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分子化工原理实验指导讲义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分子化工原理实验指导讲义 .pdf(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36 目录实验一空气 -水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2实验二筛板塔精馏实验 11实验三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17实验四萃取塔实验 21实验五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28实验六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3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6 页2 / 36 实验一空气 -水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掌握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方法。2、 掌握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3、 观察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4、 了解热电阻测温的方法。5、 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二、基本原理在工
2、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情况下,冷、热流体系通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称为间壁式换热。如图1所示,间壁式传热过程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所组成。达到传热稳定时,有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6 页3 / 36 T1 热流体的进口温度,;T2 热流体的出口温度,;qm2 冷流体的质量流率,kg / s;cp2 冷流体的比热,J / (kg ? ;t1 冷流体的进口温度,;t2 冷流体的出口温度,;1 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W / (m2? ;A1 热
3、流体侧的对流传热面积,m2; 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2 冷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W / (m2? ;A2 冷流体侧的对流传热面积,m2; 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K 以传热面积 A为基准的总给热系数,W / (m2? ; 冷热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2)计算, 2)式中: TW1 热流体进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W2 热流体出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3)计算, 3 )式中: tW1 冷流体进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W2 冷流体出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4、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6 页4 / 36 热、冷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4)计算, 4)当在套管式间壁换热器中,环隙通以水蒸气,内管管内通以冷空气或水进行对流传热系数测定实验时,则由式1)得内管内壁面与冷空气或水的对流传热系数, 5)实验中测定紫铜管的壁温tw1、tw2;冷空气或水的进出口温度t1、t2;实验用紫铜管的长度l、内径 d2,;和冷流体的质量流量,即可计算2。然而,直接测量固体壁面的温度,尤其管内壁的温度,实验技术难度大,而且所测得的数据准确性差,带来较大的实验误差。因此,通过测量相对较易测定的冷热流体温度来间接推算流体
