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生物人教通用一轮复习方略课件:7.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ppt
《2021届高考生物人教通用一轮复习方略课件:7.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生物人教通用一轮复习方略课件:7.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ppt(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课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索引,核心素养测评,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必备知识速填】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生物不是神造的,是由_而来的。(2)生物是由_到_逐渐进化的。(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_和_。,更古老的生物进化,低等,高等,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主要观点:(2)贡献:对_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科学地解释了_和适应性。,生物进化,生物的多样性,(3)不足:对_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_水平;强调物种形成都是_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遗传和变异,个体,渐变,二、现代
2、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的全部个体。(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_所含有的全部基因。(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_的比率。(4)生物进化的实质:_。,同种生物,全部个体,全部等位基因数,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2)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_。(3)生物的变异是_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_,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原因:不断淘汰_的基因,积累_的基因。(2)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改变。,生存环境,不定向,原材料,
3、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定向,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5.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概念:不同物种之间、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_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_。(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内容:_多样性、_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完善关系图),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选择,相互影响,基因,物种,形成原因:_。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_。三、生物进化理论在不断发展1.中性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_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2.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种_的过程。,共同进化,化石,中性突变,交替出,现
4、,【秒判正误】1.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必须要有地理隔离,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分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往往先经过长期地理隔离,然后达到生殖隔离后就形成不同的物种。但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地理隔离也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如亚种)。2.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分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两个鱼塘中的鲫鱼属于同一物种,也是一个种群。()分析: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个体之间能够进行基因交流,两个鱼塘中的鲫鱼存在地理隔离,不是一个种群。4.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分析:外来物种入侵,
5、改变了生物生存的环境,进而可以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5.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分析:共同进化是通过不同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共同进化主要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也可以是相互选择。,6.交配后能产生后代的一定是同一物种。()分析:交配后能产生可育后代的是同一物种,马和驴交配后产生骡,骡没有生殖能力,马和驴为两个不同物种。,【重点难点讲透】1.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2.种群和物种的比较:,3.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比较:,4.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5.物种形成的三大模式:,6.共同进化的类型和实例:,【教材命题源】教材原文:必
6、修2_P118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命题角度:角度1.为什么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提示: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研究生物的进化时仅仅研究个体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角度2.自然选择的实质是什么?自然选择作用的直接对象、间接对象、根本对象分别是什么?提示: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对控制某特定性状的基因的选择。自然选择作用的直接对象是生物个体的变异性状(表现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生物个体变异性状相对应的基因。,【典例示范】(2020怀化模拟)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7、()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B.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生活在神农架的野兔与狼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解析】选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错误;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正确;生活在神农架的野兔与狼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1)从形成标志方面分
8、析:如果生物之间出现了生殖隔离,则说明形成了新物种。如果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则只能说明生物一定发生了进化。(2)从二者联系方面分析: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后才能形成新物种。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素养新命题】选择分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选择的直接对象是什么?选择的实质是什么?选择的结果对基因频率有什么影响?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有何异同?(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提示:选择的直接对象是具有某特定性状表现的生物体。选择的实质是保留或淘汰控制某特定性状表现的基因。选择的结果:从生物个体角度看导致生物个体生存或死亡;从基因角度看导致控制某特定
9、性状的基因的频率上升或下降。自然选择的选择因素是自然环境条件,选择结果对生物自身生存有利,对人类不一定有利,速度慢;而人工选择的选择因素是人类,选择结果是满足人类需要,速度快。,【热考角度通关】角度一自然选择学说1.(2018浙江4月选考真题)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解析】选C。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这种差异变得显著时
10、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进而形成新物种,可见,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A、B正确;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只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够通过遗传进行积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积累,C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使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存活的机会增加,进而通过繁殖,使有利变异在后代中积累和加强,因此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D正确。,2.(2020大连模拟)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都是生物与生物进行斗争的结果B.自然选择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个体有的对人有利,有的对人不利,所以,自然选择
11、是不定向的C.在自然选择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解析】选D。自然选择过程中的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种内斗争、种间竞争三个方面,A错误;在斗争的过程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变异的有利与否是对个体生存来说的,而不是根据是否具备对人有利的变异性状,B错误,D正确;在自然选择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而不是人类,C错误。,角度二生物进化与物种的形成3.(2018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子)的比例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
12、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解析】选A。杂合子连续自交,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会逐渐升高,群体中近亲繁殖,纯合子的比例会升高,A项正确;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有害突变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也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B项错误;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可改变基因的频率,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C项错误;一个随机交配的小群体,即使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发生可遗传的变异,基因频率也会改变,D项错误。,角度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4.(2019合肥模拟)人类的活动导致豹栖息地片段
13、化,形成较狭小的甲区域和较宽阔的乙区域,研究发现若干年后,甲区域豹的数量急剧减少,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种群消亡,由乙区域引入了一些成年雌豹,甲区域豹的数量在随后的7年间出现增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区域豹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甲区域引入雌豹后种群的基因多样性降低C.乙区域雌豹迁出后物种丰富度下降D.甲区域容易发生近亲交配,导致有害基因纯合的概率增加,【解析】选D。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根据题干信息“由乙区域引入了一些成年雌豹,甲区域豹的数量在随后的7年间出现增长”,说明甲、乙区域的豹种群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由
14、题干信息可知,甲区域引入雌豹后种群的基因多样性上升,B错误;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故乙区域雌豹的迁出不会导致物种丰富度下降,C错误;甲区域较狭小,故甲区域容易发生近亲交配,导致有害基因纯合的概率增加,从而使其数量急剧减少,D正确。,5.(2018全国卷改编)回答下列问题:(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捕食者,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
15、。生物多样性除物种多样性外还包含_和_两个层次的内容。,【解析】(1)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共同进化。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收割理论”是指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1)共同进化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加
16、固训练】1.2018年环境日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就是希望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使我们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种野生生物都有独特的基因库,必须维持野生生物的多样性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C.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D.把受灾地区的珍稀动物迁入其他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解析】选B。每种野生生物都和其他生物有所不同,因此都具有独特的基因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维持野生生物的多样性,A正确;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有三个层次:基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届高考生物人教通用一轮复习方略课件:7.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021 高考 生物 通用 一轮 复习 方略 课件 7.3 现代 进化 理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