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届人教出版微生物培养与应用单元检验测试.doc
《2017年度届人教出版微生物培养与应用单元检验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度届人教出版微生物培养与应用单元检验测试.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届 人教版 微生物培养与应用单元测试1某学校打算开辟一块食用菌栽培基地,以丰富学生的劳动技术课内容。首先对食用菌实验室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准备食用菌栽培所需的各种原料和用具;然后从菌种站购来各种食用菌菌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买回来的菌种进行扩大培养,首先需制备试管培养基,写出制备固体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所需的原料:_、_、_、_、_。其中,提供氮源的是_。(2)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各种成分所需量不同,配制培养基时各成分要有合适的_。在烧杯中加入琼脂后要不停地_,防止_。(3)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到试管中,加棉塞后将若干个试管扎一捆,包上牛皮纸并用皮筋勒紧放入_中灭菌,压力_kP
2、a,温度_,时间_。灭菌完毕拔掉电源,待锅内压力自然降到0时,将试管取出。如果棉塞上沾有培养基,此试管应_。(4)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注意,先向锅内倒入_,把锅内水加热煮沸并将其中原有冷空气彻底排出后将锅密闭。(5)从一支试管向另一支试管接种时注意,接种环要在酒精灯_(填“内”或“外”)焰灭菌,并且待接种环_后蘸取菌种,试管口不能离开酒精灯火焰附近。将接种的试管在适温下培养,长成菌落后放入_冰箱中保藏。解析:(1)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配方为: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蒸馏水5.0 g10.0 g5.0 g20.0 g定容至1 000 mL由配方即可知所需的原料;凡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所需氮(或碳
3、)元素的物质即为氮(或碳)源,牛肉膏、蛋白胨均含氮、碳元素。(2)在配制培养基时营养要协调,按培养的微生物对各种成分的需求来确定;在加入琼脂后,要不断搅拌,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3)玻璃器皿的灭菌应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在压力为100 kPa、温度为121 条件下灭菌1530 min。经灭菌后的试管棉塞上沾有培养基后,易被杂菌污染,所以应废弃。(4)高压蒸汽灭菌时,必须先加入水,待加热至排出全部冷空气后才能密闭高压蒸汽灭菌锅。(5)酒精灯外焰温度高,灭菌效果好。接种环经灼烧灭菌后要先冷却再蘸取菌种,否则会烫死菌种,导致实验失败。答案:(1)牛肉膏蛋白胨蒸馏水NaCl琼脂蛋白胨、牛肉膏(2)
4、比例搅拌琼脂糊底引起烧杯破裂(3)高压蒸汽灭菌锅100121 1530 min废弃(4)适量水(5)外冷却42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请分析回答问题:(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和_。(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和_。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
5、应在酒精灯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解析:(1)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使用的培养基应是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通过控制碳源这种营养成分,来促进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的生长,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2)菌种纯化培养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3)当固体培养基上长出单菌落后,可通过比较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来判断菌株降解原油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分解圈越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4)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常用灼烧灭菌法对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瓶口等进行灭菌;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试管等进行灭菌;用干热灭菌法对玻
6、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进行灭菌。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因为酒精灯火焰旁可形成一个无菌环境,可防止微生物的污染。答案:(1)原油选择(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3)强(4)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火焰3急性肠胃炎、手足口病分别是由细菌、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中细菌、病毒的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问题:(1)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_。上图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中,不可能由该方法得到的是_。(2)用该
7、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是否需要对照组?_。为什么?_。(3)有三种材料或用具需要消毒或灭菌: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玻璃棒、试管、烧瓶和吸管;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其中,需要消毒的是_,需要灭菌的是_。(4)已知大肠杆菌能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现提供足量的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和具有塞子的试管,应如何判断待检水样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_。解析:(1)平板划线法所得菌落集中呈线状,D的菌落分布情况可判断为平板划线法接种。(2)为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本实验需要对照。(3)消毒是指使用较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
8、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对人的手不能进行灭菌。(4)根据题意,大肠杆菌能发酵乳糖产生气体,故可观察有无气泡产生来判断大肠杆菌的有无。答案:(1)稀释涂布平板法D(2)需要因为需要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3)(4)通过无菌操作向试管内注入一定量待测水样,再注入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将试管充满,塞上塞子,混匀后置于37 恒温箱培养24 h。若试管内有气泡生成,则说明水样中有大肠杆菌,否则,说明水样中无大肠杆菌4(2016江西联考)无菌操作是微生物接种技术的关键;传统发酵技术和微生物分离、纯化、应用过程及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均要无菌操作。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9、(1)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灭菌是指彻底杀灭微生物使其永远丧失生长繁殖的能力。消毒仅指杀死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下列哪些事物适用于消毒处理_。皮肤饮用水牛奶注射器培养皿接种环培养基果汁酱油 手术刀ABC D以上全部(2)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_,接种前要进行_,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3)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如图是利用_法进行大肠杆菌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为达到这一目的,操作上应注意:每次划线前要_;冷却后从上一区划线末端开始划;首尾区_。(4)培养大肠
