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各景点导游词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安徽各景点导游词大全.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安徽各景点导游词大全 安徽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经济上属于中国东部经济区。地理位置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东、沿江通海,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东西宽450千米,南北长570千米,安徽位于低海拔地区,平均海拔119.3米。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安徽各景点导游词大全,便利大家阅读与鉴赏! 2022安徽各景点导游词大全1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牯?牛降? 旅?游观?光!牯牛?降景?区因?为你?们的?到来?而倍?添?光彩?!我?是某某旅?行社?的导?游员?某某。在今?天
2、的?游?程中?呢,?假如?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我提出?来,?我将?尽可?能地帮助大家?。好?了,?最终?,我提?前预?祝大?家本?次牯?牛降?之旅?玩的?快乐?,游的?尽兴?。 牯?牛降?坐落?在石?台、?祁门?两县?交界?处,? 是?安徽?省第?一个?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 ?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古?称“?西黄?山?”。?因其?主峰?山势?酷似?一头?雄健?的牯?牛从天?而降?,故?名牯?牛降?。这?里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千峰?竞秀?,素?有 ?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之?称。?由于?人迹?罕 ?至,
3、?地处?偏僻?,因?而天?然植?被保?存较?好,被称为“绿?色的?自然?博物?院”?。这?里自?然风?光迷?人?,素?以雄?、奇?、险?、秀?著称?,山?岳风?光 ?,秀美?绮丽?。 龙门景区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就?从一?道桥?进入?龙?门景?区,?首先?看到?景点?是戏?鳄滩?,这?是一?片?石瀑?构成?的石?滩,?那两?块相?叠的?巨石?像是?两?条鳄?鱼,?不过?一条?在水?里,?一条?快要?爬上?岸?了。?在他?们身?后,?紧追?不舍?好像?一只?躲在? 水?中的?河马?,我?们称?为“?河马?戏鳄?。”?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由唐?国强?、谢?兰主?演的?电?视来
4、。?看完?龙门?峡谷?的溪?流漂?石,?现在? 就?让我?们沾?一沾?五福?泉的?福气?吧?游客?挚友?们?可以?沾沾?这泉?水,?把福?气带?回家?。 龙门谭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牯牛?降最?大最?深的?石潭?-?-龙?门?潭,?大家?会发?现这?潭水?是格?外的?绿,?这是?由于周?围的?植被?保存?好,?阳光?将周?围的?绿色?环境折?射到?这澄?清的?深水?之中?,便?形成?了绿?水奇观?。两山对峙,可望而不行及,其形如门,相传是牯牛降里的龙王出入之所,所以称“龙门”。龙门高88米,宽20多米,两山夹峙的峡谷就叫龙门峡,纵深100多米。脚下流淌的水便是龙门潭,河谷中巨石翻滚蜿蜒千
5、米,又被称为滚石滩,游客穿行巨石之间,可以走近细看形态各异的石头和奔流于巨石丛中的清泉。其中有三块隔河相望的巨石,当地人叫“三隐笑谈石”。古代有不少读书人看不惯人间冷温煦江湖的险恶,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寄情山水。其中就有三位隐士常常分坐在这三块巨石之上,“笑谈古今事”,这石头也就因此得名。 百丈崖 ?游客挚友们,前面就是?百丈?崖,?民族?英雄?吴应?箕曾?组织?指挥?乡?民武?装抗?金,?在牯?牛降?被清?兵逮?捕后?,以?身?殉国?,据?传其?家人?在此?跳崖?自尽?。现?在要?过?吊桥?了,?这吊?桥仅?限 ?6 ?人,?大家?肯定?要注? 意?平安?,不?要拥?挤,?当心?慢行?。现?在
6、请?向右?看?,这?里有?几个?巨石?中间?,那?个巨?大的?石头? 就?成为?中流?砥柱?,为?什么?叫中?流砥?柱呢?,这? 是?因为?其稳?度很?大,?在滔?滔洪?水中?纹丝?不动?, ?故得?名。?接着?往前?走我?们看?到的?是钟?鼓声?震碧?玉潭?, ?因河?的一?侧有?一钟?形巨?石,?对岸?有一?鼓形?巨 ?石,?两石?之间?有一?深潭?,澄?碧如?玉,?故名?碧 ?玉潭?。钟?鼓齐?鸣时?,碧?玉潭?也会?随之?震荡?。大?家可?以仔?细看?看这?些石?头,?细细?品尝?一下?。 拴牛石 请?接着?前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栓牛?石?”。据传闻,在皖南境内之所以有这
