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完整版泰山导游词5篇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完整版泰山导游词5篇合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完整版泰山导游词5篇合集 从古到今,人们总把泰山作为一个高大、美妙、高尚、坚毅的形象,导游在介绍泰山时都说了哪些导游词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泰山景点介绍导游词,欢迎参考! 完整版泰山导游词1 大家好,我是导游邵文灿。今日,我要带领着大家一起到五岳之一的泰山观光。 泰山位于山东省南部的泰安市。泰安市原名泰山市,泰山的名气很大,所以把泰山取名作为市名,像乐山所在地点叫乐山市一样。泰山是五岳之首。五岳分别为: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东岳泰山排名第一,高度(主峰离地面的距离)排行第三,大约1545米高,有“登泰山,小天下”之称。有很多名人均登临泰山,如秦始皇 汉
2、武帝 唐太宗 宋祖 乾隆。据记载,泰山至今已经有二十亿年的历史。 超过云层,所以上面有较大的冷空气,冷的像寒冰一样直入骨髓。假如你们很冷,可以到旁边租一套皮棉袄。天街不光冷,小吃也特殊多。泰山的小吃很有特色,如小米煎饼,这里的小米煎饼双酸双薄,又加了大葱、甜面酱、煎鸡蛋,用十里飘香这个词来形容再适合不过了。天街的第三大特点就是石碑特殊多。天街上石碑比泰山其它地方的石碑多5倍多。天街最闻名的石碑位于天街中部,这个石碑上面雕刻着十一个大字:“泰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这个石碑是1987年11月19日雕刻的。这个石碑表明白泰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之一。但是中国只有4处(2022年前),泰山是其中第三个
3、命名的。再往上走,大家就到了主峰部位。主峰的东侧有一个观日石。在原来,传闻古人因为爬山时许多人看不到日出,人们同心协力从山上搬来一块大石头,大家把它放在观日点,人们站着或者坐在上面,就看到了日出。现在,为了看到日出,人们夜里三点就来爬泰山或提前住在山顶上,这是为了等待看日出。主峰的西侧有一块石碑,上面雕刻着四个鲜红的大字:“五岳独尊”,这四个大字时古代文学家孟子(孟轲)说出的,意思是:“五岳之中,排名榜首”。从古至今,这四个字成了千古佳来到泰山面前,站在迎客松下,隐隐隐约可以看到十八盘。因为古人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十八盘的台阶共1594级。高约400多米,可以说是泰山的“脊梁”。假如你
4、从下面的中天门顺着十八盘始终登上南天门,你就会感觉到小腿肚子始终在不停的打哆嗦,这是因为十八盘很陡。 登上了南天门,大家先休息一下,留个影,休息一会我们再向上爬。 休息完了以后,大家请接着跟我向上爬。爬上一小段距离以后,便到了天街。天街位于泰山海拔1250米的高空中。因为天街已经话。再往上走,就到了泰山的最高点玉皇顶。从玉皇顶的观望台往下走,就看到了泰山的全景。正如大诗人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所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晓”。 假如留完影的话,请跟我下山。 游客们,泰山的景色的确很宏伟,希望您带着亲朋好友再来光临泰山! 完整版泰山导游词2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首先,对大家来泰山旅游、观光表示热情欢
5、迎! 希望大家在泰山逗留期间能够玩得快乐,吃、住放心,同时希望大家在泰山巡游当中能够得到一个较大的收获,留下一个美妙的记忆。 泰山,古称岱宗,它位于山东省东部,华北大平原的东侧,面积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方位为东经117度6分,北纬36度16分。泰山宏伟壮美,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丰碑矗立于中华大地,举世瞩目。 1982年,泰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992年荣登全国旅游胜地40佳金榜。泰山至今爱护较好的古建筑群有22处,总建筑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在古建筑群之间,还
6、有12处石坊、6座石桥、7座石亭、1座铜亭和1座铁塔。泰山刻石有2200多处,被誉为“中国摩崖刻石博物馆”,这里有中国碑制最早的刻石-泰山秦刻石;有宝贵的汉代张迁碑、衡方碑和晋孙夫人碑;有被誉为“大鼻祖”、“榜书之宗”的北齐经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观的唐玄宗纪泰山铭和唐代双束碑等。泰山古树名木繁多,被誉为“活着的世界自然遗产”。泰山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3万余株,其中有21_年前的汉柏6株,13_年前生的唐槐,5_年前生的望人松、五大夫松,还有一棵被誉为国宝的6_年前生的盆景松树“小六朝松”。泰山素以壮丽著称,呈现出雄、奇、险、秀、幽、奥、旷等诸多美的形象,泰山景区内有闻名山峰12座,崖岭78座,
