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政治答题模板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考政治答题模板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政治答题模板 .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一章货币、价格与消费类问题题型 01 价格变动与物价稳定1.价格变化的原因。(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3)纸币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4)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5)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2.稳定物价的措施有哪些?(1)政府: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大力发
2、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2)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遵守市场规则,不能哄抬物价。(3)个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与违规涨价的行为作斗争。3.价格变动的影响有哪些?(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一般来说,价格变动与生活水平成反向变化;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变动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变动影响较大;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变动的影响:本商品
3、价格变动与互补品的需求变动成反向变化;本商品价格变动与替代品的需求变动成同向变化。(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4.政府为什么要调控物价?(1)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过快会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不利于社会稳定。(2)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4)可以降低流通成本,有利于生产的发展。(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1 页2题型 02 提高消费水平1.影响消费
4、的因素有哪些?(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2)未来收入预期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3)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4)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5)广告和国家经济政策等。(6)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7)物价水平。2.怎样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1)作为国家: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保持供给平衡,保持物价稳定;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
5、费结构升级;开发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尤其是开拓农村市场,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制裁各种违法行为,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2)作为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搞好售后服务,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3)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3.扩大居民消费的原因有哪些?(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2)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4)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
6、求。4.消费的影响有哪些?(1)消费反作用于生产,适当的消费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的发展。(2)消费会影响经济结构的协调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3)消费心理、消费观念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消费的结构是否合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5)消费的水平和质量会影响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1 页3第二章生产、劳动与经营类问题题型 03 企业经营与发展1.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措施有哪些?(1)企业与汇率:出口型企业面对汇率变动,尤其是本国货币升值,会受到较大影响甚至是亏损,根据汇率
7、变动情况,积极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规避汇率风险,同时注意降低成本。(2)企业与科技研发:企业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3)企业与价值规律:企业应遵循价值规律,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根据市场需求,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调解生产要素的投入等。(4)企业与消费者:企业应关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提高和改善又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动力。(5)企业与融资:利用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银行等场所进行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扩大生产,积极生产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6)企
8、业与分配制度:企业内部要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原则,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及其它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7)企业与科学发展观: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营发展方式,实施产品结构调整,促使企业转型和产品优化升级。(8)企业与对外开放:企业要将积极引资、引智和引技相结合,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把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妥善处理贸易摩擦等。(9)企业与市场:要遵守市场规则,诚信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以市场为主导,推动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10)企业与兼
9、并联合: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社会资源的合理配臵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2.从国家(或地区)角度,怎样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遵循价值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3)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经济健康发展。(4)提高自主创性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6)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7)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8)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9)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发展
10、的动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1 页4(10)坚持对外开放德尔基本国策;坚持“走出去” 与“引进来” 相结合,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题型 04 就业问题1.国家高度重视就业问题的原因。(1)就业与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获得生活来源,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就业与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在我国,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劳动者享有的
11、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体现出来的,重视就业工作,是维护劳动者权利的体现。(3)就业与科学发展观:扩大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就业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业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5)就业与扩大内需: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6)就业与宏观调控:扩大就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搞好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社会稳定,构建和谐
12、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目标。(7)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问题比较突出。2.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解决“就业难”与“招工难”问题的措施。(1)从政府角度:从根本上说,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为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发展吸纳劳动力比较多的行业和产业,完善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完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市场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同时注重发挥市场调节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加强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
1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扩大就业提供保障。(2)从劳动者个人角度: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坚持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发扬创业精神,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主创业能力。(3)从企业角度: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肩负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劳动者培训机构和发展机制,促进劳动力合理再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1 页5第三章收入与分配类问题题型 05 收入分配公平1.在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
14、表现?(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收入向高收入群体集中,两极差距扩大。(3)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4)行业差距继续扩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日益突出。2.为什么要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理论依据是什么?(1)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2)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需要国家宏观调控。(3)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4)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缩小收入差距, 关注社会公平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15、5)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3.怎样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1)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全体人民的收入都有所增长。(2)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制度保证。(3)初次分配: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4)再分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大在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规范收
16、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5)坚持原则: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6)社会保障: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并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7)科学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1 页6题型 06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公民应该怎么做1.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怎么做?(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2
17、)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消费者要全民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2.作为劳动者我们应该怎么做?(1)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2)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3)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4)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包括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5)努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成为创新型人才。3.作为投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1)考虑投资的收益与风险。(2)注意方式多元化。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18、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4.作为纳税人我们应该怎么做?(1)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依法纳税。(2)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1 页7第四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类问题题型 07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1.市场秩序混乱(不讲诚信、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的原因。(1)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市场经济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2)从政府角度看,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有关部门监管不力。(3)从企业角度看,有的企业不遵守法律法规,不遵守职业道德,诚信缺失。2.应如
19、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围绕主题,抓住主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0、4)从经济生活三个主体认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生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3.面对市场秩序混乱、诚信缺失应采取的措施。(1)从政府角度: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对市场的监
21、督、管理,加大对违规经济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制定并完善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加强信息引导,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2)企业:企业必须面向市场,生产出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生产经营者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遵纪守法,遵守市场规则,诚实守信,自觉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1 页8(3)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学法、懂
22、法、守法、用法,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题型 08新时期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应对国际贸易摩擦1.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开放体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2)转变方式: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利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3)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4)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23、5)注意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思考。从国家角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提升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从企业角度:企业要注重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管理和自主创新,诚信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6)从科学发展观方面:注意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2.我国企业遭遇遭遇国际贸易摩擦时,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措施?(1)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2)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
24、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臵,增强国际竞争力。(3)企业要积极应诉,利用世贸规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4)企业要依靠科技创新,拥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5)调整经济结构(或产品结构、或进出口结构)。3.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1)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2)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3)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4)统筹国际发展与对外开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1 页9第五章我国的公
25、民与政府类问题题型 09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因有哪些?(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与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性质)(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性义务,能够依法通过各种民主形式参与政治生活。(3)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有哪些?(1)遵守法律、规则、程序,有序参与。(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坚持三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和意义有哪些?(1)内容:民主选举、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政治答题模板 2022 年高 政治 答题 模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