5、与固体壁面间的对流给热系数就成为人们广泛采用的一种实验研究手段。由式 1)得, 6)实验测定、并查取下冷流体对应的、换热面积 A,即可由上式计算得总给热系数K。下面通过两种方法来求对流给热系数。1 近似法求算对流给热系数以管内壁面积为基准的总给热系数与对流给热系数间的关系为, ; 换热管外侧的污垢热阻,; 换热管内侧的污垢热阻,。用本装置进行实验时,管内冷流体与管壁间的对流给热系数约为几十到几百;而管外为蒸汽冷凝,冷凝给热系数可达左右,因此冷凝传热热阻可忽略,同时蒸汽冷凝较为清洁,因此换热管外侧的污垢热阻也可忽略。实验中的传热元件材料采用紫铜,导热系数为 383.8,壁厚为 2.5mm,因此换
6、热管壁的导热热阻可忽略。若换热管内侧的污垢热阻也忽略不计,则由式7)得, 8)由此可见,被忽略的传热热阻与冷流体侧对流传热热阻相比越小,此法所得的准确性就越高。2 传热准数式求算对流给热系数对于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对流传热时,传热准数经验式为,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6 页6 / 36 d 换热管内径,m; 流体的导热系数,W / (m ? ;u 流体在管内流动的平均速度,m / s; 流体的密度,kg / m3; 流体的粘度,Pa ? s;cp 流体的比热, J / (kg ? 。对于空气在管内强制
7、对流被加热时,可将式9)改写为, 10 )令, 11) 12) 13 ) 14)则式 7)可写为, 15 )当测定管内不同流量下的对流给热系数时,由式14)计算所得的C值为一常数。管内径d2一定时,m也为常数。因此,实验时测定不同流量所对应的,由式 4)、 6)、 12)、 13)求取一系列 X、Y值,再在 XY图上作图或将所得的X、Y值回归成一直线,该直线的斜率即为m。任一冷流体流量下的给热系数2可用下式求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6 页7 / 36 式种, V 为冷流体进口处流量计读数, 为冷流体进口温度
8、下对应的密度。4冷流体物性与温度的关系可从化工原理教材附录查取。三、实验装置与流程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 2所示。图2 水蒸气空气换热流程图来自蒸汽发生器的水蒸气进入玻璃套管换热器环隙,与来自风机的空气在套管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冷凝水经疏水器排入地沟。冷空气经孔板流量计进入套管换热器内管紫铜管),热交换后排出装置外。2设备与仪表规格1)紫铜管规格:直径212.5mm,长度 L=1000mm2)外套不锈钢管规格:直径 1005mm,长度 L=1000mm 3)压差变送器:BP800 1KPa 4)智能温度、流量显示仪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9、- - -第 7 页,共 36 页8 / 36 5)压力表规格:00.1MPa四、实验步骤1、关闭蒸汽发生器排污阀,打开进水阀,检查水箱是否储满水,如是,打开电源开关。2、打开控制台上的总电源开关,蒸汽发生器电源开关,打开仪表开关,使仪表通电预热。3、打开控制台上的风机电源开关,让风机工作,同时打开阀4,让套管换热器里充有一定量的空气。4、打开阀 1,注意开度适中,开度太大会使换热桶中的蒸汽跑掉,开度太小会使换热玻璃管里的蒸汽压力增大而导致玻璃管炸裂。5、在做实验前,应将蒸汽发生器到实验装置之间管道中的冷凝水排除,否则夹带冷凝水的蒸汽会损坏压力表及压力变送器。具体排除冷凝水的方法是:关闭蒸汽进
10、口阀门3,打开装置下面的排冷凝水阀门2,让蒸汽压力把管道中的冷凝水带走,当听到蒸汽响时关闭冷凝水排除阀 2,可进行实验。6、刚开始通入蒸汽时,要仔细调节阀3的开度,让蒸汽徐徐流入换热器中,逐渐加热,由“ 冷态 ” 转变为 “ 热态 ” ,不得少于 10分钟,以防止玻璃管因突然受热、受压而爆裂。7、当一切准备好后,打开蒸汽进口阀3,蒸汽压力调到0.01Mpa,并保持蒸汽压力不变。可通过调节不凝性气体排除阀以及阀3开度来实现。)8、手动调节空气流流量时,可通过调节空气的进口阀4,改变冷流体的流量到一定值,也可通过仪表台上的变频器手动调节旋钮调节变频器的频率改变流量。在每个流量条件下,均须待热交换过
11、程稳定后方可记录实验数值,一般每个流量下至少应使热交换过程保持15分钟方为稳定;改变不同流量,记录不同流量下的实验数值。自动档时可通过软件设置变频器的频率改变变频器的频率来改变转速。9、记录 8 10组实验数据,完成实验,关闭蒸汽进口阀3与空气进口阀 4,关闭仪表电源、巡检仪电源及电动调节阀或风机电源。10、 关闭蒸汽发生器。注意事项1、 先打开排冷凝水的阀1,注意只开一定的开度,开的太大会让换热桶里的蒸汽跑掉,开的太小会使换热玻璃管里的蒸汽压力增大而玻璃管炸裂。2、 一定要在套管换热器内管输以一定量的空气后,方可开启蒸汽阀门,且必须在排除蒸汽管线上原先积存的凝结水后,方可把蒸汽通入套管换热器
