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2022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对于地理来讲,考试要求点较多,想要学好地理须要学生多做题,下面学习啦的我将为大家带来中学地理的试卷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分析 我国安排于2022 年放射首个火星探测器。该探测器将环绕火星飞行,并对其进行全面探测。图1 为我国卫星放射基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火星 A.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B.大气成分与地球相同 C.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反 D.存在昼夜交替的现象 2. 火星探测器 3.我国四大卫星放射基地中 A.太原位于西北地区,人口少,平安性较高 B.酒泉位于非季风区,晴天多,天气条件好 C.
2、西昌位于云南省,海拔高,节约放射燃料 D.文昌接近东海,利于大型火箭的海上运输 【答案】 1.D 2. D 3.B 【解析】 试题分析: 1.火星不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火星大气成分与地球不同,火星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同,都是自西向东,火星也存在昼夜交替的现象,所以D正确。 2.火星探测器在探测的过程中不会脱离行星系统的限制,与地球间的通讯不受磁暴的干扰, 将借助遥感技术来实现对火星的全面探测,所以D正确。 3. 酒泉位于甘肃省的河西走廊,位于非季风区,晴天多,天气条件好,太原位于西北地区,人口少,西昌属于四川,海拔高,节约放射燃料,所以B正确。 考点:宇宙中的地球 2022 年7月23日至9月5
3、日,第十一届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系列会议在中国召开。图2 示意历届会议主办城市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图中城市 A.B. C.D. 5. G20 系列会议期间 A.B. C. D. 【答案】 4.B 5.C 【解析】 试题分析: 4.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城市多数分布在东半球,多分布在中纬地区,位于大洋的西岸,位于欧洲的西部,所以B正确。 5.G20 系列会议期间,即2022 年7月23日至9月5日,地球的公转速度越来越快,杭州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晚,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所以C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6.图3 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能量的传递过程。图中 A. B
4、.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能量传递的依次为→→→,一天中大气温度最高的时候最强,晴朗的秋夜多霜是因为减弱,是促使大气增温的主要能量来源,所以B正确。 考点:大气受热过程 7.图4 为某地某日5 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最有利于该地污染物扩散的时段为 A.5 时至8 时B.8 时至12 时 C.12时至15 时D.15 时至20 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12点和15点,气温随海拔的上升而降低,形成对流天气,利于近地面雾霾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所以B正确。 考点:大气运动 图5 分别为我国南方某区域中S、T
5、 两地和M、N 两地间海平面气压改变图(时间为某年5 月21 日某时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 该区域的气压(单位hPa)分布状况可能是 9. 将来几天,S 地的天气改变过程最可能是 A.,气压上升B.,气温上升 C.,湿度降低D.,气温降低 【答案】 8.C 9.B 【解析】 试题分析: 8.从图中可以看出,M处为低压中心,气压为995hpa,O处气压为1000hpa,N、T处气压最高,为1005hpa,所以C正确。 9.从图中可以看出,M处为低压中心,气压为995hpa,O处气压为1000hpa,N、T处气压最高,为1005hpa,将来几天,S 地连续阴雨后,气温上升,所以B正确。
6、考点:常见天气系统 图6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图中 A.1 月份常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 B.6 月份气压带、风带向低纬移动 C.、限制的地区多形成对流雨 D.是带来较少降水的东北信风带 11.冬至日前后 A.地中海沿岸主要受限制 B.内蒙古高原主要受限制 C.西欧平原主要受的限制 D.华北平原主要受的限制 【答案】 10.D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10.从图中可以看出,为副热带高气压带,1月份常被海洋上的低压切断,6月份气压带、风带向高纬移动,、限制的地区多形成锋面雨,是带来较少降水的东北信风带,所以D正确。 11.冬至日前后,即北半球冬季,地中海
7、沿岸主要受盛行西风带限制,即,内蒙古高原主要受亚洲高压限制,西欧平原主要受盛行西风带限制,即,华北平原主要受亚洲高压限制,所以C正确。 考点:气压带和风带 北京时间2022 年8 月24 日9 时36 分,意大利中部古城佩鲁贾(43°7′N,12°23′E)旁边发生6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4km。地震造成了严峻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2.该地震 A.B. C.-喜马拉雅地震带D. 13.此次地震造成了严峻人员伤亡的缘由是 A.B. C.6 级烈度较高D. 14.灾后重建规划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
8、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答案】 12.C 13.A 14.C 【解析】 考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图7 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图中 A. B. C.D.岩层断裂之后相对下降 16.图中区域 A.a B.b C.c D.d 【答案】 15.D 16.D 【解析】 试题分析: 15.断层形成时间晚于地层,形成的内力作用不同,主要是岩浆喷发形成山地,岩层断裂之后相对下降,所以D正确。 16.从图中可以看出,a 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b 处的玄武岩可用作优质石材,c 处位于断层处,不相宜建坝蓄水,d区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所以D正确。 考点:地表形态改变
9、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图8 为我国某山地植被带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图中甲带是 A.B. C.D. 18. 图中山地 A.B. C.D. 【答案】 17.B 18.C 【解析】 试题分析: 17.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带位于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和高山灌丛带之间,可能是山地针叶林带,所以B正确。 18.图中山地各植被带间没有明确分界线,植被带间的分界线比较稳定,该山地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可能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所以C正确。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图9是世界局部地区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图中洋流 A.为暖流,为寒流,比水温高
10、B.的水温高于南半球同纬度的洋流 C.仅受东北信风影响自东北流向西南 D.地处低纬地区,水温较高,为暖流 20.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沿岸地区的气温上升 B.交汇处形成闻名渔场 C.使荒漠延长至大陆东岸 D.促进凹凸纬热量交换 【答案】 19.B 20.A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纬度高于,因此比水温低,为暖流,为寒流,的水温高于南半球同纬度的,受东北信风和大陆轮廓影响,自东北流向西南,地处低纬地区,水温较高,为寒流,所以B正确。 从图中可以看出,为暖流,使沿岸地区的气温上升,洋流不会交汇,无法形成渔场,为暖流,带来增温增湿作用,促进凹凸纬热量交换,所以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北京 海淀区 上学 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