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地表形态的塑造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地表形态的塑造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地表形态的塑造 .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14 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4 地表形态的塑造(2014 浙江卷 )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 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7-8 题。7. 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A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 B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砂砾洪积 C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 D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8. 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 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较为理想的地方是 A B C D【答案】7、C 8、B【解析】:7、根据图中的岩层运动状况,可知地为断层下沉,
2、该区域有黄河流经,可推断该平原为黄河干流泥沙冲积而成。故选择C。8、王朝要选择土层深,地下水位深的地方修建陵寝,从图中可以看出2 地的沉积物厚,地势高,地下水位深,故选B。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14重庆卷 )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图2 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2,完成 8-10 题。8. 图 2 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 河源 B. 凸岸 C. 凹岸 D. 入海口9. 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2 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A. 石笋
3、 B. 冰斗 C. 风蚀蘑菇 D. 花岗岩风化球10. 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应图2 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答案】 8.B9.C10.D 【解析】试题分析:8.此问注意审题,“砾石滩”,河滩不会在河流的源头,入海口流速慢,堆积主要是颗粒细小沉积, 颗粒大的砾石堆积也不会在入海口,根据河流在凸岸堆积, 凹岸侵蚀的原理,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凸岸,所以选B。9.图 2 中使砾石变圆是受到流水的侵蚀作用,石笋是流水堆积, 冰斗是冰川侵蚀搬运,风蚀蘑菇是风力的侵蚀,与之类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4、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0.图 2 中粒径分布特征应该是符合正态分布,也就说中间大小的砾石最多,A图是均匀分布, B 图是中间小两端多, C 图粒径分布是不断增加,所以选D。考点:该题考查地貌类型和成因。(2014安徽卷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槽江。 图中的沙岭沙山 (29.5N附近)形成于 2 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槽相间的地形。读图10,完成 31-32 题。31、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的影响,图10b 所示地区 A
5、. 全年以偏北风为主, 冬半年风速较大 B. 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 风速较大 C. 全年以偏南风为主, 夏半年风速较小 D. 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 风速较小【答案】 D 【解析】该地位于我国南部东亚季风区,全年偏南风为主,夏季风较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风速较大;冬季因背部大别山地形影响,吹东风,风速较小。选项 D正确。32、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 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 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 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答案B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6、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解析由于长江的流水堆积作用, 在凸岸堆积形成沙山, 后又受风力的侵蚀作用,在沙山上形成垄槽相间地形。选项B 正确。(2014年北京卷 )图 4 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第 6、7 题。6、该河谷 A、岩层比岩层形成年代早 B、岩层比岩层易受侵蚀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型,适宜修建水7、本次洪水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 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答案】 6、A 7、D 【解析】 6、图示岩层 位于岩层 的下面,表明形成时间较早,而图示岩层受流水影响,侵蚀较
7、严重,岩层 出露河谷处,岸线较平直,所以岩层比岩层易受侵蚀;该处是断裂形成的谷地,故选A。7、水位上升的中期,沉积物较少,表明河流搬运作用较强,水位下降时,沉积物较多,表明泥沙沉积,河流含沙量减少;流量增大时,河流侵蚀作用强;而河流对河底和两岸的侵蚀,使得河床加宽加深。故选D。(2014大纲卷)图 2 中岛于 1983 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 64 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据此完成 46 题4. 岛天然
8、植被类型属于 A. 热带雨林 B. 热带草原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5. 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 海拔高 B. 种源丰富 C. 火山灰深厚 D. 光照充足6. 岛处于 A.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答案】 4A 5C 6C 【解析】4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气候类型、自然段的分布。根据图中的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图中经线为 106E,纬度位于 6S-7S,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全
9、年高温多雨,形成的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5题目中不能体现海拔高度,A选项错误;种源丰富和光照充足题目中也不能反映。根据题目叙述 K岛有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带来大量肥沃的火山灰,为植被恢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所以 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火山灰深厚。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6根据图示地理位置判断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本题对区域定位和世界板块位置要求较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14江苏卷地理 )图 4 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地表形态的塑造 2022 年高 考试题 分项版 解析 专题 地表 形态 塑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