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总进度建设计划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施工总进度建设计划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总进度建设计划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1.1 施工进度总体布臵安排1.1.1 总目标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计划工期: 年 月 日开工, 年 月 日完工,工期 日历天。1.1.2 施工准备阶段进场后按施工组织设计展开临设布臵工作,各种技术准备,人、材、机等资源的准备,在规定的时间进场,以满足工程的开工条件,及时向监理业主开工报告。同时主动和设计单位联系,争取早日进行设计交底,了解设计意图及相关细节,明确质量要求,针对图纸上存在问题、管线敷设位臵之间的矛盾、设计是否符合施工条件等进行图纸会审。通过设计交底,尽可能将图纸上的问题解决在工程开工之前。确认车站内的设备运输路径,在这一阶段要安排施工机械设备、检
2、验试验机具进场,为系统设备安装及管线敷设做好充分的准备。1.2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1.2.1 进度计划的编制1.2.1.1 工程总进度计划工程总进度计划是根据与业主签订的工程合同,以整个工程项目为对象,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对工程施工全过程做出战略性部署,制订工程总体计划,明确工程总工期及各主要施工阶段的开始与结束时间,确定各单项工程或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及相互衔接关系。通过计算确定关键工序路径,明确施工主攻方向。工程总进度计划必须报业主或监理审批后实施,并接受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1.2.1.2 年度及季度计划年度及季度计划是根据已批准实施的工程总进度计划并结合计划期内的实际情况编制的,其主
3、要内容是确定计划期内应完成的施工内容、工程数量、施工产值及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应达到的指标,对施工所需的劳动力、设备、材料及主要施工机具的进退场时间作出安排,确定为完成施工进度计划而采取的措施。年度及季度计划也必须报业主或监理审批后实施,并接受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1.2.1.3 月作业计划月作业计划是将年度计划及季度计划的具体分析,是将施工指标层层分解到项目经理部,使施工任务落实到实处。1.2.2 进度计划的编制要求计划中作业的描述能清楚地传达作业的性质和范围。进度计划必须考虑到其它承包商在毗邻工地的施工作业,永久性管线搬迁、新铺设及临时性管线、为业主工作的其他人员、法定验收单位、现有或
4、未来的运营单位及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其它作业。里程碑计划包含在进度计划中,完成每项里程碑所要求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能显示出来。里程碑计划必须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关键路径必须在进度计划中明确标出,并在附带的分析报告中有完整的表述。 进度计划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 所有进度计划需包括每项作业的详细情况和叙述,每项作业的参数。2) 所有进度计划应包括假期和非工作时间的详情。3) 所有进度计划的作业时间单位为天,所有作业建立在建议采用工作时间的基础上,每天工作时间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4) 所有进度计划要包括各项主要资源数据,包括主要工种、主要工作量,图纸和其它设计文件的数目、电缆长度、管线、设备数量
5、等,还必须按照业主和监理的要求包括工程所有的要求和专业。5) 合理划分施工区段,组织流水施工,在确保工程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施工的投入。6) 注意季节施工。7) 关键项目要优先安排施工。8) 明确设备材料的供货时间。1.2.3 进度计划的控制在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打乱原计划的安排而出现的进度偏差,因此要经常对施工进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对工程进度计划进行全过程管理,对各种因素造成的进度偏差,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工程进度处于受控状态。1) 施工进度的检查方式建立健全施工进度检查制度,如定期召开现场例会。建立健全施工进度报表资料填报