12、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6 页9 / 36 3、 刚开始通入蒸汽时,要仔细调节阀3的开度,让蒸汽徐徐流入换热器中,逐渐加热,由“ 冷态” 转变为 “ 热态 ” ,不得少于 10分钟,以防止玻璃管因突然受热、受压而爆裂。4、 操作过程中,蒸汽压力一般控制在0.05MPa表压)以下,否则可能造成玻璃观察孔爆裂和填料损坏。5、 确定各参数时,必须是在稳定传热状态下,随时注意惰性气体的排空和压力表读数的调整。五、实验数据记录空气 水蒸汽换热,孔板流量计测流量l= m, d2= m,t0= , p0= Pa q ,m
13、3 / s T1,T2,t1,t2,六、实验数据处理依据冷流体进口温度从化工原理教材附录中查取其密度,计算qm2,依据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平均值查取密度、粘度、比热容、导热系数、普朗特数,计算、K、Re、Nu、,并把数据处理结果列表。七、实验报告1、将两种数据处理方法求出的冷流体给热系数值列表比较,计算各点误差,并分析讨论。2、冷流体给热系数的准数式:,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由实验数据作图拟合曲线方程,确定式中常数A及m。3、将两种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的结果标绘在图上,并进行比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6 页10 /
14、 36 八、思考题1、实验中冷流体和蒸汽的流向,对传热效果有何影响? 2、在计算空气质量流量时所用到的密度值与求雷诺数时的密度值是否一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位置的密度,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计算。3、实验过程中,冷凝水不及时排走,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及时排走冷凝水?如果采用不同压强的蒸汽进行实验,对 关联式有何影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6 页11 / 36 实验二筛板塔精馏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筛板精馏塔及其附属设备的基本结构,掌握精馏过程的基本操作方法;2、学会判断系统达到稳定的方法,掌握测定塔顶、塔釜溶液
15、浓度的实验方法;3、学会精馏塔效率、单板效率的测定方法;4、了解回流比、进料热状况对精馏塔分离效率的影响;5、观察精馏塔中各板的温度变化。二、实验内容1、测定全回流时精馏塔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2、测定部分回流状态下全塔效率。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1、全塔效率ET全塔效率又称总板效率,是指达到指定分离效果所需理论板数与实际板数的比值,即 1)式中, NT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塔板数,包括蒸馏釜;NP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实际塔板数,本装置NP10。全塔效率简单地反映了整个塔内塔板的平均效率,说明了塔板结构、物性系数、操作状况对塔分离能力的影响。对于塔内所需理论塔板数NT,可由已知的双组分物
16、系平衡关系,以及实验中测得的塔顶、塔釜出液的组成,回流比R 和热状况 q 等,用图解法求得。2单板效率EM单板效率又称莫弗里板效率,如图1 所示,是指气相或液相经过一层实际塔板前后的组成变化值与经过一层理论塔板前后的组成变化值之比。图 1 塔板气液流向示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6 页12 / 36 按气相组成变化表示的单板效率为 2)按液相组成变化表示的单板效率为 3)式中, yn、yn+1离开第 n、n+1 块塔板的气相组成,摩尔分数;xn-1、xn离开第n-1、 n块塔板的液相组成,摩尔分数;yn*与
17、xn成平衡的气相组成,摩尔分数;xn*与 yn成平衡的液相组成,摩尔分数。3 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NT图解法又称麦卡勃蒂列 的点 c,连接 a、c 作出精馏段操作线;D.由进料热状况求出q 线的斜率q/q-1),过点f 作出 q线交精馏段操作线于点d;E.连接点 d、b 作出提馏段操作线;F.从点 a 开始在平衡线和精馏段操作线之间画阶梯,当梯级跨过点d 时,就改在平衡线和提馏段操作线之间画阶梯,直至梯级跨过点b 为止;G.所画的总阶梯数就是全塔所需的理论踏板数包含再沸器),跨过点d 的那块板就是加料板,其上的阶梯数为精馏段的理论塔板数。图3 部分回流时理论板数的确定四、实验装置与流程本实验装置
