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精要 .pdf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精要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精要 .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笔试精要1.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 )和教育影响 (教育措施 )。2.起源学说(1)神话起源说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代表人物: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 :美国孟禄。(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 ,代表人物 :苏联米丁斯基和凯洛夫。考点 2 教育的发展阶段(1)古代教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2、 - - -第 1 页,共 22 页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奴隶社会的教育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就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即学校。a.中国我国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时期 ,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教育内容上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一是礼 ,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二是乐 ,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三是射 ,射技教育 ;四是御 ,以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五是书 ,学字习写的书写教育 ;六是数,简单数量计算教育。这一时期官学衰微 ,私学兴起 ,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
3、显学。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 ,存在了 40 多年,弟子三千。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促进了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b.欧洲教育内容几乎全是军事体育训练,如赛跑、跳跃、角斗、骑马、投掷等,军人与武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2 页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奴隶社会的教育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工具,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同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封建社会的教育a.中国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
4、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开始 ,程朱理学成为国学 ,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在我国封建社会 ,学校教育被地主阶级所垄断,不仅具有阶级性 ,还有鲜明的等级性;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教育方法是崇尚书本 ,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b.欧洲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又称僧侣封建主教育。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 (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而且各科都贯穿神学。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又称世俗封建主教育。教育内
5、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2 页(2)近代教育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教育的世俗化 教育的法制化(3)现代教育资本主义教育一方面 ,教育教学活动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另一方面 ,机器大工业的生产 ,也为劳动人民提供了入学的机会。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权由劳动人民掌握,教育不再具有阶级性 ,教育成为促进全体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工具。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一种全民性的教育。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的主要是既能从事脑
6、力劳动 ,又能从事体力劳动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世纪以后的教育20 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教育的终身化最早是由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来倡导“活到老、学到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2 页b.教育的全民化c.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的内涵包括 :教育机会均等、教育的自由化、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教育活动和教育内容组织的民主化。d.教育的多元化e.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考点 3 国内外著名教育家代表著作及教育思想1.中国古代时期(1)孔
7、子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在中国教育史上 ,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他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孟子孟子从他的政治思想和“性善”论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明人伦”的“治人”的“劳心者”。(3)墨子墨子在教育方法上有着重大贡献。首先,他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其次,他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再次,他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墨子是中外第一个提出量力性原则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2 页人。最后 ,他强调学以致用。(4)
8、荀子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5)韩愈 要善于识别人才、培养人才“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提倡勤奋刻苦、独立思考“业精于勤 , 荒于嬉 ;行成于思 ,毁于随。” 重视师道和学无常师韩愈的师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它阐述了师道的重要性:“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6)朱熹朱熹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 重视教学与读书方法(7)学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著名教育观点有 :“教学相长 ,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
9、”“道而弗牵,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等。2.西方古代时期(1)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在教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首创了“苏格拉底问答法”,又称“产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2 页术”。这一教育理论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2)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里,其教育思想极为丰富 ,卢梭曾盛赞理想国是“最好的一部教育著作”。(3)亚里士多德其教育观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有大量反映。(4)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3.国内外近现代时期(1)夸美纽斯著作大教学
10、论 (1632 年),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提出“泛智”教育“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2)卢梭卢梭的代表作为爱弥儿。(3)康德著作康德论教育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4)裴斯泰洛齐代表作是林哈德与葛笃德。他认为 ,教育应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的一体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2 页(5)洛克洛克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其教育著作教育漫话中。“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 ,观念和知识都来自于后天 ,并且得出结论 :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 ,便是由于教育之
11、故”。 绅士教育绅士教育要把德行教育放在首位。(6)赫尔巴特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1806 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目的赫尔巴特认为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认为 ,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四段教学法”。“三中心”传统教育“三中心”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7)杜威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分别是20 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主张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新教育“三中心” :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8)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精选学习资料 - - - -
12、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2 页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它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论述了在苏联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问题。而由当时的教育部长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对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教育家杨贤江写的新教育大纲(1930 年版)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9)晏阳初晏阳初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所提出的独具特色的乡村教育思想。(10)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13、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11) 陈鹤琴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的早期教育观念。考点 4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1.人的发展的含义及其规律性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人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2 页从出生到成人 ,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育者一定要注意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 ,不能揠苗助长、急功近利。(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
14、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它反映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3)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个个体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水平,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4)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个体的身心发展也具有不均衡的特征,一种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不均衡发展 ,另外一种是指不同方面的不均衡发展,教育中 ,要抓住“关键期”及时、适时施教。(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是指不同的机体能力可以互相补偿的特性。2.影响人的发展
15、的主要因素(1)遗传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2 页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的爬梯试验可以证明。(2)环境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离开了外部的环境 ,再好的遗传素质也难以发挥作用。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具有主观能动性。(3)教育教育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因,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具体表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精要 2022 教师 资格证 考试 复习 精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