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欢迎下载选择题专练(一)近四年全国I 卷选择题涉及的考点1415161718192021 2013力学史静电场静电场电磁感应磁场直线运动万有引力机械能2014电磁感应磁场磁场牛顿定律电磁感应万有引力曲线运动静电场2015磁场电场交流电机械能曲线运动电磁感应牛顿定律万有引力2016静电场磁场交流电万有引力牛顿定律相互作用静电场直线运动 说明: 20XX年高考变为单选4 个、多选4 个 近四年全国I 卷选择题命题内容题型题号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单选14物理学史、 物理方法 ( 匀变速直线运动 )电 磁 感 应 现 象( 物理学史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平 行 板
2、电 容器15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 电场的叠加 )磁感应强度、安培力静电场及其性 质 ( 电 势与电场力做功)质谱仪应用16动能定理、 功能关系 ( 带电粒子在 平 行 板 电 容器中运动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理 想 变 压器、正弦交变电流理想变压器17电磁感应定律、闭 合 电 路 欧 姆定律力的平衡、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功 能 关 系( 摩 擦 力 做功)地 球 同 步 卫星通讯18带 电 粒 子 在 匀强 磁 场 中 的 运电磁感应定律、理想变压器、交平抛物体的运动牛顿定律、 力和 运 动 的 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3、 - -第 1 页,共 19 页名师精编欢迎下载动变电流系、加速度定义( 多选 ) 多选19xt图像、追及问题 ( 直线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电磁感应、物理学史、楞 次 定 律( 圆盘实验 )动态平衡、 力的正交分解20万 有 引 力 定 律及其应用圆周运动与摩擦力vt图像、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力与运动 )带 电 粒 子 在匀 强 电 场 中的运动21vt图像、牛顿 运 动 定 律 及其应用 ( 舰载机匀 减 速 直 线 运动,含功率 )静 电 场 及 其 性质、等势面万有引力定律 及 其 应用、宇宙速度vt图像、追 及 和 相 遇问题精析 5 个必考点例题展示(2016全国乙卷 1
4、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 倍. 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 A.1 h B.4 h C.8 h D.16 h 解析地球自转周期变小,卫星要与地球保持同步,则卫星的公转周期也应随之变小,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k可知卫星离地球的高度应变小,要实现三颗卫星覆盖全球的目的,则卫星周期最小时,由数学几何关系可作出它们间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5、页,共 19 页名师精编欢迎下载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2Rsin 30 2R由r31T21r32T22得R3242R3T22. 解得T24 h.答案B 命题分析与对策1. 命题特点这类题目也是连续5 年的命题考点, 已经成为了必考项目. 从近几年的高考中对万有引力方面的知识点的考查分析来看,对该考点的命题形式变得越来越新颖,考题出题形式活跃,与航天科技、实际生活和物理学史联系紧密,题目难易程度常为中等. 2. 应考策略理清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之间的关系,从发射、运行、变轨、降落等角度全面掌握卫星问题,能够将牛顿运动定律和功能关系应用于天体运动或其他天体表面的物体,了解特殊卫星和重要的天文现象.