18、的主体设备是筛板精馏塔,配套的有加料系统、回流系统、产品出料管路、残液出料管路、加料泵和一些测量、控制仪表。如图4 所示。本实验料液为乙醇溶液,由进料泵输送进入塔内,釜内液体由电加热器产生蒸汽逐板上升,经与各板上的液体传质后,进入盘管式换热器管程,壳层的乙醇蒸汽全部冷凝成液体,再从集液器流出,一部分作为回流液从塔顶流入塔内,另一部分作为产品馏出,进入产品贮罐;残液经釜液转子流量计流入釜液贮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36 页14 / 36 筛板塔主要结构参数:塔内径D 68mm ,厚度 2mm ,塔节76 4,
19、塔板数N 24块,板间距HT100mm 。加料位置由下向上起数第3 块和第5 块。降液管采用弓形,齿形堰,堰长56mm ,堰高 7.3mm ,齿深4.6mm,齿数9 个。降液管底隙4.5mm。筛孔直径d01.5mm ,正三角形排列,孔间距t 5mm ,开孔数为74 个。塔釜为内电加热式,加热功率2.5kW,有效容积为10L。塔顶冷凝器、塔釜换热器均为盘管式。单板取样为自下而上第1块和第 24 块,斜向上为液相取样口,水平管为气相取样口。五、实验步骤本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全回流的料液加入釜中,至釜容积的2/3 处。图4 精馏塔工艺流程简图A,加热釜; B,筛板精馏塔;C,塔顶冷凝器;D,原
20、料预热器;E,进料泵;F,冷凝水转子流量计;G,塔顶回流液转子流量计;H,塔顶产品转子流量计; I,塔釜出口残液转子流量计;J,原料进料转子流量计;K,冷凝水来源;L,来自原料储罐;M,去釜液储罐;N,去塔顶产品储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36 页15 / 36 2) 检查各阀门位置,启动电加热管电源,使塔釜温度缓慢上升。3) 打开冷凝器的冷却水,使其全回流。4) 当塔顶温度、回流量和塔釜温度稳定后,并且可从视镜中观察到塔板上出现正常的鼓泡状态。此时,整个精馏塔已经达到稳定状态。分别取塔顶浓度xD和塔釜浓度xW
21、,并以注射器从两块塔板取样,一并送色谱分析仪分析。2 部分回流1)在储料罐中配制一定浓度的酒精- 水溶液 约 2030%)。2)待塔全回流操作稳定时,打开进料阀,调节进料量至适当的流量。4)当塔顶、塔内温度读数稳定后即可取样。3取样与分析1) 进料、塔顶、塔釜从各相应的取样阀放出。2) 塔板取样用注射器从所测定的塔板中缓缓抽出,取1 l 左右直接气相色谱进样分析。六、实验结果处理1. 将塔顶、塔底温度和组成,以及各流量计读数等原始数据列表。原始数据工程全回流状态部分回流状态塔顶温度 /塔底温度 /进料温度 /回流液温度 / 塔顶乙醇含量塔底乙醇含量进料乙醇含量第一块塔板乙醇含量xn-1 xn
22、第十块塔板乙醇含量xn-1xn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36 页16 / 36 塔底加热电流A 塔底温度/ 塔底加热电压V 进料温度/ 回流液温度/ 1点温度2点温度3点温度4点温度5点温度6点温度7点温度8点温度9点温度塔板状态塔釜压强2. 按全回流和部分回流分别用图解法计算理论板数。3. 计算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4. 分析并讨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5. 其他说明1)塔顶放空阀一定要打开,否则容易因塔内压力过大导致危险。; HOL - 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 NOL - 液相总传质单元数,无因次。X2、X
23、1- 塔顶、塔底液相中溶质的摩尔比;Y1- 塔底气相中溶质的摩尔比;m- 相平衡常数2. 测定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36 页18 / 36 1)空气流量和水流量的测定介质条件量程范围标定介质标定条件空气010 m3/h 空气20 1.0133105Pa CO20100 L/h CO220 1.0133105Pa 水01.2 m3/h 水20 1.0133105Pa 和塔径 D (100mm;3)测定塔顶和塔底气相组成;,Pa,根据液相温度由附录查得;P总压, Pa,取 1atm。四、实验条件1.装置流程1
24、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来自 CO2钢瓶去地沟本实验装置流程如图1所示:由自来水源来的水进入水箱,经泵,涡轮流量计测流量,图1 吸收装置流程图1水箱;2水泵;3涡轮流量计;4喷淋头; 5风机; 6气体混合罐;7排污阀; 8孔板流量计;9压力表; 10进塔气体取样阀;11U形差压计; 12填料; 13液体再分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36 页19 / 36 送入填料塔塔顶,经喷头喷淋在填料顶层。由压缩机送来的空气和由二氧化碳钢瓶来的二氧化碳 转子流量计测定其流量)混合后,一起进
