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著名景点导游词5篇合集.docx





《2022年北京著名景点导游词5篇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北京著名景点导游词5篇合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北京著名景点导游词5篇合集 北京作为我国闻名的集政治文化经济于一体的城市,有许多的景点好玩又能开阔视野,不知道你们都去过哪里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北京闻名景点导游词大全,欢迎阅读 北京闻名景点导游词1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乔翼平,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乔导,司马台长城导游词。今日,我要带大家巡游的地方叫司马台长城。 我们巡游时,要留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乱扔果皮、废纸等各种垃圾。 二、不要在城墙上乱写乱画。 三、不能随地吐痰。 你们做到这几点,就能有一次开心的旅行,小学四年级作文司马台长城导游词。现在我们脚下的这个地方就叫司马台长城,它位与河北省滦平县与北京市密云县的交界处,
2、它是长城中最险要的一段。现在我们站在司马台长城的东段,这里有十六个敌楼,其中有些只是一堵墙,上部很窄,非常险峻,如“天梯”、“天桥”。让我们还是上去看一看吧! 你们看,那第十四个敌楼至第十五个敌楼之间的长城,叫“天梯”,第十五个“仙女楼”至第十六个“望京楼”之间的长城,叫“天桥”。它们只有三十多公分宽,两边都是悬崖绝壁。对了,关于它们,还有一首诗: 天梯高耸入云端,天桥悬挂云海间。婷婷玉立仙女楼,不登望京真缺憾。 我的介绍到此结束,我真诚希望大家玩得快乐、舒心。感谢! 北京闻名景点导游词2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愍帝建兴四年(320_年),是佛教传入北京地区后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庙。始创时规模不大,名叫
3、嘉福寺。当时佛教还未能被民间所接受,因而发展缓慢。以后又出现了北魏和北周两次“灭佛”,故而嘉福寺自建成之后,始终未有发展,后来渐渐破败。 唐代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696-697年),佛教华严宗高僧华严和尚来潭柘寺开山建寺,持华严经以为净业,潭柘寺就成为了幽州地区第一座确定了宗派的寺院,潭柘寺得到兴盛。 唐代会昌年间,唐武宗李炎崇信道教,在道士赵归真和权臣李德裕的怂恿下,唐武宗下令在全国排毁佛教。潭柘寺也因此而荒废。 五代后唐时期,闻名的禅宗高僧从实禅师来到了潭柘寺,铲除荒夷,整修寺院,“师与其徒千人讲法,潭柘宗风大振”,才使潭柘寺走出了“武宗灭佛”的阴影,重又繁盛了起来。当时的潭柘寺也从今由华
4、严宗改为禅宗。 辽代时期由于幽州地区律宗大盛,而禅宗则发展缓慢,潭柘寺的香火衰微。 金代,禅宗在中都(今北京)地区有了很大的发展,潭柘寺先后出现了数位禅宗大师,大大提高了寺院的声誉。金熙宗完颜亶于皇统元年(1141年)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并拨款对潭柘寺进行了整修和扩建,这是第一位到潭柘寺进香的皇帝,使后代皇帝争相效仿,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潭柘寺的地位,繁盛寺院香火,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金熙宗将当时的寺名龙泉寺改为“大万寿寺”,拨款对潭柘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开创了皇帝为潭柘寺赐名和由朝廷出资整修潭柘寺的先河。 金大定年间,皇太子完颜允恭代表其父金世宗完颜雍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当时的住持僧重玉
