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pdf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必修一知识清单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本章知识结构作用作用和本质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本质高效性专一性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作用的条件较温和分子结构的特点ATP和 ADP的转换ATP的利用有氧呼吸:场所、过程、概念无氧呼吸:场所、过程、概念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种类色素作用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叶绿体的结构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光合作用的原理的应用化能合成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二、新课程标准1、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3、解释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4、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及应用5、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6、说明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7、叶绿体中色素
2、的提取和分离8、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度的环境因素三、预测新课标高考热点1、酶的化学本质2、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4、简述 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5、写出 ATP的分子简式6、解释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7、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原理8、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0、说出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11、概述光合作用的过程12、说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13、说出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1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5、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16、熟练掌握有关光合作用的计算特性酶ATP 细胞呼吸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光合作用细胞的能量供
3、应和利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清单一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知识结构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态所需要的能量同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更高,原因: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种类的酶是RNA 控制变量的概念: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自变量:人为改变的因素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素无关变量: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其他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酶的概念: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
4、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意义:使细胞代谢快速而高效的进行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是一类化学反应意义:使细胞代谢能有条不紊的进行需要适宜的反应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pH 等条件二、要点精析【要点一】酶的化学本质1、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也认为酶是蛋白质。在1926 年的一天清晨惊喜地发现在用丙酮作溶剂的提取液中出现了结晶 这说明提取物达到了一定的纯度。这种结晶溶于水后能够催化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然后他又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后来,科学家又相继获得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许多酶的结晶,并证明这此酶都是蛋白质。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
5、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画龙点睛】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 RNA。2、生物体的细胞中每时每到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都是些极其复杂的生化反应,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这些反应如果没有酶的参与,改用无机催化剂替代,即使在高温、高压下其反应速率比细胞内也要缓慢得多。酶是怎样起催化作用的呢?(1)活化能:在一个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开始时,反应物(S)分子的平均能量水平较低为“常态”。在反应的任何瞬间,反应物中都有部分分子具有了比常态更高些的能量,高出的这部分能量称为活化能,使这些分子进入“活化态”(过渡态 )这时就能形成或打破一些化学键,
6、形成新的物质产物(P)。即S变为 P。这些具有较高能量处于活化态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反应物中这种活化分子愈多反应速率就愈大。活化能的定义是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2)酶的催化机理: 催化剂, 包括酶在内 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如图所示 由于在催化反应中只需较少的能量就可使反应物进人“活化态”,所以和非催化反应相比活化分子的数量太大增加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例如H2O2的分解当没有催酶的作用酶的本质变量类型高效性专一性酶的特性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2 页,共 14 页化剂时需活化能l 8000 卡/克分子,用胶志钯作催化剂时只需活化能 11170 卡/克分子,而当用过氧化氢酶催化时活化能下降到 2000/克分子。所以酶的催化效率更高。【画龙点睛】酶对生物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酶可以降低活化一个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即使是一个放能反应,在它放出能量之前,也存着化学反应启动的能量障碍因为新的化学键形成之前存在着必须首先断开键,这就是“能障”。用于克服能障、启动反应进行所需要的能量就是“活化能”,而酶恰好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要点二】酶催化作用的特点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
