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明朝代的政治制度与官员选任制度.docx
《2022年大明朝代的政治制度与官员选任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大明朝代的政治制度与官员选任制度.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大明朝代的政治制度与官员选任制度 明代,中国最终一个汉民族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顶峰,其276年“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历史事实,赢得了很多“明粉”。我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对比现行体制,解读明朝政治制度 明开国初,承元朝制。但洪武帝朱元璋觉得宰相权力过大,废掉了宰相,一个人既做主席,又做总理,大臣奏章事无巨细都一一亲自处理,堪称劳模皇帝。 但劳模皇帝几千年也没几个,后世的皇帝还是须要一位助手去担当部分责任,去帮助处理一些日常政务。而分担责任其实就是分担权力,因此这个助手,必定是宰相。 但是太祖皇帝明文规定不准立宰相,而唐、
2、宋时期已经设立“群相”制度,即有好几个人共同分担宰相权力,这样这几位大臣相互制衡,就不必担忧相权威逼皇权了。 因此明成祖朱棣就设立了内阁(减弱的政治局常委会),内阁的人数一到七人不等,其排序一般根据阁员们入阁的时间论资排辈,最高者为首辅(总理),当然中后期也有弯道超车的状况。不过请留意,为了防止内阁做大威逼皇权,朱棣留了两个心眼:其一,内阁在明代自始至终都是正式机构,更像现在的各领导小组;其二,内阁高校士本身只有五品,只有兼任其他职务而提升职级,一般都会兼任一品、二品的虚职,而因为明代的一品其实都是虚职,没有详细分管,只有声望较高(含权量较高)的大臣才能获得,因此明代的一品官事实上就是正国级,
3、正二品就是实际的副国级,这样才能与现行体制对的上号。 因此,六部尚书与督察院御史(中纪委书记)、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长)都相当于政治局委员,副国级干部。这八位加上通政司使(国务院秘书长兼信访总局局长)就是明代的“九卿”,但通政司使地位略低于前八位,是正三品,这个状况与现行体制也是相符的。 督察院其实更像是即将成立的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正式的国家监察机构,左都御史(国监委主任)统领各路言官;而锦衣卫更像是中纪委与国安部部分职能的整合。许多人谈起明朝就会想起赫赫出名的“东厂”,这种特务机构自然不是现代社会主义国家全部的了,因此这个机构无从类比。 为何六部尚书类比为政治局委员须要再说明一下,因为目前国务
4、院下设26个组成部门与20余个直属机构,都是正部级建制;明代只有六部,平均每个部实际担当现代3-4个部的职能,因此类比为副总理更为合理。 “六部”大家都比较熟识了,六部之首是吏部(中组部),负责官吏的考核、升迁,正二品吏部尚书(中组部长)历来有“天官”之称。因为人事大权都是重中之重,所以明代除了极少数时期,都遵循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吏部尚书不得入阁”(中组部长不入常),为的就是防止吏部尚书大权独揽,成为事实上的一人宰相。 接下来是户部(分管财政+农业+税务的副总理),下设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全国各地的钱粮税收;礼部(分管文化、教化、外交、编制的副总理),许多人认为礼部就是教化部加外交部,首先外交
5、在明代的重要性远远不如如今,而且礼部管科举,科举更像是高级公务员选拔制度,通过考试的人最高可干脆做到七品翰林,在这个角度上,礼部其实是在发挥中心编办的作用;兵部(国防部),兵部尚书(防长兼军委副主席)管日常军务;刑部(政法委);工部(住建部+三峡办+黄委会的分管副总理)。 值得留意的是,明代为两京制,不仅北京有六部督察院,南京也有一套同样的班子。因为明朝最初的首都为南京,明成祖朱棣迁都后,就在南京保留了一套班子名义上总领长江以南政务,但事实上除了户部与兵部有实权外,其他各部都是虚职,一般都是打发养老的去处(人大政协)。 六部除了政务人员外,还有特地监察六部的六科(中纪委派驻纪检组),六科的一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大明 朝代 政治制度 官员 选任 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