5、禅师为此特写下了从显宗幸潭柘一诗,记述了当时的盛况,后于明昌五年(1194年)镌刻成碑,立于寺中,现此碑犹存,镶嵌在金刚延寿塔后边地阶的崖壁上。在金代,潭柘寺禅学昌盛,其代表人物是临济宗大师广慧通理禅师开性。开性终老于寺中,圆寂后被佛门尊为“广慧通理”禅师。 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为了替其父赎罪,而到潭柘寺出家。后终老于寺中,她每日里在观音殿内跪拜诵经,“礼忏观音”,年深日久,竟把殿内的一块铺地方砖磨出了两个深深的脚窝。现今妙严公主“拜砖”依旧供奉在潭柘寺的观音殿内,是潭柘极为宝贵的一件历史文物。后妙严大师终老于寺中,其墓塔在寺前的下塔院。元代末期的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崇信佛教,
6、特殊是对当时名贯京城的潭柘 寺极为青眯,元顺帝曾请潭柘寺住持雪涧禅师享用御宴,并且由皇妹亲自下厨,礼遇之高前所未有。 明初重臣姚广孝法号道衍,被明太祖朱元璋选择高僧,从侍燕王朱棣,建文帝削藩时,朱棣根据姚广孝的谋划,起兵“靖难”,从而夺取了皇位,即为明成祖。朱棣继皇帝位后,封姚广孝为僧录司左善世,庆寿寺钦命住持,后又加封为太子少师,赐名“广孝”,仍参加军政大事。功成名就之后,姚广孝辞官不做,而到京西的潭柘寺隐居修行,每日里与自己的老友,潭柘寺住持无初德始禅师探讨佛理。期间,明成祖朱棣曾到潭柘寺探望过他。据说当年修建北京城时,设计师就是姚广孝,他从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获得了不少灵感,北京城的很多
7、地方都是依照潭柘寺的样子修建的,太和殿就是仿照潭柘寺的大雄宝殿而建的,同为重檐庑殿顶,井口天花绘金龙和玺,所不同的是更高大了一些而已。后来姚广孝奉旨主持编纂永乐大典才离开了潭柘寺,但其在潭柘寺隐居修行时的居处少师静室,至今犹存遗址。 明代从太祖朱元璋起,历代皇帝及后妃大多信佛,由朝廷拨款,或由太监捐资对潭柘寺进行了多次整修和扩建,使潭柘寺确立了今日的格局。 明代的潭柘寺成为当时对外沟通的一个窗口,很多外国人久慕潭柘寺的盛名,而纷纷到此来学习佛法,有的甚至终老于此,其中最闻名的有日本的无初德始、东印度的底哇答思、西印度的连公大和尚等人。 万历二十三年,达观大师奉神宗皇帝朱翊钧之命,任潭柘寺的钦命
8、住持。在此期间,由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出资,在达观大师的主持下,对潭柘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达观大师与朝廷亲密,常常奉诏进宫为皇室讲经说法,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潭柘寺与朝廷的联系。 在明代,潭柘寺曾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宣德年间,“孝诚皇后首赐内币之储,肇造殿宇”,对潭柘寺进行了整修和扩建。从正统三年二月到其次年九月,潭柘寺又大兴土木,在皇室的资助下,扩建寺院,广造佛像。在此期间,英宗皇帝“诏考戒坛”,奉英宗皇帝之命,在寺内修建了戒坛,英宗皇帝赐名为“广善戒坛”,越靖王朱瞻墉还在寺内建立了一座高大的金刚延寿塔,正统四年,明英宗“颁大藏经五千卷”给潭柘寺。 弘治十年(1497年)
9、,司礼监太监戴义出资作为工食费,并奏请明孝宗拨款,对潭柘寺再次进行了整修和扩建。正德二年(1520_年)三月到次年九月,潭柘寺又进行了历时一年半的整修,“殿庑堂室面貌一新,又增僧舍五十余楹”,再一次扩大了寺院的规模。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由孝定皇太后出资,整修潭柘寺,增加殿宇,并建立了方丈院等房舍80余间。 明代的200多年期间内,皇帝几次对寺院赐名,因而寺名几次更改。明宣宗赐名“龙泉寺”,天顺元年,明英宗“敕改仍名嘉福寺”,但民间仍称其为潭柘寺。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皇帝降旨,命阜成门内广济寺的住持僧,闻名的律宗大师,与自己相交多年的震寰和尚为潭柘寺的钦命住持。当年秋天,