6、例题展示( 多选)(2015 新课标全国 20)如图1(a) ,一物块在t0 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 (b) 所示 .若重力加速度及图1 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 图 1 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解析由vt图象可求知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v0t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mgcos ma,即gsin gcos v0t1. 同理向下滑行时gsin gcos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9 页名师
7、精编欢迎下载v1t1,两式联立得sin v0v12gt1,v0v12gt1cos ,可见能计算出斜面的倾斜角度 以及动摩擦因数,选项A 、C 正确;物块滑上斜面时的初速度v0已知,向上滑行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0,那么平均速度为v02,所以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为xv02t1,根据斜面的倾斜角度可计算出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为xsin v02t1v0v12gt1v0v0v14g,选项 D正确;仅根据vt图象无法求出物块的质量,选项B错误 . 答案ACD 命题分析与对策1. 命题特点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知识的核心内容,是力学的基础, 对整个物理学存在重大的意义. 此类型考题连续多年都有,形式
8、变化多样,是属于基础知识、基本应用能力的考查. 既可单独考查,也可与其他力学规律、电学规律综合考查,因此,牛顿运动定律实际上几乎贯穿了物理必考内容的全部 . 属于必考题型 . 2. 应考策略关注弹力、摩擦力的性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平衡条件及应用、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等基本内容,准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加深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熟练掌握其应用,尤其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等. 例题展示( 多选)(2016 全国乙卷 20)如图2,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面( 纸面 ) 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 . 忽略空气阻力. 由此可知 ( )
9、 图 2 A.Q点的电势比P点高B.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C.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大D.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解析由于油滴受到的电场力和重力都是恒力,所以合外力为恒力,加速度恒定不变,所以D 选项错误;由于油滴轨迹相对于过P的竖直线对称且合外力总是指向轨迹弯曲内侧,所以油滴所受合外力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因此电场力竖直向上,且qEmg,则电场方向竖直向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9 页名师精编欢迎下载所以Q点的电势比P点的高, A选项正确;当油滴从P点运动到Q点时,电场力做正功,电势
10、能减小, C选项错误;当油滴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合外力做正功,动能增加,所以Q点动能大于P点的动能, B选项正确 . 答案AB 命题分析与对策1. 命题特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高考关于“静电场”考查所占分值很高,试题主要集中在电场的性质以及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 重点考查基本概念的建立、基本规律的内涵与外延、基本规律的适用条件, 以及对电场知识跟其他相关知识的区别与联系的理解、鉴别和综合应用. 主要题型有电场性质及其描述、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关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电场力做功及其能量问题等. 2. 应考策略(1) 利用对比法熟悉掌握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特点,关注五种典型电场的
11、性质及电势,电场强度相关物理量( 特别是点电荷的电场) 的分布特点 . (2) 根据对粒子的受力分析和初速度,分析粒子的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问题,灵活运用动力学方法、功能关系解决粒子的运动轨迹和能量变化问题. 对于直线运动问题:如果是带电粒子在恒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问题,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确定带电粒子的速度、位移等. 如果是非匀强电场中的直线运动,一般利用动能定理研究全过程中能的转化,研究带电粒子的速度变化、运动的位移等. 对于曲线运动问题:恒力作用: 一般是类平抛运动模型,通常采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处理. 通过对带电粒子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规律分析,应用动力学方法或功能方法
12、求解. 变力作用:一般利用动能定理研究全过程中能的转化,研究带电粒子的速度变化、运动的位移等 . 例题展示(2016全国乙卷 15)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3 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 . 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 倍. 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值约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9 页名师精编欢迎下载( ) 图 3 A
13、.11 B.12 C.121 D.144 解析设质子的质量和电荷量分别为m1、q1,一价正离子的质量和电荷量为m2、q2. 对于任意粒子,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qU12mv20,得v2qUm在磁场中qvBmv2r由式联立得mB2r2q2U,由题意知,两种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相同,加速电压U不变,其中B2 12B1,q1q2,可得m2m1B22B21144,故选项D正确 . 答案D 命题分析与对策1. 命题特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这部分知识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倍受命题专家的青睐 . 以此知识为背景的选择题或计算综合题在全国卷中年年出现,甚至多年作为压轴大题,是常
