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数据的离散程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 .pdf
《2022年数据的离散程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数据的离散程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数据的分析4数据的离散程度(第 2 课时)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技能基础: 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统计意识,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极差、 方差与标准差的概念, 并进行了简单的应用, 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很单一,认为方差越小越好学生活动经验基础: 在以往的统计课程学习中,学生经历了大量的统计活动,感受到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课堂主要采用实验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学生有一定的活动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在学生对极差、方差、标准差等概念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学生对这些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统计量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方差
2、或标准差越小越好。因此,本节课安排了学生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辨析,从而使学生对这三个统计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了解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求法;会用极差、方差、标准差对实际问题做出判断。2.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统计图中数据的读取与处理,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根据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大小对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3. 情感与态度 :通过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统计的素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
3、探究;第三环节:运用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情境引入内容: (1)回顾:什么是极差、方差、标准差?方差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一组数据的方差与这组数据的波动有怎样的关系?(2)计算下列两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1,2,3,4,5;103,102,98,101,99。目的: 复习极差、方差、标准差等概念及计算,巩固学生对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统计量的认识。注意事项: 复习的内容主要让中下等学生来回答和反馈信息,掌握上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鼓励学生或校正偏差。第二环
4、节:合作探究内容 1:试一试:如图是某一天 A、B 两地的气温变化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天 A、B两地的平均气温分别是多少?(2)A地这一天气温的极差、方差分别是多少?B地呢?(3)A、B两地的气候各有什么特点?151719212325159131721时刻气温/151719212325159131721时刻气温/ 目的:通过两地气温的变化的例子, 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读取信息、 分析数据的能力,更准确地理解方差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注意事项: 由于读取的数据多且复杂,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来高效完成。内容 2:我们知道,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那么,是不是方差A 地B 地精选
5、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越小就表示这组数据越好呢?我们通过实例来探讨。议一议:某校从甲、乙两名优秀选手中选一名选手参加全市中学生运动会跳远比赛,该校预先对这两名选手测试了10 次,测试成绩如下表:1 2 3 4 5 6 7 8 9 10 选手甲的成绩( cm)585 596 610 598 612 597 604 600 613 601 选手乙的成绩( cm)613 618 580 574 618 593 585 590 598 624 (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2)甲、乙这 10 次比赛成绩的方差分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数据的离散程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 2022 数据 离散 程度 课时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