10、康熙皇帝驾临潭柘寺进香礼佛,并且留住了数日,赏赐给潭柘寺御书金刚经10卷、药师经10卷、沉香山1座、寿山石观音1尊、寿山石罗汉18尊。 康熙三十一年,康熙皇帝亲拨库银1万两,整修潭柘寺。在震寰和尚的亲自主持下,从康熙三十一年秋到三十三年夏,历时近两年,整修了殿堂共计300余间,使这座古刹又换新颜。 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二游潭柘寺,亲赐寺名为“敕建岫云禅寺”,并亲笔题写了寺额,从今潭柘寺就成为了北京地区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皇帝为牌楼亲题匾额,并赐给潭柘寺桂花12桶和龙须竹8杠。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皇帝命闻名的律宗高僧止安律师为潭柘寺的钦命住持,并赐给潭柘寺镀金剑光吻带四条,
11、安装在大雄宝殿的殿顶上。 清雍正年间一向深居简出的雍正皇帝也专程到潭柘寺进香礼佛。 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皇帝第一次游幸潭柘寺,“赐供银二百金、匾额九、楹联二、诗二、章幅子一轴、法琅五供一堂”。在潭柘寺到处都留下了乾隆皇帝的墨宝。乾隆九年,乾隆皇帝把御笔心经和自己手书的诗篇赐给了潭柘寺。 北京闻名景点导游词3 十渡风景名胜区位于北京西南部,距市区70余公里,辖区面积301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唯一以岩溶峰林、峰丛、河谷地貌为特色的自然风景区。 十渡景区山奇水秀,谷壁峭立,峰林叠翠、石美潭深、景致幽胜,众誉“青山野渡、百里画廊”。十渡山水,四季如画。初春杨柳吐翠,绿染河川;盛夏峰峦叠嶂,碧波
12、如云;深秋柿坠枝头,红叶似锦;寒冬冰河如镜,峰岭披银。宛如一幅泼墨山水,尽显一派北国风光。十渡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每CM3达7000-10000个,素有“自然空调、自然氧仓”之称。 景区内有蹦极、攀岩等36个旅游项目,18处水面消遣中心,10大集吃住游于一体的自然景区。先后被国家计委列为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区、市级风景名胜区、市级优秀景区、文明景区、北京市唯一的旅游专业镇、北京市农业结构调整示范镇、国家体育训练总局攀岩、蹦极训练竞赛基地、全国青少年地质科考夏令营基地,并顺当通过国家旅游局AAA级景区评定,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被市园林局评为市级先进风景名胜区,连续4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景
13、区,荣获“全市旅游平安先进单位”等称号。 十渡,从千河口到十渡村,沿途在拒马河上要过桥渡水十次,十渡因此得名。1986年被评为北京十六景中的第八景,1999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有孤山寨、仙峰谷、万景仙沟、南方大峡谷、普渡山庄、平西抗日烈士陵园、仙栖洞、天池山、西湖港、五星峡谷10个景点;有拒马乐园、九渡漂流、八渡划船场、六渡划船场、清江九龙潭等消遣点,可供应蹦极跳、悬崖跳伞、索道、攀岩、滑翔飞翼、漂流、脚踏船、皮划艇、冲浪车、摩托艇、沙滩浴场、游泳、骑马等多项消遣项目;能供应行、游、住、食、购、娱一条龙服务。 十渡风景区是距首都最近、北方独特、华北地区最大、最典型的岩溶峰林峡谷
14、,有自然石佛、飞来石、一线天、龙山“佛”字、水往高处流、石中石等12大地质奇观,享有“青山野渡,百里画廊”之美誉。拒马河蜿蜒迂回,穿山而过,犹如一条玉带,与峰林衬托,相得益彰。山水景物既有中国北方之雄奇,又有江南水乡之柔媚。1986年被评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1999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风景名胜区。 十渡风景区,在房山区从张坊至平峪的山间拒马河谷之中,离京城90公里。拒马河为大清河的支流,从太行山奔泻而来,至此拐了十几道弯,形成了10个各具特色的景观渡口而故名。此段河床时宽时窄,两岸峭壁奇峰连绵,翠峰倒映,水动山摇,山水秀丽,极富诗情画意,自古有40里画廊之称,被誉为北国的桂林漓江风光。十渡有主要