6、审核制度,作为进度控制工作依据。现场跟踪检查工程项目实际的进展情况。2) 施工进度的检查内容是否严格按照计划要求执行。计划时所分析的主客观条件是否发生变化及影响情况。关键工序进度及对总工期的影响。非关键工序进度及时差利用情况。工作逻辑关系有无变化及变化情况。1.2.4 进度计划的调整和应对措施1.2.4.1 压缩关键工序的持续时间1) 组织措施针对本工程,如果前期工程不能按照节点时间移交工作面,本投标人将采取增加施工机械和人员,增加施工工作面,组织更多的施工队伍;增加每天的施工时间,如采用两班制等;增加劳动力和施工机械的数量。2) 技术措施统一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缩短工艺技术间歇时间;对上线人
7、员进行技术培训,采用更先进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以缩短施工过程,进而缩短工期。3) 经济措施实行包干奖励;对提前完成任务设立一定的奖项,对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给予相应的经济奖励。4) 其他配套措施改善外部配合条件;改善劳动条件;合理调度资源。1.2.4.2 改变各项工作间的逻辑关系,组织搭接作业或平行作业。1.3 主要设备、材料进场计划1.3.1 物资的供应和管理1.3.1.1 组织机构及物资管理流程物资管理是项目法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工程所需物资快速、优质、足额供应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本工程项目的主要设备和材料由甲方直接供应,其余部分物资均由施工承包方负责采购和供应,物资
8、供应是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物资计划、采购、运输、仓储管理以及驻厂监造和现场检验等内容。1) 组建物资管理组织机构为了搞好本工程的物资供应和管理工作,本投标人项目经理部拟成立物资部,专职负责此项工作,安排一位部长、一位物资计划管理工程师和一位物资供应工程师进行管理,详见以下物资供应和管理组织机构:物资供应和管理组织机构图2) 物资供应和管理流程1.3.1.2 设备和材料分类本工程的设备、材料供货分为甲方供货、乙方供货、甲控乙供三种供货方式(甲方为招标人,乙方为中标的投标人)。投标人自行采购部分中的设备、材料在采购过程中除了应满足招标文件条件内对材料采购送审检验等条款后,对于其中主要
9、设备、材料由投标人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采购过程的同时,投标人必须先提出至少两个供货厂家,并提供该设备和电缆供应单位详细的资料,经招标人认可后才能供货,招标人有权拒绝并决定其它供货单位。1.3.1.3 备品备件1) 备品备件包括随机备品备件和质量保证期后备品备件。2) 投标人提供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及质量保证期内的随机备品备件,以及时替换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及质量保证期内损坏的设备,此部分费用已包含在合同总价中。3) 本投标人提供系统在质保期后3年所需的备品备件。提供这些备品备件的清单,备品备件总价不得低于设备总价的5%。招标人将根据需要,按照投标人在投标时所提供的清单中的价格进行质保期后所需备品备件
10、的采购。同时,招标人可选择采购备品备件清单以外的备品备件,本投标人承诺该部分备品备件的单价不高于投标文件中的报价。4) 本投标人提供建议中所列的备品备件的数量能确保系统投入运营后,在任何故障情况下得到及时的修正和更换,确保系统正常、连续运行。5) 质量保证期后,本投标人保证招标人要求返修的备品备件在1个月内修复返回。6) 备品备件随设备同时交货,并提交带产品序列号的清单。7) 质量保证期后备品备件在项目竣工验收时交货,并提交带产品序列号的清单。8) 备品备件的清单应按不同设计进度予以更改,以确保清单内的备品备件是符合最终设计。备品备件的清单的内容包括以下数据:1) 系统中总数量;2) 建议数量
11、;3) 原厂订货编号;4) 图件编号;5) 订货及送货时间。9) 本投标人承诺在系统寿命周期十五年内,将长期提供系统维护所需的备品备件。10) 招标人向本投标人购买的备品备件中,若原厂商所生产的备品备件停止生产,本投标人和设备供货商应有责任在备品备件停止生产前最少6个月通知招标人及提供其它代用品的数据。1.3.1.4 合同技术谈判本投标人负责与乙供设备清单中设备、材料供货商的合同谈判,主要设备、材料的合同技术谈判由本投标人组织,招标人、设计参与,本投标人在合同谈判前1周向招标人提供合同谈判计划,由招标人确认。合同技术规格满足本招标文件用户需求书中相应技术要求,合同谈判应至少确定以下内容:1)