7、么一座形似一头神牛的大山矗立此处,主要就得益于这根巨大的“拴牛石”。据说,远古的时候,从天而降的“牯牛”,起初并担心心于民间的劳作。于是,玉皇大帝一怒之下,便将手中的龙头拐杖扔下凡间,化作了这根巨大的栓牛石,将“牯牛”恒久地拴在了这个地方。后来,由于这头牯牛长期身处民间,由原来的高高在上而逐步转化为脚踏实地,对民间的疾苦有了深化的了解,和善的天性获得了彻底的觉醒,真心诚意的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很多多的好事。玉皇大帝赏罚严明,打算给原本是天界的“牛倌”扎扎实实的提拔一下,可是这牛倌的“牛脾气”又上来了,好歹不愿上天赴任。玉皇大帝宽仁为本,认为这牛倌作为“空降干部”为民间百姓的确做了不少好事,与老百
8、姓相处得可以说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很给天宫长脸的,于是就成全了这头牯牛的心愿,并且念动咒语,将最初的栓牛石变胜利德碑,把牛倌的很多好处都记载在这块功德碑上面。假如谁能识得天文,确定能够读出其中的“天机”,否则,就只好把这个问题带回家探讨了。 ? 情人谷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情?人谷?。情人谷,顾名?思义?, ?自然?有段?隐情?, ?待会?再说?, ?先说?说在?这岩?壁上?强壮?成长?的植?物吧? ?这是?一颗?栎树?,它?的根?深深?扎在?石缝?里,?与石?壁相?依,?从石?缝中?汲取?水分?和营?养,?坚韧?地生?活?着,?做人?更应?该有?这种?生活?的勇?气。?这片?爬
9、满?石壁?的藤?叫霹?雳藤?,俗?名爬?壁虎?,系?攀援?植物?。 它?节节?生根?,攀?附能?力特?强,?在石?缝?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它?的果?实像?称砣?,可?制作?出优?质凉?粉,?是酷?暑盛?夏降?温佳?品。?这个?陡峭?的石?崖叫?殉情?崖,?此处?演绎?过一?段爱?情悲?剧。?据说,严?家是?书香?门弟?,官?宦世?家?,唐?家一?直务?农为?生,?由于?门不?当,?户不?对,?故而?作出?一条?族规?,禁?止两?家通?婚,?否则?家法严?惩?偏有?一对?分别?诞生?于两?家的?男女?相爱?,两?情相?悦,?私定?终身?,严?家多?方阻?拦,?一对?情?侣走?投无?路,?躲
10、入?了情?人谷?,严?家仍?不放?过,?派人?四处?搜寻?,要?捉到?他们?到祠?堂里?严惩?。无?奈双?双抱?头痛?哭后?,相?继跳?下山?崖,?以身?殉情。 四叠瀑布 四叠瀑是龙门景区最大的瀑布,因为瀑布从上而下形成四叠,故名“四叠瀑”。这道危崖终年水流终年不断,特殊是丰水季节,飞流直下,喷珠溅玉,清爽的气息沁人心脾。这是瀑布水流冲击拍打石崖时,水分子在雾化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负氧离子而带给人们的快感。负氧离子别名“空气维生素”,又称“长寿素”,对人体健康长寿以及对气管炎、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治疗,有着明显的协助疗效。世界卫生组织测定的正常清爽空气的负氧离子浓度是每立方厘米1000至1500个
11、;而这里瞬间负离子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31.01万个,位列全国各大知名景区的前茅。可以这样说,高浓度负氧离子,是牯牛降风景区一大就地享用的“王牌土特产”。 严家古村 严家古村。严家古村居住着东汉隐士严子陵的后裔。严子陵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同窗好友,刘秀即位后请严子陵入朝为官,不期遭到严子陵的拒绝。关于严子陵拒绝为官的史实,给后世的学者、专家们留下了许多探讨或揣测的空间:一说严子陵生性淡泊,不屑于做官,甘于躬耕自食,终老田间;一说侯霸的中道介入是严子陵最终成为“隐士”的重要诱因。因为,在王莽得势的时候,侯霸曾经一头扎进王莽的怀抱,做了王莽手下的“淮平郡太守”;现在刘秀卷土重来,侯霸又一头扎进刘秀的怀
