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升初文言文复习 .pdf





《2022年小升初文言文复习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升初文言文复习 .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升初文言文复习一、 孟母三迁原文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 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 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 ” 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 此可以处吾子矣。 ” 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选自刘向列女传 ) 译文孟子小时候家离墓地很近,常常玩办理丧事的游戏,他母亲说:“ 这不是我可以用来安置儿子的地方。” 于是搬迁到集市旁边,孟子又做学商人卖东西的游戏。他母亲说: “ 这也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 又搬家到学堂旁边。于是,孟子就又做些拱让食物的礼仪的游戏,他母亲说:“ 这里可以
2、用来安顿我的儿子。 ” 他们就在那里住了下来。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 ,获得大儒的名望 . 字词解释:【舍】家。【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乃】 :于是,就。【嬉】游戏,玩耍。【贾( g )人】商贩。【炫卖】同 “ 炫” ,沿街叫卖,夸耀。【徙】迁移。【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徙居】搬家。【及】等到。【大儒】圣贤。【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揖】作揖。【遂】于是。从故事中,我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的成长及品格的养成至关重要, 孟子后来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我想这和他有一个睿智的母亲是分不开的。二、 司马
3、光砸缸原文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 ,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 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水迸,儿得活。译文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 ,非常喜爱 ,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 ,甚至忘记了饥渴 ,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 .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 吓得边哭边喊, 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精选学习资
4、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 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三、曾子杀猪曾子之妻之市, 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zh 。 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市:集市。女还:你回去吧。女,同 “ 汝” ,人称代词,你。顾反为女杀彘: 等我回来为你杀猪。 顾反:我从街上回来。反,通“
5、返” ,返回。彘:读 zh”,意为猪。(曾子欲捕彘杀)之:代词,指猪。妻适市反:妻子刚从集市回来。适:恰巧。特与婴儿戏耳:只不过与小孩子开个玩笑罢了。特耳:不过 罢了。特,不过,只是。耳,同 “ 尔” ,罢了。非与戏:不可同 开玩笑今子欺之:现在你欺骗他。子:你,对对方的称呼。而:则;就。成教:教育有效果。逐烹彘也:于是就杀猪煮肉吃。编辑本段 译文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 她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 你回家,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杀猪。他的妻子阻止他说: “ 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 “ (妻子) ,小孩是不能和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
6、思考和判断能力, 等着父母去教他, 听从父母亲的教导。今天你欺骗孩子, 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 母亲欺骗了孩子, 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四、 不食嗟来之食原文 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 .以待饿者而食之 (2).有饿者蒙袂辑屦 (3).贸贸然来 (4).黔敖左奉食 .右执饮 .曰:嗟!来食(5)! 何施而得斯于民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以至于斯也 ! 从而谢焉 (6).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 .曰:微与(7)!其嗟也可去 .其谢也可食 . 注释本节选自 下. 食(si):拿饭给人吃 . (3)蒙袂(m
7、ei):用衣袖蒙着脸 .辑屦(jv):身体迈不开步子的样子 . (4)贸贸然 :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 (5)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 .(6)从:跟随.谢:表示歉意 . (7)微:不应当 .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 译文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 .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 .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 .莽撞地走来 .黔敖左手端着吃食 .右手端着汤 .说道 :喂!来吃吧 ! 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食.才落地这个地步 !
8、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 .终于饿死了 .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 :恐怕不该这样吧 !黔敖无礼呼唤时 .当然可以拒绝 .但他道歉之后 .则可以去吃 . 五、 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叶公子高(人名)喜好龙,衣服的带钩上画龙,喝酒的爵上画龙,房屋上的雕刻花纹是龙。 于是天上的龙听说了就下来, 从窗子探进头,把尾巴放进厅堂。叶公看见了,掉头逃跑, (吓得)魂不附体,(吓得)脸色茫然无主。这个叶公不是喜好龙,是喜好象龙又不是龙的东西。【注释】1牖(y
9、 u) :窗。六、凿壁借光西京杂记【原文】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亮光,让亮光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 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个成语表面上的意思
10、是把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而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十分刻苦的样子。【造句】学习是很艰苦的事 ,没有凿壁偷光, 锲而不舍 的精神是不行的 . 注释1.邻居有烛而不 逮(到,及)2.资给 以书 (资助给)3.遂成大学 (大学问家)4.愿 意得主人书遍读之(希望)5.致:给6.得:得到7.书:读书8.穿壁:在墙上打洞。9.文不识:文名不识10.遂:就。11.大姓:大户人家。七、 画蛇添足战国策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 “数人饮之不足, 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11、 - - - - -第 3 页,共 17 页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译文或注释:楚国有祭祀的人, 赏给来帮忙的门客一壶酒, 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一起喝不够喝, 一个人喝足够喝。 要求大家在地上画一条蛇, 先画好的人就能喝酒。 ”有一个人先画好蛇,拿起酒准备喝酒,他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 “我能给蛇画上脚。”他还没有画好脚, 另一个人画好蛇了, 夺走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 你怎么能给蛇画上脚呢?” 于是那个人就把酒喝了。 给蛇画脚的人,最终都会失去
12、他的酒。【注释】1 祠(c):春祭。2 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古代盛酒的器具。3 相谓:互相商量。4 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5 固:本来。6 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7 遂:就。8 亡:失去。八、 执竿入城【原文】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 ,不可入 .横执之 ,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曰:吾非圣人 ,但见事多矣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 【译文】鲁国有个拿着长竹竿进城门的人,开始竖着拿,进不去。又横着拿,也进不去。正没办法呢。有个老头说:“ 我虽然不是圣人,但也算见多识广了。你为啥不把它从中间锯开再进去呢。” 那个家伙就听老头