12、设备材料数量、设备的主要元器件、材料、软硬件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原产地,备品备件、专用工具数量、规格、产地;2) 主要技术方案;3) 接口方案;4) 设计联络、监造、试验、出厂验收、培训、供货计划。1.3.1.5 设备/材料设计联络1) 概述投标人负责组织乙供设备设计联络工作。设计联络会议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互提技术资料并讨论确认,审查投标人设计图纸资料,确认与本合同所供设备存在技术接口的其它供货厂商提供的设备的接口技术文件,检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和试验标准及程序,讨论确定合同执行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等,上述确认审查、检查和确定的事项,只是招标人为使投标人更好的理解招标人提供的图纸和技术要求以及
13、保护招标人的利益而采取的工作程序安排,并不能由此免除投标人对产品质量等一切在合同中规定的投标人的责任。投标人有责任向招标人提供本工程设计方所需要的设备图纸资料,并协助设计方完成施工设计。如果投标人建议的设计联络计划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招标人有权临时增加设计联络会议。2) 安排投标人与业主的设计联络总则投标人与业主的设计联络由投标人负责召集、联络各系统供货商参加,投标人负责联络会的地点并提供联络会所需的办公设施(计算机、打印机等)。由投标人在每次的设计联络会议前15天,向业主提交设计联络工作报告。 在业主所在地举行的设计联络会议将不定期由业主召开。买卖双方的责任投标人应为设计联络期间的工作、旅行
14、、当地交通、食宿提供方便。并提供会议设施如:会议室、黑板、投影仪等。投标人应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接待业主人员和处理有关工作和生活问题。在设计联络开始阶段投标人应向业主和监理提交图纸资料,这些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以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书为基础编制的各系统功能规范书;产品的技术参数,采用的技术标准。相关的技术标符合中国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系统设计技术说明,各相关设备的接口方案细则。产品、系统设计图纸文件。投标人的在各阶段的各项测试检验规范书和测试检验报告。文件管理规范。在设计联络结束阶段投标人应提交的图纸资料包括:设备的最终功能规范书;第一次设计联络会确认功能规范书和产品、系统设计图、标准为基础,
15、完成各系统最终设计、及对有关系统的接口设计;测试、检验规范书和技术标准的补充;投标人需提供给设计单位做施工设计所需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设备的安装方法、要求;各种设备的详细说明书,包含技术指标、功能说明、工作原理及附图和详细的设备布线图;本系统设备与其他系统设备之间的接口及标准;设备的接地要求。具体联络内容及安排3) 设计联络设计联络人次及时间共进行三次设计联络,每次5人x14天。时间依据投标人的工作计划进行安排,投标人应提前至少15天通知业主,并给出会议日程安排。第一次设计联络会议投标人应按参加会议人数提供图纸资料作为会议讨论依据及设计依据,图纸资料包括但不限于:a) 以招标文件为基础编制的
16、系统功能规范书;b) 产品的技术参数,采用的技术标准。相关的技术标准符合中国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c) 系统设计技术说明,各相关设备的接口方案细则。d) 产品、系统设计图纸文件。e) 投标人在各阶段的各项测试检验规范书和测试检验报告。f) 文件管理规范。设计联络主要内容与责任a) 投标人对所供的系统/产品(包括分包商的系统/产品)设计负全责。确认系统功能、设备配臵、系统内部接口;b) 确认产品的技术参数、技术标准;c) 确认与本系统相关的所有接口条件,与其他各系统的接口细则;d) 确认各业务接入方式、保护方式。e) 提出对系统方案的优化内容并确认。f) 确认系统及设备的保护配臵。g) 为了保证设
17、计的正确性,投标人也应对业主提供的基础资料和与本系统相关的接口条件进行校核。第二次设计联络会议投标人应提交5份图纸资料作为会议讨论依据及设计依据,图纸资料包括但不限于:a) 以第一次设计联络会确认的功能规范书和产品、系统设计图、标准为基础,完成优化后的整个系统的最终设计、过渡方案;b) 测试、检验规范书和技术标准的补充;c) 提供给设计单位做施工设计所需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d) 本系统设备与其他系统设备之间的接口及标准;e) 设备的接地要求;f) 设备的安装方法、要求。g) 设计联络主要内容与责任:h) 确认设备板卡的性能,设备尺寸、机柜位臵;i) 确认设备的电源及接地;j) 进一步确认各接
