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分析 这个学期已经过去一半了,其中考也过去了。对于历史期中试卷的分析,能够让你更好的驾驭每个学问点。下面是学习啦我网络整理的2022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分析_八年级历史期中考反思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分析(一)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取的进步,特对本次考试做如下分析: 一、基本状况: 本次期中考试八年级参与共三个班,考试的学生达114人,年级最高分为95分,最低分10分,平均分分别为71.4;53.6;66分。总体来看,考出了学生的水平。 二、试题分析: 1、题型全面,符合中考。 2、考查面广,综合性强。 3、难易适中,重点突出。本次历
2、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学问的考查很突出。 4、试题敏捷,侧重双基。本份试题命题很敏捷,但考查的学问点都在课本。 总之,本份历史试题是一份比较胜利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学问,又能考出学生的实力。 三、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注意考查学生的基础学问,这次试题的选择题有25道,总共50分,大部分学生能得到42分,有个别学生成果不好,得10-20分。选择题中出错率较高的是3、8、13题,缘由是学生不能活学活用,因而导致失分。 (二)连线题。 本题学生答题状况是本份试题最好的,学生失分较少,学问驾驭的精确到位。 (三)材料分析题。 本题学生答题状况是本份试题最不志向的
3、,学生失分较多,学问点驾驭的不够到位。 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学生历史学习以及历史考试的各项技能和综合实力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基础学问驾驭的不够扎实,这在选择与非选择试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分析缘由与学生的学习看法及学习方法有着不行分割的联系。 审题不细致,答题不仔细,表述不清楚。卷面当中对题意理解不深、文字表达思维混乱不切要点、张冠李戴答非所问以及考虑问题不全面等造成丢分的现象很是普遍。如此这些反映出学生思维和表达实力的欠缺,须要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 学生答题机械不敏捷。从部分开放性试题的答题状况看,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实力和实际运用实力很弱,一些同学对于
4、老师给出答案的能一字不差的作答,否则就答非所问,不切题意。这就表明学生如何抓住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应试实力亟待加以提高。 评价历史问题的实力欠缺。学生在如何评价历史问题上缺乏辩证的逻辑思维,只片面地抓住一个方面不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这也与部分老师平常教学缺乏唯物史观思想渗透有着肯定的关系。 四、教学改进措施: 1、落实好基础学问,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学问,肯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驾驭精确无误。 2、培育基本实力,培育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实力;培育学生简洁、精确的语言表达实力;培育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实力。 3、提高答题技巧,加强审题实力的培育,
5、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育,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花;加强学科语言组织实力的培育,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学问。 4、重视课本历史图片,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肯定让学生看图、读图、识图,以图来读史、用图来讲史,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手段。 5、重视历史学问的总结,对所学的历史学问肯定要刚好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学问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学问有肯定的理解,条理清晰的驾驭。 6、加强材料题的训练,加强培育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实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 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分析(二)
6、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状况: 历史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简答题等题型。 2、试卷的基本特点: 本次考试命题以现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纵观全题,呈现以下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学问,以重点学问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学问的驾驭状况。 (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实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偏题、怪题。整卷的试题难度应当说比较适中。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晰,简洁明白,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
7、优点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学问驾驭得较好。学生能依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学问的驾驭较娴熟。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纳较常用的直选法和解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依据题意仔细解答。大部分学生能依据题目的要求,仔细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实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实力增加;部分学生擅长运用已知学问进行分析推断,此次材料题的得分率略高,在肯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实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工整、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学问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学问驾驭不坚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读图类的学问驾驭不到
8、位,如选择题24题,对经济特区和特殊行政区的地理位置把握不清;材料简答题33题,对材料中的二幅图不能进行正确的推断,不能由紫荆花和莲花想到港澳回来。 (4)分析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如34题第一问,材料一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务是什么?许多学生回答的是西藏和平解放,这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务的最关键信息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学问驾驭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许多,特殊是10、20、24、28错误率高、材料题31(5);33题(3);34题(1)主要缘由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扎实,没有真正地理解,只是死记硬背。 三、改进措施 1、重视基础学问和基本实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 2
9、、在注意历史基本学问的传授的同时,必需留意培育学生初步的历史概念。在这过程中,必需留意到并注意培育学生珍贵的创新意识。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实力。老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育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实力。 4、注意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实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实力的基本内容,老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5、加强学法指导,老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找寻试题的关键词,捕获有效信息。 6、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实力的培育。培育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实力。强调考试中学生肯定要分点逐条书写,留意条理肯定要清楚
10、,特殊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7、必需留意历史与相关学科学问的结合,比如和地理、文学以及政治常识初步的思想教化的重要阵地,变成还素养教化的重要阵地。历史内容本身的博大精深就注定了它是实施素养教化的最好的园地。 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分析(三) 本次考试度中等偏上,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很简洁,但是还用许多学生不及格,在其任教的七个班中优秀率不是很高,13名满分的学生只占了5名,并不是许多,而不及格的学生仍旧比后七个班多。我仔细的对学生的试卷进行了分析,以及对过去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一,学生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学生在细微环节上丢分。学生不按问题的依次答题而丢二分,审题抓不住问题两个关键词而丢二分,学生对
11、历史事务叙述不精确,错别字。 问题二:对材料分析题,学生答起来还不是得心应手,学生不注意对材料的'阅读、分析与运用。 问题三:审题不仔细,不会审题和答题速度过慢等问题 二、改进措施 1、 依据各班的实际状况进行管理,要留意学生的投入度,多视察多督促,要盯人,有溜号的或不仔细的,要立刻赐予提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2、平常做题就要加强训练学生的审题实力,抓准主体问、关键词、限定词如时间、年头、人物、历史事务名称、性质、会议。 3、启示类题要给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 5、课堂上留意对所学历史事务的归纳和练习,留意对学生解答综合问题实力的培育6、尽量和学生谈话,激励学困生坚决学习历史的
