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查漏补缺专题诗歌 .pdf
《2022年高考语文查漏补缺专题诗歌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查漏补缺专题诗歌 .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XX年高考语文查漏补缺专题(二)古典诗歌鉴赏【方法点拨】一般而言,由于时代距离以及文化底蕴、文言功底、鉴赏方法和经验不同等原因,古诗鉴赏对中学生而言有着比鉴赏现代文多得多的障碍和难度,但应该相信,只要有存在就不会没有出口。在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古诗词鉴赏的易用而十分有效的方法“八看”。一看标题标题对作品而言,为眼睛,为窗口,往往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我们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应注意从题中去挖掘有效的信息以帮助我们解读诗词,而且有不少诗歌的考题设置和诗歌的题目有关,研读诗歌的题目,往往可以得到提示性的暗示。把握大意:如:李白的越
2、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透过标题“览古”二字,我们可知该诗是怀古咏史诗。透过“越中”二字即可知道所咏的历史对象。至此,盛衰之感、讽喻之情就已跃然纸上了,再结合全诗,就不难把握该诗的情感作者借过去的统治阶级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万世不竭,而最终归于幻灭的史实来警醒世人,更是要讽喻现在的统制者。感知情感如陆游的书愤,一个愤字,情感已跃然纸上,再如:王勃的别薛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从标题中的“别”、“送”等字就可以窥见到作者流露出来的离情别意了。还如闺怨芙蓉楼送辛渐春夜喜雨等众多标题,只要有看标题这个意识,就可以从抒情字眼里很容易把握作品情感。了解写
3、作技巧如贺知章的咏柳一诗,一看便知是咏物诗,从中可以推知该诗至少使用了借物抒情的方法,再如王勃的咏风“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从标题看是咏物诗,再结合全诗内容看,作者是托“风”这个意象的特征来表现自己崇尚高尚的风格和勤奋的精神的志趣,其手法不外乎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象征等。而那些借景抒情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一看便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再如王绩的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从题目看,“望”就是观,“野”是处所,便可推知是借景抒情诗。其写作技巧
4、也就不言而喻了。二看作者鉴赏诗歌最好要“知人论诗”,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人生境遇有不同的人生体验,有不同的志趣与追求,而诗歌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不同的诗人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如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的基调居多,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他的主旋律;而“豪放飘逸”则是李白不变的气度,愤世嫉俗是他人生的写照;“建功报国”是陆游的永恒主题;“恬淡优美、含蓄生动”是王维的特质;“清丽俊逸”是李商隐的诗风;“苍凉雄健”是“三曹”的共性。作者的生平、风格、思想、政治抱负、主要经历等等,无不影响作者的情绪。如读苏轼赤壁怀古一词,只有你了解他政治上的失意(被贬黄州),有远大的抱负等,才可以
5、读懂该诗所体现的豁达和豪迈。所以,在鉴赏作品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生平、作品风格、思想抱负等。三看注释古诗词鉴赏命题时有这样的规律,直接关系到理解文本或回答问题时可能给考生造成障碍的内容,往往会出示注释,或是对诗中的有关意象作解释,或是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这将给考生以极大的帮助和提示。对此我们要紧扣有关信息去解读,决不能置之不理,或是熟视无睹,特别是介绍背景的注解,我们一定要把诗歌放到相应的背景中去揣度,要分析诗人在此背景下会是怎样的情感,在诗中可能会流露出怎样的思想。如:鉴赏南宋汪元量的湖州歌(其六 ) ,下面的注解是“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这一信息对考生很重要,考生扣
6、住了这一信息就自然会把诗人和国家衰亡的情感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准确的把握思想情感,就不会转向念家思亲人的主题,如不紧扣这一注解很容易转向这些方面,那就和诗人的情感大相径庭了。如: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 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鉴赏该诗,如果不结合注释,一般只能理解到作者的孤独寂寞,但这远远不够,如果再结合注释,结合此时作者的遭遇,就不难深入地体会到作者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的愁苦了。因此,在鉴赏诗歌时一定要关注注解,要充分运用注解的信息为鉴
7、赏诗歌服务。钟陵禁烟寄从弟李中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注】禁烟:指寒食节,这一天,家家禁止烟火,进行祭祖、踏青等活动。(1)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就诗歌首句中“落絮飞花”和“日又西”两个意象加以分析。(4分)答:柳絮和落花四处飘散,一副萧索的景象;夕阳西下,让人觉得无限惆怅。通过对落絮、飞花、夕阳这些景物的描写,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对亲人无限的思念之情。(2)试分析诗歌结句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2分)答:古人
8、多用杜鹃啼鸣表示思乡,黄昏时分,杜鹃哀啼。诗中“忍听”其实是“不忍听”,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愁苦。四看题材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 )诗、记事 ( 咏怀) 诗、咏史 ( 怀古) 诗、咏物 ( 言志) 诗、田园(山水 ) 诗、边塞 ( 征战) 诗等等。一、离情别绪诗的鉴赏离别诗中常见的时空背景a、离别诗中多出现傍晚和月夜等时间意象。例:王维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离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唐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情景交融)。并且,傍晚时
9、候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翔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b、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李白劳劳亭歌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注释: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渐远。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词。李白谢亭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注释: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晀所建。后来谢亭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也便成了离愁的代名词。李白灞陵行送别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注释:长安东南
10、三十里处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水边有灞陵亭。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陵亭在唐诗里常和别离联系在一起。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注释: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常
11、见情感 A.依依不舍的留念。B. 情深意长的勉励。 C.坦陈心志的告白。常见特征送别季节时间地点景物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路口、长亭、驿站渡口码头等杨柳、酒等古人送别的习俗折柳送别饮酒饯别唱歌送别二、论道说理诗的鉴赏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这类诗有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如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以水为喻,意在说明知识能使人心澄如镜,心胸开阔,充满力量的道理。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如杨万里的小池,原意只写春末夏初的池塘小景,而现在人们常
12、借“小荷才露尖尖角”来说明青少年的才华初露。理解下面每首诗各自所蕴含的哲理1、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本诗借欣赏庐山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待人、事或生活、社会,都应多角度、多侧面甚至换一个角色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会得出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2、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这首诗借游春的愉悦启示人们:生活是美好的,只是你没有留心而已,只要你关注生活,只要你有好的情致,何愁没有明媚的春光?3、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本诗揭示了大