18、口细则及与其他系统的配线;k) 确认测试检验项目测试手段及指标;l) 进一步确认测试、检验规范书和技术标准。设计联络期间将根据需要参观投标人或系统的设备制造厂。上述确认审查、检查和确定的事项,只是招标人为使投标人更好的理解招标人提供的图纸和技术要求以及保护招标人的利益而采取的工作程序安排,并不能由此免除投标人对产品质量等一切在合同中规定的投标人的责任。第三次设计联络a) 确认系统的最终配臵。b) 确认最总施工方案。c) 确认双方认为需要彼此澄清的问题。d) 形成第三次设计联络会议纪要并出版。4) 工作协调会议除合同规定的设计联络会议外,如有必要时,业主有权召集有关供货商举行工作协调会。本投标人
19、按时参加。1.3.1.6 设备/材料监造监造由招标人(或其委托人)、投标人参加,共同对其生产主要过程进行设备监造。在其生产过程中,招标人有权利派人进行抽查,抽查具体次数在设计联络时确定。招标人参与的监造、抽查并不减轻或减少投标人对所提供设备必须满足合同技术文件所负的全部责任。1) 工厂试验乙供设备中主要设备、材料应通过型式试验(含特殊试验)、进行出厂试验及现场试验,各类试验均应根据对应的国内通用标准、规定进行。若投标人采用其他的试验方法,需经招标人确认和批准。每台设备必须进行出厂试验,投标人必须提供完整的同类型设备的型式试验报告和出厂试验报告以及试验合格的验收标准。投标人在出厂试验、现场试验前
20、2个月向招标人提供试验规格书(标准、项目、方法)及试验合格的验收标准,经招标人审核后批准。所有设备整机及其主要部件的试验,按合同和招标人批准的试验规格书进行出厂试验、现场试验。投标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减少试验项目和内容,试验验收后,并不减轻或减少投标人对所提供设备所负的责任。如果招标人认为某项试验的条件、内容、程序、测量、记录和报告格式等任意一项不符合合同或试验规格书的要求,招标人有权拒绝接受试验报告并要求重做该项试验。在设备制造期间,招标人有权派人员到生产工厂、试验场地及试验室对设备整机及其主要部件的制造、组装、试验和调试等生产过程进行抽查。招标人提出的关系到设备试验的问题,投标人必须在1周内给
21、予答复。所有未能通过测试的设备和系统按合同相关条款规定处理,投标人负担由此引起的全部费用。投标人应根据ISO9000的规定对所有的元器件进行例行检查,只有检查合格的元器件才能用于系统。在设备出厂前,招标人或其指定代表将对其进行单体测试和验收,投标人应予以配合,并提供为有效地进行检验所必需的帮助、劳务、材料、电、燃料、备用品、装臵和仪器。在国内工厂测试、试验前二周,投标人应书面通知招标人;在中国境外工厂测试、试验,投标人应提前二个月书面通知招标人,并协助招标人办理有关签证等手续。投标人应提供的设备和主要部件(包括国外厂家提供的)均需提供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测试报告。供货商应具备对所提供的设备及系统进
22、行上述测试的能力。测试装备必须经国家权威检测部门的认定,且在认定的有效期内。招标人进行工厂测试和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 抽查原材料、器材;b) 对制造过程进行监造;c) 对设备进行单体测试;d) 对系统进行调试和验收。招标人根据以下文件(但不限于)进行测试和验收:a) 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b) 设计联络中确定引用的技术标准;c) 设计联络中确认的图纸、资料和技术文件;d)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已经招标人和投标人双方确认签字更改的部分及备忘录; 设备基本技术条件:合同技术规格书和招标人确认的有关系统和设备性能测试的项目、办法、指标等。2) 出厂检验投标人应对供货商的
23、设备进行工厂验收,出厂检验应在有关工厂进行。检验开始前4个星期内,投标人需向招标人提供检验规格书和设备质量保证书。设备的出厂检验,除投标人外,必要时招标人到场参加。本测试所涉及产品的全部电气和机械性能的内容和测试方法按合同的有关规定进行。若招标人检验人员已到工厂,而检验无法按计划进行时,所有由此产生的招标人的直接费用及成本由投标人承担。所有设备整机及其主要部件的测试,应按合同和招标人批准的测试程序进行型式测试和工厂测试。测试时,如果招标人或其指定的代表不能按时到场,除非招标人指示投标人不必测试,投标人自行组织测试,但应立即向招标人提交测试结果的正式证明副本,招标人应承认其测试的数据有效。招标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 进度 建设 计划 规划 质量 安全 保证 措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