12、抱,当上了刘秀朝廷的“尚书令”。面对这样的事实,严子陵觉得要是真的应聘入朝做官,今后就得与侯霸这样的“变色龙”朝夕相处。如此这般,即使不是耻辱,也必将使个人的风格、情操大受委屈。因此,严子陵选择了实质上的回避与不得不已的名义上的“淡泊”,隐遁,给后世留下了一个万古不朽的清名。 当然,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超旧人。在近代革命斗争史上,严氏的后裔们实行了一种主动的“入世”看法;先后有七名热血男儿为着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自己珍贵的生命,新中国建立后,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严家古村也因此成了远近著名的“英雄村”。 严氏宗祠 严氏宗祠位于严家村,建于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13、,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祠堂里有块匾,叫“富春堂”。严家村人是东汉时闻名隐士严光的后裔。严光,字子陵,浙江余姚人,年少时聪颖。享有盛名,曾与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严子陵为避嫌,隐居在浙江桐庐的富春山,垂钓于富春江(后来成为中国四大钓台之一的“严子陵钓台”)。光武帝得悉后,多次派人寻访,请他入朝为官,都被他拒绝了。最终光武帝亲自登门探望,并带回皇宫同眠一榻。但严子陵始终拒不做官。所以严氏后裔把严氏宗祠称作“富春堂”,以示对先祖的怀念。祠堂里挂着很多严氏家族历代名人画像及其生平简介。 红军标语墙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军在这里设过兵工厂,如今离村口不远的金竹洞内还能找到锻打兵器的
14、铁渣、铁片。抗日斗争爆发后,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此驻扎过,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先后有数十人参与了各种抗日组织,掩护、帮助抗日部队。共十来户人家、人口不足百人的小村,竟有7人解放后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烈士。村民陈满平家的老屋墙上留有红军时期的标语墙,上面写着“打倒国民匪党歼灭保甲制度”,落款是“红军政宣”;“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是你们度过年关困难的救星”,落款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宣”。尚健在的曾是当地农夫团团长严金生烈士的儿子严守仲当时亲眼目睹标语的制作过程,原来这两条标语不是用墨汁写的,而是用从河里捡来的黑色石头放在地上锤碎、捣细,然后 木桶中搅和,再用箬壳叶扎成的简易毛笔写成的。 此外这里人家的春
15、联书写的多是缅怀先烈等内容,如“英雄门第三春景、军属人家一品红”、“农夫会址现完好、红军踪迹遍山区”、“世界和平人人喜、全家和谐万事兴”,这些春联从解放后以来始终是一代一代往下留传。严家古村属于牯牛降旅游景点一组成部分,“英雄村”的发觉为其秀丽古朴的自然风光又增加了一份红色遗韵。 天作迷宫 这里有一个迷宫,里面七弯八拐,稍不留意,就会迷路。据说在兵荒马乱的年头,一些当地居民藏身洞中,还真得避过了不少的杀身之祸呢。据地质考察得知,在古代,这座山体结构极不稳定。地壳变动时,山体相互挤压、冲击,在向下滑坡滚动过程中,“搭建”起大小不等的地上洞窟。这个迷宫就是这样自然形成的。诚然,虽然是“迷宫”,但无
16、论游人走在它四周的任何一条木质栈道上,或者是穿越“迷宫”,最终都能够到达石板步道上。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劝善桥 因纪念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的问世而命名。当然,现在此处旧名重提,更兼有与时俱进的内涵,做人总是要多多与人为善为好。比如,经过这座吊桥时,不要拥挤,彼此相互谦让,为他人的平安着想,自己也平安。 驻马亭 龙门以内是吴应箕的复营,换句话说就是吴应箕组织抗清武装的后方总指挥部。据说,当年,吴应箕所部将领进山密议军机时,常常将战马羁放在这个地方。现在,此处成为了具有纪念意义的游憩场所,给人们怀古探幽供应了一个极好的平台。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们?,今日?的牯?牛降?之旅?就到?
17、此结束。 2022安徽各景点导游词大全2 各位游客:你们好!(自我介绍后)欢迎你们来到西递参观巡游。 西递坐落于皖南黟县境内,以悠久绚丽的传统文化、精湛超群的徽派明清民居、朴实纯美的民俗风情著名。西递380余幢民居中明清时期的有224幢,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24幢,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世界上爱护最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 西递与同县的宏村同是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全国5A级旅游区,2000年11月30日,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作为“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传统建筑的典型作品,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_年荣获中心电
