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山东版二轮复习训练题:第12讲 种群与群落 .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届高考生物山东版二轮复习训练题:第12讲 种群与群落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生物山东版二轮复习训练题:第12讲 种群与群落 .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2讲种群与群落一、单项选择题 1.(2019四川宜宾诊断)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应采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B.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C.相对湿度、年降水量等气候因素可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D.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答案A跳蝻活动能力弱,适宜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导致种群的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降低,B正确;相对湿度、年降水量等气候因素的变化会影响种群的数量,进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C正确;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人类活动对
2、自然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D正确。2.(2019湖南长沙模拟)如图是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曲线揭示了种群数量变化只与时间有关而与其他变量无关B.该曲线CD段虽然呈下降趋势,但种群数量仍然在缓慢增加C.该曲线可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培养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D.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则捕捞该鱼的最佳时间在E时期答案B分析图示可知:该曲线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能够揭示种群数量变化与时间有关,但不能表明种群数量变化与其他变量无关,A错误;该曲线CD段呈下降趋势,说明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但此时段种群增长速率大于零,种群数量仍然在
3、缓慢增加,B正确;在密闭容器中培养酵母菌,随着培养时间的递增,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有害代谢产物不断积累、溶氧量不断减少,导致酵母菌的种内斗争不断加剧,当其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酵母菌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会不断下降,所以该曲线可表示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但不能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培养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C错误;E时期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在C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最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更新,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则捕捞该鱼的最佳时间应大于C时期,但不是在E时期,而是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时期对应的水平,D错误。3.(2019北京丰台质检)图中A、B为某群
4、落中的两个动物种群,曲线表示(=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不考虑迁入、迁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5时刻A、B的种群密度相同B.Ot5时段,B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C.t3t5时段,B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D.t3t5时段,A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答案Dt5时刻A、B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相同,不能代表种群密度相同,A错误;Ot2时段,B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故Ot5时段,B种群数量不呈“S”型曲线增长,B错误;t3t5时段,B种群1,种群密度上升,C错误;t3t5时段,A种群前期1,种群密度上升,后期1,种群密度下降,D正确。4.(2019江西临川期末)某科研人员对一池塘内鲤鱼种群
5、数量进行调查,E是第一次调查结果,F、G、H是后续若干次调查中的三次调查结果。m1与m3的比为12。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断不合理的是()A.E点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B.EF段捕捞适量的鲤鱼,让其种群数量维持在m1,有利于获得较大经济效益C.去除部分其他鱼类,鲤鱼的K值不会大于m3D.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在E点前逐渐增大答案C由题意可知,m1为K/2,因此E点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A正确;在EF段捕捞适量的鲤鱼,让其种群数量维持在m1,即让其种群数量维持高速增长的状态,有利于获得较大经济效益,B正确;去除部分其他鱼类,减缓鲤鱼与其他鱼类的竞争或减少其他鱼类对其的捕食,鲤鱼的
6、K值可能会大于m3,C错误;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在E点前逐渐增大,在E点后逐渐减小,D正确。5.(2019山东济南期末)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捕食和竞争不利于群落内生物种类的稳定B.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种群一般也越多C.没有人为干扰,弃耕农田总能演替成为森林D.土壤中小动物的分布无垂直结构答案B群落中捕食和竞争关系均有利于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A错误;由于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一般也越多,B正确;弃耕农田能否演替成为森林还需要看环境条件,C错误;土壤中小动物的分布有垂直结构,D错误。6.(2019黑龙江哈尔滨月考)关于群落
7、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竹林中同一种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答案A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竹林中同一种竹子由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呈现高低错落有致的现象,其所属范围为种群,不存在垂直结构,A错误;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食物和栖息空间,因此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B正确;淡水鱼因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C正确;水平结构通常表现在不同地段往往分
8、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而分层现象一般表现在垂直结构中,D正确。7.(2019山东淄博三模)如图为寄生、捕食对某地区二代棉铃虫自然种群各发育期总死亡率的影响,不考虑迁移,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影响一龄期二代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捕食B.影响五龄期二代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寄生C.影响各发育期总死亡率的生物因素除寄生、捕食还有竞争等D.总死亡率大于50%时,二代棉铃虫种群数量一定下降答案D一龄期二代棉铃虫寄生率约为0,影响一龄期二代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捕食,A正确;五龄期二代棉铃虫捕食率约为0,影响五龄期二代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寄生,B
9、正确;种间关系包括寄生、捕食和竞争,影响各发育期总死亡率的生物因素除寄生、捕食还有竞争等,C正确;种群数量是否增加决定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总死亡率大于50%时,二代棉铃虫种群数量不一定下降,D错误。8.(2019山东青岛调研)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经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对野生动植物种群不能进行开发利用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
10、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答案B本题通过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考查科学思维中的演绎与推理能力。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对野生动植物种群可以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利用,A错误;在三个连续演替阶段中,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种群,前者被后者优势取代,所以三者之间为竞争关系,到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B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由图中可以看出,最终甲、乙两种群并没有灭绝,C错误;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D错误。9.(2019河南周口期末)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不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届高考生物山东版二轮复习训练题:第12讲种群与群落 2020 高考 生物 山东 二轮 复习 训练 12 种群 群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