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历史必修三必备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二历史必修三必备知识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二历史必修三必备知识点 在学校里学习学科学问,你所获得的不单是学科学问,你还会获得做人的原则、学问运用的技巧、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等。 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必修三必备学问点,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二历史必修三必备学问点1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运用先后依次: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拓。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
2、,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起先运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绝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独创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中学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二、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输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输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
4、还创制了新的浇灌工具筒车。 高二历史必修三必备学问点2 中心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春秋时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缘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运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现: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 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斗争 二、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建了条件 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三、秦朝 (中心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心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心集权制度 (一)中心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特点: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
5、、军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 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中心官职)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帮助皇帝管理军务。 相互关系:相互协作、相互牵制。 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心政府官职 3、郡县制(地方) 特征:郡县官吏由中心任免,不能世袭(与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区分) 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二)中心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三)中心集权制度的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_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二历史必修三必备学问点3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6、、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受封者义务听从周王的吩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持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
7、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深厚的部族色调。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心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设置三公九卿中心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干脆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
8、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简单导致暴政,造成阶级冲突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颁布秦律、统一法令;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驰道、灵渠;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缘由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心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心集权的强化 措施: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经济上:
9、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心掌控。 影响: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限制,消退了藩镇割据现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心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心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心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改变 朝代制度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心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心集权: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高二历史必修三必备学问点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