7、岩洞18处,奇石58块,溪谷12条,潭池瀑布56处,山泉64处,有闻名的黑龙潭、扇子崖、天烛峰、桃花峪等10大自然景观;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等10大自然奇观。 泰山的日出,是一个想象的世界,奇妙的世界,日出景象的奇妙是笔墨难以形容的。自古以来,多数诗人对泰山日出的壮美景观都有过生动的描述。宋代词人梅圣俞的“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配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的绝句尤为人爱,凌晨破晓前,站在日观峰,举目东方,晨星渐没,微晕稍露,天地间的一片云海滚动,稍顷,一线晨曦透过云层照亮东方,这时天空由灰变黄,继而呈现橙、紫、红奇丽的朝霞,波浪似的云层,在阳光的照射下,组成一幅幅五彩缤纷、
8、绮丽多姿的图案,旭日在阳光中婷婷娜娜从云层升起,阳光因受海波起伏的影响忽隐忽现,闪耀不定,日轮缓升时又受波峰、波谷推动的影响上下跳动,慢慢成圆形,磅礴而出,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大地一片光明。 夕阳西下时,朵朵残云飘浮在天际,落日的余辉如一道道金光穿过云朵洒满山间。太阳象一个巨大的玉盘,由白变黄,越来越大,天空如缎似锦,待到夕阳沉入云底,霞光变成一片火红,天际云朵,山峰好象在燃烧,天是红的,山是红的,云是红的,大地也是红的。举目远眺,黄河象一条飘带,曲曲折折从天际飘来,在落日的映照下,白色缎带般的黄河泛起红润,波光翻滚,给人以动的幻觉。“一条黄水似衣带,穿破世间通银河”。太阳渐渐靠向黄河,彩带般
9、的黄河象是系在太阳上,在绛紫色的天涯飘舞。泰山的云雾是变化莫测的。雨后初晴,大量水气蒸发蒸腾,加之夏季季风自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成云致雾。有时大片云在山腰形成一条长长的带子,犹如官服玉带,而山上山下皆晴;有时则乌云滚滚,大有倒海翻江之势;也有时白云平铺,如大地铺絮,山谷堆雪,团团白云犹如千万个玉盘,轻拢漫涌,铺排相接,好象安静如无垠的_大海,这就是闻名的“云海玉盘”。 碧霞宝光是泰山的又一大奇景。“宝光”俗称“佛光”,多出现在碧霞祠东、西、南神门外,碧霞祠地处玉皇顶的前怀,地势相对低凹,云雾较为浓密且较稳定,在充满背后照来,人影呈现在雾幕上,四周形成内紫外红彩色光环,烨烨生辉,彩环呈现红、橙、
10、黄、绿、青、蓝、紫七色,有时还会出现双环,更加绚丽动人。站在雾幕前的游客举手投足,光环中的影子也载歌载舞,油然而生飘飘欲飞成仙人之感。 泰山的冬季,气温常在-20摄氏度左右,雪后天晴,气温回暖,大陆气团稍有削减,南方暖温气团乘虚而入,雾气覆盖山间,微风吹动,飘浮的雾滴触及树枝、岩石、房顶,凝聚成冰粒,层层叠叠,便形成了“千枝琼玉”、“万树花”的雾淞奇景。泰山上下成了一个雪白如银的世界,如同龙宫洞府,别有一番情调。 泰山的冬季,也常有冷却的雨滴,着陆到地面上、物体上,急速结成坚硬、滑而透亮的冰层,这就是“雨淞”。每当雨淞出现,山峦树木象冰晶倒挂,地面岩石似铺明镜,泰山变成了冰雕玉琢的“琉璃世界”
11、。雨后天晴,红日映冰峰,蓝天衬霞山,光芒耀眼,金光迸射,满山松柏映雪,到处银装素裹,好一派冰清玉洁的北国风光。 泰山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造就了千姿百态的丽山秀水和人文名胜,生动地记录了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文明篇章。现代考古科学的探讨已揭示出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泰山四周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大量史料也都记载了泰山地区早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已经显露出文明的曙光。在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不仅影响到山东,而且影响到黄河中下游的广阔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齐鲁之邦”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产生了孔子、孟子等历史文
12、化名人。历史告知我们,泰山地区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而泰山在先秦时代就已成为中国最早的名山,成为五岳之首。 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华山,仅占第三位。与全国的很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但它为什么成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长”、“五岳独宗”而独享盛名呢?这要从泰山的地理环境和原始宗教谈起。 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1300米,形成剧烈的对比,因而在视觉上显得特别高大;奏感和“一览众山小”的高旷气概;山脉绵亘100余公里,盘卧426平方公里,其基础宽大产生平