18、视台“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称号。“要了解中国古代宫廷建筑,请到北京故宫去;要了解中国古代民间建筑,请到古黟西递来!” 西递名称由来(停车场到走马楼) 西递原名西川,又名西溪,取村中前边溪、后边溪、社屋溪3条溪水东向西流之意。后因村西3里处设有徽州府的“铺递所”递送邮件而改称西递。古徽州人在村落选址时非常讲究建筑风水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西递胡氏的先祖就是发觉西递山形有“天马涌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并依据风水学中“东水西流,其地主富”的观点,选定两递为胡氏安家立命的生存之地。 走马楼 村头的长廊庭院叫凌云阁,俗称走马楼,建于清乾隆丁未年(1787年)。当时,西递村江南六大首富之一、正三品通
19、议大夫胡贯三为了迎接自己的亲家一品官员、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元老曹振镛耗巨资兴建。曹振镛是歙县雄村人,太子太傅,军机大臣,在嘉庆皇帝出外巡察时曾代君执政3个月。曹振镛至此,登楼远眺,心旷神怡,赞叹不已,不禁说道,我女儿能嫁到这么美、这么好的地方,真是前世有福啊!此楼又长又宽敞,连马都可以在上面走呢。因此,后人又称凌云阁为走马楼,也叫跑马楼。 以前,这儿曲径通幽,建筑与景物皆佳,但是在“文_”时期被毁。后来按“修旧如旧”的原则予以修复。跑马楼分两层,飞檐翘角、古朴高雅。楼上建有美人靠,登楼远眺,可望见西递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当年,胡贯三在捐资修建歙县河西桥时,结识了一位家境贫寒但很有才华的文
20、人曹文埴,也就是曹振镛的父亲,胡贯三大力资助他进京殿试,曹文埴不负所望,一举中学其次甲第一名,官拜一品户部尚书,曹文埴深感资助之恩,临终留下遗训,嘱托要厚报明经胡氏。曹振镛遵从父命,将自己最宠爱的女儿嫁给了胡贯三的小儿子胡元熙为妻,与胡贯三结成了儿女亲家。清朝乾隆五十三年,即1788年,曹振镛返省亲之际,专程来西递会见亲家。) 西递选址和布局(走马楼至牌楼) 黟县众多古村落的选址、布局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众多村落环境都很相像,即枕山、环水、面屏。村落后面的山称来龙,山势起伏犹如行龙;村落面对有案山、朝山,林木郁郁葱葱寓意人丁兴盛;溪水环绕村落,青龙白虎围绕左右,这种空间模式
21、顺应自然规律,又符合人们的各种须要,可以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典范。 西递布局独特,村落平面依山形随地势呈船形,迎合了胡氏家族外出经商、扬帆远航之意。西递村地处山中小平原,村四周是百亩良田,村人称湖田,似乎是安静的港湾;四周连绵起伏的山峦好像波涛巨浪;村中心的祠堂是船的中心,把握着宗族的发展方向;村头屹立的牌坊恰似桅杆,作为礼教的旌表,规范着族人的行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好比一进又一进的船舱,胡氏家族撑着这条大船在学海、宦海和商海中航行了几百年。 胡文光刺史牌楼 徽州古建筑艺术中,民居、祠堂、牌楼被称为“徽州三绝”。迎面耸立就是三绝之一牌坊,牌坊旌表封建价值观所认定的优秀人物,有贞节坊、仁
22、义坊、功德坊、科第坊、慈孝坊、百岁坊等,这座叫胡文光刺史坊,是表彰官员政绩的功德牌坊。(飞檐翘角的牌坊又被称为牌楼)据考证:西递村在历史上共有牌坊(楼)15座。明清时期,村口直溯两华里,共建牌坊(楼)13座。13座牌坊(楼)中,9座贞节牌楼,1座圣旨孝字牌楼,3座功德坊,此外在清朝中叶东生坞和西递湾两处还建了两座功德牌坊。 胡文光(1521-1593)西递人,是明经胡氏18世祖,为官32年,犹如牌楼上32面圆形镂空花盘一样前程锦绣,官运亨通。胡文光在明嘉靖乙卯年(1555年)登科中举,历任江西万载知县、山东胶州刺史,在任期间他处理积案,兴办学校,建仓贮粮,驱除海盗,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至今
23、老百姓中还流传着一首顺口溜:“文光刺史美名扬,重视教化办学堂。兴修水利仓满粮,勉励繁殖牛马羊。防卫倭寇逐东洋,捍卫江山保祥瑞。”后来官升到湖北荆州王府长史,有“奉直大夫”、“朝列大夫”的头衔,被誉为“荆藩首相”。胡文光入选古徽州官吏勤廉史迹。 为了弘扬胡文光的政绩,光宗耀祖,明万历六年(1578年),明神宗批准胡文光的乡亲在此建了这座牌坊。它高12。3米,宽9。95米,三间四柱五楼,通体用质地细腻的“黟县青”砌成,雕琢精绝,雄伟高耸,为我国石筑牌坊之珍宝。 胡文光刺史坊与徽州各地的牌坊式样不同,如歙县的牌坊大都是四根大柱直冲云霄,叫“冲天柱式”;而眼前的这座牌坊有五个层次分明的楼阁,有顶有檐,
