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地理常用的六大表述法.docx
《2022年高三地理常用的六大表述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地理常用的六大表述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三地理常用的六大表述法 进入高三以后,许多学文科的孩子在学习地理方面会感到很吃力,一方面是因为地理复习的内容繁多,涉及到的基础学问覆盖了初中学的九本教材,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高三地理常用的六大表述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常用的六大表述法 (1)特征描述性表达 特征描述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考查比较多的一种实力,但失分率较高。究其失分的缘由,一是不能捕获特征,二是描述不清。假如能从特征的成因角度去组织文字,是正确把握和描述特征的一个方法。 (2)归纳总结性表达 高考地理试题中,常常会利用新闻热点报道,从地理要求、地理角度进行分析归纳比较好。这类答案通常
2、就隐藏在文字和图表中,但不能照样摘抄文字,要结合地理原理将它重新组织。 (3)归因层次性表达 某一地理现象(事物)的发生,总是有其缘由的,而且这缘由可能是多方面的,我们在分析缘由时要有主次先后,这样才能显得条理清晰、思路清楚。否则不仅会颠三倒四,还会漏答要点。 (4)分析推理性表达 这种表达方式与上面的“归因层次性表达”不同,它是线性的;具有严密因果逻辑关系,层层推理,环环相扣;少一个环节就会觉得不够严密。所以,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跳动。 (5)区域比较性表达 这类表达是要紧扣不同区域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比较的。有的是干脆设问区域间的异同点,比如,“比较欧洲和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异同点,并分析
3、其缘由”;有的是不干脆设问的,但它隐含着区域比较,如“为什么水稻种植的分布最北界是在三江平原一带?”隐含着三江平原与其他同纬度地区的热量比较。 (6)图表协助性表达 表达沟通的不仅仅只有语言文字,图像也是。所以,当仅用文字来表达有难度时,可以借助图像,特殊是涉及地理空间概念的一类问题。运用得好,即可以精确简洁地表述,还可以节约时间。 高三地理复习发散型思维的运用 一、以果带因 现代教化理论告知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四重,即重过程教学、重学法指导、重技能培育、重实际运用。这就要求老师在向学生传授学问时,不要授人以鱼而要授人以渔,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复习河流与湖泊一节时,书中
4、讲到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而黄河是我国其次长河,这一结论是无可厚非的,让学生记住它,也并非难事,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黄河是我国其次长河而不是其次大河?这就要让学生知道大不单单是指其长度,而且还要从其径流量、流域面积等多角度来分析,因为珠江位于我国华南地区,流经降水较多的潮湿地区,而黄河则位于我国降水较少的北方地区,珠江的流量是黄河的6-7倍,故黄河只能被称为其次长河,而不能称其次大河。尔后再举一反三,让学生分析: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而不能称之为第一大河?通过以上分析,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这一学问点的理解,而且培育了对问题的迁移和分析实力。 二、以线带点 通过对地理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
5、探讨分析:高考要求学生驾驭的学问点多而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各学问点之间的联系并不太紧密。假如让学生单纯地去识记,学生会感到既枯燥又无味,同时遗忘率又高。即使学生记住了,也很难应付敏捷性、综合性强的高考模拟试题,从而给学生产生一种莫名的感觉:我下了功夫,却考不出好成果。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渐渐失去了信念,进而产生一种恐惊感,真可谓:见地而无理,有理讲不清。为此,本人在复习时,设置了多条线,如:经线、纬线、交通线等,用这些线把一些素不相识的学问点串连起来。如在复习世界地理学问时,本人以赤道为红线,要求学生回答: 自西向东,赤道所经过的大洲、大洋的名称? 赤道所经过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成因?特点? 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地理 常用 六大 表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