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概况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概况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概况 .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概况第一节陶瓷生产及原料概况陶瓷是指用粘土、 石英等天然硅酸盐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强度的制品。主要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日用陶瓷和建筑陶瓷、电瓷等。陶瓷的生产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传统的日用陶瓷、 建筑陶瓷、 电瓷发展到今天的氧化物陶瓷、压电陶瓷、金属陶瓷等特种陶瓷,虽然所采用的原料不同,但其基本生产过程都遵循着“ 原料处理一成型 煅烧” 这种传统方式,因此,陶瓷可以认为是用传统的陶瓷生产方法制成的无机多晶产品。陶瓷制品的品种繁多,它们之间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理性质、以及制造方法,常常互相接近交错,无明显的界限,而在应用上却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
2、很难硬性地归纳为几个系统,详细的分类法各家说法不一,到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整理汇编如下:一、根据陶瓷原料杂质的含量、和结构紧密程度把陶瓷制品分为陶质、瓷质和炻质三类1、陶质制品为多孔结构,吸水率大(低的为 912,高的可达 1822)、外表粗糙。根据其原料杂质含量的不同及施釉状况,可将陶质制品分为粗陶和细陶,又可分为有釉和无釉。粗陶一般不施釉,建筑上常用的烧结粘土砖、瓦均为粗陶制品。细陶一般要经素烧、施釉和釉烧工艺,根据施釉状况呈白、乳白、浅绿等颜色。建筑上所用的釉面砖(内墙砖 )即为此类。2、炻质制品介于瓷质制品和陶质制品之间,结构较陶质制品紧密,吸水率较小。炻器按其坯体的结
3、构紧密程度,又可分为粗炻器和细炻器两种,粗炻器吸水率一般为4 08,细炻器吸水率小于2,建筑饰面用的外墙面砖、地砖和陶瓷锦砖(马赛克 )等均属粗炻器。3、瓷质制品煅烧温度较高、结构紧密,基本上不吸水,其外表均施有釉层。瓷质制品多为日用制品、美术用品等。瓷器是陶瓷器发展的更高阶段。它的特征是坯体已完全烧结,完全玻化,因此很致密,对液体和气体都无渗透性, 胎薄处星半透明, 断面呈贝壳状, 以舌头去舔,感到光滑而不被粘住。二、陶瓷可简单分为硬质瓷,软质瓷、特种瓷三大类1、硬质瓷(hard porcetain) 具有陶瓷器中最好的性能。用以制造高级日用器皿,电瓷、化学瓷等。我国所产的瓷器以硬质瓷为主。
4、硬质瓷器,坯体组成熔剂量少,烧成温度高,在1360以上色白质坚,呈半透明状,有好的强度,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又是电气的不良传导体,如电瓷、高级餐具瓷,化学用瓷,普通日用瓷等均属此类,也可叫长石釉瓷。2、 软质瓷(soft porcelain) 与硬质瓷不同点是坯体内含的熔剂较多,烧成温度稍低,在 1300以下,因此它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介电强度均低,一般工业瓷中不用软质瓷,其特点是半透明度高,多制美术瓷、卫生用瓷、瓷砖及各种装饰瓷等。这两类瓷器由于生产中的难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较大(坯体的
5、可塑性和干燥强度都很差,烧成时变形严重),成本较高,生产并不普遍。至于熔块瓷 (Fritted porcelain) 与骨灰磁 (bone china) ,它们的烧成温度与软质瓷相近,其优缺点也与软质瓷相似,应同属软质瓷的范围。英国是骨灰瓷的著名产地,我国唐山也有骨灰瓷生产。3、特种陶瓷是随着现代电器,无线电、航空、原子能、冶金、机械、化学等工业以及电子电脑、空间技术、 新能源开发等尖端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这些陶瓷所用的主要原料不再是粘土,长石,石英,有的坯体也使用一些粘土或长石,然而更多的是采用纯粹的氧化物和具有特殊性能的原料,多以各种氧化物为主体,如高铝质瓷,它是以氧化铝为主,