25、入气体混合罐。混合罐上部有混合气测量口,自动或手动,与气相色谱相连,通过六通阀、定量管,进入气相色谱进行二氧化碳的含量测定。气体主管路上装有孔板流量计,测定其混合气体的流量,然后再直接进入塔底,与水在塔内进行逆流接触,进行质量和热量传递。由塔顶出来的尾气放空,且有两个测量口,或者自动或者手动连接气相色谱进行尾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由于本实验为低浓度气体的吸收,所以热量交换可略,整个实验过程看成是等温操作。2.主要设备1)吸收塔:高效填料塔,塔径100mm,塔内装有金属丝网规整填料,填料层总高度2000 mm.。塔顶有液体初始分布器,塔中部有液体再分布器,塔底部有栅板式填料支承装置。填料塔底部
26、有液封装置,以避免气体泄漏。2)填料规格和特性:金属丝网规整填料:型号JWB700Y,规格 100 100mm,比表面积 700m2/m3。3)二氧化碳转子流量计;4)空气风机;5)二氧化碳钢瓶;6)气相色谱仪分析;五、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1)熟悉实验流程及弄清气相色谱仪及其配套仪器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打开混合罐底部排空阀,排放掉空气混合贮罐中的冷凝水;)打开仪表电源开关及空气压缩机电源开关,进行仪表自检;)开启进水阀门,让水进入填料塔润湿填料,电脑在线调节水的流量,使其流量稳定在某一实验值。注意塔底液封控制。)启动风机,打开CO2钢瓶总阀,并缓慢调节钢瓶的减压阀注意减压阀的开
27、关方向与普通阀门的开关阀门的方向相反,顺时针为开,逆时针为关),使其压力稳定在0.10.2MPa左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36 页20 / 36 )仔细调节风机出口阀门的开度 原始数据列表。吸收传质系数测定实验原始数据表填料塔直径 mm,填料高度 mm,操作压力 kPa,填料型号序号气体流量m3/h 气温CO2流量L/h 水流量m3/h 水温进塔气体浓度a1 质量分率出塔气体浓度 a2 质量分率2)列出实验结果与计算示例。七、其他说明)固定好操作点后,应随时注意调整以保持各量不变。)在填料塔操作条件改变后,
28、需要有较长的稳定时间,一定要等到稳定以后方能读取有关数据。3)由于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在分析组成时一定要仔细认真,这是做好本实验的关键。4)本实验采用“ 准现场教案法 ” ,详见:葛业君 .化工原理实验 “ 准现场 ” 教案法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 2018,3811)八、思考题1本实验中,为什么塔底要有液封?2. 为什么二氧化碳吸收过程属于液膜控制?3当气体温度和液体温度不同时,应用什么温度计算亨利系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36 页21 / 36 实验四萃取塔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往复筛板萃
29、取塔的结构。掌握萃取塔性能的测定方法。了解萃取塔传质效率的强化方法。二、实验内容 观察不同往复频率时,塔内液滴变化情况和流动状态。固定两相流量,测定不同往复频率时萃取塔的传质单元数、传质单元高度及总传质系数。三、实验原理往复筛板萃取塔是将若干层筛板按一定间距固定在中心轴上,由塔顶的传动机构驱动而作往复运动。往复筛板萃取塔的效率与塔板的往复频率密切相关。当振幅一定时,在不发生乳化和液泛的前提下,萃取效率随频率增加而提高。萃取塔的分离效率可以用传质单元高度或理论级当量高度表示。影响往复筛板萃取塔分离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塔的结构尺寸、轻重两相的流量及往复频率和振幅等。对一定的实验设备 几何尺寸一定,类型
30、一定),在两相流量固定条件下,往复频率增加,传质单元高度降低,塔的分离能力增加。对几何尺寸一定的往复筛板萃取塔来说,在两相流量固定条件下,从较低的往复频率开始增加时,传质单元高度降低,往复频率增加到某值时,传质单元将降到最低值,若继续增加往复频率,将会使传质单元高度反而增加,即塔的分离能力下降。本实验以水为萃取剂,从煤油中萃取苯甲酸,苯甲酸在煤油中的浓度约为0.2%质量)。水相为萃取相用字母 E表示,在本实验中又称连续相、重相),煤油相为萃余相用字母 R表示,在本实验中又称分散相)。在萃取过程中苯甲酸部分地从萃余相转移至萃取相。萃取相及萃余相的进出口浓度由容量分析法测定之。考虑水与煤油是完全不