24、叫“楼阁式”,所以精确地说应当称它为“牌楼”。 大家请看,牌楼顶端3对龙头鱼尾的动物是鳌鱼,取意独占鳌头,力争第一。(相传在远古时代,金、银色的鲤鱼想跳过龙门,飞入云端升天化为龙,但是它们偷吞了海里的龙珠,只能变成龙头鱼身,称之谓鳌鱼。雄性鳌鱼金鳞葫芦尾,雌性鳌鱼银鳞芙蓉尾,终日熬游大海游戏)正楼龙凤牌上刻是“恩荣”二字,意思是皇恩使荣,皇上赏赐的荣誉。两旁盘有浮雕的双龙。双龙图下西边雕刻有“胶州刺史”、东边写有“荆藩首相”,两边雕刻有两个人物,手持朝笏的是文官,手持宝剑的是武将,寓意安邦定国。下面有人物象八个,便是通常所说的“八仙”,这些人物的雕像集中反映了胡氏祖先对后人的殷切希望,假如不能
25、达到“学而优则仕“的志向境界,就应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会一技之长来独立自强。中间横梁东西两面刻有”登嘉靖已卯科朝列大夫胡文光”和“登嘉靖乙卯科奉直大夫胡文光”的字样。 牌楼上还有很多生动逼真的图案,工艺精湛、寓意深刻。既有象征祥瑞如意的“麒麟嬉逐图”,象征福禄双全的“鹿鹤同春图”,象征封建权势的“虎豹呈威图”,象征五子登科的“五狮戏珠图”等,都是取祥瑞的图案,雕刻艺术堪称一绝。 牌楼中间的两柱前后分别雕有四只石狮,狮子高2。5米,造型逼真,威猛传神,世人罕见。狮子前爪朝下呈俯冲式,雄狮怀抱绣球,雌狮搂着小狮子,一方面为了美观,另一方面增加了牌坊的稳定性。 这座牌坊宏伟挺秀,几经沧桑,仍
26、矗立于村口,犹如一名忠实的保卫者,也是这个古村历史的见证。1999年,昆明世博会安徽展区就是按1:0。77比例仿建这个牌楼作为安徽园的大门。 圆门洞 西递村山川钟秀,风景美丽。请看村口拱门上的八个大字:“东阜日华”、“西流虹亘”,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整个村庄的地理位置和水系流向。“东阜日华”中的“阜”字指的是低山,西递地处四周低山之中,如东升旭日一样蒸蒸日上;“西流虹亘”是指西递村三条溪水东向西流,像彩虹那样环绕全村,连绵起伏。正是由于溪水东向西流,自古这里便被人们看成是一块风水宝地,民间曾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东水西流,吃穿不愁”,“船形西递,大吉大利”。 西递概况(圆门洞到旷古斋) 西递位于省
27、级历史文化名城黟县境内,黟县历史悠久,始建于秦,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历史上有“古黟”之称。黟县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又有“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誉。有人考证,东晋闻名诗人陶渊明喜闻乐见的桃花源记记述的就是黟县。隐士许坚(南唐至北宋时期)巡游黟县曾赋诗:“黟邑桃源小,烟霞百里宽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西递初建于北宋年间(1047年选址量土测水,1049年村庄初见规模),发展于明朝,鼎盛于清朝初期,近千年的历史。由于历史上西递较少受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西递人杰地灵,培育出了明代荆藩首相胡文光,清初江南六大首富之一、
28、正三品胡贯三和清代二品官胡尚赠等一批国家栋梁之材和儒商。 西递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从高处俯瞰,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建筑群体似一船形。村落面积12。96公顷,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有居民354多户,居住着1100多人。 西递虽然被称为“中国古民居博物馆”,但是这里是明清时期居民生活的缩影。与一般静态的景点不同的是,古村落是“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村民传统的生活、劳作方式与古建筑融为一体,因为居民的存在,古村落是开放的、鲜活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徽州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高高屹立于墙头,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冲突比较突出
29、,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状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马头墙凹凸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马头墙的“马头”,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子对“读书作官”这一志向的追求。还有“雀尾式”和“吻兽式”等。看到这些马头墙,人们经常会为徽派建筑设计师们那种超群的艺术创建力而惊羡,徽派民居,高大封闭的墙体,因为马头墙设计而显得错落有致,那静止、呆板的墙体,因为有了马头墙,从而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马,在众多的动物中,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祥瑞物,中国古代“一马当先、马到胜利、丰功伟绩”,等等成