13、稳感,形体浩大而集中则产生厚重感,大有“镇坤维而不摇”之威仪。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们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从古到今,人们总把泰山作为一个高大、美妙、高尚、坚毅的形象,热忱加以歌颂。公元前二世纪,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少卿书中就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_曾引用了司马迁的这名话教育人们,“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种把泰山精神与人生的意义、人生观亲密联系起来的做法,在教化人民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六朝任方述异记载,秦汉时,民间传闻盘古氏(远古时开天辟地,代生万物的神人)死后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盘古尸体的头向东方,而且化为东
14、岳,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这明显是依据五行、五德学说创作的神话故事,反映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背景。 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因此,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祥瑞的象征。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宏伟奇妙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部的泰山-这个通天拔地的硕大无朋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祥瑞之山”、“神灵之宅”了。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为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闻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
15、、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伴随着历代帝王的封禅祭祀,泰山成了各种宗教流派活动的重要场所。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黄伯阳修道于山后,以后历代闻名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传经布道,建观筑庙。佛教自东晋高僧郎公创建郎公寺起先,在泰山也不断发展。 泰山吸引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历代诗人墨客纷至沓来,他们朝山览胜,赋诗撰文,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精品。孔子、管仲、司马迁、张衡、诸葛亮、曹植、李白、杜甫、刘禹锡、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王世
16、贞、姚奈、郭沫若等都挥笔疾书,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颂岱诗文,把游人从山神崇拜中引向巡游欣赏、求知审美的新方向。由山脚拾级而上,到泰山之巅,仅摩崖石刻就有千余处,从秦至清,历代皆有巨制。书体众彩纷呈,书意各代不同,其规模之大,作品之多,时代之连续性以及风格、流派、艺术之精湛,构景之奇妙都是世界名山无与伦比的。刻古中所包含的高韵深情与巍巍壮美的泰山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 在泰山数千年的文明中,历代劳动人民所创建的一系列辉煌的人文景观与高大宏伟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了泰山的崇高形象,构成了独特的泰山风景景观。人文景观的布局与创作,是依据自然景观,尤其是地形特点和封禅、巡游、欣
17、赏活动的须要而设计的。最具代表性的是帝王封禅、百姓朝山进香的路途。其主体是拔地通天的自然景观,主题是封天禅地的思想内容,布局形式重点是祭地的蒿里山,经帝王驻驿的岱庙到封天的玉皇顶构成了长达10余公里的地府-人间-天堂的三重空间一条轴线。即以城西南过奈河桥至蒿里山(在泰安火车站东南侧)为“阴曹地府”;泰安城区为人间;自城北岱宗坊起先,沿长达6666级的“天梯”至岱顶为“天府”。 泰安城是因古帝王封禅祭祀、百姓朝山进香和巡游观光发展而成的。岱庙是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这条中轴线从泰城南门起,延长到岱宗坊,然后与登山盘道相接而通向“天庭”,使山与城不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筑空间序列上形成一体。其序列按登