6、镁质瓷,以氧化镁为主;滑石质瓷,以滑石为主;铍质瓷,以氧化铍或绿柱石为主;锆质瓷,以氧化锆为主;钛质瓷,以氧化钛为主。制造工艺与性能要求也各不相同。上述特种瓷的特点多是,由不含粘土或含极少量的粘土的制品,成型多用干压、高压方法,在国防工业,重工业中多用此类瓷,如火箭,导弹上的挡板,飞机、汽车上用的火花塞,收音机,内用的半导体,快速切削用的瓷刀等等。三、按陶瓷是否施釉来分可分为有釉陶瓷和无釉陶瓷两类。四、按陶瓷的性能分类人们为了生产、研究和学习上的方便,有时不按化学组成,而根据陶瓷的性能,把它们分为:高强度陶瓷,铁电陶瓷、耐酸陶瓷,高温陶瓷,压电陶瓷,高韧性陶瓷,电解质陶瓷、光学陶瓷 (即透明陶
7、瓷 ),磁性陶瓷,电介质陶瓷,磁性陶瓷和生物陶瓷等等。五、按陶瓷的用途分类1日用陶瓷:如餐具、茶具、缸,坛、盆。罐等。2艺术陶瓷:如花瓶、雕塑品陈设品等。3工业陶瓷:指应用于各种工业的陶瓷制品。又分以下6 各方面:(1)、建筑 /卫生陶瓷:如砖瓦,排水管、面砖,外墙砖,卫生洁其等;(2)、化工陶瓷:用于各种化学工业的耐酸容器、管道,塔、泵、阀以及搪砌反应锅的耐酸砖、灰等;(3)、化学瓷:用于化学实验室的瓷坩埚、蒸发皿,燃烧舟,研体等;(4)、电瓷: 用于电力工业高低压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电机用套管,支柱绝缘于、低压电器和照明用绝缘子,以及电讯用绝缘子,无线电用绝缘子等;(5)、耐火材科:用于各
8、种高温工业窑炉的耐火材料;(6)、特种陶瓷:甩于各种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的特种陶瓷制品,有高铝氧质瓷、镁石质瓷、钛镁石质瓷、锆英石质瓷、锂质瓷、以及磁性瓷、金属陶瓷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第二节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一、陶瓷原料及特点包括高岭土、粘土、瓷石、瓷土、着色剂、青花料、石灰釉、石灰碱釉等。高岭土陶瓷原料, 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粘土。因首先发现于江西省景德镇东北的高岭村而得名。它的化学实验式为: Al2O3 2SiO2 2H2O, 重量的百分比依次为: 39.50% 、 46.54% 、13
9、.96% 。纯洁高岭土为致密或松疏的块状,外观呈白色、浅灰色。被其他杂质污染时,可呈黑褐、粉红、米黄色等,具有滑腻感,易用手捏成粉末,煅烧后颜色洁白,耐火度高,是一种优良的制瓷原料。粘土陶瓷原料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由长石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与地质作用而生成。它是多种微细矿物的混合体, 主要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 三氧化二铝和结晶水, 同时含有少量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和着色氧化物等。粘土具有独特的可塑性和结合性,其加水膨润后可捏练成泥团,塑造所需要的形状,经焙烧后变得坚硬致密。这种性能,构成了陶瓷制作的工艺基础。粘土是陶瓷生产的基础原料,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蕴藏量大,种类繁多,是一种珍贵的天然
10、资源。瓷石也是制作瓷器的原料,是一种由石英、绢云母组成,并有假设干长石,高岭土等的岩石状矿物。呈致密块状,外观为白色、灰白色、黄白色、和灰绿色,有的呈玻璃光泽,有的呈土状光泽,断面常呈贝壳状,无明显纹理。瓷石本身含有构成瓷的多种成分,并具有制瓷工艺与烧成所需要的性能。我国很早就利用瓷石来制作瓷器,尢其是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的传统细瓷生产中,均以瓷石作为主要原料。瓷土由高岭土、长石、石英等组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并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和氧化钠等。它的可塑性能和结合性能均较高,耐火度高,是被普遍使用的制瓷原料。着色剂存在于陶瓷器的胎、釉之中,起呈色作用。陶瓷