8、一般无机催化剂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其独特的特点。1、酶具有一般催化剂的特性。【画龙点睛】 (1)能显著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所用的时间,但不改变反应的方向和平衡常数。(2)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不变。2、酶具有一般催化剂所不具备的特性。(1)高效性,指催化效率很高使得反应速率很快;(2)专一性,任何酶只作用于一种或几种相关的化合物,这就是酶对底物的专一性;(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一般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会因中毒而失去催化能力,而酶较其他催化剂更加脆弱,更易失去活性。强酸、强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完全失去活性。所以酶作用一般都要求比较温和的条件,如常温、常压、
9、接近中性的酸碱度等。【画龙点睛】 0左右的低温虽然使酶的活性明显降低,但能使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但在高温下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4)多样性,指生物体内具有种类繁多的酶。【要点四】影响酶的作用的因素酶促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包括酶的浓度等内部因素,也包括温度、pH 等外部因素。1、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促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定限度时,有适宜的温度下可以恢复。在一定条件下 每一种酶在某一定温度时活力最大这个温度称为这种酶的最适温度。【画龙点睛】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可以如右图所示。2、 pH 对酶促
10、反应的影响:每一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 范围内才表现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会失去活性。(过酸或碱会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 在一定条件下, 每种酶在某一定pH 的活力最大这个pH 称为这种酶的最适 pH 【画龙点睛】 pH 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3、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固定的条件下应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他不利于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画龙点睛】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4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近乎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
11、应速率也随之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快,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即使冉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几乎不再改变。【画龙点睛】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要点五】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制备的可溶性淀粉液定要冷却后才能使用,如果用刚煮沸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进行实验,就会因温度过高而破坏淀粉酶的活肚。2、淀粉酶的来源不同其最适温度也不定相同,在保温时必须加以考虑。市售的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一般在 60左右,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37。3、在探究温度对
12、酶活性影响时对照组加人等量的反应物如2 mL 可溶性淀粉后要先放人不同环境5min 使反应物达到所处不同环境的温度然后再加新鲜酶液摇匀维持5min 否则若加入酶后再放入不同温度的环境中由于酶的高效性在升温或降温的过程中已把反应物给分斛了会造成错觉。4、关于 pH 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操作时必须先将酶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加清水、加氢氧化钠、加盐酸)然后再加入反应物如可溶性淀粉液。不能在加入酶后,先加入反应物,再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这样可以防止反应物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方可证实环境过酸和过碱对酶活性的影响。如果改变顺序则会影响效果。此实验中要注意保持酶在最适温度下发挥作用排除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变量只有
13、pH的不同。【画龙点睛】设计对照实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至于让哪个因素成为变量,要根据实验目的而定。清单一四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知识结构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的缩写,结构简式为APPP ,其中 A 代表腺苷, P 代表磷酸, 代表高能磷酸键。ATP 水解指ATP 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释放能量多达30.54kj/mol 。所以说 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1、ATP分子中远离A 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形成ADP和 Pi,同时释放能量,同样 ADP可以接受能量与Pi 结合,重新形成ATP ;这种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反应式:AD
14、PPi能量ATP 2、动物、真菌和大多数细菌产生ATP的过程是呼吸作用绿色植物产生ATP的过程则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细胞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的,吸能反应总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放能反应总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即能量ATP通过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因此,可以形象地把ATP比喻成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酶 1 酶 2 ATP 分 子 中具有高能磷酸键ATP的利用ATP 与ADP可以想到转化ATP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4 页二、要点精析【要点一】 ATP的结构ATP 是生物
15、体内一种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ATP的这种功能是与ATP的结构密切相关的。【画龙点睛】 ATP( 三磷酸腺苷 )是腺嘌呤核苷的衍生物可以看成是含三个磷酸根的腺嘌呤核苷酸,其构式如图所示。ATP的结构简式: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 T 代表三个, P表示磷酸所以称之为三磷酸腺苷。对于所有的细胞来说,几乎都是用ATP作为直接能源的凡是不能单独由酶催化的化学反应,几乎都要由ATP供给能量,使化学反应能够顺利进行。【要点二】 ATP和 ADP的相互转化ADP 是二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分子式可简写成APP。从分子简式中可以看出ADP 比 ATP少了一个磷酸基团和个高能磷酸