18、山祭祀活动的程序次第绽开,贯穿着一种由“人境”至“仙境”的历程。从地形上看,是由缓坡、斜坡直到陡坡,人们由低到高,步步上升,最终宛如登上天府;从建筑规模上看,是由人间帝王宫殿上达苍穹,渐入仙境;从色调上看,红墙黄瓦始终与苍松翠柏形成对比。再通过三里一旗杆,五里一牌坊,一天门、二天门(中天门)、三天门(南天门),三重节奏,构成了一道步步登天,宏伟壮丽的朝天序列。 泰山古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它奇妙地因自然之势,又以人工之力加强和美化自然环境。其一,在封禅祭祀活动的序列空间位置的选择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由缓渐陡之势,造成登“天梯”的意境。此路沿溪而上,人在谷中行,属“封闭型”自然景
19、观,下段是紧紧收缩,直至岱顶才开放。前奏长,对比非常剧烈,对于“祭天”活动来说,造成环境感应的心理状态,若步步登天,扣人心弦。登临南天门隧然开阔,恰似升仙。因此,这样的地理环境是封禅祭祀空间序列的杰作。其二,在建单体或群体位置的选择与建筑结构的创作上,有跨道而建的门户建筑,有登山转折处的导向性建筑,有临溪而设的赏景建筑,有半山悬挂的宗教建筑,也有屹立山巅的祭祀建筑等。其三,从建筑的结构、材料、装饰及以庭院空间为基本单元的群体组合上,均能适应地形环境多变的要求,该建亭的建亭,该设阁的则设阁;需开敞通透处即造型灵巧,需收缩空间处便实厚重,充分体现因景而设,因境而生的建筑思想。 泰山古建筑主要保存的
20、是明清时期的风格,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与会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例证,保存了一个巨大的封禅祭祀序列和一幅记载历史的立体画卷,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顺应自然的建筑典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去协调和加强自然美,去表现和深化自然环境。由于它们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使峻极于天的泰山深化到几亿炎黄子孙的心坎中,并名扬全世界,成为全为类的宝贵遗产。 登泰山,自古3条路。原来的东路已毁,原来的中路自然而然地成了现在的东路,游人在泰安火车站下火车后,可先游岱庙,然后从岱庙后门至岱宗坊,步行经中天门到南天门,或步行至中天门后转乘索道到南天门,再沿天街经碧霞祠登上泰山极
21、顶。若走中路(原来的西路),从泰安火车站下车后,可乘巡游汽车沿环山马路经黑龙潭、竹林寺直达中天门,然后从中天门乘索道或步行到南天门,再沿天街直至岱顶。若从西路上山,需从泰安火车站乘巡游汽车至界首(泰安与济南的交界处)向北折,沿新辟的环山马路,在鸟语花香,泉水叮咚的茂林深谷中穿行至桃花源索道站,从这里乘索道可直至天街的北端,真可谓一步登天了! 各位挚友,我的介绍就到这里。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大家要想对泰山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还须要依据自己的爱好,亲身投入到泰山的怀抱里,沿着历史文化的踪迹渐渐地去巡游,细致地去欣赏。 完整版泰山导游词3 在几千年前一个春天的早上,一位部落首领登上一座大山,于山巅之
22、上点燃了堆起的干柴。熊熊大火,随着太阳的升起而燃烧着。几千年来,这东方黎明的圣火,在中华民族的心中从来没有熄灭过。那位部落首领,是三皇五帝中的舜,而那座大山,就是泰山。 泰山,地处华北平原东侧,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和济南市境内。南距孔子家乡曲阜70公里,北距济南市区60公里。泰山景区范围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03631,总面积426平方公里,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546米。 泰山素以宏伟著称于市,这得益于其独特的地质构造。泰山的地貌以岩层的断裂突起为主要特征。山阳主要分布有三大断层,呈阶梯式着陆,形成泰山南坡陡峻高拔的三大台阶式地貌,使泰山山体在空间体量的塑造上凌空高拔,令人感觉到拔地通天,直
23、冲霄汉的气概。泰山山阴,山左,山右的地势相对平缓,形成了层峦叠嶂、群岗众丘环围于泰山主峰的态势。这与山阳高耸挺立的山体相对应,构成了泰山博广厚重的空间造型。巨大的体量、宽厚的基础,给人以宏伟、稳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体验,于是就有了“稳如泰山”、“重如泰山”的种.种比方。 除高大宏伟的形象外,泰山还隐藏着奇、险、秀、幽、奥、旷等形象特征及自然美景。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12座,主要有日观峰、月观峰、尧观顶、龙泉峰、丈人峰、摩天岭、傲徕峰、凌汉峰、大观峰、对松山、天柱峰等;崖岭98座,主要有百丈崖、歇马崖、五花崖、回马岭、翔凤岭、宝藏岭等;岩洞18处,闻名的有吕祖洞、水帘洞、朝阳洞、青云洞、白云洞、黄花
24、洞、娄敬洞等;另有溪谷及瀑布上百处,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地貌景观,在大自然的造化钟,呈现着千变万化、绚丽多彩的神韵。 泰山东濒大海,南有汶水、淮水,黄河环其西北,水系发达,有“山多高、水多高”的说法。以岱顶为分水岭,北坡溪流直入黄河,东、西、南坡溪流注入大汶河,经东平湖再入黄河。从岱顶至山麓,溪水争流,泉水澄澈。据统计,泰山有溪谷130多条,闻名的有渿河、梳洗河、通天河、雁领河、采石溪等;有瀑潭64处,以黑龙潭瀑布、斗母宫三潭叠瀑、云步桥瀑布等最为出名;还出名泉72眼,蕴灵秀于壮丽之中,如王母泉、玉液泉、月亮泉、黄花泉等,水质甘冽,含多种微量元素,古城“泰山神水”。 泰山地区属温热带季风气候,雨量
