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笔记 .pdf
《2022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笔记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笔记 .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能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 并被地面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温室效应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向上的部分散失到宇宙空间,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把热量归还给地面。多云的阴天夜晚气温不会太低是因为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十雾九晴: 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滴青藏高原光照强但热量不足的原因:青藏高
2、原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光照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1. 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参看课本P30 图 2.3)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等压面的变化规律:同一水平面, 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凹。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等压线疏密一样,看等压距。等压距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看温差,温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三、大气水平运动
3、风类型成因风向特点高空大气中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夏季:海陆夏季风白天:谷风晚上:山风冬季:陆海冬季风白天:海风晚上:陆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三圈环流记气压带、风带名称及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名称分布成因气流运动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0附近热力作用受热上升高温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 30附近动力作用被迫下沉炎热干燥副极地低压气
4、带南北纬 60附近动力作用辐合上升温和湿润极地高气压带南北纬 90附近热力作用冷却下沉寒冷干燥风带名称风向对气候的影响北半球南半球低纬信风带东北信风东南信风炎热干燥中纬西风带盛行西风盛行西风温暖湿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极地东风寒冷干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也随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二、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1. 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时间亚洲大陆太平洋七
5、月: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 (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夏季天气影响显著)一月: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对我国冬季天气影响显著)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季风环流成因风向气候类型分布范围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 月西北风7 月东南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我国东部、 朝鲜半岛、 日本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 月东北风7 月西南风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我国西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
6、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3.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副热带高压对我国雨带位置的影响45 月(春末)雨带位于华南,华北出现春旱6 月(夏初)长江中下游梅雨78 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 此时长江中下游受副高控制出现伏旱副高异常对我国水旱灾害的影响副高(夏季风)势力弱,南涝北旱;副高(夏季风)势力强,北涝南旱。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候影响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典型地区热带热带雨林气候0 1
7、0 N 0 10 S 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热带草原气候10N20N 10S20S 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有干湿两季非洲中部、巴西、澳大利亚北部和南部热带季风气候10N25N 10S25S 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全年高温,有旱雨两季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热带沙漠气候20N30N 20S30S 大陆内部和西岸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少雨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25N35N 25S35S 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 季 高 温 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地中海气候30N4
8、0N 30S40S 大陆西岸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 季 高 温 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沿岸温带温带季风气候35N55N 35S55S 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 季 高 温 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我国华北、东北朝鲜半岛、日本温带大性气候大陆内部深居内陆, 暖湿气体难以到达温差大,降水少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40N60N 40S60S 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冬暖夏凉,降水均匀西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3.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1冷锋、
9、暖锋与天气变化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图示运动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冷暖气团势力相当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压低,气温高、湿度大,天气温暖晴朗受冷气团控制, 气压高, 气温低、湿度小,天气低温晴朗连续性降水过境时降水或阴天, 一定出现大风天气、降温连续性降水或雾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湿度低,天气晴朗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下降,气温、湿度升高,天气转晴降水位置锋后锋前天气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寒潮、 沙尘暴华北春雨连绵长江中下游的梅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学而不思则惘,
10、思而不学则殆2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气压状况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气压梯度力方向从四周指向中心从中心指向四周气流流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中心上升顺时针辐散中心下沉南半球顺时针辐合中心上升逆时针辐散中心下沉天气状况多雨晴朗我国的典型天气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的“秋高气爽”3掌握锋面气旋的结构、冷暖锋判断方法、降水位置(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锋面气旋。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上升更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天气。(2)锋面的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与槽线重合。(3)锋面类型的判
11、断:以槽线为界,高纬来的是冷气团,低纬来的是暖气团。标出气旋水平方向气流的流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依据冷暖气团的移动判断冷暖锋面:如果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形成冷锋;如果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形成暖锋。标出雨区: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在锋前,准静止锋降水落在冷气团一侧。(4)冷锋代表:春季沙尘暴,夏季北方暴雨,冬季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暖锋代表:一场春雨一场暖准静止锋代表:六月中旬到七月,长江中下游“梅雨”4.应用“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北半球气旋右手半握, 拇指向上代表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气流呈逆时针辐合北半球反气旋右手半握, 拇指向下代表中心气流
12、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气流呈顺时针辐散南半球气旋左手半开, 拇指向上代表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气流呈顺时针辐合南半球反气旋左手半开, 拇指向下代表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气流呈逆时针辐散附:台风定义: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 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破坏力:强风、暴雨、风暴潮特点: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益处:缓解高温酷暑和旱情寒潮定义: 冬半年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24 小时内气温下降10C 以上,最低温降至5C 以下特点:降温、大风、暴风雪、霜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2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笔记 2022 年高 地理 必修 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