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古代儿童经典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古代儿童经典故事.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古代儿童经典故事 古代儿童经典故事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东汉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后,刘备广招贤能异士,于是便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请隆中诸葛的故事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识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擅长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兴奋地说:我须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行。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
2、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确定二请诸葛。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 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意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大快朵颐地跟我去吧。刘备劝服了张飞, 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咆哮,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 再说。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白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接着往前赶路。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 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其次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确定第三次去探望诸葛亮。张飞
3、、关羽竭力劝阻。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张飞更是带着轻视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 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刘备赶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此时 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生怕打搅诸葛亮,不顾路途疲惫,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 访,今日如愿,实是平生之大幸!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亮年幼不才,唯恐让将军悲观。刘备却恳切地说:我不度德量力, 想为天下伸张正义,振兴汉室。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
4、日,尚未达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刘备虚心的看法,恳切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于是诸葛亮最终 答应了刘备的恳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理想,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他赤胆忠心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代儿童经典故事 高山流水 俞伯牙在蓬莱仙岛上学到超群琴艺后,被周天子拜为司乐太师之职。他奉命修乐谱,专程去楚地采风。 一天,俞伯牙带着琴僮顺汉水而下来到长江口,突然乌云盖顶,狂风大作。 霎时之间,波涌浪翻,惊涛怒吼,将俞伯牙所乘的船颠得起伏摇摆。 船夫连忙拉索,降下帆来。 不多时,暴雨倾盆,江面上金蛇狂舞。船夫速将船摇到山崖下江湾处抛锚系缆,单等那风雨过后,再行开
5、船。 狂风暴雨直到天黑才停。 俞伯牙待风住雨停,站在船头一看,只见月儿初升,挂在崖顶,月影沉碧,波澜不惊,杜鹃啼鸣,更添幽静,不禁触动乐思,犯了琴瘾。他便回舱开囊取琴,对着明月和浩荡的江水弹拨起来。他一曲尚未弹完,突然琴弦断了一根,船夫和琴僮从沉醉中醒来,突然见有个樵夫也立在船头听琴。 船夫掂着一把桨喝问:黑夜上船为的哪般? 那人答道:小人打柴贪晚,被暴雨阻于此崖。雨过之后,刚要还家,忽听琴声一片,便冒失上船倾听。琴僮冷笑道:山野打柴之人,也敢称听琴’二字! 那人非但不走,反诘道:若欺压山野之中没有听琴之人,那么这夜静更深,荒崖之下,也就不该有弹琴之客了! 俞伯牙见这位樵夫出言不卑
