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生物专题练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必修二第七章 .pdf
《2022年高三生物专题练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必修二第七章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生物专题练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必修二第七章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高三生物专题练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B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C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进化2、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 号和第 9 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还可能发生变异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C增加了酵母菌的基因多样性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3
2、、按照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活在地穴水井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了视觉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C鹿与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结果都发展了各自的特征D狮和虎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4、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 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简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进化5、某植物种群中,AA 基因型个
3、体占30%,aa 基因型个体占20%。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后代中 AA、aa 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以及A、a 基因频率分别为A55%、45%、45%、55% B42.5%、32.5%、45%、55% C55%、45%、55%、45% D42.5%、32.5%、55%、45% 6、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是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的定向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就是物种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进化7、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 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某种条件下两
4、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8、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图解如下),下述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补充、完善等内容中不正确的是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9、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A
5、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10、下图中的A、B、C 表示 3 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障碍。 A 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机会开始分布到B、C 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 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11、人类在长期使用同一种药
6、物后,随着药物使用次数的增加,原有剂量所产生的药物效用有减弱的现象, 此即为对药物产生耐受性的现象。这种对药物产生耐受性的现象,可表示为注: (甲线为刚开始使用某种药物时的作用情形;乙线为长期使用同种药物后的作用情形)12、右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 相似度)。DNA 碱基进化速率按1% / 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人类与黑猩猩的DNA 差异经历了约99 万年的累积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7、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3、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 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C因为甲、乙中的两个虹鳉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14、
8、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 和 a 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Q 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 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BP 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 和 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该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15、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因此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种群中的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可使种群基因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发生一些变化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16、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022年高三生物专题练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必修二第七章 2022 年高 生物 专题 练习 现代 进化 理论 必修 第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