31、互溶的,且苯甲酸在两相中的浓度都很低,可认为在萃取过程中两相液体的体积流量不发生变化。 按萃取相计算的传质单元数计算公式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36 页22 / 36 与操作线可求得-YE关系。再进行图解积分或用辛普森积分可求得NOE。 按萃取相计算的传质单元高度 7-2 )式中: H萃取塔的有效高度,m;按萃取相计算的传质单元高度,m。 按萃取相计算的体积总传质系数 送入塔内。当塔内水面快上升到重相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32、 36 页24 / 36 口与轻相出口间中点时,将水流量调至指定值流量调至指定值,也可加入其它类型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并激烈地摇动滴定至终点。 实验完毕后,关闭两相流量计,并将调压器调至零,切断电源。滴定分析过的煤油应集中存放回收。洗净分析仪器,一切复原,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注意事项 调节电压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慢慢地升压,千万不能增速过猛使马达产生飞转 损坏设备。最高电压为30V。 在操作过程中,要绝对避免塔顶的两相界面在轻相出口以上。因为这样会导致水相混入油相储槽。 由于分散相和连续相在塔顶、底滞留很大,改变操作条件后,稳定时间一定要足够长,大约要用半小时,否则误差极大。 煤油的实际体积流量
33、并不等于流量计的读数。需用煤油的实际流量数值时,必须用流量修正公式对流量计的读数进行修正后方可使用。 煤油流量不要太小或太大,太小会使煤油出口的苯甲酸浓度太低,从而导致分析误差较大;太大会使煤油消耗增加。建议水流量取4l/h ,煤油流量取6l/h 。六、实验结果与处理以第组数据为例 塔底轻相入口浓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36 页25 / 36 塔顶轻相出口浓度 塔顶重相入口浓度 塔底重相出口浓度 传质单元数在画有平衡曲线的YEXR图上再画出操作线,因为操作线必然通过以下两点:轻入重出轻出重入所以 , 在 YE
34、XR图上找出以上两点, 连结两点即为操作线。在至之间,任取一系列值 传质单元高度HOE体积总传质系数,KYea kgA/m3.h.(kgA/kgs七、实验结果与分析 由实验结果得出,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往复频率,。是否往复频率越大,传质效果越好? 在实验流程中水相出口接的 型管起什么作用?附录由苯甲酸与 NaOH的化学反应式可知,到达滴定终点化学计量点)时,被滴物的摩尔数和滴定剂的摩尔数正好相等。即式中:溶液的体积摩尔浓度,mol溶质 / 溶液;溶液的体积,ml。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7 页,共 36 页28 / 36
35、 实验五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离心泵结构与特性,熟悉离心泵的使用;2. 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方法;3.了解电动调节阀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二、基本原理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选择和使用离心泵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特性曲线是在恒定转速下泵的扬程 H、轴功率 N及效率 与泵的流量 Q之间的关系曲线,它是流体在泵内流动规律的宏观表现形式。由于泵内部流动情况复杂,不能用理论方法推导出泵的特性关系曲线,只能依靠实验测定。1扬程 H的测定与计算取离心泵进口真空表和出口压力表处为1、2两截面,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11)由于两截面间的管长较短,通常可忽略阻力项;由于两截面处管径相同,速度平方差为零,则
36、有 为两截面的高度差。通常两截面距离很近,相对于扬程来说,两截面高度差可以忽略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8 页,共 36 页29 / 36 计,即 (z2-z10。所以 1-2)式可以简化如下: 12)由上式可知,只要直接读出真空表和压力表上的压强数值,就可计算出泵的扬程。2轴功率 N的测量与计算 1 3)其中, N电为电功率表显示值,k代表电机传动效率,可取。3效率 的计算泵的效率 是泵的有效功率Ne与轴功率 N的比值。有效功率Ne是单位时间内流体经过泵时所获得的实际功,轴功率N是单位时间内泵轴从电机得到的功,两者差异反
37、映了水力损失、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的大小。泵的有效功率Ne可用下式计算: 14)故泵效率为 15)4转速改变时的换算泵的特性曲线是在定转速下的实验测定所得。但是,实际上感应电动机在转矩改变时,其转速会有变化,这样随着流量Q的变化,多个实验点的转速n将有所差异,因此在绘制特性曲线之前,须将实测数据换算为某一定转速n 下可取离心泵的额定转速2900rpm)的数据。换算关系如下:流量16)扬程17)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9 页,共 36 页30 / 36 轴功率18)效率19)三、实验装置与流程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装置流程图如下:
