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pdf
《2022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钟表【设计意图】:大班下学期的孩子面临上小学,认识记录时间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通过与部分幼儿家长和小学老师的交谈了解到:很多幼儿进入小学后,遇到很多困难,其中就包括认识钟表这一环节,由于不认识钟表而耽误了上课时间。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特意设计了有趣的钟表这一节课。【活动目标】:1、通过猜谜语引出有趣的钟表、知道钟表上时针、分针的名称以及运转规律,从而使幼儿学会看整点、半点。2、引导幼儿拨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作息时间。3、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录音磁带2、数字头饰、动物头饰3、大钟表一个、幼儿每人一个
2、可拨动的小动物钟表模型【活动过程】:一、导入课题,认识钟表:1、幼儿听音乐做拍手游戏进入活动室。2、用猜谜语形式导入活动,使幼儿了解钟表的名称,引起幼儿活动兴趣。谜面:“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谜底:钟表)3、观察活动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时针、分针以及他们之间的不同,认识钟面上12 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提问:(1) 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 出示 3 只不同形状的钟表, 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 的数字 )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 长短、粗细之分) 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
3、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 3 6 9) 二、认识整点:1、放课件,让幼儿感受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师演示: 时针、分针都指到“12”上,然后将分针转一圈,又回到了“12”上。让幼儿注意这时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了一个大格,指到数字“ 1”上),提问幼儿是几点,这样反复演示几次。总结:当分针指到数字“12“上,时针指到数字几上就是几点整。2、出示小动物时钟模型,让幼儿自己拨出下列作息时间,并比一比谁拨得又对又快。早上7:00 起床;中午 12:00 吃饭;晚上 8:00 睡觉。三、放歌曲小时钟:教育幼儿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时间。四、认识半点:1、放课件,让幼儿再次感受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师演示
4、:时针和分针都指到数字“ 12”上,然后将分针转半圈,指到数字“6”上,让幼儿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走了半格,指到“ 12”和“ 1”中间)。提问幼儿是几点?反复演示几次。总结:当分针指到数字“6”上,时针指到两个数的中间,时针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2、出示小动物钟模型,让幼儿拨出作息时间:上午8:30 上课;下午 3:30 做游戏;下午 5:30 放学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重点说明钟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 ?(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片来说出钟表的用途) 2、教师归纳: 钟表和手表都是计时工
5、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表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认识了钟表,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表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表的用处可大啦。六、表演游戏:(结束)小朋友戴头饰围成一圈,师说:“小钟表呀表盘圆,12 个数字围一圈,分针长来时针短,分针带着时针转。小朋友们仔细看,现在时间是几点:8:00 ; 2 :00 ; 9 :30; 11 :30 游戏反复进行,结束活动。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巧顶纸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
6、,共 4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设计意图 本活动巧妙运用纸板这一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沿着“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结果讨论”这一线索层层推进,让孩子们通过积极主动地操作,去探索物体平衡这一科学现象。活动由情感激发导入,始终把幼儿探究习惯的养成融入丰富的问题情境中,让幼儿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催动幼儿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形成积极探究的态度,养成积极探究的行为习惯。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形状的纸板都有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2探索用不同材料顶纸板的难易程度,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3乐于参加探究活动,体验顶纸板的快乐。活动准备1获奖杂技节目顶碗 VCD ,轻音乐梁祝。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正方形、正
7、三角形、圆形纸板,粗吸管,纸筒芯,铅笔,易拉罐,彩色纸棒。1幼儿实验记录表人手一份,记号笔,教师实验记录表。活动过程 一、欣赏:激发幼儿顶纸板的兴趣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精彩的节目吧。播放获奖杂技表演顶碗 VCD ,幼儿观看。师生讨论交流:大家看到了什么,杂技演员表演的什么节目,那么多小碗都顶在什么地方,除了用头顶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顶。师:杂技演员真有本领。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纸板,想请你们也来学学杂技演员,试着用身体部位来顶纸板。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部位顶纸板。 师:你们的纸板都顶起来了吗?除了用身体来顶纸板,我们也可以用工具来顶一顶纸板,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工具来顶纸板呢?幼儿发散讨论。小
8、结:我们可以用笔、尺子、杯子等许多东西来把纸板顶起来。( 评:通过观看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获奖杂技节目,唤醒幼儿已有的顶纸板的活动经验,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二、尝试:发现顶纸板的最佳位置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圆圆的纸筒芯,请大家试一试, 你能用这个小圆筒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吗?幼儿第一次实验,自由尝试顶纸板。师:你们顶起来了吗?纸筒芯大约顶在纸板的什么位置呀?是每一个位置都可以顶起来吗?幼儿观察自己顶的位置,与同伴讨论成败原因。小结:我们要把工具顶在纸板的中心,就能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幼儿再次尝试,找找纸板的中心点。师:不管什么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它的中心点,想不想
9、把这个神奇的点用笔记下来呢?如果一边玩一边记有困难,可以请好朋友帮忙哦 ! 看看哪一对好朋友能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务。幼儿两两合作在纸板上寻找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并在纸板上画出记号。教师观察、指导、检查每一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引导幼儿把找准的位置巧妙变成一个成功的笑脸。展示幼儿讨论的结果。小结:原来这些不同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评:捕捉本次探究活动的关键性问题“怎样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让幼儿带着任务去思考,引导幼儿反复尝试,相互质疑、争论,促使幼儿不断去探索、发现。独具匠心的笑脸增强了孩子们参与探究活动的信心。) 三、探索:分析用不同材料顶起
10、纸板的难易程度师:请大家猜一猜,易拉罐、纸筒芯、粗吸管、铅笔这些材料,哪些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哪些很难顶起纸板。出示易拉罐、纸筒芯、粗吸管、铅笔各种材料,幼儿猜想。出示教师记录表。师:看来每个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样。老师这里有一张有趣的记录表,请你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你觉得最容易的就在记录表的“?”栏里标上 “ 1”,接下来呢就依次标上“ 2”“3”“ 4”,给它们排排队、编编号吧。幼儿记录下自己的猜想。师:到底用哪种材料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哪种材料很难顶起来呢,就让我们用这些材料在刚才找到的中心点上分别试一试,看看你猜得对不对,再把试的结果在“! ”栏里记录下来。幼儿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
11、并记录下操作结果。展示23 名幼儿的记录表,集体验证操作结果。( 评:猜想、验证和记录交替进行,猜想在前,验证在后,个性化的记录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推动幼儿的探究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 ) 四、讨论:找出有利于顶纸板的因素师:刚才我们用这么多的材料都试了顶纸板,为什么用易拉罐、纸筒芯这些材料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而用吸管、铅笔却很难把纸板顶起来呢?幼儿结伴讨论、分析,教师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小结:顶的面是平平地,而且面越大就越能方便、平稳地顶起纸板。 ( 评:通过探索经验的整理、分析,巧妙地揭示出生活中蕴藏的科学原理。) 五、表演:分享顶纸板的快乐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顶纸板的本领,杂技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2022 年幼 大班 科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