30、语显现出人们对马的崇拜与宠爱。这或许是古徽州人们为什么要将这种封火墙,称之为“马头墙”的动机。 徽州门楼和旷古斋 来到旷古斋前,抬头就可以看到精致的门楼。徽州古民居的一大特色,就是建有门楼、门罩。它的作用既可以遮风避雨,爱护门扇、门框,也可以显示出主子的身份、地位和志向追求。徽州人非常重视门楼的修建,有“千金门楼,四两屋”之说,古人宁可花去千两黄金用来修建门楼,仅仅花费四两用来建房子,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可以反映出门楼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门楼上面雕刻有精致徽州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制作得富丽堂皇,呈现了新安画派和徽州版画深厚的艺术根基,也展示了徽商在当时的中国无与伦比的财力和物力。 从旷古斋门罩的
31、造型就不难看出主子的身份。整个门罩呈元宝形,两头翘角的下方各有“富”、“贵”二字,“富”字表达了主子希望经商赚钱,招财进宝的追求,“贵字则是反映了主子亦商亦读,以仕保商的愿望。 旷古斋是一座由庭院、花园和多单元房子组成的私家宅院,建于清康熙年间。目前对游客展出的是前楼厅堂。徽州建筑少窗,天井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徽州,天井是取光、取景、排水的地方。有人说窗户是一个建筑的眼睛,而对于很少有窗户的徽州建筑来说,天井才是他们视察外界的眼睛。天井又叫作明堂,所以雨水从天井流下又叫作四水归明堂。在别的地方,天井的屋檐与地面成30度角,所以雨水流过屋檐流向的房外。在徽州天井就是一个倒置的“V”字,雨水流过
32、屋檐流向院内,最终通过院内的地下道流向院外。四水归明堂就是外财归家,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徽州天井透露的是徽商理财的精明。厅堂的陈设是典型的古徽州风格,正面板墙上方悬挂的是一块隶书宇大匾“旷古斋”,匾额下是中堂画,画两边有两幅古对联,其中一幅是“孝弟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其中把“孝弟”今为“孝悌”,更扩展了兄弟和谐之情;“文章”的章字中“早”字竖出了头,以示多读诗书早日出人头地之意。 徽商和瑞玉庭 提到古徽州人,肯定会提及“徽商”,徽商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徽州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徽商经济对于徽州宗法社会的维系、人才的培育、村镇的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园”,
33、是对徽州地理形势的高度概括,受山区地狭人稠的自然条件限制,徽州人有深刻的危机意识。徽谚所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为了生存,人们外出刻苦经营,最终“学有所成,劳有所获,营有所利”,进而名扬全国,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 西递的兴盛与徽商的贡献也密不行分。西递胡氏的鼎盛时期,是从17世纪到19世纪大约200年间,这一时期的胡氏祖先,多以经营钱庄典当为主,仅24世祖胡贯三一人,就经营有36家典当和20余家钱庄,遍及长江下游各大商阜,资产折白银500余万两,为江南巨富。这对西递村落的建设与发展,无疑起过极大的推动作用。 瑞玉庭的原主子出身于徽商世家,它建于清咸丰年间(1853年)
34、。这幢建筑从5个地方充分体现了主子的经营之道和思想境界。 大家请看,第一处是门罩上一块元宝式的砖雕,刻着“富、贵”二字,意思是希望自己大富大贵,不同于官仕之家光宗耀祖的“光、耀”二字。 走进这个小巧玲珑的庭院,顿觉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右墙边上石刻的“履道含和”四个字,道出了经商的房主心声:人生的道路漫长,应当以和为贵,和气才能生财,这是其次处。左边有很多卡片大小的书画小品,除美观之外,主要作家训用,教人如何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 这是第三处天井,和一般徽州民居一样,天井有四水归堂,水源就是财源,肥水不外流的含义,但是此处天井四周的雀替上描金雕刻有四季花鸟图,分别是:喜鹊登梅、凤打牡丹、鸳鸯戏水
35、、丹凤朝阳,意味着万象更新、四季发财的意思。 大家请看这第四处,太师壁两侧的穿堂过道上面有一处“商”字造型,体现了房屋主子要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愿望。“仕农工商”,封建社会等级排序中商人始终处于末等地位,徽商多重视教化以进入官场,而此处的商人在大堂过道上建成“商”字形态,力求和官宦之人平起平坐,以求得心理平衡。 五是厅堂上的柱子上是悬挂着一幅寓意深刻的楹联,“欢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把徽商的经商之道和处世信条刻划得淋漓尽致。此外,这还是一幅改字联,上联“辛”字多一横,下联“亏”字多一点。他们认为多一份辛苦就多一份欢乐,在辛勤的劳动中能得到欢乐和华蜜,从吃亏中寻得阅历,胸怀坦诚才能收益。