25、充足,四季分明。由于山体高大、地形困难、物种丰富。其林木茂密、古树参天、森林覆盖率达815%,植被覆盖率达96%以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泰山丰富的生物资源。泰山现有高等植物1553种,动物1371种。其中,泰山特有动植物29种,用泰山干脆命名的有10种。 泰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一座与中华民族发展史密不行分的历史名山。考古资料表明,泰山四周一带是中国古老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在泰山东南沂源县,曾发觉距今四五十万年前的猿人化石;在泰山东部新泰乌珠台,又发觉距今五万年前的智人牙化石。这表明,泰山四周在远古时代就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繁衍生息的地方。新石器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及北麓的龙山文
26、化,更是以其特有的丰富内涵成为中国史前文化的典型代表,而且先进于同一时期其他地域的文化类型。 泰山位于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在其空间意义之外,又有了生命的价值。当阴阳说、五行说、五德说出现以后,泰山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万物交代之处”的圣山。泰山主生,大可到操纵一个国家新旧交替的命运,于是就有了远古七十二王封禅泰山的史传,有了秦皇汉武登封泰山的史实;小可至掌管一个人生命的诞生,于是就有了上至皇室子嗣、下至百姓求子都要到泰山祭祀进香的习俗。在数千年的泰山文化史中,帝王封禅祭祀、百姓朝山进香的活动始终贯穿其中,形成了泰山独有的文化特色,也将泰山推至崇高的历史地位。 而在中国文人士大夫眼里,神圣的泰
27、山更是一个精神的归宿地。孔子有“喟然回顾”,以泰山为精神依托的感喟;司马迁以“重于泰山”意喻人生的价值取向;曹植用泰山寄予“九州安所知”的愿望;李白的“蹉跎凋朱颜”,则是面对泰山的自我缺憾;还有杜甫的“岱宗夫如何”的发问;苏轼观泰山日出看“跳丸”的惊喜.是泰山丰富了他们的精神品行,而他们的到来又丰厚了泰山的文化底蕴。 帝王在泰山,谋求天下的太平;文人墨客来泰山,感悟历史抒发情怀;庶民百姓到泰山进香,为的是生活得平安。泰山自然山体之宏博,景观形象之宏大,历史文化之绚丽,民族精神之崇高,无论是在帝王面前、士大夫眼里还是平民百姓心中都是至高无上的。 如此,泰山成为历史的山,文化的山。上下几千年,人们
28、都可以在泰山上找到相应的历史轨迹。从山脚到极顶,较大的古建筑群就有20余处。其中岱庙始建于汉代,主体建筑天贶殿与北京的太和殿、曲阜的大成殿并称中国的三大宫殿式建筑。泰山石刻众多,堪称“露天的历史博物馆”。从秦代到清代,计有历代石刻1600多处。秦泰山刻石是秦始皇封禅泰山的遗物,无论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弥足宝贵。而经石屿摩崖石刻为北魏的佛教刻经,被认为是“榜书之宗”。 大自然的赏赐,成就了泰山拔地通天的外在形象以及难得的地质资源与生态环境;而泰山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成为一个民族精神与文明的象征。 这是一个民族的财宝,同时也是全人类的财宝。 完整版泰山导游词4 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
29、中次于恒山、华山,仅占第三位。与全国的很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但它为什么成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长”、“五岳独宗”而独享盛名呢?这要从泰山的地理环境和原始宗教谈起。 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1300米,形成剧烈的对比,因而在视觉上显得特别高大;奏感和“一览众山斜的高旷气概;山脉绵亘100余公里,盘卧426平方公里,其基础宽大产生平稳感,形体浩大而集中则产生厚重感,大有“镇坤维而不冶之威仪。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们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从古到今,人们总把泰山作为一个
30、高大、美妙、高尚、坚毅的形象,热忱加以歌颂。公元前二世纪,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少卿书中就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_曾引用了司马迁的这名话教育人们,“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种把泰山精神与人生的意义、人生观亲密联系起来的做法,在教化人民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六朝任方述异记载,秦汉时,民间传闻盘古氏(远古时开天辟地,代生万物的神人)死后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盘古尸体的头向东方,而且化为东岳,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这明显是依据五行、五德学说创作的神话故事,反映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背景。 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因