13、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以及新生事物刚一露头,就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这一生活哲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本诗蕴含着这样的哲理:“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哲理诗鉴赏要点第一要注意形与神。哲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
14、。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我们应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例:王之涣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同时,又要蕴含着深刻哲理。第二要注意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例:李绅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而创造的。第三要注意理与趣。理与趣的关系,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的一种特殊表
15、现。优秀的哲理诗都具有“理趣”,既富于哲理性,又富于艺术趣味性。因此,我们应在生动形象、理趣盎然的艺术趣味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例: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最后一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试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这两句是诗人由望山而想象登上顶峰以后,俯视众多的山峰,都会显得矮小。反映了诗人那种雄伟的气魄、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开阔的胸襟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至今仍阐明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道理,表现了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三、闺怨诗的鉴赏闺怨诗的鉴赏要点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
16、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常见情感有两大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另,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妃嫔及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
17、挂小银钩。这首诗的大意是:一个女子在漠漠春寒中走上自己的小阁楼,无边的晓阴浓厚似秋天。走进房间,看见“淡烟流水”图也很幽深。梦象自由自在漂浮的花絮,愁就像无边的丝丝细雨。夜已经很深了,月亮挂在窗帘上,她还没有睡觉。四、即事感怀诗鉴赏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例: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 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的心情。期待、失望、无聊、惆怅相互交织的情绪。2. 后两句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请加以说明。由对客人的等待让读者
18、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原因,或者由作者“闲敲棋子”的细节描写想象作者内心的期望与失望交织的情感。分析即事感怀诗要注意:“事”,作者写了什么事,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了作者的思绪;“怀”,要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注意“事”与“怀”结合点,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重点和难点是第二点,“即事”是为了“感怀”,这一点一定要紧记。古人写诗 , 常因事而起 , 触景生情,抒发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 送友, 思乡, 赠人, 人生感悟 , 闲情逸趣等等 . 这些诗选作高考鉴赏材料的可能性不小,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读懂这类诗 , 要结合生活 , 注意名物风俗 , 注意典故 , 切忌主观臆测 , 不得义蕴。常见感情
19、1、怀才不遇,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2 、爱国情怀不得重用,如陆游书愤3、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 4 、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 5 、告慰平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杜甫春夜喜雨 6、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伤春悲秋。如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鉴赏要点意象特征:“风雨”、“阴晴”、“夕阳”、“落花”、“流水”、“闲居”、“衰鬓”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虚实结
20、合,或是对比衬托。五、咏物言志诗的鉴赏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 概括所咏事物的特征。2. 体会作者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3.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不滞于物 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从描写手法看,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常见感情(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4
21、)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鉴赏方法 1、“读清”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例:杜甫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事物特征:孤独;失群;哀伤;无人理解。诗人情感:以孤雁自喻。体现了诗人孤独;失落;人生不得意、无人理解的哀伤之情。例: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
22、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六、咏史怀古诗鉴赏主要是凭吊历史遗迹,或为历史人物,或为历史事件,作者的胸襟怀抱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表现出来,这类作品多用典故,风格与感怀类似。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人事变化无常的感慨。如刘禹锡的乌衣巷姜夔扬州慢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例: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
23、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1. 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要点:两首诗都是怀古咏史诗,主题相同,题材相似;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2. 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用对比手法以强烈的反差抒写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反衬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在怀古咏史诗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七、边塞征战诗的鉴赏赏析边塞诗要注意:了解时代背景;分析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A.
24、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B.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控诉战争痛苦;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C.思念故乡、亲人或家人思念戍边的亲友。D.反映独具风格的塞外风光和塞外的风土人情。大漠、烽烟、长城、落日、黄沙等景物感受艺术风格:豪放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例: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诗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标题以及“马策、刀环”等也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第一句怨战事
25、频繁,“朝朝”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第3句怨气候酷寒,第4句怨环境艰苦景色单调。主要特点 (1)内容 : 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 穷兵黩武 ) 、将士 ( 生活艰苦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情感:表达的是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或是长年征战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和对家人思念、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4)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语文查漏补缺专题诗歌 2022 年高 语文 补缺 专题 诗歌
限制150内