15、景点20余处,一渡在东头的张坊,这里山青水秀,景色清丽。顺流而下即是二至六渡,沿岸山岩如削,各具秀色,主景有石笋峰、笔架山、千尺窗等。从七至十渡一带,群峰如林,江河似锦,山水风光最为雄奇壮丽。闻名景观有石人峰、龙山大“佛”字、望佛台、石门、棒糙岩及跳水台等,令人美不胜数,留连观瞻。这里有一大水湾,河水湍急,水声悦耳,潭深莫测,鱼群活跃,有时甲鱼爬上岸晒太阳,更富浓烈野趣。 十渡山山石奇峰险,渡渡水清景美,峰、石、峡、水、洞、溪、潭景景相映,正是三步一景五步一画绘出百里画廊,百米一桥千米一渡构成十渡风光。十渡山水,四季如画,到处是景。初春百花争艳,香溢山川;盛夏群峰叠翠,碧波荡漾;深秋红叶似锦,
16、柿坠枝头;寒冬山岭披银,冰河如镜。恰似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十渡风景区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拒马河,它蜿蜒迂回、穿山而过,犹如一条玉带,与山峰衬托,相得益彰,是北方少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景区内山青水秀、环境幽美。人们感叹:“早知有十渡,何必下江南”。十渡峡谷曲流回转,湾阔水深,渡渡可乘舟划船,青山野渡风韵如画,渡渡出名,渡渡立标。 十渡山水秀丽,早在1500多年前北魏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就有具体描述。清朝乾隆皇帝数次来此寻游,每游必即兴写诗,房山县志中就有乾隆皇帝的拒马河诗赋八首。此引其中之一首为例:“潦水尽寒潭,横桥渡六骖。渚烟宜画染,旅景与诗谙。岸苇白无力,崖枫丹欲甜。遥源何处是,重垒缋云岚。”明代
17、荣国公姚广孝、傅若金等历史名人都曾以拒马河为名写过十渡赞美诗赋。自1978年十渡开发旅游以来,中心和北京市重要领导人多次来十渡考察观光。 漂亮的山水风光也成为电影外景拍摄的志向之地,先后有五个少林拳、斗争插曲、盖世英雄、大路朝天、西楚霸王、戏说乾隆、武则天、三国演义、张铁匠浪漫史、流泪的红蜡烛、大地之子、白求恩大夫、天与地、东周列国、西游记、碧雪青天杨家将、孔雀公主、小放牛、侠义英雄、仙鹤神珍、山乡、诱僧、天龙八部、萧十一郎等近百部电影、电视和广告在此拍摄外景。 十渡风景区内的文物古迹众多,如古城址、古炮台、古建筑、古地道、古战场、摩崖石刻等及近代革命活动遗址及有纪念意义的纪念馆,六壮士纪念碑
18、、赵然墓等区级文物爱护单位,平西抗日烈士陵园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化基地。这些历史遗迹对于增加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酷爱和爱护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宝贵的文学艺术、历史教化价值。十渡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有关老人脸、一线天、蝙蝠山、石人峰等景观来历都有很多喜闻乐见的民间传闻,同时还有丰富的风土人情及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也有颇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山寨和民居等。 平西抗日斗争纪念馆 平西抗日斗争纪念馆座落在北京市房山区十渡。这里青山野渡、百里画廊、山明水净、风景秀丽,是著名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巡游区。 1985年,曾长期在平西战斗过的萧克、杨成武、肖文玖等老将军和李德仲、陆同等老同志倡议,在十渡建立平西抗日
19、烈士陵园,以恒久缅怀抗日斗争期间在平西牺牲的先烈。1985年10月2日在十渡拒马河畔卧龙山之上,建立了“平西抗日烈士纪念碑”。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真情关爱下,经过20_年的辛勤建设,平西抗日烈士陵园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平西抗日烈士纪念碑、无名烈士纪念地、烈士碑林、平西抗日斗争纪念馆等占地近50000平方米的闻名烈士纪念性建筑。 在纪念抗日斗争成功60周年之际,投资近20_0万元、总建筑面积4350平方米的平西抗日斗争纪念馆新馆落成。纪念馆里陈设着实物、照片、文字等宝贵的史料,集中反映了抗战时期平西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宏大精神和众志成城、前赴后继的革命气概,向世人展
