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寒食节的来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寒食节的来历.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节也就是清明节,关于寒食节的由来,不知道大家了解有多少呢?以下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寒食节的来历,欢迎大家阅读。 寒食节由来 事实上,寒食节禁火习俗的起源与介子推毫无关系。介子推割股奉君 是否属实在史界也有争议。史记对介子推的介绍比较具体,有龙蛇之歌的记载,就是介子推的从人不服,编了个民谣挂在宫门口,说文公对待介子推不公允。对割股奉君只字未提。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特地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闻。 从先秦的文献记载可知,当时已有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周礼中即
2、明确记载当时有司炬之官,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保存的火种简单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需打算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 由于古代的禁火制度过于残酷和严厉,并不顾各地详细状况,甚至影响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于是,汉代发生了周举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事务,魏武帝曹操也发布了明罚令废止禁火: 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
3、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百俸。 除了周举、曹操,历代也多有人对禁火寒食持反对看法。但是,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喜好传闻、热衷礼仪的民族,寒食节依旧长期流传。民间依据当地的条件和寒食的特点,纷纷创建出一些特别的寒食节食品,凉菜冷食花样百出,形成了与岁季节日相联系的风味小吃,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饮食习俗。 在长期形成并稳固流传的社会风俗面前,宫廷官府只能顺应其发展趋势。于是,为联络民众感情而产生了正式的赐火和请新火之举。据记载,唐代宫廷每到清明节前,要让宫内小孩钻榆木取火,先得火者,皇帝要赐绢三匹、银碗一只,是为请新火。对臣下赐火种表示关怀,以笼络人心,所以又有赐火之举。唐时的诗词和笔记小说中,有大量描述
4、赐火、御火的文字,可见其俗之盛。 由于民间普遍崇信介子推的忠孝精神,人们更乐意将寒食节与介子推联系在一起实行纪念活动。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介子推,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渐渐被清明节取代,很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所以,千百年来,介子推的故事也在不断完善中流传下来。 清明节习俗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宠爱的一种嬉戏。相传是黄帝独创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春游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间
5、。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春游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始终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主动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季节人们所宠爱的活动。每逢清明季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耀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际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节传闻 相传春秋战国时
6、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接连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赤胆忠心的人,始终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闻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立刻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7、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寻,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办法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觉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如主公心有
8、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敬重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其次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祀,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望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
9、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家立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特别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呼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看了寒食节的来历的人还看 1.2022寒食节的来历 2.关于寒食节的来历传闻 3.寒食节的传闻故事 4.清明节为什么要吃寒食 5.清明节的来历50字 6.清明节的来历作文350字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