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史知识点归纳与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docx
《2022年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史知识点归纳与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史知识点归纳与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史知识点归纳与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 中国古代政治史是中学历史最具有魅力的学问点之一,因为从众我们可以学习到古人的才智与权力安排的艺术,高三古代政治史我在此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演化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巩固完善强化加强顶峰 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二、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缘由 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统治的减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 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冲突) 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2、统一的缘由 统一是历史发
2、展的必定趋势,其缘由: 秦汉以来,中心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合力的思想根源。 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合力加强。 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憧憬中原。(被折服) 3、评价: 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对分裂与统一要详细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洁地加以否定。 统一是历史发
3、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确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三、调整和改革 1、相同点 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规模农夫斗争之后,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相识到人民的力气。 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复原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相同与不同) 经济: 解放生产力。 前期-解放劳动者本身和释放奴婢;后期-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减轻人民负担-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把人民和土地紧密结合起来-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政治: 约束统治者,生活节俭,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减轻刑罚,缓和阶级冲突 加强中心集权,解决内部冲突 3、评价 调整或改革后,从经济上看,推动生产的复原和
4、发展,国力富强(不同朝代富强的程度不同,东汉较差),多出现治世。 从政治上看,调整或改革后稳定统治秩序,保证社会安定,完善封建统治制度,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从文化上,政治稳定,经济旺盛,促进文化旺盛发展。 4、历代改革 管仲改革-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王安石变法-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四、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法家思想顺应了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须要。 法家提出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的进取精神。 法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被后世沿袭了两千
5、多年。 法家思想提倡严刑苛法,不利于长治久安,加之统治者滥用民力,超出了农夫阶级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冲突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实践证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种宽松的政策。 它适应当时的社会须要,起到促进生产复原与发展的作用,出现治世。秦汉以后,每逢大乱,人民贫困时,统治者多采纳“修养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国之策。如汉、唐、明等朝。 在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以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如汉朝“文景之治”时出现了王国问题、匈奴问题等,西汉政治思想从无为到有为,从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r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历史 中国古代 政治 知识点 归纳 主流 思想 演变 趋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