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pdf
《2022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知识点要求程度1.弹簧振子,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简谐运动的图象 . 2.单摆 .在小振幅条件下,单摆做简谐运动.周期公式 . 3.振动中的能量转化.简谐运动中机械能守恒. 4.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振动频率.共振及其常见的应用. 5.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波.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图象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 6.波的反射和折射. 7.波的叠加 .波的干涉、衍射现象. 8.声波9.超声波及其应用10.多普勒效应本章综合运用运动学、动力学和能的转化等方面的知识讨论了两种常见的运动形式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这两种运动,既要认识到它们的
2、共同点运动的周期性,如振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回复力、能量等都呈周期性变化, 更重要的是搞清它们的区别:振动研究的是一个孤立质点的运动规律,而波动研究的是波的传播方向上参与波动的一系列质点的运动规律.其中振动的周期、能量、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机械波的干涉、衍射等知识,对后面交变电流、电磁振荡、电磁波的干涉、衍射等内容的复习都具有较大的帮助.本章内容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命题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是波的图象、频率、波长、波速的关系,其次是单摆周期.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一道题往往考查多个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象综合考查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
3、间想象能力,更应在复习中予以重视.本章内容可分为以下两个单元组织复习:()机械振动; ()机械波 .第单元一、机械振1.物体 (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回复力:振动物体所受的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外力.它是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类似于向心力 .2.(1)位移 x: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2)振幅 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标量.表示振动的强弱.(3)周期 T 和频率 f: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叫周期,而频率则等于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它们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二者互为倒数关系:Tf1.当和 f 是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
4、定时(非受迫振动 ),则叫做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2 页1.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1)回复力 F kx.(2)运动特征:加速度 a kx/m,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判断一个振动是否为简谐运动,依据就是看它是否满足上述受力特征或运动特征.(3)振动能量:对于两种典型的简谐运动单摆和弹簧振子,其振动能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能量越大.
5、简谐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4)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其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等矢量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它们的变化周期就是简谐运动的周期T.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也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其变化周期为21T.2.(1)单摆: 在一条不可伸长、忽略质量的细线下端拴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上端固定,构成的装置叫单摆.(2)单摆振动可看作简谐运动的条件:摆角10(3)周期公式: T=2gl其中摆长 l 指悬点到小球重心的距离,重力加速度为单摆所在处的测量值.(4)单摆的等时性:在振幅很小的条件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跟振幅无关.(单摆的振动(5)单摆的应用:A.计时器(摆钟是靠调整摆长而改变周期,使
6、摆钟与标准时间同步)B.测重力加速度:g=224Tl.3.(1)如图 711 所示为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它反映了振子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其轨迹并非正弦曲线.图 7 11 (2)振幅 A、周期 T 以及各时刻振子的位置.各时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2 页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某段时间内振子的路程.1.受迫振动: 物体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它的周期或频率等于驱动力的周期或频率,而与物体的固有周期或频率无关
7、.2.共振: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它的固有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越接近,其振幅就越大,当二者相等时,振幅达到最大,这就是共振现象.1.弹簧振子的周期和频率只取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子的质量,与其放置的环境和放置的方式无任何关系.如某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周期为T,不管把它放在地球上、月球上还是卫星中; 是水平放置、 倾斜放置还是竖直放置;振幅是大还是小,只要还是该振子,那么它的周期就还是T.2.单摆的周期公式T2gl是惠更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单摆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并且指向平衡位置的分力,偏角越大回复力越大,加速度(gsin)越大,由于摆球的轨迹是圆弧, 所以除最高点外, 摆球的回复力并不
