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文言文中常见词语的用法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文言文中常见词语的用法 .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一、 “之”的用法:【代词】他,她,它(们)。例:人皆吊之。 (之:他,指上文善术者)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 之” :她,指燕后。 )彼竭我盈,故克之。 (之:他们,指齐军。 )我见相如,必辱之。 (之:他,指相如。 )以杜君言泛讯之。 (之:他们,旨狱中囚犯。)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遽扑之,入石穴中。 (之:它,指蟋蟀。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 之” 它指兵器。)翻译为:的。例: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塞翁失马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
2、干兮。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动词】往,到.去。例: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 之” 。 )诸将请所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 之” 。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 牛何之? ”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之” 。 )然后驱而之善,固民之从之也轻。(本义项指第一个“ 之” )这,此。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 之 ” 。 )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均之二策,宁许以负
3、秦曲。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例: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句读之不知。何功之有哉?诗云: “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我。例:君将哀而生之乎?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用在句末补足音节,无实义。例:辍耕之垄上
4、,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云之崔嵬。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用在句中(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屈平之作离骚 ,盖自怨生也。人之为学有难易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二、 “而”的用法(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过去教材上有)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唐欧阳修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
5、 ng y)也。 (唐欧阳修醉翁亭记)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唐欧阳修醉翁亭记)溪深而鱼肥。 (唐欧阳修醉翁亭记)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临溪而渔。 ( 醉翁亭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唐韩愈马说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4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5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执策
6、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 (唐韩愈马说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唐欧阳修醉翁亭记)(二)通“尔” ,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三)通“如” :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 (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月而后成。【
7、而况】即“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三、 “以”字含义和用法: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例句: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介词,相当
8、于“用”。例句: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二、介词,相当于“把、拿”。例句: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童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三、介词,可译成“因、因为”。例句: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9、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四、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 。例如: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五、介词,可译为“凭借”。例句: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六、介词,相当于“从、由”。例如: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10、隆中对七、介词,译为“按照”。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八、连词,相当于“用来、以便”。例句: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2、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九、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例如: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2、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3、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隆中对十、连词,译为“以致”。例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十一、通“已” ,已经。例如:固以
11、怪之矣。陈涉世家以(一)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 ( 出师表)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 域民不以封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
12、把”、 “拿” 、 “用”等。如:屠惧,投以骨(狼)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 故为之文以志( 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 “因而”。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以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醉则更相枕以卧( 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出师表)魏武将见匈奴使,
13、自以形陋。( 世说新语三则 )(四)文言文“焉”的用法相当于“之” ,可译作“它” 、 “他”等。捕蛇者说 : “以俟夫观风者得焉。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可译作“怎么” 、 “哪里”。 愚公移山 :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兼词,相当于“于是”、 “于之”。 劝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多用于反问,相当于“怎么”。 十则: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用于句末,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了”、 “呢” ,常可不译。毛遂自荐 : “此百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可译为“呢”。 齐桓晋文之事 :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
14、地,则牛羊何择焉?”用于句中,表示语气舒缓、停顿。望洋兴叹 :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序 : “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词缀,用于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的样子”;在动词前可译作“地”。 阿房宫赋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黄生借书说 : “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如何辨别句尾的“焉”字是兼词还是语气助词呢?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句尾的“焉”字即为语气助词,否则就是兼词。1、主语是表示处所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句尾的“焉”字为语气助词。例如:、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苏轼石钟山记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即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
15、吕氏春秋 ?奇鬼)“有奇鬼焉”即有个奇鬼。2、主语是代替表示处所、范围、方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指示代词时,句尾的“焉”为语气助词。例如: 、此之谓三有礼焉。 ( 孟子 ?离娄下)此句中的“此”代方面,指称前面所说的三个方面的事情。 、彼有人焉,未可图也。( 三国志 ?吴主传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此句中的“彼”代处所,指称孙吴政权所管辖的地区。3、状语是表示处所、范围、对象、原因、方式的词语或短语时,句尾的“焉”字为语气助词。例如:、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16、)此句中的状语“于我心”即为表示处所的介宾短语。、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史记 ?屈原列传 )此句中的状语“一篇之中”就是表示范围的偏正短语。、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 ?鱼我所欲也 )此句中的状语“于我”就是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左传 ?曹刿论战 )此句中的“何”即为表原因的状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此句中的“以荆卿为计”即为表行为方式的状语。文言文中“其”的用法和意义(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 ,它的 (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译:我听从他(指给我
17、出点子的那个部下)的建议,大王您也赦免了我。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秦王恐其破壁。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译:秦王害怕他将壁弄坏。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 ”或者“你的” “你”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 )译:现在我鲁肃迎顺曹操,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少不了(让我做一个)低级的从事。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 那个 那些 那里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 译:(我们 )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 (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
18、乐趣。)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译:有一个姓蒋的家庭,连着三代人享受这样的待遇。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 ,后面多为数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 译: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 “还是”。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译:我想用五百里的地来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 “或许”、 “大概”、 “可能”。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译: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
19、于这个原因吧!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怎么”。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三)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还是不识好马呀!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译: (如果)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译:人生道路还很长远,我将会不断去探索和领悟人生的真谛。【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译: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多么衰败差劲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