11、中常见的着色剂有计三氧化二铁、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锰、二氧化钛等,分别呈现红、绿、蓝、紫、黄等色。青花料是绘制青花瓷纹饰的原料,即钴土矿物。我国青花料蕴藏较为丰富,江西的乐平、上高、上饶、丰城、赣州,浙江的江山,云南的宜良,会泽、榕峰、宣威、嵩明以及广西、广东、 福建等地均有钴土矿蕴藏。 我国古代青花瓷使用的青花料一部分来自国外,大部分属国产。进口料中有苏麻离青、回青;常用的国产料有石子青、平等青,浙料、珠明料等。石灰釉主要物质是氧化钙CaO,起助熔作用,特点是高温粘度小,易于流釉,釉的玻璃质感强,透明度高,一般釉层较薄,釉面光泽较强,能清晰地刻划纹饰,南宋以前瓷器大多使用石灰釉。石灰碱釉主要
12、成分为助熔物质氧化钙以及氧化钾K2O、氧化钠 Na2O等碱性金属氧化物。特点是高温粘度大,不易流釉,可以施厚釉。在高温焙烧过程中,釉中的空气不能浮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7 页釉面而在釉中形成许多小气泡, 使釉中残存一定数量的未溶石英颗粒,并形成大量的钙长石析晶。这些小气泡、 石英颗粒和钙长石析晶使进入釉层的光线发生散射,因而使釉层变得乳浊而不透明, 产生一种温润如玉的视觉效果。 石灰碱釉的发明与运用, 是传统青瓷工艺的巨大进步。石灰碱釉出现于北宋汝窑青瓷中。南宋龙泉窑瓷器大量采用石灰碱釉,使釉色呈现出如青玉
13、般的质感,如粉青、梅子青。可以说南宋龙泉青瓷已到达中国陶瓷史上单色釉器的顶峰。二、陶瓷的原料与作用陶瓷工业中使用的原料品种很多,从它们的来源来分, 一种是天然矿物原料, 一种是通过化学方法加工处理的化工原料。天然矿物原料通常可分为可塑性物料、瘠性物料、助熔物料和有机物料等四类。 下面介绍天然原料主要品种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在陶瓷工业中的主要用途。1可塑性物料 粘土粘土主要是由铝硅酸盐岩石(火成的、高质的、沉积的 )如长石岩、伟晶花岗岩、斑岩、片麻岩等长期风化而成,是多种微细矿物的混和体。粘土通常分为:(1) 高岭土 也称瓷土,为高纯度粘土,烧成后呈白色,主要用于制造瓷器。(2) 陶土也称微晶
14、高岭土,较纯洁,烧成后略呈浅灰色,主要用于制造陶器。(3) 砂质粘土 含有多量细砂、尘土、有机物、铁化物等,是制造普通砖瓦的原料。(4) 耐火粘土 也称耐火泥,此种粘土含杂质较少,熔剂大多少于 10,在自然条件下其颜色甚多,但经熔烧后多为白色、灰色或淡黄色。耐火粘土的耐火度在1580以上,为制造耐火制品、陶瓷制品及耐酸制品的主要原料。2瘠性物料揉成可塑泥料的粘土,在干燥的过程中,由于水分排出,粒子互相靠拢而发生收缩。烧制过程中的一系列变化, 也会引起收缩。 为了防止坯体收缩所产生的缺陷,常掺有无可塑性而在焙烧范围内不与可塑性物料起化学作用、并在坯体和制品中起骨架作用的物料,称为瘠性物料或非可塑
15、性物料,如石英等。3助熔物料助熔物料亦称熔剂, 在焙烧过程中能降低可塑性物料的烧结温度,同时增加制品的密实性和强度,但会降低制品的耐火度、体积稳定性和高温下抵抗变形的能力。常用的助熔剂有长石一类的自熔性助熔剂和铁化物、碳酸盐一类的化合性助熔剂。4有机物料有机物料主要包括天然腐植物或由人工加入的锯末、糠皮、煤粉等,它们能提高物料的可塑性。在焙烧过程中,还能碳化成强复原剂,使氧化铁复原成氧化亚铁,并与二氧化硅生成硅酸亚铁,起辅助助熔剂的作用。假设其含量过多,会使制品产生黑色熔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三、陶
16、瓷原料详解陶瓷原料主要来自岩石,而岩石大体都是由硅和铝构成的。陶瓷也是用这类岩石作原料,经过人工加热使之坚固, 很类似火成岩的生成。 因此从化学上来说, 陶瓷的成分与岩石的成分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如果是硅和铝所构成的陶瓷,其主要原料有以下几种:1、石英 化学成分是纯粹的二氧化硅SiO2,又名硅石。这种矿物即使碎成细粉也无粘性,可用来弥补陶瓷原料过粘的缺点。在 780以上时便不稳定而变成鳞石英,在 1730时开始熔融。2、长石 是以二氧化硅及氧化铝为主,又夹杂钠、钾、钙等的化合物。因其所含分量多寡不同,又有许多种类。一般有将含长石较多的岩石叫作长石的,也有以它的产地来命名的。现在把长石中具有代表性
17、的几种和它们的成分列于表1。其中前三种是纯粹的理论成分,后一类则含有岩石中所有的不纯物质。钠长石与钙长石以各种比例互相熔解,变成多种多样的长石。这些总称为“ 斜长石 ” ,它的性质依其中所含钠长石与钙长石的比例而定。还有一种和正长石 钾长石 为同样成分而形状稍有变异的,至今也多误传为正长石,其实这种应该叫做“ 微斜长石 ” 。表 1 成分岩石SiO2Al2O3CaO K2O Na2O Fe2O3MnO2熔融点正长石64.7 18.4 0 16.9 0 - - 约 1200钠长石68.0 20.0 0 0 12.0 - - 1122钙长石43.0 37.0 20.0 0 0 - - 1550微斜