20、示着一幅幅血与火的历史画卷。 “青山有幸埋忠骨”。距离平西抗日烈士陵园约20华里的“无名烈士墓”,高山屹立,青柏青翠,安葬着抗日斗争时期牺牲在这里的无法查据姓名的先烈忠骨。 平西抗日烈士陵园建园以来,利用难得的史料遗迹,宣扬平西军民的英雄气概和宏大精神,使前来瞻仰参观的社会各界群众受到了难得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化。20_年来,已先后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瞻仰参观者愈百万人;近百所大、中、小学在这里建立了“德育教化基地”。平西抗日烈士陵园先后被国务院、民政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化基地”、“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国防教化基地”和“青少年教化基地”等荣誉称号。 平西抗
21、日烈士陵园 平西抗日烈士陵园位于北京西南约百公里的房山区十渡地区。在抗日斗争时期,曾是北平西部地区闻名的抗日依据地平西抗日依据地,是晋察冀抗日依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敌占区与晋察冀边区的一条重要通道,很多青年学生、爱国志士和国际友人从这里奔向依据地和延安,奔向各个抗日战场。有多少短缺的军需民用物资,隐私地从敌占区经这里运往边区,有多少我党的干部从这里深化敌占区开拓了地下工作的阵地,它是晋察冀边区的北部屏障,抵挡着敌人的疯狂“扫荡”,也是我军挺进冀东,开拓平北的前进阵地,游击斗争供应了坚持和发展的有利条件。为平北地区的开拓先后派出干部、武工队和挺进军主力;邻近的冀中非常区也曾以这里的崇山峻
22、岭为它的后方基地。在八年的艰苦抗战的岁月里,平西与兄弟地区血肉相连,相互帮助,相互支援,坚韧不屈地巍然矗立在华北大地。 平西抗日依据地军民不但在抗日斗争中为保卫华北、保卫晋察冀、保卫延安的党中心做出了贡献,为保卫平西这块土地、保卫平西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牺牲,更为解放全华北、收复东北、解放全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缅怀抗日斗争在平西牺牲的多数革命先烈,在平西抗日依据地生活战斗多年的萧克、杨成武、李德仲等一大批老将军、老领导倡议下,于1985年在房山县十渡卧龙山上修建了平西抗日烈士纪念碑,作为平西抗日依据地的纪念地,传播和弘扬民族精神,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化,激励后人奋进。 峰林峡谷景观沿拒马河
23、两岸的峡谷地带,出露的基岩几乎都是中元古界雾迷山组遂口条带及遂石团块状白云岩,属可溶性盐岩层,是形成岩溶地貌的基础。本区上奥陶纪(距今4.5亿年)以前,大约十几亿年的历史为古海洋所占据,形成一套巨厚的海相沉积。奥陶纪之后本区隆起为陆,经过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的长期隆起、抬升、侵蚀,又经过新生代的剧烈构造运动、差异性升降运动的影响,以及河流剧烈侵蚀下切和各种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崖壁陡峭、峰丛林立、奇峰异石遍布、洞窟景观奇妙的地貌形态,有较深的地质文化魅力。 1、地表岩溶地貌 地表岩溶地貌主要发育在拒马河河谷两侧,由产状平缓的中元古界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地层形成的峰丛、峰林、孤峰、平顶山、谷地组合型岩溶地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北京 著名景点 导游 篇合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