14、考类型. 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或其相关联的考题形式较多,而且分值高、占分比例大、综合性强、区分度较高. 从近几年出题特色来看,选择题中出现这类考题的难度要求基本都是中、低等形式,是学生的得分点 . 只要大题不是此类题目,选择题中应该必有体现. 2. 应考策略(1) 了解速度选择器、质谱仪、回旋加速器、磁流体发电机等构造,明确它们的工作原理. (2) 对于带电粒子在磁场和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要善于联系力学中的运动模型( 类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 ,从受力情况、 运动规律、 能量转化等角度分析,综合运用动力学方法和功能关系加以解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
15、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9 页名师精编欢迎下载例题展示(2016全国乙卷 16)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4 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 3 、1 和 4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 当开关 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 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 图 4 A.2 B.3 C.4 D.5 解析开关断开时,电路如图甲所示,原、副线圈的电流比II2n2n1,通过R2的电流I2In1n2,副线圈的输出电压U2I2(R2R3)5In1n2,由U1U2n1n2可得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
16、5In1n22,则UU1IR15In1n223I;开关闭合时,电路如图乙所示,原、副线圈的电流比4II2n2n1,通过R2的电流I24In1n2,副线圈的输出电压U2I2R24In1n2, 由U1U2n1n2可得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 4In1n22,则UU1 4IR1 4In1n2212I,联立解得n1n2 3,选项 B正确 . 甲乙答案B 命题分析与对策1. 命题特点交变电流和理想变压器的知识是电磁感应的应用和延伸,高考考查主要表现为“三突出”:一是考查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问题;二是考查交变电流的图象和交变电流的“四值”( 平均值、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 ;三是考查变压器和远距离输电问题,
17、交流电和变压器的综合问题 . 2. 应考策略夯实基础, 重在理清各个基本概念、熟记基本公式, 明确各公式的适用条件. 对于交变电流的问题,重视对交流电“四值”的理解及应用,变压器问题是复习的重中之重,重视该部分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9 页名师精编欢迎下载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问题. 吃透 7 个热考点例题展示(2015新课标全国 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5 所示 . 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1和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
18、点距台面高度为3h. 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v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 图 5 A.L12g6hvL1g6hB.L14ghvL21L22g6hC.L12g6hv12L21L22g6hD.L14ghv12L21L22g6h解析发射机无论向哪个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都做平抛运动.当速度v最小时, 球沿中线恰好过网,有:3hhgt212L12v1t1 联立得v1L14gh当速度最大时,球斜向右侧台面两个角发射,有L222L21v2t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19、 - - - - -第 8 页,共 19 页名师精编欢迎下载3h12gt22联立得v212L21L22g6h所 以 使 乒 乓 球 落 到 球 网 右 侧 台 面 上 ,v的 最 大 取 值 范 围 为L14ghv12L21L22g6h,选项 D正确 . 答案D 命题分析与对策1. 命题特点圆周运动和 ( 类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中两种典型的曲线运动,前者为变速曲线运动,后者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在考题中往往把两种运动综合在一起形成较为复杂的运动问题,是高考备考中的重点复习题型. 同时运动合成分解的思想是种非常重要的物理思想方法,是解决复杂运动问题的一种主要思路. 因此很多时候命题专家也借助一些
20、曲线运动等复杂运动问题来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运动合成分解这一化繁为简、体现等效思维的科学方法. 2. 应考策略掌握学过的几种典型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如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抓住临界情况,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同时还要加深对速度、加速度及其关系的理解,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题展示(2015新课标全国 17)如图6,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 . 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 . 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用W表示质点从P点
21、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则( ) 图 6 A.W12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9 页名师精编欢迎下载B.W12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C.W12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W12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得P点动能EkPmgR,经过N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可得4mgmgmv2R,所以N点动能为EkN3mgR2,从P点到N点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RW3mgR2mgR, 即克服摩擦力做功WmgR2. 质点运动过程, 半径
22、方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FNmgcos mamv2R,根据左右对称,在同一高度处,由于摩擦力做功导致在右边圆形轨道中的速度变小,轨道弹力变小,滑动摩擦力Ff FN变小,所以摩擦力做功变小,那么从N到Q,根据动能定理,Q点动能EkQ3mgR2mgRW12mgRW,由于WmgR2,所以Q点速度仍然没有减小到0,质点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对照选项,C正确 . 答案C 命题分析与对策1. 命题特点本专题涉及的考点有: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 合力功与机械能,摩擦阻力做功、内能与机械能 . 都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全, 频率高, 题型全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2022 年高 物理 二轮 复习 选择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