12、信念。 “路漫漫其徒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刚好反思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信任“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我要接着努力。 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分析(四) 本次考试内容为八年级下册全册内容,主要考察_第一至三单元内容。试题一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其中单项选择题20分,材料题解析30分,满分50分。从考查的学问来说,试题比较注意基础学问的识记,同时考察学生运用学问分析问题的实力。 从学生答题状况来看,选择题部分正确率较高,人均24.3分,第11题关于孙中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党派的题,学生出错率高,大多数同学错误地选了“国民党”这个选项,而忽视了“同盟会”这个答题项。材
13、料题人均19.1分,其中材料解析题第一题的第一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被劫掠的哪次斗争?这个题本身不难回答。但学生没有弄清其次次鸦片斗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斗争都发生了洗劫圆明园这样的事务。所以好多学生认为火烧圆明园是八国联军侵华做的。说明学生对这部分学问驾驭的不够坚固,答题时就产生了学问性的错误。 从本次考试的考试成果与学生的考后沟通来看,本次考试能取得较好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缘由。 1、平常教学能仔细钻研教材,注意学生基础学问的训练。 从学生答卷可看出,对于考察识记内容的题目正确率很高,全卷识记类题目大多表现为单项选择题,如“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近代中国所签订的几个屈辱条约”等,总分是30分,学
14、生平均得分24.3分。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坚持课前提问和课后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当堂学问当堂记忆。 2、平常教学能注意对学生答题方法的训练。 对于考卷中出现的材料解析题,学生能仔细读题,提取题目中的有用信息,结合学过的历史学问深刻分析缘由,写出正确的答案。如本卷中“列强的斗争罪行罄竹难书,他们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什么道理?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此类型的题目总分是20分,学生平均得分13.1分。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接着坚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答题技巧的训练。 3、平常教学能注意让学生做好学问识记与整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上课做好笔记,记住主要学问点、考点,下课
15、刚好整理。 4、注意复习巩固。 这次期中考试虽然时间紧,我还是组织了复习,我实行的复习方式是,将本册学问选择肯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闭卷独立完成一部分,然后老师点评,学生改正。这样做老师就知道了哪些问题学生驾驭的较好,哪些问题驾驭的不太好,从而在复习时有所侧重;同时学生知道了自己学问的驾驭层次,从而在复习中也能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效率。 今后改进的措施: 1、优化教学设计,向课堂要效益。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上好课是学生提高成果的关键所在,反思自己,平常在教学中对于学问与技能方面考虑较多,对于学生的学习爱好的培育、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方面方法上还不是那么敏捷,没有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爱好。期中考
16、试后,我尝试变更教学方法:有时实行边讲课边抽查的方法,每讲一个学问点,就让学生记忆、抽查、巩固;有时实行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并描述他们感爱好的话题;有时让学生开展识记历史学问竞赛活动;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将离学生很远的历史事务通过视频、音频、PPT等展示给学生,增加学生学习的直观性。通过以上一些措施的实施,不仅能集中学生的留意力,进一步坚固地驾驭学问,而且课堂气氛惊慌,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效益大幅多提高。 2、重视课堂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后要在课堂中精讲、少讲,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反馈,争取真正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平常的练习中注意训练学生如何审题
17、,把全部简单出错的题型都归纳排列出来,让学生思索,培育学生的归纳、推理、演绎的实力,理出简单混淆的概念,供学生强化练习,做到练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要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在以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接着培育更多成果优秀学生之外,还要重视成果较差学生的帮扶工作。要加强对成果较差学生平常学习的督促,把作业、学问点的检查落到实处,刚好对他们存在问题进行处理,如作业敷衍,抄袭现象严峻等。 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分析(五)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状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50分钟,政治历史合卷100分钟。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归纳列举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探究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
18、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学问,以重点学问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学问的驾驭状况。 (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实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当说是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晰,简洁明白,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果状况 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两个班,总体考试成果来看,七年一班平均分72.7,优秀率62%,及格率为81%;七年二班平均分78.8,优秀率71%,及格率为83%。两个班及格率差距不大,但优秀率差距较大,对于七年级来说,一班的优秀率太低,须要进一步抓紧。 三、学生答题质量
19、分析 1、优点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学问驾驭得较好。学生能依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学问的驾驭较娴熟。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纳较常用的直选法和解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依据题意仔细解答。大部分学生能依据题目的要求,仔细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实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实力较强;部分学生擅长运用已知学问进行分析推断,此次推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肯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实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如:“曲辕犁”写成“曲辕梨”,把“南宋”写成“宋朝”。 (2)同类学问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
20、学问驾驭不坚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如:把“吴道子”写成“阎立本”,把“李白”写成“白居易”。 (3)读图、地点类的学问驾驭不到位。如第15题,把A和B的地点写颠倒。 (4)分析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实力的题目比例很少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务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如:综合探究题中的用史实证明观点,许多同学答题出现偏差,史实混淆。 (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学问驾驭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许多,主要缘由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太少,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实力。老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
21、课外史料,培育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实力。 2、注意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实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实力的基本内容,老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老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找寻试题的关键词,捕获有效信息。 4、依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5、尤其要重视中考基础学问和基本实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 6、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果的进步,要擅长表扬学生。 7、抓好后进生。对历史考试来说抓好10个优生,不如抓好1个差生对均分的贡献大。同时,要抓好后进班的教学质量。 8、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实力的培育。培育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实力。强调考试中学生肯定要分点逐条书写,留意条理肯定要清楚,特殊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2022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分析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