36、当年的徽商正是以此为座右铭,以诚信为本,与人为善,发扬“徽骆驼”的精神,铸起了从前的辉煌。 厅堂上除了挂有经商之道的楹联外,还有宣扬修身和传家之道的两幅楹联。即:“寿本乎仁,乐生于智;勤能补拙,俭可养廉”;“事业从五伦做起,文章本六经得来”。 徽州教化和桃李园 古语云:“人遗子,金满赢;唔教子,唯一经。”俗话说“苦不能苦孩子,穷不能穷教化。”徽商被人称誉为“儒商”、“官商”,徽商把读书和做官、经商溶为一体,“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贾而好儒”是徽商的一大特色。在徽州文化的浓郁氛围里,艰难创业的西递人最崇尚的还是读书。桃李园主屋构造三间三进,前厅和中厅是秀才胡允明修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
37、,后厅是一代徽商佼佼者胡大祥于清朝道光年间所建。前厅北向三间,木雕楼裙嵌着“福、禄、寿、喜”四个大字,新颖风雅。中厅较为窄小,通向后厅又有一道堂墙,为了确保中厅光明采光和通气,除了开有天井外,中厅楼上置一木拱相围的“楼上井”,通过镂空的裙板把天井里的光借射到太师壁上,扩大了楼层之下的通风采光,这一独特的设计在徽派古民居建筑中都很少见。中厅通向后厅的堂墙门洞上,石刻有清初书法家黟县人汪士道题写的“桃花源里人家”。后厅两侧板壁上各装有六块木雕屏门,漆雕欧阳修撰写的醉翁亭记,书法苍劲有力,挥洒自如。作者黄元治,是黟县西武黄村人。 大家可能会惊奇,西递自古人文荟萃,书法造诣超群者数不胜数,为何要在此悬
38、挂一位并非知名书法家的作品呢?原来西递先人始终以帝王后裔而骄傲,教化孩子忠君爱民,开设了修身养性的道德课,聘请清官良吏给一代代读书人现身说法。黄元治是当地百姓交口称颂的清官,他在西安任太守时,被称为“青菜太守”,年年俸禄大部分资助了求学困难的青年,晚年归乡,两袖清风,只得借住在宗族祠堂里。“桃李园”的主子悬挂其书写的作品,是想让后人学习黄元治,做一个忠君爱民的清官。可以说徽州人在几百年前,就已经起先做到“廉政从娃娃抓起”了。 正因为西递自古重视道德教化,所以明清以来从西递走出的数百名封建官员,没有一个是玷污祖宗的贪官污吏。尤其值得一题的是,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18省在京会试的举人,
39、“公车上书”反对尚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在一千多位签名者中,安徽举人只有8名,而其中黟县4人里3名就是西递人 (胡殿元、胡嘉楷、胡腾逵)。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桃李园”中走出去的学生,或在仕途上春风得意,或在商场上得心应手。 此外,桃李园还向我们呈现了清朝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大家可以看到前厅和中厅采纳的是圆形支柱,而后厅则是方形支柱,那是因为除清朝初期和道光年间外,清代民居建筑大多运用圆形支柱。(明代盛行天圆地方之说,当时民居建筑多采纳方形支柱,清朝初期沿袭了明代的建筑风格。之后,道光年间曾流行复古风格,部分民居建筑又重新采纳了方形支柱) 徽派庭院建筑和西园 西园是黟县古民居中一所较为典型
40、的园林式建筑,其绝妙之处在于房子与庭院相呼应,庭院与自然相贯穿,造园手法及石雕艺术颇有代表性。西园是胡文照的故居,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4年)。胡文照是四品官,曾任河南开封知府,所以这家的门楼为“八字门楼”,这也是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一,充分显示了主子在此的显赫权势和地位。 西园庭院建筑以漏窗借景传情。进入园内,右侧是三幢楼房一字摆开,它们由一个长方的庭院连为一个整体,中间用大的砖雕漏窗以及形态各异的门洞隔开,分为前园、中园、后园,园中栽种花卉,设有假山、鱼池。透过前院的漏窗,隐隐可见中院、后院的景物。整个庭院处于“界与未界,隔与未隔”之间,庭院深深,层层相联,这种不让人一览无遗的设计,
41、使得整个狭长的庭院显得幽深雅静。在乡间村居这种“移步换景,借景园外”的建筑格局并不多见。 西园有许多精致的石雕。前院的石条上陈放着“西递”两字石刻,它是古代的村碑,原来放在村口,“文_”中被丢置一旁,是现在房屋主子抬放家中保存至今。边上石几、石桌、石凳、石井、石鱼缸给整个庭院增加了北方的阳刚之气,正如人们评论苏州园林那样,“兼有南方之秀,北方之雄”。 进入中院的门额上嵌有石刻“西园”二字篆书。中院住宅大门两侧墙上各嵌有一个石雕漏窗,是“徽州三雕”中的代表作品。左边是“松石图”,两株奇松斜伸于嶙峋怪石之上,傲然挺立;右边是“竹梅图”,婆娑幻影与傲立劲梅相错,显得高雅新颖。 中院住宅大门门罩上有一
