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与地坛_说课稿 .pdf
《2022年我与地坛_说课稿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我与地坛_说课稿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精品说课我与地坛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我与地坛。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部分来进行说明。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本篇文章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三篇文章,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本课主要讲述“人应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个问题。本文是一篇自读文章,这对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到有关生命话题材的文章,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热爱生命 。现实生活中也了解一些像张海迪
2、、海伦?凯特等勇敢挑战生命的人物,所以对于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叙述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结合高中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开始进行深入思考这一现实,及其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态度与表现,我想通过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凝重悲壮的色彩,人,就应当在这冰冷而又燃烧着的有限世界中带有伤痛地生活。痛苦,有时是证明我们活着的惟一方式。痛,并快乐地活着总之,给学生一点关于痛苦的哲学观点,给他们自以为痛苦的高中生活铺垫一点理论基础。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教学目标:根据“新大纲”规定,语文学科的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要表
3、现出其知识性、工具性的特点,还要表现出人文性、思想性。所以,我从这两个方面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品位作者沉静、细密、抒情的语言。2、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对生与死的感悟和对母爱的感悟。教学难点、重点: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脉络非常清晰。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全文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情,我的思绪,注重的是“生命”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写对母亲的理解,注重的则是“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部分中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第一部分的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
4、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因此,本篇课文的难点在于: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生与死”的思考及对母爱的感悟。而教学重点 则应该放在让学生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从而解开“我(作者)” 、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和分析探究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讨论是必须问题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师生和生生的对话,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通过提问启发讨论总结的步骤学习课文。课文篇幅较长,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
5、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四、学习方法:(一)预习思考法;课文篇幅较长(二)分析探究法;本课主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对于高中生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五、教学过程的设计自读课文二课时。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5 分钟)、整体感知( 15 分钟) 、具体探讨( 20 分钟) ,小结( 5 分钟)” ,第二课时继续“复习(5 分钟) ,具体探讨( 20 分钟)、巩固与拓展( 15 分钟) ”四个教学环节。5 分钟灵活时间(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5 分钟)以历史上勇于面对人生苦难的名人为例,导入课文。例如司马迁、贝
6、多芬。(挫折对于每个人来说几乎是必将经历的。有些人面对命运中的挫折望而却步,使成功从手中流逝;有些人却能够勇敢面对,昂首前行。这些人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为人们所尊敬,例如:司马迁、张海迪、贝多芬等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在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失去了双腿。他历经磨难,经过一番苦苦的挣扎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作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名师精编精品说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 分钟)1、介于已经预习, 已经要求对全文进行圈点批注,分段。此时让学生5 分钟快速阅读全文,唤起对于课文的
7、记忆。思考文章结构,并概括要点,找出贯穿全文的思路。批注要点:(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红线,认为用得好用框。(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3)有疑问的地方, 加问号(4)用双竖线和单坚线划分层次(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各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2、解决学生在预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即字词。3、点学生起来讲述课文分段及理由,明确课文结构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情,我的思绪,注重的是“生命”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写对母亲的理解,注重的则是“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部分中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第一部分的对“生命
8、”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因此,我限定阅读时间,并要求阅读后归纳概括。通过课堂上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具体探讨,精讲教材这一环节分两个板块进行,第一板块:感悟生命;第二板块:母爱无言。采取提问启发讨论总结模式1、第一板块:感悟生命(约20 分钟)(1) 、作者为什么要总是到地坛去呢?(用课文原句来回答)1、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2、 “在人口密聚的
9、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3、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作者到那里去是为了逃避,像个遇到伤害的鸵鸟一样想把自己藏起来。(2)“地坛”部分重在写景,这些景的特点是什么?与“我”的处境有什么相通之处?(详见备注)(3) 、这些景物给了作者什么启示?“为什么生”的答案“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P13) 史铁生正确地理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然后才能够很好地处理如何来“活”这一问题了。作者承
10、认每个人终归是要死去的,但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悲伤,竟然把“死”说成“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显示了作者乐观豁达的胸襟。“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小结: 海德格尔说:“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他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当人们通过对时间、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时,他便获得了自由,变成诗性的存在。 ”第二课时1、第二板块:母爱无言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检查预习)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
11、案。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 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 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我与地坛_说课稿 2022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