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地理必修三重要知识点的总结.docx
《2022年高二地理必修三重要知识点的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二地理必修三重要知识点的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二地理必修三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生活岂能百般如意,正因有了遗漏和缺憾,咱们才会有所追寻。功成莫自得,或许下一步就是陷阱;败后勿卑微,没有谁一向紧锁冬寒。哪怕再平凡平常平凡,都不能让幻想之地荒芜无论是否能够抵达终点,只要不停地走,就算错过春华,亦可收获秋实。我为大家带来了高二地理必修三重要学问点的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必修三重要学问点的总结1 【一】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类。 一个地区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要依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来确定。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承转)在
2、这方面,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比较突出,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看看。 1.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包括哪些省和自治区。 总结: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纬度高、跨度大。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些特点在气候上的表现(CAI出示图4.1、中国季风区干湿区地图)。 结论:纬度高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暖和。 跨度大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无霜期180天80天。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我们只有遵循自然条件,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因为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改造的自然条件。此处可以叫学生对比地形和土壤等条件来说明。 1.探讨东北大米与气候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日照、光照、低温等方面考虑问题
3、。 提示:东北地区光照足够,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须要运用农药,自然具有绿色大米的称号。 2.针对现代生活,考虑东北农村农业生产状况。 提示:季节性强,有利于农忙季节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季节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 3.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举例,老师参加探讨。 提示:劣势有热量要求、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等。优势有光照、温差、土壤肥力、积雪溶化缓解春旱等。探讨不局限于以上几点。 由以上探讨可以干脆引出下一个学问点地形和土壤条件。 由学生指出东北地区主要地形的位置和名称,以及可以从事的农业生产类型。 老师讲解并
4、出示“黑土地图片”: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地之一。初垦时,黑土层厚度6080厘米,最深处可达1米。有人形容这里的黑土“攥一把能流出油来。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北起黑龙江右岸南至辽宁的昌图,西界干脆与松辽平原的草原和盐渍化草甸草原接壤,东界延长到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区的部分山间谷地及三江平原的边缘。黑土总面积734.8公顷,其中黑龙江和吉林的黑土约占黑土总面积的80%。 总结:这里有中国的平原、的自然林区和的草原。 【二】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缘由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是我国21世纪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工程实施的缘由是一样的,即自然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区
5、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比如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因为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协作欠佳,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阔,水资源短缺;南方地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水资源却特别丰富。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都是因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少,供过于求;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供不应求。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区域的影响 (一)西气东输 1.路途 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管道上海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
6、调发展。 (三)西电东送 1.线路 北线:山西、内蒙古、黄河上游火电、水电华北(京津唐) 中线:三峡、长江上游水电华东(沪宁杭) 南线:珠江上中游、贵族、云南水电、火电华南(珠三角)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的影响 将西部的能源资源转化成电能,推动西部电力工业的发展;能有效地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殊是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高二地理必修三重要学问点的总结2 1、区域 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肯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
7、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有的地方提出排他性)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不同: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暖和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
8、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3、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1).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 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相宜发展畜牧业。 (2).地理环境对区域工业发展影响显著: 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便利;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
9、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四周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 4、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早期: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时期 : 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运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供应了自然水道。 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随着我国历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 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农业
10、社会后期: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耕地被分割得很破裂,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今日长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其次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探讨中的应用 1、遥感(RS) 主要是获得信息,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视力的延长 工作过程: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 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 传感器 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探讨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探讨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约人力、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地理 必修 重要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