10、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5)利用培养基不仅可以分离培养大肠杆菌,也可以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与大肠杆菌培养明显不同的是,用于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_。(6)有位同学在家制作泡菜时,为避免杂菌污染而向泡菜坛中加入了青霉素,结果发酵失败,原因可能是_。解析(1)题中皮肤、饮用水、牛奶、果汁、酱油应做消毒处理,注射器、培养皿、接种环、培养基、手术刀应做灭菌处理。(2)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调整pH,接种前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3)在微生物的
11、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微生物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平板划线时应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冷却后从上一区划线末端开始划,首尾区不连接。(4)接种前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的方法为将未接种(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当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5)与大肠杆菌培养明显不同的是,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6)制作泡菜利用的是乳酸菌的乳酸发酵,但乳酸菌对青霉素敏感,加入青霉素会导致乳酸菌死亡,使发酵失败。答案(1)A(2)调整pH高压蒸汽灭菌(3)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平板划线灼烧接种
12、环不连接(不重叠)(4)将未接种(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当时间(5)植物激素(或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6)青霉素杀死了乳酸菌5、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科研人员利用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进行如图A所示的实验。(1)配制好的培养基通常可以使用_法灭菌。与步骤中培养基成分相比,步骤中培养基成分的最大区别是_。(2)接种细菌常用的方法有_。若经过过程后获得的结果为图B所示,则所操作方法如图_所示。(3)步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的目的是_。对步骤某瓶中细菌计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_,其菌落数可代表活菌数;另一
13、种方法是_,该方法需要借助一块特殊的载玻片,其名称为_。解析(1)培养基灭菌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为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所以石油是唯一碳源。(2)接种细菌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图B为平板划线法获得的结果,则操作方法如图甲所示。(3)步骤进一步操作是为了筛选出分解石油能力最好的细菌,微生物计数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石油是唯一碳源(2)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甲(3)筛选出分解石油能力最好的细菌稀释涂布平板法显微镜直接计数(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血细胞计数板(血球计数板)6(2015高考全国卷)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
14、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_法进行计数。(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 、40 、45 温度下降解10 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 mg、1 mg、
15、6 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_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_设计后续实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油脂的染色和提取方法、选择培养基的配制、微生物的计数以及确定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设计等。(1)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进行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不能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应用萃取法加以提取。(2)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可存在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的腐烂物的土壤中,为了选择培养,固体培养基上应以油脂作为唯一碳源。(3)测定培养液中的微生物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而要测定活菌数,则可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4)酶量需要最多的温度下,其酶
16、活力最小,即酶活力最小的温度应为45 。三个温度下酶活力最大的温度是40 ,但40 不一定是该酶的最适温度,故应围绕40 设计后续实验。答案:(1)苏丹(或苏丹)萃取法(2)油脂(3)血细胞计数板稀释涂布平板(4)45407(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分解成_。(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
17、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如表):酵母膏无机盐淀粉纤维素粉琼脂CR溶液水培养基甲培养基乙注:“”表示有,“”表示无。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培养基乙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解析:(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2)刚果红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用含有刚果红的纤维素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由于纤维素被
18、分解,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3)培养基甲未使用琼脂,为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含有纤维素和刚果红(CR)的培养基可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答案:(1)纤维二糖葡萄糖(2)红透明圈(3)不能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不能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8(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
19、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然后,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3)示意图A和B中,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的含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度 届人教 出版 微生物 培养 培育 应用 利用 运用 单元 检验 检修 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