38、图1 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一)实验步骤: 1.清洗水箱,并加装实验用水。给离心泵灌水,排出泵内气体。2.检查电源和信号线是否与控制柜连接正确,检查各阀门开度和仪表自检情况,试开状态下检查电机和离心泵是否正常运转。3.实验时,逐渐打开调节阀以增大流量,待各仪表读数显示稳定后,读取相应数据。离心泵特性实验部分,主要获取实验参数为:流量Q、泵进口压力p1、泵出口压力 p2、电机功率 N电、泵转速 n,及流体温度t。)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0 页,共 36 页31 / 36 4.测取 15组左右数据后,可以停
39、泵,同时记录下设备的相关数据如离心泵型号,额定流量、扬程和功率等)。二)注意事项:1.一般每次实验前,均需对泵进行灌泵操作,以防止离心泵气缚。同时注意定期对泵进行保养,防止叶轮被固体颗粒损坏。2.泵运转过程中,勿触碰泵主轴部分,因其高速转动,可能会缠绕并伤害身体接触部位。五、数据处理泵转速 n (r/m泵进口压力 p1(kPa泵出口压力 p2(kPa电机功率 N电 (kW温度 t ( 1 扬程 H (m 轴功率 N (kW 泵效率(%1六、实验结果1分别绘制一定转速下的H Q 、N Q 、Q 曲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1
40、 页,共 36 页32 / 36 2分析实验结果,判断泵最为适宜的工作范围。七、思考题1.试从所测实验数据分析,离心泵在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2.启动离心泵之前为什么要引水灌泵?如果灌泵后依然启动不起来,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用泵的出口阀门调节流量?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缺点?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调节流量?4.泵启动后,出口阀如果不开,压力表读数是否会逐渐上升?为什么?5.正常工作的离心泵,在其进口管路上安装阀门是否合理?为什么?6.试分析,用清水泵输送密度为1200Kg/的盐水,在相同流量下你认为泵的压力是否变化?轴功率是否变化?实验六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干燥曲线和干
41、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学习物料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加深对物料临界含水量Xc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学习恒速干燥阶段物料与空气之间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学习用误差分析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估算。二、实验内容每组在某固定的空气流量和某固定的空气温度下测量一种物料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和临界含水量。测定恒速干燥阶段物料与空气之间对流传热系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2 页,共 36 页33 / 36 三、实验原理当湿物料与干燥介质相接触时,物料表面的水分开始气化,并向周围介质传递。根据干燥过程中不同期间的特点,干燥过程可分为两
4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恒速干燥阶段。在过程开始时,由于整个物料的湿含量较大,其内部的水分能迅速地达到物料表面。因此,干燥速率为物料表面上水分的气化速率所控制,故此阶段亦称为表面气化控制阶段。在此阶段,干燥介质传给物料的热量全部用于水分的气化,物料表面的温度维持恒定等于热空气湿球温度),物料表面处的水蒸汽分压也维持恒定,故干燥速率恒定不变。第二个阶段为降速干燥阶段,当物料被干燥达到临界湿含量后,便进入降速干燥阶段。此时,物料中所含水分较少,水分自物料内部向表面传递的速率低于物料表面水分的气化速率,干燥速率为水分在物料内部的传递速率所控制。故此阶段亦称为内部迁移控制阶段。随着物料湿含量逐渐减少,物料