8、等于合外力.在有些振动系统中l 不一定是绳长, g 也不一定为9.8 m/s2,因此出现了等效摆长和等效重力加速度的问题.(1)等效摆长:在图71 2 中,三根等长的绳l1、l2、l3共同系住一密度均匀的小球m,球直径为d.l2、l3与天花板的夹角30.若摆球在纸面内做小角度的左右摆动,则摆动圆弧的圆心在O1处,故等效摆长为l12d,周期 T12gdl/)2(1;若摆球做垂直纸面的小角度摆动,则摆动圆弧的圆心在O 处,故等效摆长为l1l2sin2d,周期T22gdll/)2sin(21.图 7 12 (2)等效重力加速度:公式中的g 由单摆所在的空间位置决定.由 G2RMg 知, g 随地球表
9、面不同位置、不同高度而变化,在不同星球上也不相同,因此应求出单摆所在处的等效值g代入公式,即 g 不一定等于9. m/s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2 页第单元1.机械波的产生: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机械波.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做机械振动的物体作为波源,二是要有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介质. 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有机械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 但是,已经形成的波跟波源无关,在波源停止振动时仍会继续传播,直到机械能耗尽后停止.2.横波和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叫横波.凸起部分叫波峰,
10、 凹下部分叫波谷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叫纵波.质点分布密的叫密部,分布疏的叫疏部 .3.(1)波长: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 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 )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疏部 )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一个周期内机械波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2)频率 f: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在任何介质中频率不变.(3)波速 v:单位时间内振动向外传播的距离.波速与波长和频率的关系:vf,波速大小由介质决定.4.机械波的特点: (1)每一质点都以它的平衡位置为中心做简谐运动;后一质点的振动总是落后于带动它的前一质点
11、的振动.(2)波传播的只是运动形式(振动 )和振动能量,介质中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5.声波:一切振动着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的振动在介质中形成纵波.频率为 20 Hz 到20000 Hz 的声波能引起听觉。频率低于20 Hz 的声波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 的声波为超声波 .超声波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声纳、“B 超” 、探伤仪等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m/s,声波具有反射、干涉、衍射等波的特有现象. 1.如图 72 1所示, 为一横波的图象.它反映了在波传播的过程中,某一时刻介质中各质点的位移在空间的分布.简谐波的图象为正弦(或余弦 )曲线 .图 7 21 2.(1)介
12、质中质点的振幅A 和波长 ,以及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和加速度的方向.(2)根据波的传播方向确定该时刻各质点的振动方向.画出在 t 前或后的波形图象.(3)根据某一质点的振动方向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三、波1.波的叠加: 几列波相遇时, 每列波都能够保持各自的状态继续传播而不互相干扰.只是在重叠的区域里,任一质点的总位移等于各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2.衍射: 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2 页比波长小或与波长相差不多.3.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
13、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的现象.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的条件:两列波的频率相同.【说明】 A.稳定干涉中, 振动加强区域或振动减弱区域的空间位置是不变的,加强区域中心质点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减弱区域中心质点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B.加强的条件是两波源到该区域中心的距离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减弱的条件是两波源到该区域中心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C.加强区永远是加强区,减弱区永远是减弱区,加强区域内各点的振动位移不一定都比减弱区内各点的振动位移大.干涉和衍射是波所特有的现象.波同时还可以发生反射,如回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
14、间的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如果二者远离, 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多普勒效应是所有波动过程共有的特征.根据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以测定车辆行驶的速度;根据光波的多普勒效应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地球的运行速度.1.波源振动几个周期,波就向外传播几个波长,T这个比值就表示了波形(或能量 )向外平移的速度,即波速.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波动的传播是匀速的,与波动频率无关.波动中各质点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周期性振动,是变加速运动,质点并没沿波的传播方向随波迁移.要区分开这两个速度.2.振动是一个质点随时间的推移
15、而呈现的现象,波动是全部质点联合起来共同呈现的现象. 简谐运动和其引起的简谐波的振幅、频率相同,二者的图象有相同的正弦(余弦 )曲线形状,但二图象是有本质区别的.见表:振动图象波动图象研究对象一振动质点沿波传播方向所有质点研究内容一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分布规律图线物理意义表示一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表示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图线变化随时间推移图象延续,但已有形状不变随时间推移, 图象沿传播方向平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2 页一完整曲线占横坐标距离表示一个周期表示一个波长3.(1)如图 72 2
