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技术引领进步——杨海成解读“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技术引领进步——杨海成解读“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技术引领进步——杨海成解读“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 .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技術引領進步 楊海成解讀 “ 十二五 ” 製造業信息化技術工程核心提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将要: 构建 50 个左右中小企业和企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带动10 万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打造 100 家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数字化应用示范企业; 打造 100 个服务型制造应用示范企业; 构建 50 个第三方专业化制造服务平台; 开发 100 款高端创新产品; 开发 50 类高可靠、高精、高效技术装备; 打造 50 个制造过程智能化和低碳化应用示范企业; 培育 50 个以上制造业信息化系统集成服务商。制造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促进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全局性、持续性和服
2、务性的系统工程。“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将站在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为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振兴十大产业、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刊记者根据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总体专家组组长楊海成在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作大会发言录音整理成下文,以飨读者。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骄人成绩与主要问题多年来,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八五”期间实施的CAD应用工程,拉开了在我国制造业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的序幕。通过全面推广CAD技术,已有600 多家企业完成了应用示范,3000 多家企业进行了重点应用,并带动了数万家企业开展CAD应用,实现了“甩
3、图板”的初衷。“九五”期间实施的CAD/CIMS应用,取得了一批具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开发出一批软件产品,开始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局面。CAD/CIMS应用工程已在20 多个行业和800 多家企业进行应用示范,并在全国多个省市大面积推广。“九五”还开创了将863 高技术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接在制造业中应用示范的良好局面,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形成高技术成果与软件产品,为服务与支撑我国制造业和国民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十五”期间实施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突破了一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
4、的软件产品,培育了一批专业服务机构,已在27 个省份、 49 个重点城市的6000 多家企业应用。此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全面铺开,建立了技术攻关体系、应用体系以及地方省市科技部门协同工作体系,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十一五”期间实施的“两甩”工程,以集团企业、骨干企业及中小企业为对象,在28 个省市的600 多家骨干企业开展“甩图纸、甩账表”;完成了10 个集团企业的数字化综合集成;完成了14 个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上万家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全面提升了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我国制造业信息化为服务与支撑我国制造业和国民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依然存在以下三方面主要问题:一是多年来以重技术
5、应用和推广为模式,不太注重与制造业本身业务的融合,还存在着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张皮“现象。二是重产品交付、轻服务支持,信息化服务体系薄弱,缺乏对企业信息化的咨询、集成、实施、运维等服务,缺乏专业化、全方位的信息化技术支持与服务,尚未形成规模化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企业里的信息化人才也较为短缺。三是软件企业势单力薄,对信息化的核心支撑与服务能力弱,缺乏支撑区域信息化的核心软件产品和系统,导致国外软件和技术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制造业,束缚了我国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力的发展,也制约着我国制造业向自主、可控和高端发展。全球化、精益化、专业化、服务化、绿色化、智能化已成全球制造业
6、发展大趋势近几十年来,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推动下,促使全球制造业向着全球化、精益化、专业化、服务化、绿色化、智能化这6 大方向发展已成大势所趋。全球化,即通过全球化的网络实现信息化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建立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销售服务网络,使制造业突破了传统企业、社会和国家的界限,融入全球产业链,参与全球协作和市场竞争,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精益化,即通过信息化的工艺管理模式、工艺配置和服务平台,实现企业的有效管控,优化业务流程和资源配置,强化运行细节管理和过程管理
7、,实施企业精益运作,提高核心竞争力。专业化,即通过供应链和企业集群的专业分工协作,制造企业从“大而全”向“专而精”方向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和优势资源,在价值链中寻找合适的定位,实现利润和附加值的最大化。服务化,即应对通知和竞争和供大于求的全球市场,制造企业将非核心业务专业和外包,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从单纯提高产品向提高产品与服务,增加产品附加值,走向价值链高端。绿色化,即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提高环境利用率,从以往的高能耗向低能高效转变,实现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智能化,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特别是当前的云制造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产品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全球竞争、和谐发
8、展、低碳环保是巨大挑战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制造业面也面临着全球竞争、和谐发展、低碳环保的巨大挑战。与国际先进制造企业相比,我国制造企业大多处于价值链低端,恶性同质化竞争严重。在全球竞争方面,尽管我国大型企业集团是我国是我国制造业的支柱,但在创新能力、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还相对较弱,全球协作与精细化管控水平较低;而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落后,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在全球竞争中,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链和集群协作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在低碳环保方面,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大,利用率低,资源严重不足,正面临生态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在和谐发展方面,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失衡严重;工业产品与食品
9、安全问题严峻。面对上述挑战,我国制造业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持续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高端制造,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迈向价值链高端;加快经济发展方向转变,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我国高端制造业尚属低端制造能力我国中小企业在确保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区域协作和产业链协同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 已成为产业链整体信息化的薄弱环节,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技术引领进步杨海成解读“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 2022 技术 引领 进步 杨海成 解读 十二 制造业 信息化 科技 工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