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5 .pdf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5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5 .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24 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4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B 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 C 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 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2图 1表示某时期内我国北方某地上空不同高度SO2浓度的变化。可能出现冷空气入侵的两个阶段是() A 和 B和 C和 D和3如果 H1、H2分别表示在拉萨和上海地区空中打开降落伞的最低安全高度,可以判断AH1H2 BH1H2 CH1H2 DH1、H2之间
2、关系无法确定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4-6 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4 页2 / 24 4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A市场指向型B劳动力指向型C原料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5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 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 产品科技含量高 C 以航空运输为主D 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6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 环渤海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 D 中、西部地区7下列选项与图3 中、最符合的是 A 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
3、 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8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城市中饮食服务店应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4 页3 / 24 A 集中布局在居住区 B都远离居住区 C 分门别类进行布局 D集中布局在商业区9图 4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A 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B 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C 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D 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10在沙漠中迷路十,可用哪种方式获知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信息 A 指南针 BGPS设备 C遥感图象 D地形图读图 5
4、 及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1-12 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4 页4 / 24 11河流 R的流向为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12若此图表示某类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形状况,此灾害最可能为A火山喷发 B滑坡 C地震 D泥石流13下列人类活动与季节选择相宜的是A长江截流夏季 B黄河调水冲沙冬季C 珠江口补淡压咸冬季 D 海河紧急泄洪春季14图 6 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该市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5、 - - - - - - -第 4 页,共 24 页5 / 24 B1990 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C 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D 1950-1980 年期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图7),回答 15-16 题。15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C 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D 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16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C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总最低且增长缓慢D 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
6、图8)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9),回答17-18 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4 页6 / 24 17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 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18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 65 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 年以前 B1990-2000 年之间C 2000-2004 年之间 D2004 年以后19四季如春的“春城”最可能出现在A高纬度、低海拔地区 B高纬度、高海拔地区C
7、低纬度、低海拔地区 D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4 页7 / 24 20图 10 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 月均温()等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C 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两地纬度差异大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得3 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21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A提高资
8、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B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C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D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20W 和 160 E 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图11 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回答22-24 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4 页8 / 24 22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23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C 各地夜长乙丙丁D 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24此时,下列各地情
9、况可信的是A郑州市(约35N,114E)的中学生正在上学路上B南京市正处于一年中的高温季节C 雅库茨克(约62N,130E)已是白昼D 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中最小值25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12 中 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4 页9 / 24 A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B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C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D 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26对大城市功能区中CBD (中心商务区)描述正确的是A应布置在居住区中
10、心,靠近工业区B应布置在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带C 应布置在城市中心,靠近居住区D 区内金融、邮电等服务机构集中27图 13 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浓雾出现的情况,从中可知此地区浓雾A主要发生在夏季B主要发生在秋、冬与春季C 与月均温有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4 页10 / 24 D 与月均最低气温有关28有机农业是完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一种农业类型。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是A农村劳动力丰富B大型农业机械广泛使用C 耕地资源十分丰富D 气候类型多样29图 14 是我国第二次北
11、极科学考察路线上温室气体的分析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CO2浓度随纬度升高而表现出总体减少的趋势 BCH4浓度在 40N以北随纬度增高而增加 C人类活动是造成沿线CO2和 CH4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D洋流是造成沿线CO2和 CH4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30我国南方某省北部山区自高速公路通车后,在政府引导下,由原来粮油产地转变为鲜活农副产品基地。促使这种转变的区位因素是 A资金力量雄厚,机械化程度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4 页11 / 24 B劳动者素养高,生产集聚条件好 C劳动力充足,政策扶持 D运输
12、条件改善,缩短了产品运达市场的时间三、综合题:本大题共7 小题。 31-35 题为必做题, 36、37 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满分80 分。31南、北美洲陆地相连,但区域差异显著。(共10 分)资料 1:见表 1。表 1 地区总人口占世界()占世界()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年开采量()水资源年人均开采量()水资源利用结构()生活工业农业北美洲7.9 27.3 6443.7 608.44 1451 9 42 49 南美洲5.6 9.3 9526.0 106.21 332 18 23 59 资料 2:见图 15。根据上述资料,回答(1)-(4)题。(1)图中的科隆群岛上栖息着南极企鹅,其原因
13、是手的影响。(2分)(2)有关亚马孙河的描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4 页12 / 24 可信的是(填正确项字母)。(3 分) A河上有时漂浮着直径二、三M的大圆叶 B含沙量很大 C发源于西部高大山系,流经平原地区 D流量季节变化大 E其流域夏季降水少 F其河口海域变成了“淡水海”(3)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水资源开采率北美洲比南美洲。(2 分)(4)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特点并比较经济发展水平差异。(3分)32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面
14、积小,水热及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民族多、分布广。(共18分)资料 1:2005 年云贵高原地区人均GDP 为 6619 元(全国为15033 元/人)。资料 2:G 省地处云贵高原,图16 和表 2 反映了 G 省人口密度分布及相关情况。图 16、表 2 中的相关系数大于(或小于)零,则表明地理要素之间为正(或负)相关关系,其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显著。表 2:G 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和土地开垦率的相关系数表坡度范围21地形坡度0.17 -0.73 -0.66 -0.24 土地开垦率0.54 0.76 0.78 0.44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
15、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4 页13 / 24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1)根据图 16,在 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图中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m的区间。( 4分)(2)根据表 2可知, 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的两个坡度范围是和;在这两个坡度区间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填正确项字母)。(5 分) A土地开垦过度B环境(植被)遭受破坏 C降水丰富D修建梯田 E地表崎岖(3)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建设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的地区是(填正确项字母)。
16、(2 分) A云贵高原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山东丘陵(4)分析云贵高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及其对策。(7 分)33下图中 B、R、I 、C四个国家被人称为“金砖四国(BRIC )”。(共16 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4 页14 / 24 资料 1:见图 17。资料 2:表 3 是四国的有关情况。表 3 国家B R I C 国土面积(万km2)851.4 1707.5 298.0 960.0 人口(亿)1.9 1.4 11 13 2001 年国民总收入(亿美元)5285 2534 4743 1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5 2022 年高 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广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