42、块民间极为罕见的石雕,刻着西周时期“周文王访贤”的故事,图中清楚可见姜子牙在河边钓鱼,周文王下马后,由武吉(下跪者)带路,尊敬的拜跪姜子牙并恳请他出山为相,辅佐执政。令人惋惜的是,这块雕刻细腻的石雕人物在“文_”中被毁掉了头部。 进入后园的门额石雕上刻有 “井花香处”四字,后园有厨房及古井一口,“井花香处”四字,充分体现了主子的品位。再往里走,门洞上方题有“种春圃”,含义是门洞里面是一块菜园,主子把春色播种在小园里,简洁的几幅题额诗情画意,足以将徽州文化的深厚底蕴揭示一二。 取吉与东园 在徽州古村落,我们常能看到很多建筑小品,一座塔、一幢庙、一根石柱、一块碑或众多不同的雕刻图案。其实它们的象征
43、意义早已大大超过好用价值,这就是取吉或符镇之物。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讲,建房过程中有很多的禁忌,为了解决这些麻烦,风水学生创建了“符镇法”,如树“泰山石敢当”石碑,或写“偈语”或画一张“符”张贴在门罩上,从而达到避凶趋吉的目的。徽州古民居中门罩上的雕刻,原来是避邪的“符镇”,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演化为“取吉”,雕刻有祥瑞物的装饰性图案。家庭的取吉多由图案表现,如以鱼喻“余”,以桂喻“贵”,以猴喻“侯”,以鸡喻“吉”,以蝙蝠喻“福”,以鹿喻“禄”,以喜鹊喻“喜”等。 走进西递村,户户有文化,到处是艺术,“取吉”在东园建筑中就有着充分的运用。 请看,“东园”门罩上方有一“扇”形漏窗,取“善”字的谐
44、音,抬头见善,教化人们要多行善事,乐善好施;东园左侧院墙上镶嵌着“叶”形漏窗,意寓一个上年纪的人要饮水思源,衣锦还乡,安度晚年的愿望。房子对面有题额眉刻,叫“百可园”,体现了主子不信邪、不求神,百无禁忌,心胸广袤,豁达乐观的心态。这些雕刻不仅有它本身的美学价值,又能体现当年房屋主子的精神寄予和追求。 东园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公元l724年),原为朝列大夫胡文照父亲胡尚焘的祖居,现在为明经胡氏二十四祖胡贯三的后裔居住。东园包括凉厅、正厅、前厅三进,正厅为厚光堂,用于接见贵客之用;前厅为接待亲眷内宾,凉厅为书厅,既是主子修身养性的书屋又是主子办私塾的场所。 凉厅左边厢房房门为六边形,右边却是圆形,突
45、破了原传统式的对称建筑结构,而取得了不对称中之对称美的效果。这里“取吉”图案随处可见:六边形门上雕刻“五蝠捧寿”的图案,五只蝙蝠翩翩的展翅意喻多福长寿;右边厢房房门为圆形,是一幅很大的冰梅图(俗称“冰裂”图),冰块棱角分明,香梅花瓣清楚,冰棱寓意“十年寒窗”,香梅象征“梅花香自苦寒来”,从中不难看出主子的心愿,希望自己的儿孙后代要刻苦攻读,主动上进,荣获功名,争气做人。 凉厅天井墙上,嵌着一块碑刻,此碑宽近70厘米,高约30厘米,从右往左刻有行草“结自得趣”四字,为清代西冷八大家之一陈鸿寿所书。“结自得趣”这四个字是引用唐元结的典故书写雕刻的。元结为唐天宝进士,曾向皇帝唐肃宗上书三篇议政,但却
46、未被接受和重用。元结心灰意懒,始终著书自娱,晚年才当上一个道州刺史。胡星阁居住此屋时,将好友陈鸿寿书写“结自得趣”四字嵌砌在天井墙上,表示自己无意仕途,以书为友,以文为乐的生活情趣和追求。后来房屋易主,为贯三公之后裔胡大康,胡霭溪父子居住,二人均为前清秀才、廪生,他们一生读经著文,设塾为师,可算是继承了“结自得趣”的家风。 宗法制度和尊敬堂 下面,我们再去欣赏一下胡氏的总支祠“尊敬堂”。尊敬堂和徽州宗族制度有着亲密的关系。 一个宗族是始祖繁衍下来的若干家庭的结合体,多聚居一村。在“程朱故里”徽州,宗法家族制度发达,各个宗族都将程朱理学奉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程朱理学注意“三纲五常”,讲究忠君孝
47、亲、男尊女卑、修祠续谱、建坊树碑。徽州六邑,宗祠遍布,并且是当地最雄伟华严的建筑。 徽州祠堂是一个家族的中心,通过开祠祭祀和其他的家族活动,将整个家族坚固地团结起来。封建社会,祠堂按其代表的支族多少,分为宗(总)祠、总支祠、支祠和家祠。祠堂为议商族事之处,也用作族人举办婚嫁喜庆及教斥不肖子孙的场所。当时人们认为“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明代中叶以后,西递胡氏大兴土木,破土建祠共有祠堂34座 。 历经数百年,现保存完好的有总支祠尊敬堂、支祠追慕堂和家祠锄经堂、迪吉堂等。 前面这座高大宏伟的建筑便是“尊敬堂”。它坐落在村庄的中心,始建于明朝万历28年即公元1600年,砖木结构,面积1800m2,跨度30米尊敬堂原来是明经胡氏14代世祖仕亨公的住宅,他的三个儿子将其扩建,并在祀厅正中立下巨匾“尊敬堂”,表示兄弟之间要互敬互爱,也启示后人须敬老爱幼,族人要互敬互爱。 尊敬堂门廊飞檐似雄鹰凌空展翅,气概恢弘,门前溪流清碧如泉,成弧形绕祠流淌。从中门进入则为祭祀大厅,大厅分上下庭,中间辟有大型天井,下厅两根6米高的黑色大理石柱与上厅两根直径近2尺的白果木柱相望对称,承托着规整的梁架(尊敬堂内支柱多为银杏木,大梁则多采纳香樟木)宏伟壮丽。大厅后进是楼式建筑的供奉厅,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牌位。 祭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