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pdf
《2022年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主备教师:甘云龙教学时数:4 课时一、内容与解析归去来兮辞 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它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描写了诗人得以辞官归隐的喜悦心情和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如此推崇,其文自然很值一读。新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生“要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一定数量的名篇”。归去来兮辞也有相应的教学目标: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要重视诵读和背诵。二、教学目标与解析1、了解辞的文体特点。2、疏通文句,归纳本文需要掌握的重要实词、虚词、古今异义
2、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3、背诵课文。三、问题诊断与分析在本文的学习中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 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的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教师应通过作者简介以及写作背景的介绍,指导学生学习,到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本课的教学中,应适当的使用多媒体课件,首先是诗歌朗诵音频文件的播放,学生听读。其次是PPT 文件展示作者简介,通过丰富的课件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本文的写作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五、教学过程第 12 课时(一)新课导入,作者简介在 1600多年前,二位中国的
3、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 陶渊明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清醒的理想主义者。 贵族家庭的影响, 儒家学说的熏陶,使他少年时就有一种 “大济苍生”的壮志,可是黑暗的现实把他的理想击得粉碎。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为明心志,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365 427),名潜,字渊明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东晋开国元勋大司马陶侃是他的曾祖, 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
4、衰落,但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少田园产业。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岁。陶渊明今存诗歌125 首,其中四言诗9 首,五言诗116 首。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
5、,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 篇,其中辞赋3 篇,韵文5 篇,散文4 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首推桃花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记,本文则是辞中名篇,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介绍文体: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
6、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二)阅读课文,初步把握1、对照课本注释,初步翻译课文,并标注出疑难语句。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2、学生阅读完成后,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学生朗读时遇到的问题并加以指导。3、针对重点词语,教师详加讲解。课件展示本文重点词语:(1)、重要实词:役(役使)、谏(谏正、劝止)、觞(酒杯)、策(拄着)、憩(休息)、岫(山穴)、景(太阳)、盘桓(徘徊、留恋不去)、畴(田地)、棹(划船)、窈窕(曲折幽深的样子)、行(将要)、期(至、及)、聊(姑且)。(2)、重要虚词:五个疑问代词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
7、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复驾言兮焉求(干什么)曷不任去留(何)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来:来虚词,可当助词讲,无义。兮:语气词 , 多用于诗赋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以:介词(让;用;把;因为;按照;带着)连词(同“而”, 表修饰;同“而”, 表并列;表目的, 来;才;因为)而:代词(通“尔”,你的)连词(表假设,如果;表转析;表并列;表修饰;表承接)之:代词(他们;我;这、此;这样的人,这类人)结构助词(定语中心词之间,的;主谓间取消独立性;宾语提前标志;中心词与补语间,得;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3)、古今异义词:是、非、亲戚。(4)、词类活用:幼(形名)、怡(使动)、傲(形名
8、)、日(名状)、策(名动)、时(名状)、悦(意动)、乐(意动)、琴(名动)、书(名动)、棹(名动)、善(形动)。(5)、通假字:曷。(三)文本分析,问题探究细读第一段,思考问题:作者归隐的原因是什么?1、 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设计意图: 了解陶渊明归隐的原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陶渊明不慕荣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2、 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设计意图: 从它归家的喜悦心情中,可以看出陶渊明的归隐并非“政治作秀”而是真正的想要脱离现实的污浊。明确: 自责 (“田园将芜”),自悔 (“已往不谏
9、,来者可追”),自觉、自醒 (“迷途未远,今是昨非”)。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细读第二段,思考问题:作者归家时的心情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作者在职与归家时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情。明确:“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2、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10、?设计意图:让学生作者归隐时的愉悦心情。明确:“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3、作者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有从何看出?设计意图:通过体会作者归隐后的生活以及心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明确: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之妙。4、 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设计意图:对本文的写作主旨进行把握。明确:表达了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5、想象归家路途的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2022 归去来兮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