16、键。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A 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于是远离A 的那个 P 就脱离开来形成游离的Pi(磷酸 )同时,储存在这个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释放出来,ATP就转化成 ADP这个过程通常称为ATP的水解。 ATP水解时释放出的能量,可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和肌肉收缩等。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也可以说ATP是生物新陈代谢中的直接能源物质。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 ADP可“接受能量,同时与一个游离的Pi结合,重新形成AT P。对细胞的正常生活来说ATP与 ADP的这种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
17、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画龙点睛】 ATP与 ADP的相互转变可能下列反应式表示ADPPi能量ATP 有人认为 ATP与 ADP的相互转变关系是一种可逆反应理由是存在可逆符号“” 。根据化学中讲到的可逆反应特点:无论正逆反应都能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可知,可知上述反应不是可逆反应,原因是:从反应条件上看:ATP的分解是一种水解反应,催化该反应的酶属于水解酶而ATP 的合成是一种合成反应,催化该反应的酶属于合成酶,由酶的专一性可知上述反应的条件是不相同的。从 ATP合成与分解的场所上看:ATP合成的场所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而ATP分解的场所有细胞膜 (供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叶绿体基质
18、(将 ATP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细胞核 (DNA 复制和 RNA合成所消耗的能量)等。因此,其合成与分解的场所不尽相同。显然上述反应并不是同时进行的。从能量上看: ATP , 水解的能量是储存在高能磷酸键内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后供各种生命活动利用不能再由 Pi 和 ADP形成 ATP而储存;而合成ATP的能量主要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和太阳能,因此,反应的能量来源是不同的;反应中的能量流向是不可逆的。综上所述, ATP和 ADP的相互转化是不可逆的。体内的过程应判断为“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且酶也是不相同的” 。【要点三】 ATP中能量的利用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A
19、TP是一种关键的物质。ATP是生物体内直接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是细胞内能量转换的“中转站”。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都是以ATP为中心环节的。 生物体内由于有各种酶作酶 1 酶 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4 页为生物催化剂,同时又有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存在因此ATP中的能量可以直接转换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画龙点睛】这些能量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机械能。生物体内的细胞以及细胞内各种结构的运动都在做功所消耗的就是ATP水解释放出的能。例如纤毛和鞭毛的摆动、肌细胞的收缩、细胞分裂期间染色体的运动
20、等。2、电能。生物体内神经系统传导冲动和某些生物能够产生电流所消耗的就是电能。电能也是由ATP所提供的能量转换而来的。3、渗透能。如细胞的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做功消耗的能量叫做渗透能渗透能也是来自ATP。4、化学能。生物体内物质的合成需要化学能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物质时必须有直接或间接的能量供应。 另外物质在分解的开始阶段也需要化学能来活化能量较高的物质。在生物体的物质代谢中可以说到处都需要由ATP转换的化学能来做功。5、光能。如萤火虫用于发光的能量仍然直接来源于ATP 6、热能。生物体内的热能来源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大部分的热能通过各种途径向外界环境散发,只有小部分热能用于维持细胞或恒温动物的
21、体温。通常情况下热能的形式往往是细胞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中的副产品。【要点四】生物体生命活动与能源物质、主要能源物质、储存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和最终能量来源的关系细胞内的生命活动有很多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源源不断的能量供应是生命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之一。【画龙点睛】 糖类, 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中含有大量的能量,都可作为能源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其中糖类是细胞和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但是这此有机物中的能量不能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它们在细胞中被逐步氧化分解释放出来,其中一少部分能量用于合成直接能源物质ATP后才能供细胞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大
22、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糖类等有机物中的能量几乎全部来自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所以太阳能是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4 页清单一五细胞呼吸一、知识结构概念: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生,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条件:需要氧气反应式:第一阶段: C6H12O6 2 丙酮酸4H 能量(少)第一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 2 丙酮酸 6H2O6CO2 20H + 能量(少)第二阶段场所:线粒体第三阶段:
23、24H 6O212H2O 能量(大)第三阶段场所:线粒体场所:细胞质基质条件:不需要氧气第一阶段: C6H12O6 2 丙酮酸4H 能量(少)第一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2 丙酮酸第二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产物为:酒精和CO2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CO2能量(少)产物为:乳酸反应式: C6H12O6 2C3H6O3能量(少)酒精发酵:微生物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乳酸发酵:微生物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二、要点精析【要点一】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第一阶段C6H12O6 2 丙酮酸 4H能量(少)场所:细胞质基质C6H12O6 2 丙酮酸 4H 能量(少)场所:细胞质
24、基质酶酶酶酶酶2C2H5OH + CO2 + 能量(少)2C3H6O3 + 能量(少)过程:过程:类型:发酵: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方式细胞呼吸酶酶酶酶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4 页第二阶段2 丙酮酸 6H2O 6CO220H+能量少场所:线粒体2 丙酮酸场所:细胞质基质第三阶段24H 6O2 12H2O 能量(大)场所:线粒体总反应式C6H12O66O2 6H2O 6CO212H2O 能量C6H12O6 2C2H5OHCO2能量(少)C6H12O6 2C3H6O3能量(少)释放能量释放大量能量(合成38 个 A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2022 年高 生物 一轮 复习 知识 清单 细胞 能量 供应 利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