6、不亢,便问道:你既然听琴,可知老夫适才弹的是什么曲子? 樵夫从容答道:小人若不知,也就不来听琴了。 俞伯牙听这口气,颇为惊疑,便道:那就请讲吧! 樵夫道:方才大人所弹,乃是雨后江畔,羁旅愁怀,即景生情,随想之曲。其商声悲凉,使人听了后非常怆然,不过照全曲之意,那末尾两声应是怕见秋月才好,惋惜琴弦嘎然而断,不知是不是此意? 俞伯牙一听,赶忙说道:先生所言极是!快别站立,坐下一叙! 樵夫听了这话,爽然坐下。 琴僮见樵夫不谢而坐,忿然道:山野粗人,真不知礼数,也不看看眼前是何大官儿哩! 樵夫白了琴僮一眼,朗声道:我钟子期有个怪脾气,只看琴艺凹凸,不问官阶大小。 俞伯牙见自报家门的钟子期虽身为樵夫,却
7、有一股傲气,便有几分不满。他捋着银须问道:你既能听得出琴声一二,想必也晓得一点乐理吧? 钟子期一听这话中有讽刺之意,便爽性傲然答道:假如老大人于乐理上有何不明白处,只管发问就是! 俞伯牙听钟子期口出狂言,便道:那老夫就彻夜不眠,来个打破沙锅问究竟了! 钟子期点点头道:大人请随意问! 俞伯牙想:若是挑太难的发问,算是欺压这乳臭未干的小儿,只有拣个简洁的难住他,才好叫他服气。他略一思忖,便问道:礼经云:文之以五声,播之以八音。’书经亦云:八音克谐。’请问:这八音’作何说明?与七音’有何不同? 钟子期随口答道:所谓八音’,乃指八类乐器,金、
8、石、土、革、丝、木、匏、竹是也。而所谓七音’,不过是七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五声外,又加变宫、变徵二声,合为七声。 俞伯牙想到这一般乐理,只要记忆力好都记得,不足为取。他想了想,又问道:何者为乐?何为乐之妙境? 钟子期侃侃答道: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合其体,得其性则和;离其体,失其性则乖。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máo),谓之乐也。且闻乐习乐,可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天地交泰,远物来集。故知圣人之乐,和而已矣!和心足于内,和气见于外,和声成于乐。盖人有喜怒哀乐,声有节奏法度,应时
9、改变,不失其和。以是观之,乐之妙境胜界,唯和谐焉! 俞伯牙见难不倒钟子期,哪肯罢休,又问道:同是音乐,何以有动人、不动人之别? 钟子期微微一笑:作乐者性情有真假之分,听乐者心弦有动凝之异。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无以动人。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情动于中而神飞于外,外感于人乃复动于中。所以音乐想感动人,其要旨贵在一个真字! 俞伯牙见钟子期对答如流,暗思道:老夫琴艺,天下第一。每逢弹出蓬莱自创的琴曲无人可识,现即兴弹出,谅他费尽心机也难猜出!于是,他又问道:倘如老夫弹琴,眼前虽无其景,心中却有所思,你能猜出来是什么意
10、思吗? 钟子期笑道:在下不才,然而只要听到琴音便知雅意,大人且请开弹,在下洗耳恭听。 俞伯牙十指跳动,使出浑身解数,弹出一曲。 钟子期听罢,击掌赞美道:妙呵,听老大人的琴音是那般昂扬宏伟,就像巍雄伟的高山一样! 俞伯牙不禁暗自惊异。他不动声色地又重划快搓,只听那叮叮咚咚,嘈嘈切切,又泻出一支曲子来。 俞伯牙的曲子还没弹完,钟子期又赞道:妙呵,听老大人的琴音是那样浩浩荡荡,就像滔滔流水一样! 俞伯牙一听,惊喜万分。他连忙推琴而起,拱手作礼道:真是荒山藏美玉,黄土埋明珠!老夫遍游五湖四海,今日最终找到知音了! 钟子期听到这前所未闻的琴音,知道这老大人来历不俗,拜问后,知是大名鼎鼎的当今司乐太师,顿
11、生敬意,便相邀到自己茅舍叙谈。 俞伯牙欣然随钟子期登上岸上山,来到山间茅舍。他在这里看到钟子期所整理的乐谱竹简,那渔歌、牧歌、猎歌、樵歌、祭歌、宴歌、情歌均分类在册。他大开了眼界,想不到多年劳碌,天下乐谱只登记皮毛,而眼前这小伙子却登记世上难觅的乐谱。他拜谢一再,要钟子期出山辅佐他修乐谱。钟子期道:我收集的乐谱全在简册之中,老太师可悉数拿去。这些乐谱,能留后世,我这位山野中人就心满足足了。以此去谋个一官半职还显得不够挚友。 钟子期边说边束起竹简,作为送给俞伯牙的礼物。 俞伯牙见钟子期虽是个樵夫,可是学识渊博,深谙乐理,具有高尚的志趣和情操,便拉他面对青山作拜,结成刎颈之交。 次日,艳阳高照,长
12、江口两人洒泪而别。约定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在此聚首,以叙衷肠。 转瞬到了约定日期,俞伯牙又驾舟来到钟子期的茅舍,谁知在路口,便见一块墓碑。他上前一看,墓碑上写着:钟子期之墓。他忽然热泪长流,捶打着墓碑道:天不该灭我知音!地不能埋我知音!天下可以无伯牙,不行以无子期啊!可怜我一辈子才遇到这一个知音,竟先我而亡啊!天地不公呀! 俞伯牙悲恸欲绝。他在钟子期前行了三叩九拜大礼后,始终眼泪长流。 琴僮劝道:老太师,天已不早了,快些下山吧! 俞伯牙生气道:我与子期知音一回,怎能如此轻易诀别呢?快把琴取来,待老夫为他再弹一曲高山流水吧! 琴僮无奈,只得取来琴放在钟子期墓前。 俞伯牙跪在琴前,辛酸的老泪洒在琴上。
13、他悲怀难抑,仰天叫道:子期呀,且听伯牙再为你弹一曲吧 俞伯牙泣不成声,只见他双臂大起大落,十指如颠如狂。只听那琴声起初呜哽咽咽,含悲带血;继而又嘈嘈切切,噪响不绝。他悲愤填膺,泪流满面地说:从今知音绝矣!说罢,他蓦地抓起琴,对着钟子期墓前的磐石用力一摔,只听得轰然爆响,琴身粉碎,弦轸分别。 从今,俞伯牙终生不再弹琴了,却留下摔琴谢知音的佳话。 古代儿童经典故事 唐伯虎卖画 在杭州西湖畔,明代画家唐伯虎挂了一张水墨画,画的是一条浑身长满黑毛的狗。画的右边有一说明:此画系谜语画,打一字。有买者付银三十两,猜中者一文不取,赠送此画。 画一挂出,吸引了很多游人过客。人们七嘴八舌地猜起来,好半天没一人猜中。这时,来了个秀才,站在画前,品赏了一番,二话没说,取下画就走,人们看到这处行动非常惊异,唐伯虎忙上前问道:你买这张画吗?秀才摇摇头。那你猜中这张画罗?秀才点点头。唐伯虎说道:请说出谜底是什么?秀才还是一声不吭。唐伯虎又连问三声,秀才仍旧不回答,拿着画自顾走了。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