18、长石65.9 18.5 0.1 12.0 3.0 0.4 0.1 - 3、瓷土又名 “ 高岭土” 瓷土 H4Al2Si2O9是陶瓷的主要原料。它是以产于世界第一窑厂的中国景德镇附近的高岭而得名的。后来由“ 高岭” 的中国音演变为 “Kaolin ”,而成为国际性的名词。纯粹的瓷土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有丝绢般光泽的软质矿物。瓷土是由云母和长石变质,其中的钠、钾、钙、铁等流失,加上水变化而成的,这种作用叫作“ 瓷土化” 或“ 高岭土化 ” 。至于瓷土化究竟因何而起,在学术界中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大略可以认为是长石类由于温泉或含有碳酸气的水以及沼地植物腐化时所生的气体起作用变质而成的。一般瓷土多产于温
19、泉附近或石灰层周围,可能就是这个原因。瓷土的熔点约在1780左右,实际上因为多少含有不纯物质,所以它的熔点略为降低。纯粹的瓷土高岭土存量不多,而且所谓纯粹的瓷土,也没有黏土那样强的粘度。一般所说的瓷土如果放在显微镜下面来观察,大部分带有白色丝绢状的光泽,银光闪闪,是非常小的结晶,这就是所谓纯粹的瓷土。此外,还含有未变质的长石、石英、铁矿及其他作为瓷土来源的岩石的碎片。纯粹瓷土的成分是: SiO2 46.51% ,Al2O3 39.54% ,H2O 13.95%, 熔度为 1780。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
20、陶瓷中最高级的是瓷器。 作瓷器用的岩石究竟以哪样最好?由于瓷器必须是白色。因而就不得不极力防止含有使陶瓷着色的铁分。含铁少而以氧化硅及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岩石有: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石英粗面岩以及由这类岩石分崩而成的水成岩等。这里所说的花岗石乃至石英粗面岩 即在火成岩中也算是含有氧化硅及氧化铝特别多而铁分子少的,都是以石英、长石为主,并含有假设干云母及富于铁分氧化铁的黑绿或黑褐色的矿物。假假设仔细观察这些岩石, 便可看到许多像玻璃一般透明的颗粒和像瓷器一样鲜艳的白色或淡红色的颗粒。前者是石英、后者是长石。这四种岩石的化学成分虽然相同,但因为长石与石英等颗粒的大小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岩石
21、。 花岗岩全体是由比较大的颗粒 直径17 毫米构成的。石英粗面岩是在看不见颗粒的致密素地中有石英及长石的小粒存在。花岗斑岩及石英斑岩则介乎此二者之间,是在致密的素地内含有大粒的石英。这类岩石构造上的差异,主要在于由熔融的岩浆到冷固的时间长短,其中花岗岩最长,石英粗面岩最短,而花岗斑岩与石英斑岩则是在介乎两者间的时间内冷固的。陶瓷是以岩石作原料, 而所以未能具有岩石般的颗粒, 其主要原因是, 陶瓷原料不像岩石那样在高温下完全熔化,同时所需要的冷固时间也较短,这是天然岩石与人造岩石即陶瓷间的最大区别。有时与石英粗面岩同样成分之物,以熔融状态流到地面上而骤然冷固,这样形成不含有像上述岩石那种用肉眼可
22、见的石英、长石等颗粒,而形成全体一样的玻璃,即是所谓黑曜石和重晶石。由此可见岩石与陶瓷的本质相同,只有天工与人工的差异罢了。在花岗岩中含有二氧化硅特多的是半花岗岩和伟晶花岗岩。前者的长石与石英等的颗粒细小,后者则由特大的长石及石英的颗粒形成。其中有的在某部分集中了同样物质,而变成纯粹的石英脉, 或纯粹的长石脉, 也有的转变为半花岗岩 有些地方就用原来的半花岗岩作为陶瓷原料。 现将这些岩石的成分分析列于表2。表 2 成分岩石SiO2Al2O3Fe2O3FeO MgO CaO Na2O K2O H2O TiO2P2O5MnO 其他合计地表平均59.07 15.22 3.10 3.71 3.45 5
23、.10 3.71 3.11 1.30 1.03 0.30 0.11 0.79 100.00 花岗岩73.37 15.24 0.28 1.43 0.28 1.81 3.15 3.54 0.70 0.20 0.17 0.13 0.10 100.21 花岗斑岩72.55 13.40 0.68 2.02 0.51 2.65 3.62 2.98 0.85 0.40 0.18 0.33 0.16 100.35 石英斑岩75.16 11.21 0.88 2.30 0.42 0.72 3.09 4.22 1.86 0.22 0.05 - 100.13 石英粗面岩67.99 14.96 0.40 2.36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概况 2022 陶瓷 生产工艺 技术 概况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