性、有序性的规律,是属于一种小尺度的地域分异。猜你感爱好: 1.中学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学问点 2.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湘教版 3.湘教版地理中考复习提纲 4.中学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5.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6.中学地理必背学问点湘教版 7.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