31、此,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祥瑞的象征。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宏伟奇妙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部的泰山-这个通天拔地的硕大无朋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祥瑞之山”、“神灵之宅”了。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为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闻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
32、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感谢!伴随着历代帝王的封禅祭祀,泰山成了各种宗教流派活动的重要场所。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黄伯阳修道于山后,以后历代闻名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传经布道,建观筑庙。佛教自东晋高僧郎公创建郎公寺起先,在泰山也不断发展。 泰山吸引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历代诗人墨客纷至沓来,他们朝山览胜,赋诗撰文,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精品。孔子、管仲、司马迁、张衡、诸葛亮、曹植、李白、杜甫、刘禹锡、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王世贞、姚奈、郭沫若等都挥笔疾书,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颂岱诗文,把游人从山神崇拜中引向巡游欣赏、求知审美的新方向。由山脚拾级而上,到泰山之巅,仅摩崖石刻就有千余处,从秦
33、至清,历代皆有巨制。书体众彩纷呈,书意各代不同,其规模之大,作品之多,时代之连续性以及风格、流派、艺术之精湛,构景之奇妙都是世界名山无与伦比的。刻古中所包含的高韵深情与巍巍壮美的泰山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 完整版泰山导游词5 岱庙俗称“东岳庙”,坐落于山东省泰山的南麓。 泰山位居五岳之首,岱庙是泰山规模最大的建筑群。自秦汉以来,就成为历代帝王封禅泰山,实行盛典的地方。至唐宋时期达到鼎盛,有殿宇楼阁八百多间,金、元、明、清各代又屡经修葺增扩,遂形成了今日的规模。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 岱庙占地面积约96500平方米,
34、雉堞周匝,四隅角楼,四面辟门,庙内的建筑可分中、东、西三路。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正阳门、遥参亭、天贶殿、寝宫;东路为钟楼、汉柏院、东御座;西路为鼓楼、唐槐院、道舍院。 天贶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20_年),大殿共九间,长48.7米,宽19.8米,高22.3米,台基为石筑,白石雕栏环绕四周,重檐歇山式殿顶,黄琉璃瓦覆盖。殿内保存有巨幅宋代壁画启跸回銮图,长62米,高3.3米,描绘了东岳泰山之神出巡时浩浩荡荡的场面,共有人物630余名,并绘有各类珍禽异兽、山石树木、宫殿楼阁等,构图严谨,疏密相间,气概磅礴,笔法流畅。所绘人物依据不同的身份,各具神态,尊卑有别,后代虽然又
35、多次增补,但仍不失宋代的画风,是非常难得的探讨资料。 岱庙东路末端的仿木结构铜亭,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宝贵铜铸大型建筑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20_年),原在泰山顶峰碧霞祠内,是奉祀碧霞元君之所,1972年移至岱庙内。铜亭长4.4米,宽3.4米,造型端庄浑厚,铸造工艺极为精湛,堪称中国古代铜铸艺术的精品。 岱庙内碑碣林立,保存着历代的修庙祭告碑、经幢、题名、诗刻等共计151方,始终有碑林的名号。藏于东御座的秦二世诏书石刻,是以公元前220_年李斯的篆书镌刻而成的,是目前中国保存的最为古老的文字石刻之一。藏于汉柏院的东汉建宁元年(168年)的衡方碑、中平三年(20_年)张迁碑、西晋泰始八年(272年)孙夫人碑和唐神宝寺碑、汉张衡不忘碑等,都是闻名的碑刻。 完整版泰山导游词5篇合集第20页 共20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