43、内部水分的迁移速率也逐渐减少,故干燥速率不断下降。恒速段的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固体物料的种类和性质;固体物料层的厚度或颗粒大小;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空气与固体物料间的相对运动方式。恒速段的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量是干燥过程研究和干燥器设计的重要数据。本实验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对帆布物料进行干燥,测定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目的是掌握恒速段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干燥速率的测定 8-1)式中:干燥速率, kg /m2h);干燥面积,m2,实验室现场提供);时间间隔,h;时间间隔内干燥气化的水分量,kg。物料干基含水量 8-2)式中:物料干基含水量,kg 水/ k
44、g绝干物料;固体湿物料的量,kg;绝干物料量,kg。恒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与空气之间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8-3)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3 页,共 36 页34 / 36 8-4)式中:恒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与空气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W/m2);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kg/m2s);干燥器内空气的湿球温度,;干燥器内空气的干球温度,;下水的气化热,J/ kg 。干燥器内空气实际体积流量的计算由节流式流量计的流量公式和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式可推导出: 8-5 )式中:干燥器内空气实际流量,m3/ s ;流量计处空气的温度,;常
45、压下t0时空气的流量,m3/ s ;干燥器内空气的温度,。 8-6) 8-7)式中: C0流量计流量系数,C0=0.65 A0节流孔开孔面积,m2; d0节流孔开孔直径, d0=0.0400 m ;P节流孔上下游两侧压力差,Pa;孔板流量计处时空气的密度,kg/m3。四、实验装置干燥器类型:洞道洞道截面积:0.13 0.17=0.0221m2 加热功率: 500w1500w; 空气流量: 1-5m3/min ;干燥温度: 40-120 重量传感器显示仪:量程0-200g ),精度0.1 级;干球温度计、湿球温度计显示仪:量程0-150 ),精度0.5 级;孔板流量计处温度计显示仪:量程-50-
46、150 ),精度0.5 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4 页,共 36 页35 / 36 孔板流量计压差变送器和显示仪:量程0-10KPa),精度0.5 级;图 1 洞道干燥实验流程示意图五、操作方法将干燥物料 帆布)放入水中浸湿,向湿球温度湿度计的附加蓄水池内,补充适量的水,使池内水面上升至适当位置。调节送风机吸入口的蝶阀12 到全开的位置后启动风机。用废气排出阀10 和废气循环阀11 调节到指定的流量后,开启加热电源。在智能仪表中设定干球温度,仪表自动调节到指定的温度。在空气温度、流量稳定的条件下,用重量传感器测定支架的
47、重量并记录下来。把充分浸湿的干燥物料帆布) 5 固定在重量传感器4 上并与气流平行放置。在稳定的条件下,记录干燥时间每隔2 分钟干燥物料减轻的重量。直至干燥物料的重量不再明显减轻为止。变空气流量或温度,重复上述实验。关闭加热电源,待干球温度降至常温后关闭风机电源和总电源。实验完毕,一切复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5 页,共 36 页36 / 36 六、注意事项重量传感器的量程为0-200克),精度较高。在放置干燥物料时务必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仪表。干燥器内必须有空气流过才能开启加热,防止干烧损坏加热器,出现事故。干燥物料要充分浸湿,但不能有水滴自由滴下,否则将影响实验数据的正确性。实验中不要改变智能仪表的设置。七、实验数据表表1 干燥实验装置实验原始及整理数据表空气孔板流量计读数:流量计处空气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框架重量:绝干物料量:干燥面积 S:洞道截面积:序号累计时间分)总重量GTg)干基含水量Xkg/kg )平均含水量XAVkg/kg )干燥速率U 104 kg/sm2)10八、计算举例九、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6 页,共 3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