16、 所示 (实线 )为一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试确定质点A、B、C、D 的速度方向 .图 7 22 判断方法:将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做微小移动, (如图中虚线 )由于质点仅在y 方向上振动,所以 A、B、C、D即为质点运动后的位置,故该时刻A、B 沿 y 轴正方向运动,C、D 沿 y 轴负方向运动 .从以上分析也可看出:波形相同方向的“斜坡”上速度方向相同.(2)知道波的传播方向利用“微平移”的办法,可以很简单地判断出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反过来知道某一质点的运动方向,也可利用此法确定该波的传播方向.另外还有一简便实用的判断方法,同学们也可以记住.如图 723 所示,若已知A 点速度方向向上,则
17、可假想在最靠近它的波谷内有一小球.不难看出: A 向上运动时,小球将向右滚动,此即该波的传播方向.图 7 23 (3)已知波速v 和波形,画出再经t平移法:先算出经t 时间波传播的距离x vt,再把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x 即可 .因为波动图象的重复性,若知波长,则波形平移时波形不变,当xn x 时,可采取去整n留零 x 的方法,只需平移x 即可 .特殊点法:(若知周期T 则更简单 )在波形上找两特殊点,如过平衡位置的点和与它相邻的峰(谷)点,先确定这两点的振动方向,再看 tnTt,由于经nT 波形不变,所以也采取去整nT 留零 t 的方法,分别做出两特殊点经t 后的位置,然后按正弦规律画出新
18、波形.(4)已知振幅A 和周期 T,求振动质点在t求振动质点在t 时间内的路程和位移,由于牵扯质点的初始状态,用正弦函数较复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2 页但t 若为半周期2T的整数倍则很容易.在半周期内质点的路程为2A.若tn2Tn、 2、3,则路程s2An,其中 n2/Tt当质点的初始位移(相对平衡位置)为 x1x0时,经2T的奇数倍时x2 x0,经2T的偶数倍时 x2x0.(5)应用 xvt因为 xn x,tnTt,应用时注意波动的重复性;v 有正有负,应用时注意波传播的双向性.由 x、t 求 v 时注
19、意多解性 .4.两列波在空间相遇发生干涉,其稳定的干涉图样如图724 所示 .其中 a 点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为加强的点,b 点为波峰和波谷的相遇点是减弱的点.加强的点只是振幅大了,并非任一时刻的位移都大;减弱的点只是振幅小了,也并非任一时刻的位移都最小.图 7 24 若两波源的振动步调一致,某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则该点为加强点;某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则该点为减弱点.章末综合讲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2 页高考试题1.(1998 年全国高考 )图 71 中两单摆摆长相同,平衡时两
20、单摆刚好接触.现将摆球 A 在两摆线所在平面内向左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碰撞后,两摆球分开各自做简谐运动.以 mA、mB分别表示摆球A、B图 71 A.如果 mAmBB.如果 mAmBC.D.【解析】碰后两球均做简谐运动,其周期相同,与球的质量无关,下次碰撞一定还在平衡位置 .【答案】CD2.(2000 年春季高考 )已知在单摆a 完成 10 次全振动的时间内,单摆b 完成 6 次全振动,两摆长之差为1.6 m.则两单摆摆长la与 lbA.la=2.5 m,lb=0.9 mB.la=0.9 m,lb=2.5 mC.la=2.4 m,lb=4.0 mD.la=4.0 m,lb=2.4 m【解析】由
21、 T=Nt,故 TaTb=NbNa=6 0 35,T2gll,即 lT2,得 lalb=925.由题意 lb-la=1.6 m 可得 la=0.9 m,lb=2.5 m【答案】B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2 页3.(2001 年全国高考 )细长轻绳下端拴一小球构成单摆,在悬挂点正下方2l摆长处有一个能挡住摆线的钉子A,如图72 所示 .现将单摆向左拉开一个小角度,然后无初速地释放.图 72 A.B.摆球在左、右两侧上升的最大高度一C.D.【解析】碰到钉子后,摆长变短,周期变小.由机械能守恒,左、右两侧最高点在同一
22、水平面上.摆球做圆周运动,=2OOP,但 OOP OOP又 s=r,r =2r,=,= O OP,故 2 ,故 s s.【答案】AB4.(2002 年广东、广西、河南高考)有人利用安装在气球载人舱内的单摆来确定气球的高度 .已知该单摆在海平面处的周期是T0.当气球停在某一高度时,测得该单摆周期为T.求该气球此时离海平面的高度h.把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为R 的球体 .【解析】T0=20gl,T=2gl.其中 l 是单摆长度, g0和 g 分别是两地点的重力加速度.g0=2RMG,g=2)(hRMG.其中 G 是引力常量,M 是地球质量 .由以上各式解得h=(10TT)R. 【答案】(10T
23、T)R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2 页5.(1998 年全国高考 )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73 所示 .已知此时质点 F图 73 A.此波朝 xB.质点 DC.质点 B 将比质点CD.质点 E【解析】由 F 振动方向判断波左传,由波的传播方向判断此时D 向下振动, B 向上振动,故 C 比 B 先回到平衡位置,各质点振幅相同,振幅不同于位移.【答案】AB6.(2003 年春季高考 )图 74 表示一简谐横波波源的振动图象.图 74 A.波长,波速B.C.波长,振幅D.【答案】D 7.(200
24、2 年广东、广西、河南高考)一列在竖直方向振动的简谐横波,波长为,沿正 x方向传播,某一时刻,在振动位移向上且大小等于振幅一半的各点中,任取相邻的两点P1、P2,已知 P1的 x 坐标小于P2的 x 坐标 . A.若21PP2,则 P1向下运动, P2B.若21PP2,则 P1向上运动, P2C.若21PP2,则 P1向上运动, P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2 页D.若21PP2,则 P1向下运动, P2【解析】 从右图中不难看出, 若21PP2, 则 P1向下运动,P2向上运动 .若21PP2,P1向上运动
25、, P2向下运动 .【答案】AC8.(2001 年全国高考)如图75 所示,在平面xy 内有一沿水平轴x 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 波速为 3.0 m/s, 频率为 2.5 Hz, 振幅为 8.0 10-2 m.已知 t=0 时刻 P 点质元的位移为y=4.010-2 m,速度沿y 轴正向 .Q 点在 P 点右方 9.010-1 m 处,对于Q图 75 A.在 t=0 时,位移为y=-4.010-2mB.在 t=0 时,速度沿yC.在 t=0.1 s 时,位移为y=-4.010-2mD.在 t=0.1 s 时,速度沿y【解析】由 v=f 知=1.2 m,T=f1=0.4 s,作出t=0 时刻的波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2022 年高 物理 学期 期末 复习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