13、的锯开了。【字词理解】执:握,持俄:一会儿遂:就计:计谋,策略而:连词,表承接,然后以:用但:只【鲁人持竿】道理“ 执长竿入城门者 ” 蠢人,做事不会思考, 死板的循规蹈矩, 不知变通。 “ 老父” 还不如蠢人,自作聪明,乱指挥,弄巧成拙,但乐于助人。这个故事说明了两点:1.把三维欧式变换限制在二维,会导致有些事情,即使不是无法解决,也是解决的不那么完美。2, 有些时候,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分而治之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九、 鹬蚌相争战国策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
14、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译文或注释:河蚌刚刚爬上河滩张开壳儿晒太阳,一只鹬鸟扑过来啄它的肉。 蚌灵敏地合扰自己坚硬的壳,把鹬鸟尖尖的长嘴紧紧夹住。鹬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要渴死饿死!”鹬和蚌谁也不肯让谁。结果都被渔夫毫不费力地抓住了。【注释】1蚌(b ng) :生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有两扇椭圆形硬壳,可以开合。2曝:晒,这里指蚌上河滩晒太阳。3鹬(y);鸟名,常在水边捕吃鱼、虫、贝类。4钳(qi n) :夹
15、住。5喙(hu):鸟类的嘴。6即:就。7不出:指鹬的嘴拔不出。8擒(q n) :抓住。十、 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译文或注释:从前宋国有个农民, 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的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现在的国王想用像先王一样的政策, 治理今天的民众,都和守株是同一类啊。【注释】1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2走:跑,逃跑。3耒(l i
16、) :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4翼:希望。5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十一、 郑 人 买 履【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曰: “宁信度 ,无自信也。”【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 他先量自己的脚, 并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 “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于是就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
17、?”他说: “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寓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讽刺了那些墨守陈规,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理论点击】讽刺了那些固执己见,死守教条 ,不知变通 ,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注释: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度音夺,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词用,就是尺子。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
18、指集市已经解散。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十二、 自相矛盾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译文或注释: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 (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 ” (他)又称赞他的矛说: “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 ”有人说: “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 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 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注释】1鬻
19、(y):卖。2誉:赞美。3陷:攻破。这里是刺透的意思。4或曰:有的人说。5莫:没有不。6应:回答。7或:有人。8“誉之曰”的之:代词,指代盾。9“吾矛之利”的之:文言助词,无义。10“吾盾之坚”的之:同上。十三、 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 q )其舟,曰: “ 是吾(w )剑之所从坠。 ”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 ) ,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 察今注释1涉-渡,由后文的 “ 舟” 得出。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3其-他的,代词。4自-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20、第 6 页,共 17 页5坠-掉,落。6于-在,到。7遽-立刻,急忙,马上。8契-用刀刻。9是-指示代词,这儿。10吾-我的。11.之-结构助词,不译。12所从坠 -从剑落的地方。13其-他,代词。14者-的地方。15求-找。16之-剑,代词。17矣-了。18而-但是。19若-像。20此-这样。21不亦惑乎 -不是很糊涂吗? “ 惑” ,迷惑,糊涂。 “ 不亦.乎” 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 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 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这个
21、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神话篇(一)甲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谋,因置婚姻。 绎史风俗通乙 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山海经1.翻译句子: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谋,因置婚姻。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3.比较以上二种古书上有关“女娲”的记载,说说“女娲”的形象有什么不同?甲 乙 (二)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 ,化为邓林。山海经注解:大泽 ,大湖。邓林:桃林。1给加点的字注音:夸父()2给加点的字解释:夸父逐走3.
22、翻译: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7 页5. 你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从积极意义考虑)?(三)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注释发鸠:山名。乌:乌鸦。其鸣自詨: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是:这(鸟) 。故为:所以变成。堙:填塞。河:黄河。1.给这个神话故事拟一个四字短语的标题:. 2.翻译: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
23、返,故为精卫。3. 女娃死后化为精卫鸟 ,决心口衔高山上的木头去填塞大海的情节有什么积极意义? (四)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山海经海内经注解息壤:一种能自长自息的土壤。1.这个神话故事中的两个治水英雄分别是和。2. 鲧治水的方法是(填一个动词),借助的神奇的工具是。3. 翻译: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4. 鲧为了拯救万民,毅然携息壤以治洪水,“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天帝为什么要杀死他 ? 5. 鲧的被杀并没有阻断治水的进程:“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鲧复生禹”反映出一种什么可贵的精
24、神? (五)盘古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引五运历年纪注释:黎氓:黎民、民众。思考题: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7 页髭:金:诸:首生盘古,垂死化身的意思:(六)开天辟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
25、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艺文类聚 )注释:浑沌:古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思考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其:辟:为:2、万八千岁,天地开辟的意思是:答案(一) 1、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2、女娲是古代的神女,而又有“帝”的称号,是人面蛇身,一天中有七十种变化。3、甲 女娲是婚姻之神(媒神)乙 女娲的形象(图腾)是人面蛇身(二)1、略2父,古代用在男子名称的美称 .走,奔跑.。3、夸父与太阳赛跑 ,追赶上了太阳 . 5、古代人民对于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三)1、精卫填海2、女娃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小升初文言文复习 2022 年小升初 文言文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